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展开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学校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6分)
生命是优美的乐曲,婉转悠扬,音律hé xié;生命是流淌的江河,bēn téng不息,滚滚向前;____。生命中总有那么一段时光,充满不安,可除了勇敢面对,我们别无选择。越是黑暗时,越要点亮人生的光芒,越应该A_____(孤注一掷\义无反顾)地zhuīzhú梦想。
①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汉字。(3分)
②A处应填的词语是____________。(1分)
③仿写语段中的画线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4分)
(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的情感,给诗集命名。(1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望》——杜甫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诗集名称:《 》
(2)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整理的古诗在主题班会上展示,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①和谐 奔腾 追逐②义无反顾③例: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
2. (1)思亲集(思乡集)
(2)示例: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些浩如烟海的诗歌,或咏山川名胜,或颂边塞将士,或诉百姓疾苦,或鞭挞权贵腐败......读之往往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回味无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百花园,在缤纷的古诗苑中尽情徜徉。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______________ ,延河滚滚喊“前进” !贺敬之《回延安》)
(2)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3)挑兮达兮,_______。(《诗经·子衿》)
(4)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卖炭翁》中描绘卖炭翁外貌,写出其劳动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枣园灯灯光照人心(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在城阙兮(4)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5)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4.名著阅读。(7分)
(甲)
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央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发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乙)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① 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 从选文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一次他在成长过程中冲破“铁环”的经历。(3分)
④ “铁环”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⑤ 冲破“铁环”的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①保尔·柯察金(保尔);朱赫来
②钢铁般的意志(意志坚强、顽强的毅力);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献身)
③ 铁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
解析:
1. 本题主要考察对原著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解答时,结合自身平常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积累作答即可。
第一个横线处,根据前文“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可知填入“保尔·柯察金”恰当。
第二个横线处,根据前文“冻坏的双脚”,可知填入“朱赫来”恰当。
综上,本题答案为“保尔·柯察金”“朱赫来”。
2.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时,在通读选文的基础上,结合小说对人物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的精神品质即可。
“他”的精神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根据第①段“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可知“他”有着顽强的意志,能强忍着身体的痛苦工作;根据第⑥段“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可知“他”心忧人民,想为祖国和人民献出自己的一切。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3. 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时,结合自身文学名著知识积累作答即可。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二(5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7分)
浣溪沙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①渐漫漫。
雪沫乳花②浮午盏,蓼茸③蒿笋试春盘④。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此词为苏轼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所作。
①洛,指洛河,源出安徽定远,北入淮河。②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③蓼(liǎo)茸:蓼菜嫩芽。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5.简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5.“媚”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写活了,给人以动感,写出了雨后初晴,阳光明媚的初春美景,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声。
6.表达了作者欣赏美景的喜悦,也是对宁静无忧(或平静简朴)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或者表达了远离世俗干扰的闲适。
解析
5.本题考查鉴赏语句的能力。鉴赏语句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解答此题时,先确定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方法,然后根据方法分析效果,最后写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即可。“淡烟疏柳媚晴滩”意思为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媚”字,使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雨后初晴、阳光明媚的初春美景,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6.此题考查学生重点经典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先要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根据诗中意象,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然后按照题目要求,仔细品味诗句,理解诗句意思。理解诗句意思,结合诗人的创作风格分析,“人间有味是清欢”意为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下片转写作者游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快心情。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日气氛和诱人的力量。此二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味到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清欢”一词意韵深远,它既指春游时的体验,又指品尝清茶野味的闲适心境,还指历尽沧桑,饱经忧患之后淡泊情怀,这一词语还表现了苏轼淡泊的志趣和旷达的胸襟。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1题。(18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栎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缠薪菜②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④。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选自《九方皋相马》,有删改)
【注释】①姓:指代家族,此处指子孙。②担缠薪菜:即担柴挑菜,指干粗活。③牝:雌性鸟兽。下文的“牡”是指雄性鸟兽。④骊:纯黑色的马。
7.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臣 之 子 皆 下 才 也 可 告 以 良 马 不 可 告 以 天 下 之 马 也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_______ (2)穆公不说________________
(3)色物牝牡尚弗能知_______________(4)使行求马__________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两文都写到伯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乙】两段文字各包含了怎样的寓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7.臣 之 子 皆 下 才 也 /可 告 以 良 马 /不 可 告 以 天 下 之 马 也
8.(1)有时(2)同“悦”,高兴(3)尚且(4)探求
9.(1)(食马者)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2)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
10.《马说》伯乐:善于发现人才,赏识人才。《九方皋相马》伯乐:大公无私,唯贤是举。
11.甲:寄托作者的愤懑之情,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乙:看问题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
解析
7.本题考查断句。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我的子孙都是一般的人才,能够教会他们识别一般的好马,无法教会他们识别天下特出的千里马。故断句为: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8.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或,一词多义,有时。说,通假字,同“悦”,高兴。尚,一词多义,尚且。
9.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 策,鞭打。之,代词,指千里马。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食,喂养。尽,竭尽。其,它的。通,通晓。(2)得,领会。精,精妙。而,却。在,明悉,了解。
10.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甲文中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肯定了伯乐的重要,千里马只有被伯乐发现之后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千里马代表着人才,所以伯乐应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赏识人才的人。乙文中秦穆公让伯乐从自己的子孙里推荐人才,伯乐却说“臣之子皆下才也”,然后推荐了与自己毫无关系却有真才实学的九方皋,可知他是一个大公无私,唯才是举的人。
11.考查分析文本主旨。甲文运用象征的手法,伯乐象征善于识别人才、赏识人才的人。千里马象征人才。食马者象征昏庸的统治者。千里马因为食马者的不识马而平庸一生,最后食马者还要慨叹天下没有千里马,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也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联系作者不得志的官场经历,还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乙文中伯乐认为九方皋相马的高明之处在于“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他只关注于马有没有日行千里的才能,而忽略了马的颜色和雌雄,这就告诉我们,看问题应紧扣事物的实质,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点睛】
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秦穆公问伯乐:“您的年岁已高,子孙中有可以派出去寻求天下好马的人吗?”伯乐回答说:“我的子孙都是一般的人才,能够教会他们识别一般的好马,无法教会他们识别天下特出的千里马。我有一个曾在一起扛过东西打过柴草的朋友,叫九方皋。这个人对于马的识别能力不在我之下,请您使他来谒见您吧。”穆公召见了九方皋,派遣他外出去寻求千里马,三个月后返回禀报说:“已经在沙丘寻得千里马。”穆公问:“是什么样的马?”九方皋回答:“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穆公派人去沙丘取马,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回来报告穆公,他很不高兴,召见伯乐并告诉他:“你所推荐的相马的人真糟糕,连毛色雌雄尚且不能辨别,又如何能够识别千里马呢?”伯乐长长地叹息,道:“竟然到了这种地步了吗?这正是他超过我千万倍还远远不止的地方啊。九方皋所观察到的,是天下的机妙啊。他看到千里马的机妙而忘记其粗略的外表,观察到了千里马的机妙所在而忽略其毛色雌雄,看见了他所应当看见的地方,而没有看见他不必看见的地方。观察他所应当观察到的地方,而遗忘他不必要观察的地方。象九方皋这种善于辨别千里马的人,实在有比千里马更宝贵的地方啊!”马取来后,果然是一匹千里马。
材料一:嫦娥五号的“带货”之旅
2020年11月24日,中国首个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嫦娥五号”在海南昌发射场,搭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奔赴月球。它的目标是采集约2公斤月球样品并送回地球。
这次,科学家提出的挖土目标是带回2公斤的“特产”——钻取的样品是约0.5公斤,表取的样品是约1.5公斤。有人会问,好不容易去一趟,为啥不多挖一点回来?
这是因为,采集量的多少需要与容器的大小相对应,继而影响到整个探测器的体积、重量,以及推进剂的需求。比如为了钻取0.5公斤的样品,探测器上的钻取机构要达到七八十公斤;为了表取1.5公斤的样品,表取机构也要几十公斤;这一百多公斤的采样机构都要由探测器送到月球去,会影响到探测器整体的重量、体积和功耗。
所以此次发射质量非常大嫦娥五号探测器的总重量达到8.2吨。毕竟增加样品重量就意味着最后可能会超过火箭的运载能力,所以2公斤的量已不算少了。
接着,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月面逃逸。嫦娥五号飞到月球后,轨道器和返回器会保留在月球轨道上环绕,着陆器和上升器则分离出去,登陆在月球上。等到采样任务结束,上升器会以着陆器为发射平台,点火发射脱离月面。这可是一个高难度科目,因为着陆器所在位置很可能在凹凸不平的地上,甚至在斜坡上。
下一个突破是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在远离地球的太空里,上升器和轨道器之间的对接堪称“针尖对针尖",这样高难度的宇宙空间定位,也完全依赖嫦娥五号自身的人工智能系统。
上升器成功对接返回器后,还要逃脱月球的引力,这就首先要达到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l.68千米/秒。而要脱离月球引力飞向地球,则需要达到月球的逃逸速度2.4千米/秒。
嫦娥五号返回器返回地球的最后一步,也是难度很高的一个环节。因为返回器从38万公里远的月球风驰电掣般飞到地球附近时,速度会逼近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这个速度远远高于普通返回式卫星返回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级别。
有人会说,这3公里的速度差,会有很大影响吗?当然会!以这样的速度直接冲进大气层,巨大的摩擦和冲击足以让返回器快速焚毁。所以,返回器采用了一个很特别的姿势“打水漂”——在大气层边缘滑跃,进行减速,就像打水漂一样回到地球。但和我们平常靠手感打水漂不同的是,返回器每一次与大气接触都要经过精准计算,最终以安全速度冲入大气,再通过气动减速和降落伞减速等方式,准确、安全降落在预定的着陆场。
17日凌晨1时33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约120公里处,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后,返回器向上跃出大气层,到达最高点后开始滑行下降。之后,返回器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降至距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返回器打开降落伞完成最后减速并保持姿态稳定,随后在预定区域平稳着陆。
材料二:专家访谈
我国第一次地外天体起飞的突破性意义在哪?
裴照宇(嫦娥五号任务新闻发言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一是从本次任务来说,它完成返回地球的第一步,也就是回家的第一步,是任务成功的必要基础。
笫二,从未来的小行星,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来说,通过它进行了技术的实验,另外人们说月球是通往深空的中转站,地月系是太阳系的实验场,也为未来积累了技术。
如果一切顺利,“月壤“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
裴照宇:这次取样从样品的角度来看,与以前美国和苏联荻得的样品主要不同是着陆区域的不同。因为不同的采样点的物质成分、地层结构可能是不同的,通过研究这些样品,我们可以反演出这一区域的形成过程,进而形成对月球成因和演化历程的科学认知。
12.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嫦娥五号“带货”之旅中的步骤。(6 分)
1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6分)
(1)科学家提出的挖土目标是带回2公斤的“特产”——钻取的样品是约 0.5公斤,表取的样品是约1.5公斤。( 嫦娥五号带回2公斤的“特产”,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返回器采用了一个很特别的姿势“打水漂”在大气层边缘滑跃,进行减速,就像打水漂一样回到地球。(句中加点词“打水漂“有何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结合两则材料,分点概括嫦娥五号探月工程具有哪些意义。(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1)月面逃逸 交会对接 滑跃减速着陆
13. (1)嫦娥五号带回2公斤的“特产”由容器大小决定;探测器体积、重量、功耗决定、推进剂的需求决定;火箭运载能力决定。
(2)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返回器特别的姿势比作“打水漂”,极具想象力的描绘出返回器返回时的姿势,让读者能想象并且理解这种姿势。
14.它完成返回地球的第一步是成功的基础,为火星采样技术进行技术试验,为未来积累了技术,与美国苏联的获取位置不同,从而获取了进一步的研究,说明这一区域的形成对于月球的成因和演化有利。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16 分)
我的世界我的城
①八月,祁连山下的雨,雾腾腾地落个不停,满城的绿树繁花,新鲜得能滴出汁液来。站在雨中,多年前来嘉峪关的情景,又倏地一下回到了眼前——
②春寒料峭的早晨,绿皮火车终于咣当一声停下了。那是90年代初,我从大别山麓的小村出发,四天五夜后终于到达这个祁连山下的小站。推开到处漏风的火车门的那一刻,大团大团梅花朵一样的雪花迎面扑了进来,河西走廊以这种方式迎接了我。
③三十年前,我只是个怀揣梦想的懵懂青年。坐着咣咣作响的中巴公交车,半个多小时后,才摇晃到素描一样的几条马路、几栋楼房的所在地,到处裸露着鹅卵石地皮,到处弥漫着一股荒气。我刚到这个城时,是个雪天,雪帘里冲出一群满身泥浆的孩子,在大街上东奔西突、大喊大叫。孩子们从马路的这边横冲到那边,去争抢那个满地乱滚的泥球一样的足球路上人很少,一眼望去,几里路远的视线内见不到人影。满街的雪花啊,落得苍苍茫茫,落出小城最大的生气!
④“云横祁连大漠远,雪拥雄关酒正酣。枕上羌笛青杨柳,胡琴梦里弄江南。”现在,足球场就在楼下的公园里,绿草坪在阳光下闪着生动的光点,就像别在祁连山腰的绿毛巾,随时可以丢进湖水里洗一洗。
⑤我第一次去嘉峪关关城,在关城对面路边的八棵杨树下站了很久。一字排开的八棵杨树,面朝天下第一雄关,背依祁连山脉,历经近七十年的冰雪风雨,树干仍巍然屹立,枝叶仍葱郁繁茂。
⑥有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在八棵杨树下回忆起当年栽树的时光。1952年初春,风沙弥漫,乍暖还寒,面对“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空寂旷野,他和他的同事们用炉棍和铁勺挖开坚硬的沙土,艰难地把杨树苗栽了进去。细小的杨树枝被风一茬茬地拔起,他们顶着风沙又一棵棵地按进土里。枝条长出绿芽了,它们把稚嫩的根系一点点扎进了戈壁,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
⑦这五十余载落满戈壁风沙的粗糙树干,像岁月凿刀刻下的痕迹,树干上浓绿的树叶,晃啊晃,与关城上傲立百年的左公杨遥相呼应。绿野蔓延,呼应着历史的传承、生态意念的延续。
⑧那时候,一到冬天,家家户户开始大袋大袋地从市场背回土豆、萝卜,在院围的墙根下晾晒大白菜。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地窖,人们下到地窖把土豆、萝卜一层层码好、撒上
干细的沙粒。这样,一个冬天的食材才算备齐了。
⑨现在的老人们却总爱往远里走,说“世界这么大,也要去看看”!他们提个布袋子,有事没事地去菜市场转悠,看见香椿芽、竹笋尖、荸荠、菱角这些家乡味道,眼里放出光来。草长莺飞的季节,他们坐着免费的公交车,穿过林立的楼群、宽阔的广场、一个连一个的湖
泊,走很远很远的路,去城市边缘有河流经过的公园踏青。这就是他们的城市啊!
⑩20世纪90年代初,我曾写过一篇题为《绿》的散文。为此,我坐在那个小土堆上,遥想了很久很久。古代丝绸之路上,驼队从这个小土堆旁踏风东来、逶迤西去······清代左宗棠新栽杨柳三千里,我踏访了许多棵左公杨······建设者们来到这里,他们就把自己当成一棵棵草本,根须扎进了这片土地。几十年过去了,满城的绿,在沙土中一片一片地蔓延……想象这些长在历史册页里的绿野田畴、沙湖流水,我完成了《绿》的构思。
⑪现在,坐在嘉峪关关城内“讲好中国故事”高峰论坛现场,世界在我的眼前一页页翻开,阳光下、风雪中,关城下守着苍茫戈壁晒了几百年太阳的长城,那个长出绿草的地方,向世界敞开了怀抱,游人如织!我离世界很近。
⑫有一次过年前,窗外下着大雪,积雪有一尺多厚。我在网上选购过年物品,同事说,你现在买了也是白买,年后才能送到。没承想,几天后,年货就送达我的手里。
⑬从前,村落是我们的世界;现在,世界真的成了一个村落-我生活的城市与世界没有了距离,我与世界也没有了距离。
15.“三十年前”嘉峪关关城是怎样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赏析句子。(6分)
(1)他和他的同事们用炉棍和铁勺挖开坚硬的沙土,艰难地把杨树苗栽了进去。细小的杨树枝被风一茬茬地拔起,他们顶着风沙又一棵棵地按进土里。(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五十余载落满戈壁风沙的粗糙树干,像岁月凿刀刻下的痕迹,树干上浓绿的树叶,
晃啊晃,与关城上傲立百年的左公杨遥相呼应。(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⑩段作者为什么回忆曾经构思散文《绿》的事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尾说:“从前,村落是我们的世界;现在,世界真的成了一个村落-我生活的城市与世界没有了距离,我与世界也没有了距离。”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5.(共3分)环境恶劣;荒芜,缺少生气;人烟稀少;交通闭塞;条件落后;生活困苦。(答对三个即可)
16.(共6分)(1)(3分)运用动作描写,“挖、栽、顶、按”动词,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大家植树的艰难,表达作者对植树人不畏艰难、奉献精神的赞美。
(2)(3分)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形象地描写树木历经风沙却依然充满生机,表现了树木顽强的生命力,流露出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17.(共4分)作者回忆曾经的关城绿树环绕,以及一代代建设者们为改变这里的生态环境而做出的努力;暗示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者对建设者们的赞美;同时,照应前文“老人与同事艰难植树”的内容。(意对即可)
18.(共6分)从前,我们的村落很小,闭塞落后;经过一代代建设者们的奋斗,我们的城市环境优美,交通畅达,生活便利,与世界交流更便捷(3分)。运用对比,突出变化之大,表达作者对建设者们奉献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新时代的讴歌。(2分)。(意对即可)
三、写作(65分,其中含书写5分)
冰心说:倘若世间没有风和雨,这枝上繁花又归何处?风雨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打击,更是力量;不仅是挫折,更是希望;不仅是阴霾,更是光明和方向……
请以“生活需要风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答案:略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育才中学七年级单元质量监测语文试卷pdf、育才中学七年级单元质量监测语文试卷docx、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区育才中学十校联考最后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区育才中学十校联考最后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对下列句子修改有误的一项是,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名著阅读,《渡荆门送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练习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练习语文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课文原句填空,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