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学习伴成长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学习伴成长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1《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成长中的我(一)认识自我1.3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学习”字形的解读拓展学生对学习的理解;通过讨论与思考,明确学习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立体思维的能力;通过对学习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学习”更深刻更广阔地理解,使学生激发学习的愿望,明确学习的动机,逐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学情分析 不适应──学生刚刚进入中学,处于适应期,他们对于中学的学习还不适应,需要积极引导,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有局限──很多学生对学习的理解比较局限,认为就是在课堂中学习,导致学习的方法不灵活,学习的兴趣不浓厚,终身学习的观念难以形成。不全面──关于学习动机,学生的思考是不全面的,他们更多地是为了家长、为了老师、为了自己将来的物质生活,等等,导致学习的动机不强烈。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点亮生命 教学难点:解读学习 五、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法、合作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随着初中生活的开始,我们不仅面对新老师、新同学和新环境,还有新的学习生活,今天我们就从“学习”两字说起。 环节一:解读“学习” 【运用你的经验】 图片导入,学生填一填。 提问:我们祖先创造这两个字的时候,想表达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鼓励与肯定,对于不同意见予以保留和尊重。 总结:学是知识的训练,而习是指实践。学与习相结合。 回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学习有了怎样的变化? 【探究与分享】 提问:他们是在学习吗?如果是,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1.学习课外知识 2.学会奉献 3.学会自立,学会感恩 4.学会承受 总结:生活是个大课堂 【探究与分享】 提问:我们最近去了首都博物馆,在这次活动中你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鼓励与赞赏。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品味生活,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参观的内容,可以是遵守规则,可以是积极交往…… 总结: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仅表现为课堂上的接受与掌握,而且表现为生活中的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学习到了今天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请你给“学”字一个新的解读。 学生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老师给予鼓励与赞赏。 ②指的是手把手,现代动手能力 ③数学、占卜,现代计算机 ④学校现代不局限在房子里 ⑤孩子现代不局限是小孩子 总之,通过我们对学习的重新解读,我们看到: 1.学习既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能力的培养; 2.学习不仅在房子里,生活是一个大课堂,需要我们去探究、发现、体验与感悟; 3.学习不仅是小孩子的事情,学习没有终点,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只有不断充实自我,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环节二:学习的意义 对于学习,大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为什么要学习呢?你是否思考过学习的理由是什么? 【探究与分享】 讨论学习的理由,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分成四人小组完成。 第一步:学生回答,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总结分类。分为三大类,即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为了国家和社会。 第二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学习对自身的意义。 海伦·凯勒:一个小姑娘,十九个月时因病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她一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 甘相伟:以北大保安身份,考上北大中文系,获得与北大学子并肩学习的机会。其求学励志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为《站着上北大》写了序言。 放羊娃的故事:记者采访一个放羊娃,“你为什么放羊?”“为了赚钱。”“赚钱干什么?”“娶老婆。”“娶老婆干什么?”“生娃。”“生娃干什么?”“放羊。” 提问:除了获得物质条件之外,学习对每个人还有什么意义? 总结:学习──世界更精彩 学习──生活方式 学习──能力和智慧 学习──独立与自由 李嘉诚:知识改变命运,而学习点亮生命。 总结:学习,自身获得成长,增益他人,服务社会。 【板书设计】 学习伴成长 解读“学习” 知识──能力 接受──探究、感悟 终身学习 学习点亮生命 服务社会 增益他人完善自我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学习伴成长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会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学习伴成长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