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碎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苞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碎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为“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摘编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
材料二: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摘编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三: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朋友写信说他将要“带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你就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却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常用“阖第光临”,但是很少人能说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用字,“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指自己太太一个人,“家门”可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对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摘编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1.材料一中对“愚”的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客观标准来看,乡下人是“愚”的,中国乡村的症候就是愚、病贫相联结。
B.乡下人不知如何躲避汽车与城里人不认识苞谷一样,都是“愚”的具体表现。
C.作者看来,“愚”就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而识不识字并不是愚不愚的标准。
D.乡下人“愚”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主要是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如城里人。
2.材料二中关于“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是在教化中养成的敬畏之感,但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
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文明”“慈善”等意思。
C.礼是由个人习惯来维持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会自己私下停止。
D.礼是高于道德的,并非社会舆论所维持,是经教化而主动服礼的习惯。
3.三则材料中论证方法的运用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在分析乡下人的“愚”时,运用了例证法,使论证更形象、明确。
B.材料二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明确地指出了礼与法律、道德的不同之处。
C.材料三以“柴”与“波纹”为喻,生动地论述了中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
D.材料三引用“一表三千里”,说明生育和婚姻结成的网络不断向外扩展。
4.材料二引用了“颜渊问仁”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
5.请结合材料三,概括“差序格局”的主要特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汤小婉
牟喜文
汤小婉是濉州剧团的头牌。
或许是汤显祖的血液在汤小婉血管里传承的缘故,汤小婉最拿手的曲目就是《牡丹亭》。“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茶糜外,烟丝醉软”,声音婉转高亢,及至唱到“听声声燕语明如翦,听呖呖莺声溜的圆”时,汤小婉更是独创了“婉腔”,声音直穿进看客的心里,撞了三圈,再从头顶穿出。看客醉了,浑身软绵绵的,喝了“神仙汤”似的,每个毛孔都熨帖、舒坦。所以,汤小婉的唱腔就被坊间称作神仙汤,听了一次就欲罢不能。
汤小婉很喜欢林散之的一句话:“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汤小婉就是绝对的艺品头牌,更是真正的人品头牌。
有一天,汤小婉正在后台化妆,团长钱大可领着一个中年人推门走了进来,钱大可挺着足有孕妇六个月大的啤酒肚,操着沙哑的嗓子说:“小婉哪,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李董事长的大公子李总,是你的铁杆粉丝,今天就想认识你一下。”
汤小婉礼貌地站起身,右手纤纤玉指尖在李总的熊掌边滑了一下,说:“认识您很高兴,请多关照。”
“一定一定。”李总腮边的黑痣一跳一跳的,忙不迭地从西服内兜里掏出烫金名片,双手递给汤小婉,说,“汤小姐,能不能赏光,散场后一起吃宵夜。”
“不必了,我还有事。”汤小婉重新坐下,化妆师手里拿着面扑,愣愣地站在那儿,擦也不是,不擦也不是。
气氛一时凝在了那儿。
“改天,李总,改天小婉一定到,”钱大可打着哈哈。
李总面沉似水,摔门而去,钱大可颠颠地跟在后面,远远传来两人的对话:“不就是一个戏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本公子见的腕子多了去了,哼!”“那是,那是。”
一会儿功夫,钱大可又踅了回来,指着汤小婉说:“小婉哪,你哪都好,就是脾气太倔,这可要吃大亏的呀!”
汤小婉嘴角往上翘了翘,挤出了一丝哂笑。
李总的事总算波澜不惊,哪成想……
这天,钱大可领着一个清秀的女孩找到汤小婉,介绍说:“这是小惠姑娘,小婉哪,你看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收个徒弟了,小惠姑娘天生的好嗓子,就想和你学‘婉腔’呢!”
平心而论,汤小婉这几年确实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尤其是高音,上了八度后,再往上走就有点气不够用,好几次差点破了嗓,她很想收个徒弟,把传统的濉州剧发扬光大呀。别说,别看小惠长得小巧玲庞,可声线极高,确实是个唱濉州剧的料,加上汤小婉耐心讲解,不久,就能唱到八度音了。
小惠也很能吃苦,会来事,把汤小婉何候得很周到。汤小婉有点喜欢她了,可汤小婉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到底是哪呢,她说不出来,可凭女人的直觉,她感到小惠有问题。于是,无论小惠怎么表现,汤小婉一直没把“婉腔”精华部分教给她。
有一段日子,连汤小婉都说不清,难道真是自己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
时光如水,寒风很快送来了正月。每年正月,是濉州人最闲的季节,却是剧团最忙的时间,剧目表排得满满的,偶然,汤小婉发现了小惠的秘密。
那晚,小惠背着剧团所有人在打电话,恰巧汤小婉路过,只听了几句,汤小婉就懵了,也恼了。
“你,你是日本人?”汤小婉指着小惠的鼻子质问道。
“不,不是。”啪嗒一声,电话从小惠的手里跌落到了地上。
“日本人咋了?”汤小婉背后响起了钱大可阴沉的声音,“日本人不远万里来学艺,说起来还是一段佳话呢!”
“团长,您……早知道?”
“知道啊,日本人给钱多,就让她学去呗!咋了?”
“濉州剧是我们传统的剧目,就像宣纸……”汤小婉气得语无伦次了。
“呦呦呦,别小题大做,就咱这点东西,人家说不定早掌握了呢!封闭啥!”钱大可满不在乎。
“你……你们,不可理喻!”说着,汤小婉拂袖离去。
汤小婉在家里呆了三天。剧团就炸开了锅,买票的人纷纷退票,吵着、嚷着非要听汤小婉的“婉腔”不可。钱大可派人请了汤小婉三趟,许以高薪,都被汤小婉严词拒绝。
恰巧,人民剧院为灾区募捐搞义演,汤小婉自告奋勇,零报酬参演。连她自己都奇怪,“婉腔”唱起来,八度音以上,竟然字正腔圆,一点也没有底气不足的感觉。
(选自2015年第22期《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汤小婉是濉州剧团的头牌”开头,且独立成段,意在引起读者的注意,又能自然而然引出下文对汤小婉演唱技艺的描述。
B.“看客醉了,浑身软绵绵的喝了‘神仙汤’似的,每个毛孔都熨帖、舒坦”,巧妙运用侧面描写,展现出汤小婉唱腔的神奇魅力。
C.“不就是一个戏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面对汤小婉的拒绝,李总摔门而去,这一处先声夺人,一个气急败坏的形象跃然纸上。
D.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是本文一大特色,在小惠身份被发现后,汤小婉和钱大可一番“论战”,寥寥数语,两人境界之高下分明。
7.小说中说汤小婉是“绝对的艺品头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8.小说结尾写汤小婉义演,构思巧妙,匠心独具,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9.下列语句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正面鼓励学习的一项是( )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④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⑤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醉则更相枕以卧
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D.①蛟龙生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1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以为人的道德、知识和才能不是先天生成的,是后天学习获得的,如木要改造才能成为“中规”的轮,金要“就砺”才能锋利。
B.荀子认为,君子的天赋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主要是他们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一样。
C.荀子强调学习要有方法,如果只注重积累而不注重总结,后患无穷,如“积土成山”便会有风雨来临,“积水成渊”便会有蛟龙出现。
D.文章以“学不可以已”为中心论点,论述了学习的意义是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学习的作用为弥补不足;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在于积累、坚持和专一。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上人①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②,时人已知处。
送崔九③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注释):①上人:对僧人的尊称。②沃洲山:相传为晋代高僧支遁放鹤养马处。③崔九早年与裴迪、王维隐居唱和:后来出仕为官,但不久即去官归隐。这首诗为送崔九归终南山而作。
13.下列对于这两首诗的解说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刘诗中一个“将”字,表达了作者想同友人一起隐逸山林的心情。
B.刘诗风趣诙谐,意蕴深厚,妙趣横生,言语间颇有调侃的味道。
C.“归山深浅去”意为友人深一脚浅一脚,归山之路充满困难。
D.两首诗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看似平淡,其实含意颇为深远。
14.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篇》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3)《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涉江采芙蓉》中描绘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井盖成了“景点”。几个物理所的专家把物理学公式通过井盖彩绘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实现宣传科普物理知识的目的,让人眼前一亮。近些年类似的新闻 。2014年11月,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内,数十个井盖上都被画上了憨态可掬的动物图画。2017年8月,济南某社区居民发现,小区内多处井盖一改往日旧貌,“灰头土脸”的表面出现 的彩绘“萌宠”。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一个让人“生活得更好”的城市,( )。所以,人们在感喟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吐槽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丛林,不能满足“心和远方”。而长期以来,“科学”在某种程度上是脱离大众认知范围的,一些复杂的物理公式对于普通大众而言,颇有些 的神秘意味。
专业人员参与筛选科普知识点,然后再找专业的人员彩绘表现知识点,使得物理公式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还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关注,可以说是 。組织严密、细心琢磨、精心凸显,用艺术的表现形式传播科学,“最有学问的井盖”不仅凸显了主办单位趣味科普的信心,更折射出其难能可贵的有效科普智慧。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几个物理所的专家把物理学公式通过井盖彩绘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宜传科普物理知识的目的,让人眼前一亮。
B.物理所的几个专家把物理学公式通过井盖彩绘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实现宣传科普物理知识目的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C.几个物理所的专家把物理学公式通过井盖彩绘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实现宣传科普物理知识的目标,让人眼前一亮。
D.物理所的几个专家把物理学公式通过井盖彩绘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宣传科普物理知识目的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既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更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B.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更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C.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也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D.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既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也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屡见不鲜 活灵活现 高高在上 事半功倍
B.司空见惯 绘声绘色 高高在上 一举两得
C.司空见惯 活灵活现 居高临下 事半功倍
D.屡见不鲜 绘声绘色 居高临下 一举两得
七、语言表达
19.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推荐信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一)班阳光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优良。一直荣任我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爱。
特此推荐。
××中学
2020年3月19日
20.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人物,按要求为之写一首小诗。
人物:郭沫若 闻一多 史铁生 雪莱 陶渊明 苏轼 李清照
要求:用两个比喻,形成“你是……你更是……”的句式结构;符合人物身份与特点;开头要写人物,如“苏轼,你是……”;断句用“/”间隔;字数在40-80字。
八、材料作文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逝世纪念日。1996年开始为第一个世界读书日。
巴金曾这样说:“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大量的养料。文学作品用具体的形象打动了我的心,把我的思想引到较高的境界。艺术的魅力使我精神振奋,作者们的爱憎使我受到感染。一篇接一篇,一本接一本,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平凡的人物,日常的生活,纯真的感情,高尚的情操,激发了我的爱和我的同情。不知不觉中我逐渐改变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优秀的作品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使我看到理想的光辉。前辈作家把热爱生活的火种传给我,我也把火传给别人,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光明。”
你有过怎样的阅读体验?对读书的意义有过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一段关于阅读的故事,可以写自己阅读时的领悟,也可以写自己对读物的认识,也可以分享阅读的氛围与乐趣。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
2.A
3.B
4.作者以颜渊与孔子的对话为例,更突出了“人服礼是主动的”这一观点;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形象,更有说服力。
5.(1)差序格局是有中心的,每个人都是关系中的中心(或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
(2)差序格局是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如亲属关系、社会关系等。
(3)这种格局是动态变化的,是不断向外扩展的,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6.C
7.①艺品头牌:技艺精湛,唱腔醉人,敢于创新;热爱传统文化,期盼潍州剧发扬光大;心思缜密,未解其人,不轻易将艺术精华传授。
②人品头牌:珍重名节,绝不趋炎附势;珍视民族艺术,绝不崇洋媚外;社会责任感强,为灾区募捐义演。
8.①与前文汤小婉这几年感觉力不从心相呼应,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主题内涵更加深刻;
②与前面钱大可派人高薪请她被她拒绝相对照,赞扬其坚贞品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③情节带有传奇色彩,给读者深刻感触,使作品的艺术效果更加明显。
9.B
10.B
11.C
12.(1)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2)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13.B
14.同:都有对友人的真挚劝谕,对当时借假隐沽名钓誉的厌恶和批判。异:刘诗还有对友人孤高的称赞,裴诗则有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情绪。
15.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16.D
17.B
18.A
19.(1)“你校”改为“贵校”(2)“显著”改为“优秀”(3)“荣任”改为“担任”(4)“大作”改为“作品”(5)“垂爱”改为“垂青”
20.苏轼,你是一湾朗月,/把千里婵娟送往人们的心田;/你更是一溪激流,/大浪淘沙,/惊涛拍岸。
雪莱,你是一只云雀,/衔着橄榄枝,唱着欢乐的歌;/你更是一道闪电,/冲破孤云与暗淡,/炽热着激情与赤胆。
21.【例文】
阅读的境界
人类从蒙昧的动物世界分离出来之后,先有语言,再有文字,然后有了文章,最后有了书籍。有时一想到这个漫长的过程,心里不禁生出一种惊心动魄;仓颉造字已使“天雨粟,鬼夜哭”,而“阅读”的诞生,更是让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生于文明之世,人是离不开阅读的。虽然我们离不开阅读,但阅读的境界却有着见仁见智的高下之分。
一种境界是为考试求取功名。这种阅读在我看来是“下品”,因为它已经不能算是真正的求知,当然也就没有真正的快乐可言。当阅读者眼里总是有着功名利禄在闪闪发亮,任何知识都只好沦为“敲门砖”,敲开功名的大门后就难免被抛弃的命运,这难道不能算是对知识的亵渎?这种阅读,远有为博取功名而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今有前赴后继参加各种考试的“考证人”。君不见每场考试前,考场外手捧“真经”或坐或立、皱眉苦读的各类考生乎?此种阅读,毋宁说是阅读者人生经历当中的一场恶梦,只有痛苦,没有快乐;然而人生在世,可以免除这种“痛苦阅读”者又有凡几?这不能不说是人的一种“异化”。
另一种阅读的境界是为穷尽知识和真理。这种阅读可以列为“上品”,因为它已挣脱了一己的名利,而源于人类伟大的好奇心。古今中外多少科学巨匠,为探究某一问题,孜孜不倦,皓首穷经;更有一些旷世罕见的“通才”,同时涉猎多门学科,在阅读中探索世界和人生的奥秘。这是自动自主自觉的“阅读”,在穷尽知识和真理的道路上,他们是勇敢的旅行者和探险家,我们没有理由不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我甚至还要说,能够入此境者,已得人生之福。
然而,庄子说过一句话:“人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这不失为一种“局部的真理”。所以,在我眼里,上述第二种境界虽算“上品”,但未臻“极品”之境。堪称“极品”的阅读,是无求无欲的阅读,是一种思想的散步,灵魂的漫游。这种阅读者,不但没有从书中求富贵的欲望,也没有从书中挖掘知识宝藏的追求,更没有从书中提炼道德箴言,并占领道德制高点借以“指点天下”的冲动。他从书中看到善良,看到美好;他为书中的精彩而感动,为书中的幸福而哭泣。他总是需要阅读,但对“阅读”又无所求,只因阅读而充盈,而宁静。“阅读”给他的,是精神的空气和食粮,他因此超越了“物欲”的人生。这样的人是“淡泊”“宁静”的阅读者,也是我倾心仰慕的引路人。即便不能“兼济天下”,也要做到“独善共身”。
三种阅读的境界有着相似的外表,但精神内核迥然有异。最后我不得不承认,孰高孰下,不同的人或者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判断。我选择了“极品”,你们呢?“下品”“上品”,抑或“极品”?凭君自选!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2022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A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A卷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