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第四节 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优秀课后练习题
展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如图表示某一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O2浓度下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变化(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情况),图中AB段与BC段的长度相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QR段无氧呼吸减弱,P点没有酒精产生
B. O2浓度调节到R点对应的浓度,有利于水果的运输
C. 该图可能是以马铃薯块茎为材料测得
D. O2浓度为C点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的比例为1:3
在氧浓度为a、b、c、d(单位略)以及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相对值,如图所示。假设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种子能进行有氧呼吸以及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
B. 在a相应条件下,该种子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
C. 在c相应条件下,该种子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
D. 在d相应条件下,该种子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产生ATP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 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C. 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 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 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C. 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 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现通过实验探究某环境因素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自变量是氧浓度,因变量是产生CO2量和酒精量
B. 在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 在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D. 在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 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C. 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 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在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活化的酵母菌和少量葡萄糖溶液,密闭瓶口后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用传感器分别测定瓶内溶解氧和CO2的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100s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B. 200s后,丙酮酸分解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 300s后,CO2含量上升减慢与培养液酒精度过高有关
D. 400s后抽取培养液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
下图为酵母菌和人体细胞呼吸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条件X下酵母细胞呼吸时,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3处
B. 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
C. 氧气不足时,人体肌细胞产生的CO2量大于O2的消耗量
D. 人体细胞和酵母菌都能在X或Y条件下呼吸,皆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 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C. 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 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利用葡萄糖发酵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10 h和第7 h厌氧呼吸速率最快
B. 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8:5
C. 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D. 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如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的装置图,实验中微生物均有活性,假设环境因素对本实验无影响,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无氧呼吸
B. 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C. 将图中酵母菌替换成乳酸菌,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
D. 将图中酵母菌替换成乳酸菌,装置1中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液滴不移动
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活化酵母菌和60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的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 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
C. 若降低10℃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 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给含有酵母菌的发酵液一直持续通气,可提高酒精产量
B. 对板结土壤及时松土,可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
C. 选用无色塑料薄膜,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 温室种植蔬菜,夜晚可适当降温,以减少呼吸消耗
如图表示一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曲线QR区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氧气浓度增加,有氧呼吸受抑制
B. Q点只进行无氧呼吸,P点只进行有氧呼吸
C. 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此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等于无氧呼吸
D. 氧浓度应调节到Q点的对应浓度,更有利于水果的运输
下表是探究某环境因素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
B. 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在线粒体中产生了6ml二氧化碳
C. 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在线粒体内膜上消耗了9ml的氧气
D. 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了5ml的葡萄糖
下列关于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低温、干燥、无O2储存种子”,更能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 “一次施肥不能太多”,避免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烧苗现象
C. 萌发初期,种子的代谢加快,有机物种类增加
D. “轮作”利用了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以减缓地力下降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用酵母菌发面的原理是利用其呼吸产物CO2受热膨胀而使馒头疏松
B. 高等生物保留部分无氧呼吸的能力,有利于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C. 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而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
D. 鲜荔枝在无 02、保持干燥和无乙烯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下图表示氧含量对植物组织产生CO2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表示植物组织无氧呼吸释放的CO2
B. AB段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无氧呼吸停止
C. BC段CO2的释放量增加,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D. 储藏瓜果蔬菜选择B点,此时植物只进行无氧呼吸
下列关于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低温、干燥、无O2储存种子”,更能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 “一次施肥不能太多”,避免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烧苗现象
C. 萌发初期,种子的代谢加快,有机物种类增加
D. “轮作”利用了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以减缓地力下降
下图1是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图2表示某些环境因素对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图1中条件X和条件Y下产生物质a的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 若只检测图1中的物质a是否生成,则无法判断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
C. 由图2可知,30 ℃是酵母菌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D. 据图2可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最适合有氧呼吸的O2浓度也会有所不同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0分)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依次是:______;②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代替.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______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表:
( 3)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l/L,而释放的CO2为6m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__倍.
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甲、乙中 A~F 所示装置(呼吸底物是葡萄糖)。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能够验证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装置是______(用字母按顺序表示),可用图丙中的过程______表示(用数字表示)。图甲中进行无氧呼吸的装置是______(用字母按顺序表示)。
(2)图乙中,X 烧杯中放置的是______溶液。如果装置 E 的液滴不移动,装置 F 的液滴右移,则此时酵母菌进行的呼吸方式是______。
(3)图丙是酵母菌的呼吸过程,产生物质 b 的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___,其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用图丙的序号表示)。
(4)图丁是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下,CO2 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变化。氧浓度为 b 时,有______的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如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_______(写出两个即可)。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________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________的变化。
(4)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________。
某课题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实验开始时,利用调节螺旋将U形管右侧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后,关闭三通活栓。实验中定时记录右侧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
取甲、乙两套该装置设计实验。
(1)①表示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甲、乙装置均置于28℃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60min后读数。若装置中的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那么甲装置U型管右侧液面将________________,乙装置U型管右侧液面将________________。
(3)若图2中YZ:ZX=4:1,则对应O2浓度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占总消耗量的___________,图2中无氧呼吸强度降为0的点对应的O2浓度是__________。
(4)在O2浓度为J点对应浓度前,限制呼吸作用CO2释放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5)若图2中EL=LH,则说明O2浓度为H点对应浓度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_____相等。
探究实验中确定与控制实验变量的方法——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作用
如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这是控制实验的________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C装置。请写出C装置的实验步骤: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之间的数量关系,无氧呼吸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细胞呼吸方式的综合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图文转换能力。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较低氧气浓度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较低浓度条件下植物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2、植物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
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酶2CO2+2C2H5OH+能量。
【解答】
A.图中曲线QR区段由于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无氧呼吸减弱,P点时O2吸收量等于CO2生成量,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不再有酒精产生,A正确;
B.图中R点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现为最低,则有机物的分解量最少,即呼吸作用最弱,该点氧对应浓度,更有利于蔬菜、水果的运输和储存,B正确;
C.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CO2产生,C错误;
D.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根据反应式可知此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D正确。
故选C。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解答】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a条件下只释放二氧化碳,不吸收氧气,此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c条件下细胞释放的二氧化碳多于吸收的氧气,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d条件下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吸收的氧气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2、细胞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酶6CO2+12H2O+能量,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酶2CO2+2C2H5OH+能量;
C6H12O酶2C3H6O3+能量
A.由题可知该种子能进行产生CO2的无氧呼吸,所以该种子能进行有氧呼吸以及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A正确;
B.在a相应条件下,该种子细胞内只进行无氧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所以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B正确;
C.c条件下,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植物种子既进行无氧呼吸也进行有氧呼吸,由图知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的相对值是4,则释放的二氧化碳也是4,消耗的葡萄糖是23;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6-4=2,消耗的葡萄糖是1,所以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C错误;
D.在d相应条件下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能产生少量ATP,D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氧气,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正确;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应在乙图中的AC段之间,B错误;
C.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也就是甲图中的c点,C正确;
D.氧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正确。
故选B。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氧气,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正确;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应在乙图中的AC段之间,B错误;
C.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也就是甲图中的c点,C正确;
D.氧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正确。
故选B。
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掌握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特点和氧气浓度对有氧呼吸的影响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据表格分析可知:a条件下产生CO2量和产生酒精量是相等的,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d条件下,没有酒精产生,说明只有有氧呼吸。
【解答】
A.根据题干分析可知:该实验自变量是氧浓度,因变量是产生CO2量和酒精量,A正确;
B.据分析可知:在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
C.在氧浓度为b时,仍有酒精产生,说明此时酵母菌也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
D.具分析可知:在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
故选C。
6.【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氧气,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正确;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应在乙图中的AC段之间,B错误;
C.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也就是甲图中的c点,C正确;
D.氧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正确。
故选B。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本题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反应式的应用,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酶2CO2+2C2H5OH+能量。
【解答】
A.由图可知:100s时,O2的吸收量为10个单位,CO2的释放量为1个单位,A错误;
B.200s后,O2的吸收量不变,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丙酮酸分解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
C.300s后,CO2含量上升减慢与无氧呼吸减弱有关,C错误;
D.400s后,无氧呼吸已经将葡萄糖消耗殆尽,抽取培养液与本斐林试剂反应,不变色,即仍然呈蓝色,D错误。
故选B。
8.【答案】A
【解析】略
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氧气,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正确;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应在乙图中的AC段之间,B错误;
C.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也就是甲图中的c点,C正确;
D.氧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正确。
故选B。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
A.由图可知,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厌氧呼吸速率最快,A错误;
B.由题图分析可知,甲发酵罐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是6+18=24(ml),乙发酵罐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是15 ml,则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24:15=8:5,B正确;
C.分析题图可知,甲发酵罐从第2小时开始有酒精产生,即进行厌氧呼吸,此时有氧气存在,也进行厌氧呼吸,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适当增加氧气的量可以使酵母菌数量迅速增加从而提高酒精的产量,若通入氧气过多,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而不产生酒精,D错误。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细胞呼吸类型实验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解答】
装置1中NaOH溶液可以吸收装置内的CO2,则装置内气体变化只是由O2体积变化引起;装置2中清水对气体没有影响,则装置内气体变化是由O2、CO2变化共同引起。
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O2,放出等量的CO2,即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不移动;
只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O2放出CO2,则装置1中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液滴右移;
将图中酵母菌替换成乳酸菌,乳酸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且呼吸产物没有CO2,即乳酸菌既不消耗氧也不产生CO2,则装置1中和装置2中液滴均不移动。
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解答】
A、t1→t2,培养液中氧气含量下降,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
B、根据题图,t1时,培养液中氧气含量下降,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t3时,培养液中氧气含量不再减少,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数量相同的条件下,无氧呼吸葡萄糖的消耗比有氧呼吸快,B正确;
C、图中曲线表示的是最适温度下的反应,若降低10℃培养,有关酶的活性降低,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延长,C错误;
D、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所以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D正确。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据此答题。
【解答】
A.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A错误;
B.给农作物经常松土,保证土壤中有较多的氧气,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B正确;
C.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为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应选用无色的塑料,使所有的光都能透过供蔬菜利用,C正确;
D.温室种植蔬菜,夜晚可适当降温,以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正确。
故选A。
1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影响因素和应用等相关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细胞呼吸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利用细胞呼吸的原理解决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解答】
A.图中曲线QR区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A错误;
B.识图分析可知Q点只有无氧呼吸,P点只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由于无氧呼吸消耗1份葡萄糖产生2份二氧化碳,有氧呼吸消耗1份葡萄糖产生6份二氧化碳,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此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少于无氧呼吸,C错误;
D.在低温低氧条件下,有利于有机物储存,氧浓度应调节到R点的对应浓度,更有利于水果的运输,D错误。
故选B。
1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掌握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能根据表中酒精量和二氧化碳量判断细胞的呼吸方式;其次能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进行计算,从而作出准确的判断。
1、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酵母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能量;
酵母菌发酵时,进行无氧呼吸,其总反应式为C6H12O6酶2酒精+2CO2+能量。
2、分析表格:氧浓度为a时,产生的酒精量与CO2的量相等,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b和c时,产生的酒精量小于CO2的量,说明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d时,产生的酒精量为0,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
【解答】
A.氧浓度为a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酒精量相等,说明只有无氧呼吸,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正确;
B.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量与二氧化碳量相等,则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12.5-6.5=6,即此时在线粒体中产生了6mL二氧化碳,B正确;
C.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量与二氧化碳量相等,则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16-6=9,根据有氧呼吸总反应式可知,此时此时酵母菌在线粒体内膜上消耗了9mL的氧气,C正确;
D.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根据有氧呼吸总反应式可知,此时酵母菌消耗了30÷6=5ml葡萄糖,但线粒体不能氧化分解葡萄糖,D错误。
故选D。
1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能运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对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得出正确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3、提高农作物的光能的利用率的方法有:(1)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2)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3)光照强弱的控制;(4)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5)CO2的供应(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解答】
A.种子在入库贮藏以前,都要晒干,并且把种子贮藏在低温、干燥、低氧的环境中,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种子的贮藏时间,A错误;
B.一次性施肥过多,造成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植物体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无法吸水,最终因失水过多而死亡,B正确;
C.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氧化有机物,导致有机物的总量减少,细胞在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中间产物和终产物,例如丙酮酸是中间产物,使得有机物的种类增加,C正确;
D.不同作物对同一种无机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同一种作物对不同种无机盐的吸收也有差异,“轮作”是利用了不同作物根系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是有差异的,从而避免土壤肥力下降,D正确。
故选A。
1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知识点,熟知细胞呼吸过程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用酵母菌发面做馒头的原理是利用其呼吸产物CO2受热膨胀而使馒头疏松,A正确;
B.高等生物保留部分无氧呼吸的能力,有利于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B正确;
C.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而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C正确;
D.荔枝保存应该在低氧、湿润、零上低温和无乙烯环境,可延长保鲜时间,D错误。
故选D。
18.【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植物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解答】
A.A点对应氧气的吸收量为零,则说明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A点表示植物组织无氧呼吸释放的CO2,A正确;
B.AB段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但无氧呼吸并未停止,B错误;
C.BC段CO2的释放量增加,但是BC段氧含量较低时,植物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错误;
D.储藏瓜果蔬菜选择B点,此时植物可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但是消耗的有机物最少,D错误。
故选A。
1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能运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对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得出正确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3、提高农作物的光能的利用率的方法有:(1)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2)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3)光照强弱的控制;(4)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5)CO2的供应(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解答】
A.种子在入库贮藏以前,都要晒干,并且把种子贮藏在低温、干燥、低氧的环境中,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种子的贮藏时间,A错误;
B.一次性施肥过多,造成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植物体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无法吸水,最终因失水过多而死亡,B正确;
C.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氧化有机物,导致有机物的总量减少,细胞在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中间产物和终产物,例如丙酮酸是中间产物,使得有机物的种类增加,C正确;
D.不同作物对同一种无机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同一种作物对不同种无机盐的吸收也有差异,“轮作”是利用了不同作物根系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是有差异的,从而避免土壤肥力下降,D正确。
故选A。
2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A.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图1中条件X进行无氧呼吸,物质a代表二氧化碳,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条件Y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物质a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A正确;
B.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会产生CO2,若只检测图1中的CO2是否生成,则无法判断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B正确;
C.要确定酵母菌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还需要在20 ℃~35 ℃之间设置温度梯度进一步实验,C错误;
D.据图2可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最适合有氧呼吸的O2浓度也会有所不同,D正确。
故选C。
21.【答案】(1)C→A→B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2) ①装置 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 不移动; 向右移动 ; 向左移动 ; 向右移动
(3) 3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实验设计,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可以将10%的NaOH溶液换成清水,其他设计同该装置。因为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如果Ⅱ向左移动,Ⅲ不动,说明消耗的气体和产生的气体量相等,应只进行有氧呼吸。如果Ⅱ不动说明没有消耗氧气,而Ⅲ右移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应是只进行无氧呼吸。如果Ⅱ向左移动,Ⅲ向右移,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解答】
(1)①有氧条件需要通入空气,但应先除去CO2以排除空气中的CO2对实验造成的干扰,最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检测,因此实验装置排序应为C→A→B。
②装置B瓶中装入的是澄清石灰水,其作用是检测是否有二氧化碳产生,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代替。因二氧化碳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故也可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
(2)①Ⅱ中NaOH可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量,据此可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同时还设计实验装置Ⅲ来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即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若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导致装置Ⅱ内气压下降,a液滴左移;由于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相等,所以装置Ⅲ中b液滴不动;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不会引起装置Ⅱ内气压的改变,液滴不动,而装置Ⅲ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液滴d右移;若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装置Ⅱ释放的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而吸收氧气使压强下降,故装置Ⅱ中e液滴左移,而装置Ⅲ由于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故吸收的氧气量小于释放的二氧化碳,则装置Ⅲ中f液滴右移。
(3)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l,则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3ml,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5ml。因此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3=3ml,消耗葡萄糖的量为1.5ml。故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3倍。
22.【答案】C-A-B ①④③ D→B NaOH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③ 56
【解析】解:(1)连接C-A-B,给装置通空气,B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可用图丙中的①④③过程表示;连接D→B,装置密闭,B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
(2)图乙中,X烧杯中放置的是NaOH溶液。如果E的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没有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F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可证明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
(3)图丙是酵母菌的呼吸过程,产生物质 b的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其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③,即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4)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酶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氧浓度为b时,氧气的消耗量为3,表明利用的葡萄糖为0.5,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8,表明有5个二氧化碳是无氧呼吸产生的,消耗的葡萄糖为2.5,因此有56的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故答案为:
(1)C-A-B ①④③D→B
(2)NaOH 无氧呼吸
(3)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③
(4)56
图甲中,连接C-A-B,给装置通空气,B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连接D→B,装置密闭,B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
图乙中,E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烧瓶中气体量的变化为氧气量的变化;F中蒸馏水不能吸收气体,其中的气体变化可以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图丙中: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a为丙酮酸,b为二氧化碳,c为[H],d为氧气,e为无氧呼吸产物--酒精。
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装置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23.【答案】(1)有无氧气;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实验步骤:①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②两侧液面
(4)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如果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如果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如果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的理解和拓展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意在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解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所以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有无氧气;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
(2)酵母菌是兼性厌氧所以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滤液1是酵母菌有氧呼吸后的产物及剩余的葡萄糖,滤液2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后的产物及剩余的葡萄糖, 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根据渗透装置中两侧液面的变化反应的是两侧水分子等能跨膜物质扩散的速率,可间接说明半透膜两侧葡萄糖的剩余量,故可根据渗透装置初始时两侧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液面的变化来说明两侧溶液中葡萄糖的剩余量,故
①将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
(4)滤液1是酵母菌有氧呼吸后的产物及剩余的葡萄糖,滤液2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后的产物及剩余的葡萄糖,又知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所以实验结果和结论是:如果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如果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如果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
24.【答案】(1)细胞呼吸时O2吸收量
(2)上升 下降
(3)1/13 I点对应的浓度
(4)O2浓度
(5)释放CO2的量
【解析】略
25.【答案】(1)①不加入石蜡油
②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2)去除氧气;自
(3)③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④不加入活性干酵母(或加入10g无活性干酵母)
(4)A>B>C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掌握实验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实验过程进行完善,特别是为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应该设置C装置,排除外界因素对温度的影响。
【解答】
(1)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①处应填:不加入石蜡油,②处应填: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氧气,这样来控制实验的自变量。
(3)由于酵母菌呼吸作用之外的因素可能引起温度变化,为了排除酵母菌以外因素产生的温度变化,则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因此应设计成空白对照,即:③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④不加入活性干酵母(或加入10g无活性干酵母)。
(4)因为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多,因此假说成立时,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A>B>C。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量(ml)
9
12.5
15
30
产生酒精量(ml)
9
6.5
6
0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量(ml)
9
12.5
15
30
产生酒精量(ml)
9
6.5
6
0
序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论
装置Ⅱ
装置Ⅲ
1
a向左移动
b ______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c不移动
d
______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e ______
f ______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装置
反应瓶内加入的材料
中心小杯内加入的材料
液面高度变化的含义
甲
酵母菌培养液1ml+适量葡萄糖溶液
适量NaOH溶液
①
乙
酵母菌培养液1ml+等量葡萄糖溶液
等量蒸馏水
细胞呼吸时CO2的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差值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A
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①________
B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②________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C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高中第四节 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四节 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② ③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第四节 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第四节 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课后测评,共9页。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第四节 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第四节 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课后测评,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胞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拒绝酒驾是每个公民的义务,1%麝香草酚蓝溶液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