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板上册课件PPT+教案
2020-2021学年1.3.2 并集获奖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3.2 并集获奖ppt课件,文件包含高教版数学上册132集合的运算课件pptx、高教版数学上册132集合的运算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1.3集合的运算(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全集与补集的概念,会求集合的补集.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全集与补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情感目标:(1)经历利用集合语言描述集合运算的过程,养成规范意识,发展严谨的作风。(2)经历利用图形研究集合间运算的过程,体验“数形结合”的探究方法。(3)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树立团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集合的补运算. 【教学难点】集合并、交、补的综合运算.【教学设计】(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全集与补集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对实例的归纳,针对用“列举法”及“描述法”表示集合的运算的不同特征,采用由浅入深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通过学生的解题实践,总结比较,理解交集与并集的特征,完成知识的升华;[来网](4)讲练结合,数形结合,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教 学 过 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意图时间复习知识 揭示课题 前面学习了集合的并运算和交运算相关问题,试着回忆下面的知识点:1.集合的并集和交集有什么区别?(含义和符号) 2.在进行集合的并运算和交运算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并运算是将两个集合所有的元素进行合并,交运算是寻找两个集合都有的共同元素.3.集合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时进行运算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列举法求解时要不重不漏,描述法求解时要利用好数轴并注意端点的处理.完成下面的练习:1.设,,求,.2.设,,求,.下面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集合的运算. 质疑 引导 强调 提问 明确 介绍 回忆 加深认识 回答 交流 了解 对前面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有助于新内容的学习 10*创设情景 兴趣导入问题 某学习小组学生的集合为U={王明,曹勇,王亮,李冰,张军,赵云,冯佳,薛香芹,钱忠良,何晓慧},其中在学校应用文写作比赛与技能大赛中获得过金奖的学生集合为P={王明,曹勇,王亮,李冰,张军},那么没有获得金奖的学生有哪些?解决没有获得金奖的学生的集合为Q={赵云,冯佳,薛香芹,钱忠良,何晓慧}.结论可以看到,P 、Q都是U的子集,并且集合Q是由属于集合U但不属于集合P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质疑 引导分析 总结归纳 思考 自我分析 领会 引导式启发学生理解集合之间元素的关系 15*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概念[来源:学|科|网Z|X|X|K]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将这个集合叫做全集,一般用U来表示,所研究的各个集合都是这个集合的子集.在研究数集时,常把实数集作为全集.如果集合是全集U的子集,那么,由U中不属于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在全集U中的补集. 表示集合在全集U中的补集记作,读作“在U中的补集”.即. 如果从上下文看全集U是明确的,特别是当全集U为实数集R时,可以省略补集符号中的U,将简记为,读作“的补集”.集合在全集U中的补集的图形表示,如下图所示:求集合在全集U中的补集的运算叫做补运算. 仔细分析讲解 强调 [来源:学+科+网]引导 说明 思考 理解 记忆 观察 领会 特别注意讲解关键词的含义 强调表示方法的书写规范性 充分利用图形的直观性 20*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1设,,.求及.分析 集合A的补集是由属于全集U而且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解 ;.例2 设U=R,,求.分析 作出集合A在数轴上的表示,观察图形可以得到.解 . 说明 通过观察图形求补集时,要特别注意端点的取舍.本题中,因为端点−1不属于集合A,所以−1属于其补集;因为端点2属于集合A,所以2不属于其补集.由补集定义和上面的例题,可以得到:对于非空集合A:A∩()=,A∪()=U,=,=U,()=A. 说明 讲解 引领 引导分析 讲解 说明理解 观察 思考 主动求解 观察 思考 理解 自我总结通过例题进一步领会补集的含义及其运算特点 突出数轴的作用 交给学生自我发现归纳 35*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 练习1.3.31.设,,求.2.设,,求. 提问巡视指导 互动求解交流 反馈学习效果 45*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是集合交运算?如何用符号表示?如何用图形表示?什么是集合并运算?如何用符号表示?如何用图形表示?什么是集合补运算?如何用符号表示?如何用图形表示? 2.在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集合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时进行集合运算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质疑 归纳 强调 总结 小组讨论 交流 理解 强化以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归纳的形式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55*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3设全集,集合,.求,,,,,.分析 这些集合都是用列举法表示的,可以通过列举集合的元素分别得到所求的集合.解 ; ;; ;因为,所以;因为,所以.例4 设全集U =R,集合A={x|x≤2},B={x|x>-4},求 , , ,.分析 在理解集合运算的含义基础上,充分运用数轴的表示来进行求解.解 因为全集U =R,A={x| x≤2},所以={x| x>2};因为全集U =R,B ={x| x>-4},所以={x| x≤-4};;=R. 引领分析 讲解说明 引领分析 讲解 说明 领会 思考 求解 领会 思考 求解 进行并交补的混合运算讲解巩固所归纳的知识强化点 注意方法引导 强调使用数轴的重要性 70*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1.设,,,求,,,,,.2.设,,,求,,,. 提问 巡视 指导 动手求解 交流 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 80*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你的学习效果如何? 引导 提问 回忆 反思 培养学生总结反思学习过程的能力 85*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1.3,学习与训练1.3;(2)书面作业: 学习与训练1.3训练题;(3)实践调查: 了解补集与全集在生活中的应用. 说明 记录 90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3.2并集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课件高教版2021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32《并集》课件pptx、集合的运算-并集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上册1.3.2 并集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上册1.3.1 交集课文配套课件ppt,文件包含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3《集合的运算》ppt课件pptx、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3《集合的运算》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