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3 地震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3 地震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课题,研究地震成因,模拟实验,拓展活动,科学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的地震灾害。
2. 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识。
能力目标
注重学生参与模拟地震实验过程的感知,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做简单的实验,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过程,了解地震自救的知识,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地震成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国在近几年发生过的灾难性最大的一次地震吧?你们还记得当时电视画面上地震发生时的那悲壮的场景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看当时地震时所留下的画面,了解一些地震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好吗?
让学生讨论交流观看地震短片后,自己的感受与收获。
关于地震你都知道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下面先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图片。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提问: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动使它造成倒塌呢?
(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板块碰撞等。)
地壳是由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在不断运动着。
二、研究地震成因
1.用上节课所学的方法让学生猜测地震成因。
2.根据学生猜测做模拟实验,出示实验要求。
3.演示实验: 毛巾褶皱
4.总结。
三、模拟实验:
1. 把毛巾折叠铺在桌面上。 (毛巾代表岩层〉
2. 在毛巾上放置几件物品。(如橡皮、纸杯代表现实中的建筑物和人)
3. 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并向中间挤压。(挤压时动作要慢,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出现的现象。)
反复实验,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
4. 学生进行实验, 汇报实验现象。
5.实验完成后,让学生思考并小组交流
6.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推理想象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7.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到地震形成的原因。
8.课件补充
9.(学生提出自己相研究、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地表断裂时的感觉)。
10.师小结
四、拓展活动
1. 地震的危害。
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地震引起房屋、桥梁等在瞬间倒塌的现象,从中体验地震的危害。
2.预防地震
地震前兆以及正确避震常识
让学生知道地震的破坏力巨大,地震的发生也不可避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地震该怎样预测,尽量避免灾害的发生,用课件展示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现象。
除了观察地震前兆,还有现金的测震仪对地震进行预测。
出示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教育学生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再迅速的进行自救。
五、科学应用、防震避险、避震自救
当看完地震发生宣传片,学生交流防震知识,交流讲解防震要领,演练防震要领如何逃生的短片后,让学生模拟在教室里,当地震发生时,自己如何去做,进行避震演戏,交给学生紧急避震常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上册2 火山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表的变化1 地球内部有什么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上册5 各种各样的矿物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探究体验,解决问题,总结评价,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