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复习课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复习课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5575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前预习课件ppt,文件包含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复习课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地域差异任务驱动: 我国既有西北大漠,也有青藏的高寒,还有绿草如茵的内蒙古高原,地域差异无处不在,那么地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1.概念不同地域,_________特征存在着差异。2.原因地域外部条件包括___________、距海远近等,常常影响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能量交换。例如:
3.特征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_________上,即规模有大有小。
【任务小测】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环境特征存在差异B.沿海地区水循环强烈C.内陆地区多形成干旱景观D.不同纬度地区生物循环速度相同【解析】选D。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生物循环存在差异。
2.山和谷的差异( )A.不属于自然环境差异 B.属于全球性的地域差异C.属于大尺度的地域差异 D.属于小尺度的地域差异【解析】选D。山和谷的差异属于小尺度的差异。
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任务驱动: 从我国的海南岛沿直线到北方的漠河,自然景观一样吗?呈现出什么变化特征?
1.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性变化2.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呈现_______、草原带、_______的有规律变化。
【任务小测】1.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性变化( )A.在中纬度地区最明显 B.受热量影响较大C.自然带东西向更替 D.自然带南北向延伸【解析】选B。受热量影响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性变化,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尤其明显,自然带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
2.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 )A.主要与水分有关B.高纬度地区最明显C.低纬度地区最明显D.呈现草原带、森林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解析】选A。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受水分条件影响呈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在中纬度地区最明显。
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任务驱动: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其中“一山有四季”说明了地理环境的什么特征呢?
1.原因高大的山体随着_____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_____变化。2.表现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构成_________。3.特征山麓与_____________一致,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_________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
【任务小测】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水分和热量的变化都有关B.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海拔有关C.山地垂直带谱多少与山地所处纬度有关D.纬度越高垂直地域分异越明显【解析】选D。纬度越高垂直地域分异越不明显。
2.下列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最明显的是( )A.海南五指山 B.横断山脉 C.乌拉尔山 D.阴山【解析】选B。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垂直地域分异越明显。
四、地方性分异规律任务驱动: 马达加斯加岛地处南回归线附近,但是岛屿的东侧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仍然存在热带雨林。你知道原因吗?
1.原因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_______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2.举例温带湿润区的植被差异。
【任务小测】1.地方性分异规律( )A.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B.是大尺度的地域分异C.受地方性因素影响D.受气候等宏观因素影响大【解析】选C。地方性分异规律受地方性因素影响,是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
2.温带湿润地区( )A.均发育着落叶阔叶林 B.高而陡的山坡可能有针叶林C.均发育草甸植被D.低洼河谷主要是灌丛【解析】选B。温带湿润地区高而陡的山坡降水较多地转化成坡面径流,未被土壤吸收,供植被生长的水分较少,可能发育针叶林。
探究一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素养探究】探究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阅读教材第87页图5.7世界陆地自然地带的分布及教材第88页四幅景观图。探究以下问题。(1)从图中看,从非洲中部向南北方向,自然地带是怎么变化的?提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非洲自然地带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的形成基础是什么?提示: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性变化,其形成是以热量为基础的。(3)据图分析,自江苏连云港沿陇海—兰新线向新疆,自然地带是怎样变化的?提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4)自江苏连云港沿陇海—兰新线向新疆自然地带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的形成基础是什么?提示:体现了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其形成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
【探究总结】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虽存在地域分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所示:
【探究训练】1.(2019·浙江选考)“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图1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带的分布,图2与图1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远近B.沿岸洋流C.海陆分布D.海拔(2)图2中甲自然带为图1中( )A.①B.②C.③D.④
【解析】(1)选C,(2)选B。第(1)题,北回归线上,按照理想大陆自然带(图1)分布来看,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应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非洲(图2)形成热带沙漠,主要是由于非洲东部地区海域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故而没有形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少,主要因素为海陆分布。第(2)题,读图可知,图2中,甲位于非洲最南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图1中的②。
2.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A处的典型自然带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自然带B→C→D的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自然带B→C→D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C.自然带A→B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D.自然带A→B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解析】(1)选C,(2)选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我国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自然带A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自然带B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C为温带草原带,自然带D为温带荒漠带。自然带A→B的更替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B→C→D的更替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体现了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
【补偿训练】 下图为某岛自然带分布范围图,图中a为两种自然带的分界线。读图回答(1)、(2)题。
(1)该岛Ⅰ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 )A.落叶阔叶林B.针叶林C.苔藓和地衣D.草原(2)该岛上Ⅰ、Ⅱ自然带类型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海陆位置【解析】(1)选C,(2)选B。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岛为格陵兰岛。格陵兰岛南部沿海自然带为苔原带,典型植被为苔藓和地衣。第(2)题,该岛Ⅰ自然带为苔原带,Ⅱ自然带为冰原带,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的差异。
【素养特训】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是一首描写北方边地奇丽风光的乐府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的北朝。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雄奇豪壮的边塞诗,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的情形。
(1)(区域认知)敕勒川所在区域的自然带是什么?提示:温带草原带。(2)(综合思维)造成诗中两地区地理环境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海陆位置的不同。(3)(综合思维)两地区的景观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提示: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二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素养探究】探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阅读教材第89页活动:比较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探究以下问题。(1)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基带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提示:南坡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因为南坡山麓海拔低、纬度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就是基带,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带。北坡属于阴坡,位于青藏高原境内,海拔高,气温低,具有高寒气候特征,不适宜森林生长,只发育高山草甸草原。
(2)喜马拉雅山南北两坡垂直带谱数目有何差异?为什么?提示:南坡垂直带谱数目更多,更复杂。南坡比北坡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好;南坡山麓海拔低,与山顶相对高度大,自山麓至山顶水热条件差异大,自然带谱复杂,自然带比北坡多。(3)为什么南坡的积雪冰川带位置低于北坡?提示: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北坡多,雪线低。
【探究总结】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山麓自然带的确定。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自然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在地区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因此,可以根据山麓的自然带确定纬度和气候带;反之亦成立。
(2)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海拔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无。③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3)同一自然带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一般来说,向阳坡高于背阴坡,这与向阳坡热量条件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阴坡有关;迎风坡高于背风坡,这与迎风坡降水量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风坡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例)
(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状况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山地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山地所在的纬度向高纬度的水平自然带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具体如下图所示:
(5)山地雪线高度与气温、降水、地形的关系。
【探究训练】1.山地苔原的发育条件是寒冷潮湿,长白山的山地苔原带是北极苔原带的“残留片段”,后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独立演化。下图为长白山北坡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a植被带的名称为( )A.高山灌木丛带 B.针阔叶混交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 D.高山草甸带(2)从苔原物种相似性来看,我国下列哪个地区和长白山有较大的相似性( )A.冈底斯山B.贡嘎山C.阿尔泰山D四姑娘山
【解析】(1)选B,(2)选C。第(1)题,根据山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知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之间的自然带应该为针阔叶混交林。第(2)题,据材料中可知长白山的山地苔原带是北极苔原的“残留片段”,所以应该是第四纪冰川南迁的北极苔原,根据其所处纬度,可知阿尔泰山可能有相似的物种。
2.秦岭-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具有南北过渡的地理-生态属性,因此常被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秦巴山区形成了复杂多样且具有过渡性质的山地垂直带。某研究小组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山地按照自南向北顺序排列的是( )A.米仓山、三峡大老岭、草链岭、太白山 B.太白山、草链岭、三峡大老岭、米仓山C.草链岭、太白山、米仓山、三峡大老岭 D.三峡大老岭、米仓山、太白山、草链岭(2)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基本相同 B.坡面环境差异小C.坡度差异不大 D.坡面相互影响小
【解析】(1)选D,(2)选B。第(1)题,宏观来讲“秦岭-大巴山山区”以南为四川盆地,整体来看越往南基面海拔应该越低。所以判断此题一方面根据基面海拔,另一方面根据基带及垂直带谱的变化。第(2)题,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均位于山顶。在山顶处,不同坡向的水分、热量相互交换较强,水热条件基本一致,两坡在山顶处坡面环境差异小,水热条件差别小,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
【补偿训练】 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木本物种丰富度在2 900 m左右最低B.2 600 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C.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增加而上升D.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2)影响木本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降水D.坡向
【解析】(1)选B,(2)选A。第(1)题,读图,横轴是海拔,纵轴是物种丰富度。根据图例,木本物种丰富度在3 300 m左右最低;2 600 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木本物种丰富度大致随海拔升高而下降;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呈波状变化。第(2)题,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一致,所以主导因素是热量。
【素养特训】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1)(综合思维)山寺桃花四月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山地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平原地区差,故山寺桃花开放得晚。(2)(综合思维)古诗的描写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提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三 地方性分异规律【素养探究】探究地方性分异规律及原因通过教材第90页案例:草原上的盐碱地。探究以下问题。(1)温带草原带和热带雨林带相比较,土壤中钠、钾元素更多的是哪个自然带?为什么?提示:温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降水少,淋溶作用弱,土壤中的钠、钾元素较多。热带雨林地区降水多,淋溶作用强,钠盐、钾盐容易溶于水,被淋溶掉,土壤中的钠、钾元素较少。
(2)草原上低洼地区土壤中的钠、钾容易在土壤表层累积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土壤中的钠钾被地表水和地下水带到低洼地区,由于草原地区降水相对较少,蒸发大,表土中的水往上运动,土壤下层的盐分也随之上升,矿物盐分就被带到表土中停留着,从而钠钾在土壤表层不断累积。(3)钠钾在土壤表层累积导致植被稀疏,这是地域分异吗?为什么?提示:是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受地形、土壤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实现物质再分配,形成的地方性分异现象。
【探究训练】1.“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而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请问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哪种地域分异( )A.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性变化 B.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 D.地方性分异【解析】选D。“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这是地方性分异规律。由于基岩风化壳直接影响土壤的发育,在相同的地貌部位,岩性的差别可以形成不同的小环境,生长不同的植物种类。
2.下图中四个箭头方向表示自然带更替方向,读图完成(1)、(2)题。(1)四个箭头方向中,出现地方性分异现象的是( )A.aB.bC.cD.d(2)上述地方性分异现象出现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分布 C.洋流D.岩石性质
【解析】(1)选D,(2)选A。第(1)题,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据图可知,ac均为随纬度不同而导致的热量差异,由此出现不同自然带的更替,遵循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性变化;b为亚欧大陆东西方向因距海远近不同而导致的水分差异,由此出现不同自然带的更替,遵循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d为北美洲东西方向上自然带的更替,由于北美洲西海岸南北纵列分布的山脉,则会出现地方性分异规律。第(2)题,本题考查地方性分异规律形成的原因。据上题分析可知,d即北美洲东西方向上自然带的更替,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北美洲西海岸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即地形因素;与海陆分布、洋流、岩石性质等无关。
【素养特训】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 300~400 米,相对高度不超过 200 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
(1)(区域认知)我国东南丹霞地区地带性植被应该是什么?提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综合思维)丹霞山山顶顶部和边缘植被为什么会有差异?提示:顶部土层相对较厚,土壤水分条件较好;边缘土层容易冲刷,土层薄,地表径流停留时间短,土壤水分条件差。(3)(综合思维)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沟谷地势低,地表径流汇集;沟谷地形封闭,光照相对较弱,蒸发量较小,水分充足,有利于发育喜湿的季雨林。(4)(区域认知)丹霞山的植被分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提示: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1·广西联考)下图为北半球“理想大陆”的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 图中甲自然带是( )A.温带常绿阔叶林带B.山地落叶针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从赤道到极地影响图示自然带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肥力
【解析】1选C,2选A。第1题,落叶阔叶林带是典型的温带森林带,常绿阔叶林带是典型的亚热带森林带。图中显示的是B处水平自然带的分布,不是山地自然带的分布。甲地处温带地区,所以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地中海气候区的自然带。第2题,从赤道到极地,因为纬度不同,所以热量不同,因此从赤道到极地影响图示自然带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自然带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水分。光照和土壤肥力不是自然带变化的影响因素。
(2021·北京高二检测)下图为中国某山脉(部分)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据此回答3~5题。
3. 图中山脉是(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4. 图中山脉植被带谱( )A.山地疏林、灌丛带均分布于阳坡 B.向西数量渐少C 东、中、西各段阳坡比阴坡都丰富 D.西段阴坡最少5.图中山脉东段阴坡和阳坡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阳坡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B.阳坡气温高,水分多C.阴坡是冬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D.阴坡气温低,蒸发少
【解析】3选B,4选B,5选D。第3题,读图,根据图中经度可知,该山脉大致位于106° E~113° E左右,且山脉阳坡基带自东段向西端自然带为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草原化荒漠带,由此判定该山脉为阴山;天山经度跨度应该更小;秦岭和南岭阳坡基带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4题,读图,西端的山地疏林、灌丛带位于阴坡;其山地垂直带谱向西数量逐渐减少;图中垂直带谱阴坡比阳坡丰富;植被带谱西端阳坡最少。第5题,读图,山脉东段阴坡出现了温性针叶林带、温带阔叶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等森林植被,说明山脉东段阴坡的水分条件更好;主要原因是该区域降水少,阴坡气温低,蒸发较少,土壤水分含量较多,满足森林植被的生长,而阳坡蒸发大,水分不足。
6.(2021·柳州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下图)。
(1)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 (2)图中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这在北半球的 (高/中/低)纬度比较明显。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填字母:A.①→②→③→④,B.④→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4)柳州市可能位于该图的 (填代号)自然带范围内,该自然带的名称是 带。
【解析】第(1)题,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纬度不同,因此热量就不同,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第(2)题,图中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根据图中的位置分析,是由于水分条件的不同造成的差异。这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第(3)题,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第(4)题,结合图中的各个地点,判断自然带的类
型。图中的①②③④的自然带是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柳州市位于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能位于该图的②自然带范围内,该自然带的名称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图文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章学习成果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案配套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教材必备知识精练,学科关键能力构建,第二节,专项拓展训练,阶段强化专项训练,易错疑难集训,教材易混易错集训,常考疑难问题突破,疑难点雪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课课件ppt,共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