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专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课件

    江苏专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课件第1页
    江苏专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课件第2页
    江苏专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课件第3页
    江苏专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课件第4页
    江苏专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课件第5页
    江苏专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课件第6页
    江苏专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课件第7页
    江苏专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专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三步夯实,⑥⑦⑨,①④⑤,关键能力·多维提升,名师点拨,专题能力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主干知识 体系构建】
    2【易错易混 分点排查】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①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②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③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④在突触后膜上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⑤突触小泡和神经递质都属于内环境的结构或成分
    ⑦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⑧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如水盐平衡中枢⑨“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2.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①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②激素和神经递质一样,都必须与相关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但激素的受体没有特异性③激素的受体与细胞膜上运输物质的载体一样,均位于细胞膜上④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故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⑤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⑥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⑦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⑧体液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广泛,因为激素可作用于各种组织细胞
    3【高考真题 拆项诊断】根据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2020·全国Ⅰ卷·T3D) ( )2.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2019·全国卷Ⅰ·T4C)( )3.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2019·全国卷Ⅰ·T4D) ( )分析: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
    4.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2018·全国卷Ⅱ,T3D)( )5.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2018·全国卷Ⅲ·T3D) ( )6.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2017·全国卷Ⅱ·T5B) ( )分析: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神经调节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皮层控制。7.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2017·全国卷Ⅱ·T5D) ( )8.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2016·全国卷Ⅱ·T3A) ( )
    考点一 反射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理解能力) 【典型考题 精讲研析】典例1(2019·全国卷Ⅰ·改编)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如图是人体内尿液的产生以及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尿量增多,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_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_____ 。 (3)某人因车祸胸部受伤,能感觉尿意,但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可能是图中的____ 受损(用字母表示)。
    【解析】(1)尿量增多,膀胱充盈后,膀胱壁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中的排尿中枢,排尿中枢经过分析和综合,发出兴奋,兴奋沿脊髓的上行传导束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尿意。(2)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初级控制中枢位于脊髓,婴幼儿由于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不能控制排尿,经常会尿床,而成年人大脑发育完善,可以通过大脑皮层有意识地控制排尿。(3)据图分析,胸部受伤,能感觉尿意,说明传入神经b正常,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可能是大脑皮层发出的神经c受损。答案:(1)膀胱壁感受器 脊髓中的排尿中枢 大脑皮层。(2)脊髓 大脑皮层 (3)c
     【母题延伸】——长句专项突破幼儿对排尿的控制作用较弱,幼儿排尿次数多,且易发生遗尿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的大脑机能发育尚未完善,对下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较弱
    【答题策略】图解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核心知识 精准解读】1.图解反射弧各部分结构:(1)图示。
    (2)分析。①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C)的是传入神经,无神经节的是传出神经;②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轴突末梢)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 ”(细胞体)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③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④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2.图解完成反射的三个条件:
    3.表析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热点预测 精练题组】【考向一】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1.(2020·苏锡常镇模拟)如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该反射弧中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B.刺激③能引起①发生反应的现象属于反射C.刺激⑤通常会引起①和②产生不同的反应D.神经递质受体的特异性及分布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
    【解析】选D。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两个神经元之间转化为化学信号,在反射弧中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A错误;刺激③传出神经元能引起①效应器发生反应的现象不属于反射,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B错误;①和②均为效应器,是同一传出神经元的不同末梢,刺激⑤传入神经元通常会引起①和②产生相同的反应,C错误;神经递质受体分布于突触后膜,受体的特异性及分布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突触前膜→突触后膜),D正确。
    2.(2020·成都模拟)为探究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以一只脑已被损毁的蛙为实验材料,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上述实验之前要先损毁蛙脑,目的是____________。 (2)据实验结果分析,蛙脚趾部接受硫酸刺激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控制后肢运动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 (3)坐骨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二者分布的位置存在差异,被麻醉的先后顺序也不同。综合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坐骨神经中的__________(填“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先被彻底麻醉。 (4)该麻醉剂的说明书对其作用机理的表述是:“该药品能使细胞膜保持稳定,从而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静息电位的恢复。”由此推测,使用该麻醉剂后,______________ 的跨膜运输受到影响。
    【解析】(1)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会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实验时,损毁蛙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影响。(2)实验一与实验二的自变量为是否环切掉蛙后肢脚趾上的皮肤,由此导致实验结果不同,这表明蛙趾部硫酸刺激的感受器位于皮肤;本实验以一只脑已被损毁的蛙为实验材料,说明控制后肢运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3)实验三中在与右后肢肌肉相连的坐骨神经滴加麻醉剂(一次)后,用硫酸刺激右后肢中趾实则刺激的是感受器,3 min后右后肢不能运动,可推断此时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已被彻底麻醉,导致反射不能完成;紧接着实验四中用硫酸刺激右侧脊髓实则刺激的是神经中枢,刚开始刺激,右后肢能运动,说明此时传出神经
    还未被彻底麻醉,5 min后右后肢不能运动,说明从滴加麻醉剂开始到传出神经被彻底麻醉所需时间约为3+5=8 min。综上分析可知,在滴加麻醉剂3 min后,坐骨神经中的传入神经先被麻醉剂彻底麻醉。(4)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静息电位的恢复依赖于钾离子的外流。因此,该麻醉剂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静息电位的恢复,作用机理是影响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跨膜运输。答案:(1)排除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皮肤  脊髓 (3) 传入神经 (4)钠离子和钾离子
    【考向二】人脑的高级功能3.“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醉驾容易导致交通事故,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出走路不稳、呼吸急促、语无伦次,人脑中受影响的生理结构依次是 (  )A.大脑、脊髓、脑干B.大脑、脑干、脊髓C.小脑、脑干、大脑D.大脑、小脑、脑干 【解析】选C。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为走路不稳、呼吸急促、语无伦次,说明酒精过量影响了人的躯体平衡中枢、呼吸中枢和语言中枢的功能,因此人脑中受影响的生理结构依次是小脑、脑干和大脑。
    考点二 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典型考题 精讲研析】典例2(2020·滨州三模)多巴胺(DA)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感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被降解,或被突触前膜上的膜蛋白(DAT)转运入突触前神经元内,从而终止神经信号的传递。下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其中神经元C释放的内啡肽可促进神经元B内的K+外流。
    (1)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元B的突触小体时,其中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多巴胺通过____ 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多巴胺与神经元A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导致____,引发膜电位发生改变,产生的兴奋以____ 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最终传到“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该“奖赏中枢”位于____ 部位。 (2)神经元C释放的内啡肽可阻止愉悦感的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 (3)人吸食冰毒后,其中的主要成分甲基苯丙胺可以与DAT结合,使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 ,从而产生愉悦感。在停止吸食冰毒时,人体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这是因为长期吸食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数量____ ,产生毒品依赖。
    【解析】(1)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多巴胺是兴奋性递质,可以引起突触后膜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感觉的产生部位在大脑皮层,故“奖赏中枢”在大脑皮层。(2)由于神经元C释放的内啡肽会引起神经元B钾离子外流,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故会阻止愉悦感的产生。(3)甲基苯丙胺与DAT结合,会阻止多巴胺被回收,故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含量会增多。长期吸食冰毒,会导致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数量增多,需要足够的毒品刺激,产生毒品依赖。答案:(1)胞吐 钠离子内流 电信号 大脑皮层(2)内啡肽会引起神经元B内的钾离子外流,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3)增多 增多
    【母题延伸】——长句专项突破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发挥作用后的去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突触前膜上的膜蛋白重新转运回到突触小泡中,循环利用
    【答题策略】“四点”厘清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Na+、K+的运输方式(1)形成静息电位时,K+外流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2)产生动作电位时,Na+的内流需载体蛋白,同时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3)恢复静息电位时,K+的外流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属于协助扩散。(4)一次兴奋结束后,钠钾泵将流入的Na+泵出膜外,将流出的K+泵入膜内,需要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
    【核心知识 精准解读】1.图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图解膜电位变化曲线:
    (1)a点之前——静息电位: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主要表现为K+外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2)ac段——动作电位的形成:神经细胞受刺激时,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迅速逆转,表现为外负内正。(3)ce段——静息电位的恢复: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K+大量外流,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后,K+通道关闭。(4)ef段—— 一次兴奋完成后,钠钾泵将流入的Na+泵出膜外,将流出的K+泵入膜内,以维持细胞外Na+浓度高和细胞内K+浓度高的状态,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3.图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图示。(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原因: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4.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5.探究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特点时常根据如下图示来设计实验方案:(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热点预测 精练题组】【考向一】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1.(2020·青岛二模)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促进睡眠、延缓脑衰老等机能。Ⅰ和Ⅱ是神经元细胞膜上GABA的两种受体,GABA与受体Ⅰ作用后,引起Cl- 进入突触后膜,然后GABA被主动泵回突触前神经元,并被GABA氨基转移酶代谢降解;GABA与受体Ⅱ作用后,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科学家向兔脑的侧视区注射GABA,光刺激后,兔侧视的条件反射受到短暂抑制,但非条件反射不受抑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GABA抑制突触后膜兴奋,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B.受体Ⅰ、受体Ⅱ分别位于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C.GABA可在兔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皮层处起作用D.可通过促进GABA氨基转移酶的活性改善睡眠
    【解析】选D。GABA与受体Ⅰ结合后引起Cl-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所以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A正确;GABA与受体Ⅰ结合,引起Cl-进入突触后膜,则受体Ⅰ位于突触后膜上;GABA与受体Ⅱ结合后能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则受体Ⅱ位于突触前膜上,B正确;向兔大脑皮层的侧视区注射GABA,光刺激后,兔侧视的条件反射受到短暂抑制,但非条件反射不受抑制,推测GABA在兔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皮层处起作用,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如果促进GABA氨基转移酶的活性,会使GABA的降解增加,GABA含量降低,对兴奋性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弱,不利于睡眠的改善,D错误。
    【考向二】神经调节相关实验2.(2020·扬州模拟)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适宜强度的刺激进行如下实验:①只刺激a神经元,②只刺激b神经元,③先刺激a立即再刺激b。结果c神经元的电位变化表现分别为曲线甲、乙、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刺激a神经元,c神经元产生电位变化,属于反射B.由图可推知,突触2释放的递质起抑制作用C.适宜强度刺激b神经元,b神经元不会产生电位变化D.若c神经元接受神经递质刺激能够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则c为垂体
    【解析】选B。刺激a神经元,c神经元产生电位变化,由于不是在反射弧上完成的,不是反射,A错误;由图可知,只刺激b神经元时,c不兴奋,可推测突触2释放的递质起抑制作用,B正确;适宜强度刺激b神经元,b神经元兴奋,会产生电位变化,C错误;若c神经元接受神经递质刺激能够分泌促激素,则c为垂体,D错误。
    3.(2020·呼和浩特调研)科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只用手指的一滴血就能在流鼻涕和发热等症状出现前检测出谁将患上流感。该方法利用的是一种快速诊断免疫试纸,可根据检测结果是否呈“阳性”来进行初步诊断。如图表示某同学在医院取手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用针刺激甲图中的④,结合图乙分析此处的电位变化是        ,引起该种变化的原因是          。 (2)若在甲图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乙图代表④受刺激时的膜电荷分布的变化情况,则兴奋的传递方向与    (填“膜内”或“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同,同时电流表A发生      次偏转,原因是         。 (3)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我们感觉到痛却并未将手指缩回,这一现象说明             。 
    (4)小明每次采血都会因为极度紧张使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而出汗,此过程中下丘脑通过分泌      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加快,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         。 
    【解析】(1)由以上分析知,甲图中的④是传出神经,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为外正内负,即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膜两侧的电位为外负内正,即动作电位,所以刺激甲图中的④,④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由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Na+内流。(2)神经纤维的某一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而邻近的两侧未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这样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的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电流的流动方向是由正电位→负电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
    下去,将兴奋由刺激部位向两侧传导,由此可见,若在甲图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乙图代表④受刺激时的膜电荷分布的变化情况,则兴奋的传递方向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同,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电流表A发生了1次偏转,原因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3)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我们感觉到痛却并未将手指缩回,这是因为大脑皮层在控制这一过程,这一现象说明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4)小明每次采血都会因为极度紧张使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而出汗,此过程中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加快,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细胞。答案:(1)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Na+内流(2)膜内 1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3)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几乎全身所有细胞
    考点三 人体与动物的激素调节(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典型考题 精讲研析】典例3(2019·全国卷Ⅱ·改编)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是与某种性激素分子结构类似的物质,对小鼠的内分泌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机体内性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______ ,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会________ 。 (2)激素分泌后会弥散在内环境中,但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 。 (3)小鼠睾丸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发挥调节作用。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 (答出4点即可)。
    【解析】(1)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受体接受激素的信号后,激素会被酶分解或运走。故性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2)激素分泌后进入组织液或血浆,会弥散在内环境中,由于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所以激素仅作用于靶细胞。(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激素等是内分泌细胞分泌到组织液,然后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答案:(1)很低  灭活(2)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3)激素等是通过体液运输的、作用时间比较长、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母题延伸】——长句专项突破激素和神经递质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的相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都是生物体内起着调节作用的物质,②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③都与机体内的信息传递有关,④都具有微量且高效、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⑤起作用后都被灭活或回收
    【答题策略】图解“三种”激素分泌调节的模型
    (1)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分泌调节属于甲类型,即:(2)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属于乙类型,即由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的分泌调节属于丙类型,即:
    【核心知识 精准解读】1.图解人和动物主要激素的种类及功能:
    2.图解激素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3.动物激素功能的三类主要研究方法:(1)操作思路:(2)方法示例(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①饲喂法:
    ②摘除法和注射法:(3)注意事项。①分组的基本要求:平均分组(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相似),每组数量相等。②设置对照实验:控制无关变量,保证单一变量。③注射实验: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
    ④饲喂实验:空白对照组可饲喂蒸馏水。⑤依据激素化学本质,选择不同实验方法。a.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易被消化酶水解,宜用注射法,不宜用饲喂法。b.固醇类、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饲喂或注射。
    4.人体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热点预测 精练题组】【考向一】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2020·苏北四市调研)如图是人体有关激素分泌调控的模式图,图中X、Y、Z表示相应内分泌器官,①~④表示相应激素。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是下丘脑,Y是垂体B.寒冷刺激引起①②③分泌增加C.③对X、Y的调节方式依次属于正反馈和负反馈D.④可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解析】选C。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可知,题图中X表示下丘脑,Y表示垂体,A正确;题图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在寒冷条件下通过体温调节①②③都增多,B正确;③对X、Y的调节方式都是负反馈,C错误;题图中④可代表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正确。
    2.(2020·德州二模)应激是机体在遭遇内外环境剧烈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其中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称为应激原。应激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1)人在遭遇惊吓时,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_ ,此时,人常表现岀面色苍白,原因是______ 。 (2)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时存在____作用,使血糖浓度升高,保证机体重要器官的能量供应。为验证应激时糖皮质激素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需利用切除肾上腺髓质的小鼠进行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3)长期生活在暴力家庭的儿童,常岀现生长缓慢、青春期延迟等症状,在医学上被称为心理社会呆小状态,据图分析这些症状岀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 。
    【解析】(1)由示意图可知,人在遭遇惊吓时,应激原刺激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所以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此时,由于肾上腺素分泌使面部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所以人常表现岀面色苍白。(2)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糖皮质激素可以促进蛋白质分解转化成血糖,可知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时存在协同作用,使血糖浓度升高,保证机体重要器官的能量供应。为验证应激时糖皮质激素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需利用切除肾上腺髓质的小鼠进行实验,原因是肾上腺髓质通过分泌肾上腺素,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干扰实验结果。
    (3)据图分析长期生活在暴力家庭的儿童,常岀现生长缓慢、青春期延迟等症状的原因是生活在暴力家庭的儿童,体内糖皮质激素处于较高水平,使生长激素、性激素等激素的分泌减少,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答案:(1)神经调节 肾上腺素分泌使面部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2)协同 肾上腺髓质通过分泌肾上腺素,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干扰实验结果(3)生活在暴力家庭的儿童,体内糖皮质激素处于较高水平,使生长激素、性激素等激素分泌减少,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考向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3.(2020·南通模拟)英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主持写实电视节目《荒野求生》,模拟探险家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为脱离险境,设法寻找回到文明社会的路径,在前进的道路上他沿绳滑落深谷、甚至徒手攀爬峭壁等,下列有关人体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素增多,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B.人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抗利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增多C.人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特异性受体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人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产热量增加
    【解析】选C。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A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因长时间不吃饭,所以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因不喝水,所以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所以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正确;人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C错误;正常人处于寒冷环境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都会增加,使代谢活动增强,从而增加产热量,D正确。
    【考向三】激素生理功能的验证或探究实验4.(2020·南京模拟)小明为了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选取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血糖浓度均为 0.9g·L-1)平均分为三组,编号为A、B、C,分别同时注射少量且等量的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仅进行A、B 组实验即可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存在升高血糖的作用B.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C.实验过程中,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效果比胰高血糖素明显D.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由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维持
    【解析】选B。根据对照原则,必须有C组作为空白对照,进行A、B两组实验才能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A错误;在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因此,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由图可知,在注射激素后1 h内,胰高血糖素比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效果好,1 h后,肾上腺素比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效果好,C错误;血糖浓度的稳定不仅依赖升高血糖的激素,还需要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的调节,D错误。
    5.(2020·赤峰一模)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不同碘摄入水平对Wistar大鼠甲状腺功能影响的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取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即低碘组、正常碘组、5倍、10倍、50倍、100倍高碘组;第二步:低碘组饲喂低碘饲料、正常碘组饲喂等量正常饲料、后四组饲喂等量饲料且饲料中碘含量分别为正常组的5倍、10倍、50倍、100倍;第三步:将六组Wistar大鼠在适宜条件下饲养6、12个月后分别测定各组鼠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并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1)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______ (最少答出两点)的功能,正常Wistar大鼠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不会持续升高,主要原因是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对TRH和TSH的分泌,这属于______调节。 (2)改正实验步骤中的两处不妥当之处: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3)实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低碘组大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而高碘组大鼠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和摄入碘量的增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出现逐渐降低趋势。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功能。正常Wistar大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可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此为负反馈调节。(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碘的含量不同,因变量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鼠的生长状况为无关变量,各组应保证无关变量相同,实验步骤中没有强调鼠的生长状况相同,不能保证无关变量相同。实验观察周期太长,且检测甲状腺激素每组只有两次,存在的偶然性较大。故上述不妥之处应改正为:①取性别、年龄、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Wistar大鼠(生理状况相同的Wistar大鼠)。②饲养3个月,每周
    测定各组Wistar大鼠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3)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说明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能力下降,所以可推测碘缺乏或碘过量均可导致大鼠甲状腺功能下降,从而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
    答案:(1)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负反馈(2)取性别、年龄、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Wistar大鼠(生理状况相同的Wistar大鼠)饲养3个月,每周测定各组Wistar大鼠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3)碘缺乏或碘过量均可导致大鼠甲状腺功能下降,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
    专题9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30分钟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20·南通一模)当人体骨骼肌受到牵拉而过度收缩时,会引起骨骼肌内的腱梭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使受牵拉的肌肉舒张(如图),这种现象称为反牵张反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反牵张反射属于大脑皮层控制的条件反射B.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也会引起反牵张反射C.腱梭兴奋后,b、c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相同D.该反射能防止肌肉因过度牵拉而受到损伤
    【解析】选D。 据题干信息和图示可知,反牵张反射属于脊髓控制的非条件反射,A错误;由于没有通过感受器,因此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不会引起反牵张反射,B错误;b是抑制性神经元,c是传出神经,因此腱梭兴奋后,b、c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可能不同,C错误;反牵张反射能防止肌肉因过度牵拉而受到损伤,D正确。
    2.(2020·苏州调研)如图中实线表示某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正常曲线。虚线①和②分别表示经某种方式处理后,该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异常曲线。则可能的处理方式分别是(  )A.增加培养液中Na+含量,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B.降低培养液中Na+含量,增加培养液中K+含量C.增加培养液中Na+含量,增加培养液中K+含量D.降低培养液中Na+含量,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
    【解析】选D。①曲线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峰值减小,其处理可能是降低培养液中Na+含量,影响了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②曲线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动作电位不变,其处理可能是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使K+外流增多,形成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D符合题意。
    3.(2020·临沂一模)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无法正常交谈,不能有效进行学习记忆和思维等B.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现象,则可判断是脊髓受损C.若某人小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血糖、水平衡和生物节律等进行有效调控D.若某人下丘脑受损,则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轻击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
    【解析】选A。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受损可能会影响这些功能,A正确;意识丧失应该是脑部的高级中枢受损,无意识排尿表示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调控能力丧失,所以损伤部位应该在脑部,B错误;小脑控制的是身体的平衡,下丘脑的作用是对体温、血糖、水平衡和生物节律等进行有效调控,与躯体运动无关,C、D错误。
    4.(2020·南京、盐城一模)如图为神经—骨骼肌接头亚显微结构示意图(相当于突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小体属于轴突末梢部分B.突触小泡只能存在于突触小体内C.在骨骼肌细胞膜上可发生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过程D.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需要消耗线粒体产生的 ATP
    【解析】选D。突触小体属于轴突末梢膨大部位部分,A正确;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B正确;骨骼肌细胞膜可以充当突触后膜,可发生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过程,C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属于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5.(2020·扬州模拟)如图①~⑤依次表示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检测的电位变化过程,图中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①→图②过程中,甲处兴奋,乙处未兴奋B.图③→图④过程中,电表指针偏转值可代表甲电极处静息电位的大小C.神经纤维上接受刺激的部位比较靠近图②中的乙处D.图①③⑤中甲、乙电极处的膜没有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
    【解析】选C。 由图①→图②过程中,甲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所以甲处未兴奋,乙处兴奋,A错误;由图③→图④过程中,电表指针偏转的最大值可代表甲电极处动作电位的大小,B错误;由于图②中指针向乙处偏转,说明神经纤维上接受刺激的部位比较靠近图中的乙处,C正确;图①③⑤中甲、乙电极处的膜有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D错误。
    【方法技巧】“三看法”判断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
    6.在外界压力刺激下,大脑“反奖励中心”脑区中的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神经元上N、T通道蛋白活性变化,使神经元输出抑制信号,抑制大脑“奖赏中心”的脑区活动,从而产生抑郁,具体机制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适量的氯胺酮可以阻断N通道的开放,从而缓解抑郁症。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外界压力刺激使“反奖励中心”脑区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K+通道数目增加B.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膜电位变化可能引起N和T通道开放C.“反奖励中心”脑区的神经元可以电信号方式向“奖赏中心”脑区输出抑制信号D.T通道蛋白的激活剂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解析】选D。通过左侧图和最右侧图可以看出,外界压力刺激使“反奖励中心”脑区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K+通道数目增加,A正确;由中间图示和最右侧图示可以看出,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膜电位变化可能引起N和T通道开放,B正确;图中有放电信号,可知神经元可以电信号方式向“奖赏中心脑区输出抑制信号,C正确;T通道蛋白激活剂可导致产生抑郁,故T通道蛋白的激活剂不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D错误。
    7.(2020·全国Ⅰ卷)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使机体产热减少,A项正确;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垂体提取液中含有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小鼠耗氧量会增加,B项正确;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C项正确;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垂体,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起作用,其代谢不能恢复正常,D项错误。
    【加固训练】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B.激素③可作用于多种器官C.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减少D.幼年时激素②和③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
    【解析】选C。由图可知,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A正确;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B正确;由于负反馈调节的作用,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C错误;幼年时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和激素③(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导致呆小症,D正确。
    8.(2020·浙江7月选考)人体甲状腺分泌和调节示意图如下,其中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信号能直接刺激垂体分泌更多的TSHB.下丘脑通过释放TRH直接调控甲状腺分泌T3和T4C.甲状腺分泌的T4直接作用于垂体而抑制TSH的释放D.长期缺碘会影响T3、T4、TSH和TRH的分泌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过程。由题图中看出,寒冷信号直接刺激下丘脑,并不能直接刺激垂体,A项错误;下丘脑释放TRH,通过调控垂体而间接调控甲状腺,B项错误;由图示可知,甲状腺分泌的T4经过脱碘作用转化为T3后,才能作用于垂体,抑制TSH的释放,C项错误;T3和T4均含碘,长期缺碘不利于二者的合成与分泌,使体内T3和T4的含量减少,会促进TSH和TRH的合成与分泌,D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9.(2020·扬州模拟)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机体受寒冷刺激后,图中③含量的增加先于①和②B.机体失水过多时,下丘脑通过垂体释放④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C.饥饿时,肾上腺分泌的⑤通过体液运输可作用于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D.机体受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电信号作用于肾上腺,使⑤的含量增加
    【解析】选A、C、D。 机体受寒冷刺激后,图中③含量的增加后于①和②,A错误;机体失水过多时,下丘脑通过垂体释放④抗利尿激素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B正确;饥饿时,肾上腺分泌的⑤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可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C错误;机体受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使⑤肾上腺素的含量增加,D错误。
    10.(2020·江苏百校大联考)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临床上可通过向检测者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检测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作为辅助诊断依据。如图是对甲、乙两个人的检测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用口服的方法向检测者体内注入TRHB.图示结果表明甲最可能患有甲亢C.ab段是TRH直接进入垂体细胞转化为TSH引起的D.bc下降说明激素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后会失去功能
    【解析】选A、D。TRH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如果口服TRH,则会被消化而失去调节功能,A正确;注射TRH后,乙不释放TSH,说明乙可能因甲亢而导致垂体功能退化了,B错误;ab段TRH与垂体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进而引起垂体细胞内促甲状腺激素(TSH)基因表达,C错误;bc段TSH下降说明激素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后会失去功能,D正确。
    11.(2020·济宁模拟)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了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的棕色脂肪组织,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蛋白,使得H可以通过U蛋白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减少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如图为持续寒冷刺激引起棕色脂肪组织细胞产热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去甲肾上腺素既是一种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激素B.棕色脂肪组织细胞被激活时,线粒体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热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C.持续寒冷刺激时,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来源由消耗棕色脂肪供能为主逐渐转变为骨骼肌战栗供能为主D.持续寒冷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解析】选A、B。分析题图可知,去甲肾上腺素能够由传出神经释放,也可以由肾上腺分泌,即去甲肾上腺素既是一种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激素,A正确;棕色脂肪组织细胞被激活时,线粒体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热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B正确;持续寒冷刺激时,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来源由消耗骨骼肌战栗供能为主逐渐转变为棕色脂肪供能为主,C错误;持续寒冷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D错误。
    三、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2分)12.(22分)(2020·苏锡常镇一模)哺乳动物性激素的分泌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关系。图1为性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示意图,其中a、b、c代表不同激素,X、Y代表不同的器官。图2为性激素作用机理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能对光照周期进行综合分析的是       (填字母),激素a的名称是        ,其只能特异性作用于Y中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 (2)现对三只正常动物分别进行如下三种操作:去除Y器官、去除性腺、注射性激素,则短期内这三只动物血液中的三种激素a、b、c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别是       。 
    (3)图2中,c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受体R的化学本质是    。图2说明性激素可通过影响    而引起相应的生物学效应,如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生殖细胞的形成和         。 
    【解析】(1)哺乳动物性激素的分泌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关系,图1中能对光照周期进行综合分析的是X(下丘脑);激素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它只能特异性作用于Y,根本原因是控制激素a受体合成的基因只能在Y细胞中表达,只有Y细胞表面有激素a生物受体。(2)去除Y器官(垂体),激素b减少,会导致激素c减少,c减少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故激素a增多,短期内动物血液中的三种激素a、b、c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为B;去除性腺,那么会导致激素c减少,c减少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故激素a、b增多,短期内动物血液中的三种激素a、b、c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为A;注射性激素,那么会导致激素c增多,c增多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故激素a、b减少,短期内动物血液中的三种激素a、b、c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为D。
    (3)激素c是固醇类激素,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作为激素的受体,R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图2可知性激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①转录而引起相应的生物学效应;性激素的生理效应有: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生殖细胞的形成和激发、维持生物的第二性征。答案:(1)X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控制激素a受体合成的基因只在Y细胞中表达(2)B、A、D (3)自由扩散 蛋白质 ①转录 激发、维持生物的第二性征
    13.(20分)(2020·济宁三模)神经病理性疼痛是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而直接造成的疼痛,是脊髓的SG区发生功能障碍所致,科研人员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研究。
    (1)图1中     (填图中字母)是感受器,其受到刺激后,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导,传至位于SG区的神经纤维末梢,引起储存在     内的谷氨酸(一种兴奋性递质)释放。谷氨酸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膜内电位发生的改变是           ,突触后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经一系列神经传递过程,最终在        产生痛觉。 
    (2)SG区神经纤维末梢上分布有离子通道N(如图1)该通道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密切相关。科研人员利用通道N抑制剂处理SG区神经元,给予突触前神经元一定的电刺激,测定突触后膜的电信号变化,得到图2所示结果。①据图2可知,抑制剂处理导致突触后膜的电信号频率降低,推测通道N开放,会引起          ,导致SG区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出现痛觉敏感。 ②依据本研究,开发减缓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的思路是       。 
    (3)SG区的神经元包括兴奋性神经元与抑制性神经元两大类。为进一步研究该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所作用的神经元类型,科研人员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了抑制性神经元,用通道N激活剂处理小鼠的SG区神经元,在突触前神经元施加刺激,分别检测有绿色荧光和无荧光的神经元细胞膜的电信号频率的变化。若           ,则可判断谷氨酸作用对象为兴奋性神经元。 
    【解析】(1)据图1可知,A为感受器,患者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导,传至位于SG区的神经纤维末梢,引起储存在突触小泡内的谷氨酸(一种兴奋性递质)释放。谷氨酸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细胞膜电位发生的改变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则神经元的细胞膜内电位发生的改变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经一系列神经传递过程,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2)①据图2可知,抑制剂处理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信号幅度无明显变化,但突触后膜的电信号频率降低,推测通道N开放,会引起突触前神经元谷氨酸释放量增加,导致SG区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出现痛觉敏感。②根据以上结论可知,开发减缓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的思路是开发抑制通道N活性的药剂,抑制兴奋的产生,从而减轻大脑皮层产生痛觉。(3)根据
    题意,SG区的神经元包括兴奋性神经元与抑制性神经元两大类。为进一步研究谷氨酸所作用的神经元类型,科研人员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了抑制性神经元,用通道N激活剂处理小鼠的SG区神经元,在突触前神经元施加刺激,分别检测有绿色荧光和无荧光的神经元细胞膜的电信号变化。若带绿色荧光的神经元电信号频率和幅度均无明显变化,无荧光的神经元电信号频率显著增加,则可判断谷氨酸作用对象为兴奋性神经元。

    相关课件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构建网络重温教材,内容索引,规范表述提升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纲导向·明目标,网络构建,核心考点二体液调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课件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