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1.3 信息技术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的案例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Scratch的基本编程过程。
培养学生对于编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计算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使用Scratch实现功能模块的能力。
【设计思路】
Scratch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开发的一款主要面向小学生的编程工具,高中生也可以学,但高中生学习Scratch,和小学生学习是有区别的。以高中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Scratch很容易上手,也很容易使用Scratch做出像模像样的作品。我认为,高中生学习Scratch,不能把重点放在学习Scratch的功能和做出简单的作品,而是要以Scratch为平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维方式。以这样的思路为指导,我设计了本课教案。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通过介绍功能性文盲和第四种能力,强调学习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功能性文盲:联合国定义新世纪文盲标准,将文盲分为三类: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常用图表)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其中,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文盲,他们虽然受过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文盲”般贫乏。
第四种能力:在美国,计算机编程作为孩子继阅读、写作、算术这三项基本能力外所需要掌握的第四项必备技能,已经正式列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在英国,从2014年秋天起,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学生将按年级学习合适的计算机科学概念。
介绍概念
以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简单介绍什么是计算思维,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计算思维(Cmputatinal Thinking)简单地说就是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特别是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计算思维是一种人的思维方式,是用计算机所能有效执行的方式来对问题进行表述并提出解决方案。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推进,计算思维已经成为人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的思维方式。
解题过程
使用计算思维如何解决问题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也是贯穿本节始终的主线。结合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和计算机科学教师协会(CSTA)对计算思维给出的操作性定义,我把使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1. 明确问题,确定这是一个可以用计算机解决的问题
2. 抽象问题,专注于问题的核心部分
3. 分解问题,将大问题分成若干可以解决的小问题
4. 设计算法,计算机的算法要能自动化解决问题
5. 分析和实施算法,尽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6. 总结并迁移算法,将算法模块化,使之内化为知识储备
案例分析
结合上节课学习的《小猫快跑》和《猫捉老鼠》两个作品,分析两个作品分别有哪些功能,如何将功能模块化、脚本化,形成“脚本工具箱”。以下是我总结的工具箱里的工具:
角色运动脚本
变换造型脚本
角色说话脚本
切换舞台背景脚本
用键盘移动角色脚本
用鼠标移动角色脚本
结束程序运行脚本
展示并演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作品《疯狂的小球》。
分析作品。
分析思路:作品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功能是什么,能否使用或者借鉴前面总结的功能模块。
参考结论:
蝙蝠角色:用鼠标移动功能、变换造型功能
小球角色:自由运动功能、结束程序功能
舞台背景:如何实现在结束时出现“Game Over”
设计并实现算法,分别解决各个角色的各部分功能。
调试和分析。
(1)游戏有没有bug?如何解决游戏的bug?
(2)如何提高游戏的可玩性或者游戏难度?
本课小结
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2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2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上机实践,访问其中某个元素,截取部分,元素是否存在于列表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信息技术粤教版3.2.1 明确任务需求获奖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粤教版3.2.1 明确任务需求获奖表格教案设计,共3页。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1.3 信息技术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1.3 信息技术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自主研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创新提升,课堂小结、巩固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