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热传递 知识点整理

    2021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  热传递第1页
    2021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  热传递第2页
    2021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  热传递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热传递 知识点整理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 热传递,共1页。
    5.热传导
    1.冬天天气很冷,我们怎样才能使身体温暖起来呢?
    用暖手宝焐一焐,身体就暖和起来了。暖手宝传热让手暖和是固体与固体接触。
    对着自己的双手哈一口热气,双手就会暖和起来。哈气使手暖和是气体与固体接触。
    到温泉中泡一泡,身体就会暖和起来。泡温泉使身体暖和是液体与固体接触。
    喝一杯热茶,热茶会让身体暖和起来。喝热水使身体暖和也是液体与固体接触。
    2.热是怎么传递到衣物和板栗上的?
    用熨斗熨烫衣服,热通过熨斗传递到衣服上。熨衣服时,加热电熨斗的金属底板,金属底板的热量传递给与其接触的衣服,使衣服变热,变得平整。
    利用沙子炒板栗,热通过沙子传到板栗上。炒板栗时,沙子吸收大量的热量,再把热均匀地传给板栗,板栗很快就被炒熟了。
    3.生活中热传导的例子:
    用电饭锅煮饭,热由电饭锅传给了米饭。
    用炒锅炒菜,热由铁锅传给了蔬菜。
    热水器,热通过热水器中的镁棒传给了水,使水变得温暖。
    北方人冬天用的热炕,热由炕面传给了人。
    4.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5.解释生活中热传导的现象
    烙饼。烙饼时,火的热传递给锅面,饼与锅面接触,热传递给饼,饼受热变熟了。
    量体温。测量体温时,人体将热传给体温计的感温探头,感温探头变热,直到与人体温度相同,热传导就会停止。此时体温计上显示的温度就是人体的温度。
    冷敷或者热敷。冷敷是皮肤的热传递给布包里的冰块,皮肤的温度降低,达到减慢血液循环的目的;热敷是布包里的热传递给皮肤,皮肤温度变高,以加快血液循环。
    吹头发。使用电吹风吹湿头发时,电吹风产生的热传递给头发,头发温度升高;另外电吹风吹出气体,加速空气流动。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使头发上的水快速蒸发。
    电烙铁作画。电烙铁通电后被加热,烙铁把热传递给与其接触的木板,接触点的木板受热颜色发生改变,利用这种颜色变化完成作品。
    6.实验一: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
    探究的问题: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凡士林、金属片、试管夹、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等。
    实验方法:
    ①将凡士林均匀地涂在两块金属片上。
    ②用试管夹夹住金属片的一端,加热金属片的另一端,观察凡士林是怎样变化的。
    ③加热另一块金属片的中心,观察凡士林是怎样变化的。
    实验现象:
    在一侧加热的金属片上,凡士林油从加热的地方向另一侧慢慢熔化。
    在中间加热的金属片上,凡士林油从中间向四周扩散熔化。
    实验结论:无论加热金属片的中间还是边缘,金属片都会变热,说明热是可以传递的,而且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
    7.实验二:探究热在水中的传递
    探究的问题: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铁架台、水槽、冷水、烧杯、热水、温度计等等。
    实验方法:
    ①在烧杯中到一杯热水,并且放在盛有冷水的水槽中。
    ②分别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热水和水槽中的冷水的温度。
    ③5分钟后,再分别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热水和水槽中的冷水的温度,并比较两测量的温度。
    实验现象:烧杯中的热水温度会越来越低,水槽中的冷水温度会升高,一直到水槽中的冷水和烧杯中的热水温度相近或相同。
    实验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热在水中传递时,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低的地方,说明温度不同的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热传导。
    8.学生活动手册:
    在下图中画箭头表示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情况。
    实验发现:无论是加热金属片的中央还是边缘,凡士林都会熔化,说明热是可以传递的。热总会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做与教材上相反的实验,将盛有冷水的烧杯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里,记录你的发现。
    实验发现:在相互接触的冷热不同的物体之间,热可以传递。热从水槽里的热水传到烧杯上,再传到烧杯中的冷水,最后烧杯里的水也慢慢变热。也就是说,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6.热对流
    1.把一小瓶红色热水放入冷水槽中,会看到的现象是:红色的热水会上升,到达冷水顶部会向四周流动,然后沿着水槽壁向下流动。
    2.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3.制作简易走马灯
    制作材料:两个一次性纸杯、剪刀、蜡烛、火柴、一根细绳、牙签、双面胶等等。
    制作方法:
    ①在一个纸杯的侧面开两个口,将蜡烛固定在杯底。
    ②在另一个纸杯的侧面开多个直角扇叶窗。
    ③在杯底穿一根细绳,用牙签固定。
    ④将两个纸杯口对口用双面胶黏合。
    ⑤点燃蜡烛,手提细绳,走马灯就转起来了。
    简易走马灯的使用方法:
    当点燃走马灯中的蜡烛时,我们会发现这个简易的走马灯转动起来了。
    简易走马灯转动原理:
    当我们点燃走马灯中的蜡烛时,下面纸杯里的空气被蜡烛加热,热空气上升,推动扇叶,走马灯就转动了。
    4.生活中的热对流现象
    粮食仓库中的对流现象。粮食仓库都装有天窗和地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仓库内的热空气上升后从天窗排出去,外面的冷空气从地窗进来,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周而复始,循环不息,所以仓库内能保持恒温,以免粮食受热生虫或者发霉变质。
    电冰箱中的对流现象。烧开水就是利用了水的对流。
    自然界中的风是依靠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的。
    冬天暖气片表面附近受热空气会向上流动。
    空调也是利用热对流的原理。
    5.实验一:研究热在水中的传递
    实验探究的问题: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木头屑子、烧杯、冷水、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等等。
    实验方法:
    ①把木屑放入水中。
    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
    ③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实验注意点:正确使用酒精灯,注意安全,小心烫手。
    实验现象:
    烧杯底部中间位置的木屑会上升,到达水面处会向四周扩散,然后沿着杯壁附近下降,
    到达杯底附近会再次聚向中间并上升,如此循环流动。
    实验结论:水受热之后会上升,遇冷会下降。
    6.实验二:研究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实验探究的问题:热在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玻璃罩、线香、火柴等等。
    实验方法:
    ①固定一支线香,点燃。
    ②用玻璃罩倒扣住线香。
    ③观察线香冒出的烟是怎样飘动的。
    实验现象:
    线香的烟会直立向上直到瓶底,然后四散向下,接近线香燃烧处时,又向上流动。
    实验结论:空气受热之后会上升,遇冷会下降。
    7.学生活动手册:
    在下图中画出热在水中的传递情况。(用蓝色箭头表示冷水的传递方向,用红色箭头表示热水的传递方向)
    在下图中画出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情况。(用蓝色箭头表示冷空气的传递方向,用红色箭头表示热空气的传递方向)
    实验发现:从木屑与烟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出,无论是热水还是热空气都会向上流动,冷水或冷空气则会向下流动,这样循环流动使得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从而使全部液体或气体的温度趋于均匀。这种传热方式叫热对流。

    7.热辐射
    1.站在烈日下,站在炉火、篝火边,会有非常炎热的感觉,是因为热辐射的原因。
    2.太阳与地球之间有很大一部分空间没有任何物质,但是太阳仍然能够将热传递给地球。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热辐射。热辐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3.热辐射特点:热辐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4.太阳是利用热辐射的传递方式将热传递到地球上的。
    5.做一个简易太阳灶
    制作材料:纸板、锡纸、剪刀、美工刀、热熔胶枪、玻璃管或透明塑料管等。
    制作方法:
    ①用纸板做一个支架。
    ②用热熔胶把锡纸固定在支架上。
    ③将玻璃管灌满水,并封好玻璃管口,固定在支架上后,调整锡纸凹陷的位置,使反射的阳光汇聚在玻璃管上。
    简易太阳灶的原理:
    利用的是太阳的热辐射原理。太阳灶的受光面是一个凹型面,太阳光照射到凹型的面上,会聚焦于玻璃管上,能够将反射的光最大限度的转化成热能,传递给位于焦点的玻璃管上,然后传递到玻璃管中的水中。
    6.使太阳灶的加热速度变快的方法
    通过制作对比让学生发现影响热辐射效果的主要条件有受热物体颜色的深浅,太阳灶的材料、形状、大小,反光板聚焦的位置等。
    可以将凡是不是吸热的地方,只要有温度的部位,用保温材料保温起来,防止热量的散失。
    调整好最佳的日照角度,可以让太阳灶最大限度的接收热量。
    可以增大受热的面积,这样就可以更多的吸收热量。
    7.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
    电烙铁是运用热传导的方式传热。
    电水壶是运用热传导、热对流两种方式传热。
    烤箱、电暖器是运用热对流和热辐射两种方式传热。
    太阳能热水器是运用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传热。
    8.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插图,想一想这两幅插图中有哪些热的传递方式?他们分别是什么?
    左图,用火焰加热的炉子烧热水。火炉和水壶外壁的传热方式是热传导;壶中的水的传热方式是热对流;火炉向周围空气传热的方式是热辐射。
    右图,厨师用铁锅炒菜。锅的外壁和铲子的导热方式是热传导;菜汤的导热方式是热对流;锅、菜等向周围空气导热的方式是热辐射。
    9.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传递热的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相同之处:这三种都是热传递方式,都是从温度较高之处传到温度较低之处。
    不同之处:
    一是热传递的过程不同。热传导需要直接接触;热对流是循环传递;热辐射是从热源处向四面八方直线传递。
    二是热传递的媒介不同。热传导在固体中传递能力最强,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弱;热对流只在气体和液体中存在;热辐射可以不依靠媒介直接传递。
    10.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这三种方式又有什么关系呢?
    热传递有传导、对流、辐射这三种方式。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这三种方式往往不会独立存在,而是两种或三种同时存在。
    11.学生活动手册:
    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热的传递方式。
    写出三种传热方式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8.物体的传热本领
    1.实验一:比较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
    实验探究的问题:塑料、木头、铜、铝、钢5种材料,哪种传热最快,哪种传热最慢?
    实验材料:塑料、木头、铜、铝、钢5种材料棒、凡士林、珠子、热水、烧杯等等。
    实验方法:
    ①用凡士林分别在5种材料棒上粘一颗珠子,珠子与材料棒远端的距离须一致
    ②把5种材料棒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③观察5种材料棒上珠子脱落的先后顺序。
    实验现象:
    将塑料、木头、铜、铝、钢5种材料棒上粘一颗珠子,然后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五种材料上的珠子脱落的先后顺序为:铜——铝——钢——塑料——木头。
    实验结论:在这5种材料中,铜的传热最快,木头传热最慢,这5种材料的传热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为铜、铝、钢、木头、塑料。这个实验也说明了不同材料导热性能不同。
    2.像铜、铝、钢等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
    3.空气是热的良导体还是热的不良导体?举例说明。
    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例子:
    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是因为蓬松的棉被中含有大量的空气,空气是不良导体,所以热量不容易散失,因此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
    双层窗户可以隔热保暖,是因为双层窗户中间有空气,空气是不良导体,有了空气这个不良导体的保护,房间中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才会感觉很温暖。
    冬天穿羽绒服比较暖和,是因为羽绒服中羽绒蓬松,有很多空气,空气是不良导体,所以热量不容易散失。
    4.赤脚分别站在地板、地毯、瓷砖上,感觉是不一样的,地砖上非常凉,地板上比较温暖,站在地毯上感觉非常暖和。因为瓷砖、地板和地毯三种物体的传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光脚站在瓷砖上感觉最凉,因为瓷砖是热的良导体,脚的热量通过瓷砖迅速散发,造成脚底温度降低,感觉很凉。光脚站在地毯上不会觉得凉,因为地毯是热的不良导体,脚底温度不容易散发,不觉得凉。
    5.物体的导热性能在生活中的运用
    炒菜用的铲子,铲子头和铲子杆是不锈钢材料,不锈钢虽然是热的良导体,但坚固、耐用;手柄是塑料的,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防止烫伤。
    高压锅的锅体是钢制的,导热性能好,手柄是塑料制的,是热的不良导体,以免烫伤。
    用塑料薄膜把树干包起来可减少水分蒸发,帮助小树保温,以抵御严寒。
    岩棉板是热的不良导体,可帮助墙体保温。
    保温瓶的瓶塞选用导热性能较差的非金属,如木头、塑料等制成。
    电饭锅的锅胆选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
    利用棉花制作棉衣、防寒服等等。
    冬天人们喜欢使用双层的保温玻璃杯,可以防止杯子中的热水很快冷却。
    6.设计并制作一个保温盒
    选择什么材料制作保温盒才能够让保温盒的保温效果更好?
    可以选择木头、塑料、硬纸板等一些热的不良导体材料制作保温盒,保温效果会更好,尽量避免使用钢铁与铝、铜这些热的良导体材料。
    除了在材料方面考虑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考虑保温盒的保温效果?
    我们可以把保温盒设计成双层的,这样可以利用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这一原理使保温盒的效果更好。
    7.学生活动手册:
    对不同材料制作的勺子传热的快慢进行排序。
    我最初的预测:
    最慢 塑料勺 木勺 铜勺 铝勺 钢勺 最快
    实验结果:
    最慢 木勺 塑料勺 钢勺 铝勺 铜勺 最快
    根据物体的导热性能给下面物体分类。
    铜、铁、铝、塑料、空气、木块、陶瓷、泡沫、锡纸
    热的良导体——铜、铁、铝、锡纸
    热的不良导体——塑料、空气、木块、陶瓷、泡沫板
    传热方式
    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热传导
    1.直接接触.
    2.固体传热能力最强,液体次之,气体最弱。
    都是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热量。
    热对流
    1.循环传递。
    2.只在液体和气体中存在。
    热辐射
    1.从热源处向四面八方传递。
    2.可以不依靠媒介直接传递。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