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声声慢》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493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声声慢》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493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声声慢》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4937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声声慢》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4937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声声慢》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4937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声声慢》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4937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声声慢》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4937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声声慢》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49370/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示范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人论世,作者简介,走进李清照,诗歌鉴赏,品味欣赏,借景抒情,是“愁”的象征,怎敌他晚来风急,结论秋风渲染愁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写作背景,理解词人前后期词作的不同。2、品味词中叠词的作用。3、解读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美。4、体会词人的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李清照(1084-1155)字漱玉,号易安居士,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其词善用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音韵和谐优美,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现存《漱玉词》。
李清照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
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境凄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李清照
找出词眼和直接抒情的句子。
在这首词里,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加以分析。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悲苦愁绝
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
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
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殊意义?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因为愁情太深,喝的酒无法排遣内心的哀愁,所以感觉酒太淡了。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也象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枯萎凋零的黄花多象征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结论: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表面是对愁欲说还休,实则倾泻无遗。
结合作者生平,说说诗人愁什么?
亡国之恨 亡夫之痛 年华之哀 独居之凄 漂泊之苦
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
1.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到“ , 、 ”,说明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更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2.李清照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而现在自己漂流江南,看到北来的大雁,就自然地吟诵“ , , ”。3.《声声慢》表现作者的愁苦太多太多,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诗句是“ ,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示范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析意象品词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若有所失寻觅无果,处境冷清心境清冷,凄苦无告沉痛凄厉,由外到内,无甚可摘,有谁堪与共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ppt课件,共1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