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光的色彩 颜色 练习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470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 光的色彩 颜色 练习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470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 光的色彩 颜色 练习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4702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上册3.1 光的色彩 颜色精品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3.1 光的色彩 颜色精品随堂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3.1 光的色彩 颜色》同步强化训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
A.放电影时看到的银幕 B.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C.月亮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2.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 A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绿、紫 D.红、黄、绿
3.下列不属于三原色的色光是( )
A. 红光 B. 黄光 C. 蓝光 D. 绿光
4.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 红 B. 黄 C. 绿 D. 紫
5.小明同学在课外探究活动过程中,戴蓝色太阳镜看一张红纸板,看见纸板的颜色是( )
A. 品红 B. 黑色 C. 红色 D. 紫色
6.菜市场里,有些卖肉的商贩在肉摊的上方亮一盏红灯,其目的是( )
A. 杀菌消毒 B. 防止蚊、蝇叮肉 C. 醒目,吸引顾客 D. 使肉看起来新鲜些
7.报道:南京“低碳灯光节”在奥体中心启动,奥体中心附近灯饰景观工程全长6千米,每千米每小时耗电8千瓦时,比普通灯管要节约电能30%﹣40%,灯光可以有七色同步、七色渐变、七色追逐等变化…”由此可以知道,灯管内至少有几种颜色的光源( )
A. 7种 B. 5种 C. 3种 D. 1种
8、电影幕布的表面是白色的,其目的是( )
A.可以反射各种颜色的光 B.可以吸收各种颜色的光
C.可以折射各种颜色的光 D.人们的习惯而已,没有什么原理
9、国庆假期,在风景区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
A.黑色 B.绿色 C.红色 D.白色
10、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
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
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
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
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
11、阳春4月,荷兰花海的各种郁金香竞相开放,争妍斗艳,喜迎各地的游客。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红郁金香是因为( )
A.红郁金香能发出红色的光 B.红郁金香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红郁金香能发出白色的光 D.红郁金香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
12、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 )
13、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B.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C. 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 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14、光的色散现象说明( )
A. 太阳光是由三原色组成 B. 太阳光是由三色光组成
C. 白色光是单色光 D. 太阳光可以分成七种颜色色光
15、在没有其它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16、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物理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首次通过三棱镜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阿基米德 D.奥斯特
17、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 紫光 B. 红光 C. 橙光 D. 黄光
18、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19、如果用一块红色玻璃对着蓝字看,看到的字是( )
A.红色 B.蓝色 C.白色 D.黑色
20. 4月9日中午,昆明上空出现美丽的日晕,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围绕着太阳,绚丽无比,让人惊叹。在5000 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26分)
21.月亮,闪闪发光的红宝石,太阳,点燃的蜡烛,其中属于光源的是
22.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色光合成的,三种色光混合在一起的颜色是________.
24.雨后的天空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如图所示.彩虹主要是由于太阳光在空气中的小水滴里发生________而产生的;彩虹常呈现出七彩颜色,说明太阳光________;七色光由上到下的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水滴对________光的折射能力最强.
第24题图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5.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 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 ________色,裙子是 ________色.
26.如图是超市中用来识别货物和价格的条形码,它就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当扫描仪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___(同上),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了。
27、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 ______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
28、我们能看到各色花瓣,是因为太阳光发生了色散.光的三原色是指 , , .
29、戴一头金黄色假发,穿一件白上衣的歌唱演员,在屋顶上挂一盏红色霓虹灯的大厅里演出,在这盏灯的照射下,我们会看到她戴的假发是 色,上衣是 色.
30、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红、 、蓝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三.解答题(共34分)
31.(4分)如图所示,在交叉的区域内填上正确的颜色.
32.(8分)如图为光的色散实验示意图(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
(2)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这种不可见光我们称为红外线,为了让温度计的示数上升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
(3)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将会呈现 光.
(4)将红、绿、蓝三原色色光等比例混合后会复合成 光.
33.(8分)在“探究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实验中,分别用红、绿、蓝三种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蒙在能发出白光的三个手电筒上,然后开亮手电筒让白光透过玻璃纸分别射到不同颜色的布料上.下表是记录的实验现象:分析下表的信息,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自然状态下的布料颜色
白光透过红色玻璃纸后的光射在布料上,看到的布料颜色
白光透过绿色玻璃纸后的光射在布料上,看到的布料颜色
白光透过蓝色玻璃纸后的光射在布料上,看到的布料颜色
白色
红
绿
蓝
红色
红
黑
黑
绿色
黑
绿
黑
蓝色
黑
黑
蓝
黑色
黑
黑
黑
(1)白光由多种色光组成,白光射在有色玻璃纸上,玻璃纸将会把与它的颜色不同的色光
(选填“通过”或“吸收”).若隔着红色玻璃纸看一束黄光,看到的是 色.
(2)人眼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在物体表面发生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而造成的.一束黄光射在红色不透明物体上,看到的物体颜色是 色.
(3)黑色物体能 (选填“吸收”或“反射”)各种色光.
34.(8分)如图所示是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白色光屏上的AB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该实验说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图中A处应该是________光;在该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________(选填:“A”或“B”)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________,其主要特性是具有________效应.探测时,我们可以将温度计玻璃泡涂黑,其原因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2)如果在三棱镜和光屏之间放上一块蓝色的玻璃,则光屏会呈现________色光带.
35. (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的三原色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现象。人们发现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可以混合成任何彩色光,如把红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把绿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青光;把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黄光。当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便是白色。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由 的光叠合而成的。
颜料的三原色
各种颜料反射与自身一致的色光,还反射一些在光带上邻近的色光。例如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之外,还要反射邻近的橙光和绿光;同样,蓝颜料除了反射蓝光以外,还要反射邻近的绿光和靛光。把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在一起以后.由于黄颜料把红、蓝、靛、紫色光吸收掉了,蓝颜料把红、橙、黄、紫色光吸收掉了,反射光中就只剩下了绿色光。因此混合后的颜料看上去就是绿色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
(1)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
(2)将红、绿、蓝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色;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光;将黄光和蓝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色;
(3)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外,还反射橙光和 光;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后是 色;两种颜料混合后呈现第三种颜色,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其中的规律: 。
教师样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D )
A.放电影时看到的银幕 B.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C.月亮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解析:光源是指能够发光的物体,放电影时看到的银幕、反射阳光的平面镜和月亮看起来很亮,但都不是自行发的光而是反射的光线。故选D
2.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 A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绿、紫 D.红、黄、绿
3.下列不属于三原色的色光是( B )
A. 红光 B. 黄光 C. 蓝光 D. 绿光
【解析】因为光的三原色包括的是红、绿、蓝,因此黄光不属于这一范围.故选B.
4.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C )
A. 红 B. 黄 C. 绿 D. 紫
【解析】植物是不透明的,植物呈现绿色,说明植物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植物之所以反射绿光是因为植物的生长不需要绿光,即绿光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故选C.
5.小明同学在课外探究活动过程中,戴蓝色太阳镜看一张红纸板,看见纸板的颜色是( B )
A. 品红 B. 黑色 C. 红色 D. 紫色
【解析】太阳光中包含红光,红纸板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红光,但是蓝色太阳镜不能透过红光,只能透过蓝光,因此纸板没有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红纸板在蓝色太阳镜看起来是黑色的.
故选B.
6.菜市场里,有些卖肉的商贩在肉摊的上方亮一盏红灯,其目的是( D )
A. 杀菌消毒 B. 防止蚊、蝇叮肉 C. 醒目,吸引顾客 D. 使肉看起来新鲜些
【解析】:红色灯能发出红色光,红光照在猪肉上,被猪肉反射,使猪肉呈现红色看起来更新鲜,红光不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没有防止蚊蝇叮肉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
7.报道:南京“低碳灯光节”在奥体中心启动,奥体中心附近灯饰景观工程全长6千米,每千米每小时耗电8千瓦时,比普通灯管要节约电能30%﹣40%,灯光可以有七色同步、七色渐变、七色追逐等变化…”由此可以知道,灯管内至少有几种颜色的光源( C )
A. 7种 B. 5种 C. 3种 D. 1种
【解析】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所以灯管内的三种不同颜色的光源是红、绿、蓝.至少有3种;故选C.
8、电影幕布的表面是白色的,其目的是( A )
A.可以反射各种颜色的光 B.可以吸收各种颜色的光
C.可以折射各种颜色的光 D.人们的习惯而已,没有什么原理
9、国庆假期,在风景区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C )
A.黑色 B.绿色 C.红色 D.白色
10、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A )
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
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
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
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
11、阳春4月,荷兰花海的各种郁金香竞相开放,争妍斗艳,喜迎各地的游客。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红郁金香是因为( B )
A.红郁金香能发出红色的光 B.红郁金香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红郁金香能发出白色的光 D.红郁金香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
12、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 B )
13、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B.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C. 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 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14、光的色散现象说明(D )
A. 太阳光是由三原色组成 B. 太阳光是由三色光组成
C. 白色光是单色光 D. 太阳光可以分成七种颜色色光
15、在没有其它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 D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16、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物理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首次通过三棱镜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
A.牛顿 B.伽利略 C.阿基米德 D.奥斯特
17、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B )
A. 紫光 B. 红光 C. 橙光 D. 黄光
18、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B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19、如果用一块红色玻璃对着蓝字看,看到的字是( D )
A.红色 B.蓝色 C.白色 D.黑色
20. 4月9日中午,昆明上空出现美丽的日晕,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围绕着太阳,绚丽无比,让人惊叹。在5000 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26分)
21.月亮,闪闪发光的红宝石,太阳,点燃的蜡烛,其中属于光源的是
答案:太阳|点燃的蜡烛 解析:太阳,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属于光源;月亮,闪闪发光的红宝石是反射的光源的光,不属于光源。
22.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相同点:都能在空气中传播;不同点: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3.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色光合成的,三种色光混合在一起的颜色是________.
【答案】红光;绿光;蓝光;白色 【解析】: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三种色光混合在一起的颜色是白色. 故答案为:红光、绿光、蓝光,白色.
24.雨后的天空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如图所示.彩虹主要是由于太阳光在空气中的小水滴里发生________而产生的;彩虹常呈现出七彩颜色,说明太阳光________;七色光由上到下的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水滴对________光的折射能力最强.
【答案】色散;是复色光;紫 【解析】:彩虹主要是由于太阳光在空气中的小水滴里发生色散而产生的;彩虹常呈现出七彩颜色,即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七色光由上到下的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即紫光在最下面,所以说明水滴对紫光的折射能力最强.故答案为:色散;是复色光;紫;
第24题图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5.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 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 ________色,裙子是 ________色.
【答案】红;黑 【解析】:舞台追光灯发出的是红光,白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红色的;绿裙子只能反射绿光,不能反射红光,没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中,我们就看到裙子是黑色的.故答案为:红;黑.
26.如图是超市中用来识别货物和价格的条形码,它就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当扫描仪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___(同上),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了。
【答案】吸收;反射 【解析】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答案为:吸收,反射.
27、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 ______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
【答案】色散;不能【解析】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红色光屏只反射红色光,所以只能看到红色光带.
28、我们能看到各色花瓣,是因为太阳光发生了色散.光的三原色是指 , , .
【答案】红;绿;蓝【解答】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能合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故答案为:红;绿;蓝.
29、戴一头金黄色假发,穿一件白上衣的歌唱演员,在屋顶上挂一盏红色霓虹灯的大厅里演出,在这盏灯的照射下,我们会看到她戴的假发是 色,上衣是 色.
【答案】 黑、红 解:(1)演员的上衣是白色,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红色的灯光照射时,白色的上衣变成了红色;(2)演员的假发是金黄色,只能反射黄色的光,当红色的灯光照射时,不能反射红光,因此假发呈黑色.故答案为:黑、红.
31、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红、 、蓝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答案】色散;绿【解答】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红光、绿光、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三.解答题(共34分)
31.(4分)如图所示,在交叉的区域内填上正确的颜色.
【答案】
【解析】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红、蓝颜料混合成的颜色是紫色;把红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
32.(8分)如图为光的色散实验示意图(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
(2)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这种不可见光我们称为红外线,为了让温度计的示数上升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
(3)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将会呈现 光.
(4)将红、绿、蓝三原色色光等比例混合后会复合成 光.
【答案】(1)红、橙、黄、绿、蓝、靛、紫;(2)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3)红;(4)白. 解:(1)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本领不同,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2)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很快,因此应将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原因是黑色吸热本领强,使温度计示数变化较大,增加温度计的灵敏度;(3)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所以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将会呈现红光;
(4)红光和绿光混合是黄光,红光和蓝光混合是品红,绿光和蓝光混合是青光.红光、绿光、蓝光三者混合是白光. 故答案为:(1)红、橙、黄、绿、蓝、靛、紫;(2)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3)红;(4)白.
33.(8分)在“探究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实验中,分别用红、绿、蓝三种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蒙在能发出白光的三个手电筒上,然后开亮手电筒让白光透过玻璃纸分别射到不同颜色的布料上.下表是记录的实验现象:分析下表的信息,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自然状态下的布料颜色
白光透过红色玻璃纸后的光射在布料上,看到的布料颜色
白光透过绿色玻璃纸后的光射在布料上,看到的布料颜色
白光透过蓝色玻璃纸后的光射在布料上,看到的布料颜色
白色
红
绿
蓝
红色
红
黑
黑
绿色
黑
绿
黑
蓝色
黑
黑
蓝
黑色
黑
黑
黑
(1)白光由多种色光组成,白光射在有色玻璃纸上,玻璃纸将会把与它的颜色不同的色光
(选填“通过”或“吸收”).若隔着红色玻璃纸看一束黄光,看到的是 色.
(2)人眼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在物体表面发生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而造成的.一束黄光射在红色不透明物体上,看到的物体颜色是 色.
(3)黑色物体能 (选填“吸收”或“反射”)各种色光.
【答案】(1)吸收 黑 (2)漫反射 黑 (3)吸收
34.(8分)如图所示是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白色光屏上的AB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该实验说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图中A处应该是________光;在该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________(选填:“A”或“B”)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________,其主要特性是具有________效应.探测时,我们可以将温度计玻璃泡涂黑,其原因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2)如果在三棱镜和光屏之间放上一块蓝色的玻璃,则光屏会呈现________色光带.
【答案】(1)红;A;红外线;热;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使温度计示数升高更明显
(2)蓝 【解析】:(1)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图中位置从A到B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故A处应该是红光;B处应该是紫光.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位于红色光的外面,所以温度计放应放在A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黑色物体能吸收各种色光,使射到温度计上的光全部变成热能,即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温度计示数升高更明显.(2)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上一块透明的蓝色玻璃,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因此蓝色玻璃只能透过蓝光,白屏上呈现 蓝色.故答案为:(1)红;A;红外线;热;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使温度计示数升高更明显(2)蓝.
36. (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的三原色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现象。人们发现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可以混合成任何彩色光,如把红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把绿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青光;把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黄光。当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便是白色。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由 的光叠合而成的。
颜料的三原色
各种颜料反射与自身一致的色光,还反射一些在光带上邻近的色光。例如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之外,还要反射邻近的橙光和绿光;同样,蓝颜料除了反射蓝光以外,还要反射邻近的绿光和靛光。把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在一起以后.由于黄颜料把红、蓝、靛、紫色光吸收掉了,蓝颜料把红、橙、黄、紫色光吸收掉了,反射光中就只剩下了绿色光。因此混合后的颜料看上去就是绿色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
(1)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
(2)将红、绿、蓝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色;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光;将黄光和蓝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色;
(3)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外,还反射橙光和 光;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后是 色;两种颜料混合后呈现第三种颜色,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其中的规律: 。
【答案】(1) 色散,三原色(或红、绿、蓝)(2)白,黄, 白 (3)绿,绿,第三种颜色是由两种颜料共同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教师样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1.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的根本动力来自( )
A.地球自转 B. 太阳 C. 抽水机 D. 人类的活动
【答案】B【解析】水循环是依托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之间的转换才完成的,而这三态的转换需要太阳光的照射,也就是来自太阳光能。故选:B。
2.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解析】A、水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冰变成水叫熔化;故A错;
B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叫凝华;冰变成水叫熔化;水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故B错、C正确;D、水蒸气直接变成冰,叫凝华;冰变成水叫熔化;故D错。故选:C。
3.目前,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缺乏淡水,我们必须节约用水。下列节水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洗过菜的水直接用来浇花 B. 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D. 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答案】B【解析】A.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A说法正确;B.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会污染土壤、毁坏农作物,故B说法错误;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可以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故C说法正确;D.推广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说法D正确。
故选B。
4.利用飞机向云层里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实现人工降雨,此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有( )
A. 干冰升华,水蒸气凝固 B. 干冰汽化,水蒸气凝华
C. 干冰升华,水蒸气液化 D. 干冰熔化,水蒸气凝华
【答案】C【解析】人工降雨就是向云层中喷洒干冰,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就会迅速的升华为气态,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为小水滴。故选C。
5.自然界中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循环系统;陆地、海洋和大气间水发生的循环,其中会放出热量的是( )
A. 雨水汇入江河流向大海 B. 冰山积雪熔化变成水汇入江河
C. 云中小水滴变成小冰晶 D. 植物、土壤中水蒸发升入天空
【答案】C【解析】A、雨水汇入江河流向大海过程中不会放出热量,故A错误;B、冰山积雪熔化变成水发生熔化现象,要吸收热量,故B错误;C、云中小水滴放出热量发生凝固变成小冰晶,故C正确;D、植物、土壤中的水蒸发吸收热量发生汽化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故D错误;故选C.
6.水从海洋到陆地的大循环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 B. 汽化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汽化后液化
【答案】D【解析】水从海洋到陆地的大循环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由水变为水蒸气即先汽化,再由水蒸气液化成水滴即液化。故选D。
7.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
A. 蒸发 B. 径流 C. 水汽输送 D. 太阳辐射
【答案】D【解析】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地表水(海水)→蒸发→云→水汽输送→云→降水→地表径流…,重力与太阳辐射是水循环的动力,但不属于水循环,故ABC属于水循环,不符合题意,D不属于水循环,符合题意;故选:D。
8.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会放热 B. 水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会放热 D.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答案】C【解析】AB、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吸热,故AB错误;CD、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放热,故CD错误;故选:C。
9.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B. 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 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D.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答案】A【解析】A、水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当水汽化、熔化、升华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当水液化、凝固、凝华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正确;B、积雪也可以直接升华为水蒸气,错误;C、积雪吸热熔化成水,错误;D、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放热,错误。故选:A。
10.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及生物生存、工业生产等息息相关,对以下有关的认识或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可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B.天然降水洁净、清澈,应提倡将其直接作为饮用水
C.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D.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不需要节约用水
【答案】C
11.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的后果可能是( )
A.河中鱼虾绝迹 B.河流干涸 C.城市地表下沉 D.水土流失
【答案】A
12.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冬天,水蒸气在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向大地
C. 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D. 雪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答案】B
13.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市政府给每户居民发放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答案】D
14.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0 ℃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已经不存在了,全部化成了水 B.水已经不存在了,全部结成了冰
C.冰和水可以同时存在,没有水蒸气 D.冰、水、水蒸气三者都可能存在
【答案】D
15.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在0 ℃的室内( )
A. 冰、水、水蒸气可以同时存在 B. 水、水蒸气不存在,全部变成冰
C. 只能有冰和水,水蒸气不存在 D. 冰全部熔化成水或水全部凝固成冰
【答案】A
16.如图 所示,在旧社会每逢干旱人们就会把希望寄托在“半仙”身上,来实现所谓的“呼风唤雨”.如今我们已经可以用“人工降雨”来把它变成现实了.在空中喷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关于人工降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骤降
B.空气中的小水珠变成小冰粒是凝固过程
C.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是凝华过程
D.“人工降雨”中降落下来的雨水是干冰熔化形成的
【答案】D
17.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
B. 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
C. 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
D.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答案】D
18. 物理课上,老师在烧杯中放入几块干冰,不一会儿烧杯的外壁就出现了一层白霜,接着他用镊子夹取一大块干冰放入装有凉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白霜是凝固现象 B. 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C. 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D. 白雾是水沸腾产生的大量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答案】C
19.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答案】A
20.山区雨后经常形成美丽的雾气。关于雾的形成,是因为发生了( )
A. 液化现象 B. 升华现象 C. 凝华现象 D. 凝固现象
【答案】A 【解析】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所以它发生的是液化现象,故选A
21.水无常形,变化万千.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在其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霜的形成 B. 雪的形成 C. 冰的消融 D. 露珠的形成
【答案】C 【解析】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凝华放热.不符合题意;B、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不符合题意;C、冰雪消融是从固态到液体的变化,属于熔化,熔化吸热.符合题意;D、露珠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太阳光使海洋中的水温上升到100℃以后变成水蒸气上升
B. 在高空水蒸气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可能会降雨
C. 温度降低到0℃以下才会凝结成小水滴
D. 降雪的时候,空气中一定没有水蒸气
【答案】B 【解析】A、海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即在任何温度下,海水都有可能变为水蒸气,所以此项不正确;B、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没有发生物态的变化,当大水滴的重力增大到大雨浮力就下落.可能会形成雨.所以此项正确;C、水蒸气低于100℃就能液化成水,低于0℃是凝华成雪或霜,所以此项不正确;D、降雪的时候,空气中也有水蒸气.因为雪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所以此项不正确;故选B.
23.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放热凝华成小水珠 B. 在阳光下露珠吸热升华成水蒸气后慢慢消失
C. 积雪吸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D. 江河湖海中的水放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答案】C 【解析】A、水蒸气变为小水珠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液化现象,故A错误;B、露珠是液态水滴,变为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C、积雪熔化需要吸热,液态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低处流,最终汇入大海,故C正确;D、水变为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D错误.故选:C.
24.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联成了千姿百态的云,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冰晶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 B. 小冰晶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
C. 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吸热 D. 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放热
【答案】B 【解析】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到低温会液化成小水珠,浮于空中或降落到地面,形成云和雨,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到更低的温度会凝华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C、D不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25.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会放热 B. 水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会放热 D.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答案】C 【解析】A、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会吸热,故A错误;B、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故B错误;C、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会放热,故C正确;
D、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45分)
26.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过程②中,水蒸气有的 形成小冰晶,有的 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态的云;过程③中温度较高时冰晶会 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
【答案】汽化;凝华;液化;熔化【解析】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过程②中,水蒸气有的凝华形成小冰晶,有的液化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态的云;过程③中温度较高时冰晶会熔化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故答案为:汽化;凝华;液化;熔化。
第26题图 第28题图 第30题图
27.自然界中水有三种状态,它们之间______相互转化。(填“能”或“不能”)
【答案】能【解析】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是液态的,它的固态形式是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水的气态形式是水蒸气,是由水汽化而成的;冰吸热达到熔点会变成液态的水,水蒸气放热也会液化成小水珠;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是凝华现象;所以说随着温度的变化,水的三种状态能相互转化。故答案为:能。
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这是一道热学基础题。
28.如图所示,是水的循环示意图,请补充完成图中(1)______、(2)______和(3)______三处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答案】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升华吸热【解析】由图示知:(1)水变为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凝固是放热过程;(2)水变为水蒸气,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3)冰变为水蒸气,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故答案为:凝固放热;汽化吸热;升华吸热。
29. 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______变成水蒸汽.升入天空,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______成小水珠,有的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会______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雨.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冰山上的积雪_____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积雪______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流入大海.(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汽化;液化;凝华;凝固;升华;熔化 【解析】①水变为水蒸气,液态变为了气态,是汽化现象;②水蒸气变为了小水珠,气态变为了液态,是液化现象;③水蒸气变为了小冰晶,气态变为了固态,是凝华现象;④小水滴变成了小冰晶,液态变为了固态,是凝固现象;⑤积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固态变为了气态,是升华现象;⑥雪变为了水,固态变为了液态,是熔化现象。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凝固;升华;熔化。
30.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______变成水蒸汽.升入天空,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______成小水珠,有的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会______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雨.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冰山上的积雪_____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积雪______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流入大海.(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汽化;液化;凝华;凝固;升华;熔化【解析】①水变为水蒸气,液态变为了气态,是汽化现象;②水蒸气变为了小水珠,气态变为了液态,是液化现象;③水蒸气变为了小冰晶,气态变为了固态,是凝华现象;④小水滴变成了小冰晶,液态变为了固态,是凝固现象;⑤积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固态变为了气态,是升华现象;⑥雪变为了水,固态变为了液态,是熔化现象。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凝固;升华;熔化。
31.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水通过____态、____态和____态的变化,实现不停的循环。自然界一般的物质都有三态,它们处于何种状态取决于它们的___。
【答案】 固;液;气;温度【解析】通常情况下,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物质的三态变化都与温度有关,即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温度有关,如水,常温下为液态,给它加热可变成气态,给它冷却可变成固态。 故答案为:固;气;液;温度。
32.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其中括号1、2、3对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括号3对应的物态变化中,水向外界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答案】熔化 液化 凝华 放热【解析】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
(1)冰变为水的现象叫熔化,熔化过程吸热;(2)水蒸气变为水的现象叫液化,液化过程放热;(3)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冰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过程放热;故答案为:熔化;液化;凝华;放热。
第31题图 第32题图 第37题图
33.如图,自然界的水循环,经历天空、地表、地下三种环境,地表、地下水以固态和______ 态存在,天空水以固态、______ 态和______ 态存在。
【答案】液 液 气 【解析】地表、地下水以固态和液态存在,天空水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存在。故答案为:液;液;气。
34.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____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____而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
【答案】汽化;液化;凝华;内侧 【解析】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汽化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
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以下,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这层冰花在窗户玻璃的内侧。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内侧。
35.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雪、雹等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面及地表中的水不断______变成水蒸气,当含有较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会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______或______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雨滴和小冰晶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会______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在地面,这就形成了雨,小冰晶变成小水滴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降雨过程中,如果小水滴遇到冷空气会______成小冰粒,落在地面上,这就形成了雹(除第五空外,其他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汽化 液化 凝华 熔化 吸热 凝固 【解析】(1)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为水蒸气是汽化;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珠的变化是液化;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华;小冰晶变成小水滴的变化是熔化;(2)汽化与熔化需要吸热;小水滴变为小冰粒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熔化;吸热;凝固。
36.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地面及江河湖泊中的水______成水蒸气后,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空气会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中形成云,云越积越厚,当空气托不住时会降落下来,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气流会______成小水滴而形成雨。
【答案】汽化 液化 凝华 熔化【解析】地面的水汽化(蒸发)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小冰晶由于和空气摩擦而熔化,和小水珠一起下落到地面形成了雨。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熔化。
三.解答题(共5分)
37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水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_______。
【答案】(1)液化;凝华;熔化;(2)熔化;(3)防止水的跑冒滴漏,应安装节水型的器具;用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洗澡时避免长时间冲淋,而应间断放水淋浴
【解析】(1)水蒸气凝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水蒸气凝成小冰晶,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小冰晶变成小水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2)根据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可以确定,在液化、熔化、凝华这三个过程中,吸热的是熔化;(3)节水措施:防止水的跑冒滴漏,应安装节水型的器具;用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将卫生间的水箱浮球向上调整2厘米,可达到节水目的;洗澡时避免长时间冲淋,而应间断放水淋浴.故答案为:(1)液化;凝华;熔化;(2)熔化;(3)防止水的跑冒滴漏,应安装节水型的器具;用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洗澡时避免长时间冲淋,而应间断放水淋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1 光的色彩 颜色巩固练习,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体的颜色,下列是我们课堂上做过的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3.1 光的色彩 颜色课时作业,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1 光的色彩 颜色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光的色彩 颜色,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我们能看清一个物体是因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