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道德与法治八上5.1 法不可违 课时练习含答案第1页
    道德与法治八上5.1 法不可违 课时练习含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情境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人们行为的底线是( )
    A.不说谎B.不违反纪律C.不违法D.不自私
    2.某中学生不思学习,迷恋网吧,常常夜不归宿,屡教不改,后来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这个案例说明( )
    ①沉迷网络妨碍学业进步 ②沉迷网络损害身心健康
    ③沉迷网络具有社会危害性 ④影响人际交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下图告诉我们( )
    A.醉驾行为受法律惩罚 B.任何人不得妨碍驾驶
    C.醉驾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 D.道路不平坦,司机被颠晕
    4.某班同学在学习了“违法犯罪”的相关知识后,分小组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的下列发言,正确的是( )
    A.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是违法
    B.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C.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
    D.一般违法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
    5.小陈捡到一块手表,见无人认领便将手表据为己有。小陈的行为( )
    A.侵犯他人权益,违反法律规定B.虽不道德,但不违法
    C.合情合理,无可厚非D.无损他人权益,合乎法律规定
    6.为贪图方便,有人将共享单车私自上锁,其行为( )
    ①是不文明行为 ②是不道德行为,但不违法
    ③属于违法行为 ④应受刑罚处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下列对下图《入刑》中的高空抛物案件认识正确的有( )
    ①所有的高空抛物都是严重违法行为
    ②高空抛物致人轻伤仅是不道德行为
    ③每个公民都要自觉地遵守社会规则,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
    ④高空抛物不仅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致人死伤可能涉嫌犯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王某在防疫部门排查时,刻意隐瞒从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地区回来的事实,造成不良影响,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由此可见( )
    ①不讲诚信要受行政处罚
    ②违反法律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③个人隐私不再受法律保护
    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火锅店吃饭,王某应点餐时嫌服务员动作缓慢。便与服务员发生冲突,在扇服务员两个耳光后被公安机关予以15日拘留200元罚款的处罚。王某的行为( )
    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②违反刑法
    ③应受到刑罚处罚 ④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
    10.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下列不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
    A.驾驶机动车闯红灯 B.殴打他人
    C.谎报险情 D.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二、情境探究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莆同学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搜集了以下两张图片。
    (1)概括图一和图二共同反映的主题。
    (2)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评价图一中卖方的行为。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1月11日下午;微信朋友圈及个别微信群中有一条关于以九台区疾病控制中心名义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的通知被多次转发;该条信息称:2021年1月7日;九台区出现一名无症状感染者.长春市公安局九台区分局网安大队确认此信息为虚假信息;依法对发布此虚假疲情信息的网民聂某给予行政拘留7日并处罚款300元的处罚。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聂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
    (2)聂某因诋毁他人被行政拘留;这说明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3)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解析】据教材知识,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故C说法符合题意;不说谎,不违反纪律,不自私,不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故ABD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
    2.C【解析】分析题干联系教材内容可知,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身心健康,耗费人们的时间,疏离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所以①②④正确;由教材内容可知,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沉迷网络容易导致违法行为的产生,所以③错误;故本题选C。
    3.A【解析】醉驾行为被拷上手铐,这说明醉驾入刑,醉驾行为受法律惩罚,所以A说法正确;任何人不得醉驾,B说法错误;醉驾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B说法错误;道路不平坦,司机被颠晕的说法根本没有看懂漫画,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4.A【解析】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因此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是违法,故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故B说法错误;未成年人增强法治意识,沾染不良行为,不一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故C说法错误;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5.A【解析】题干中的小陈违反拾到他人钱物必须归还的法律规定,侵犯了他人财产所有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A说法正确;小陈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也是不道德的,不是合情合理的,B、C说法错误;D是侵犯他人权益的违法行为,违反法律规定,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6.B【解析】题干中有人将共享单车私自加锁,这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表现,受到行政拘留,说明了其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既不文明,也触犯法律。故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也是违法行为,故排除②;④说法错误,是一般违法行为,不受刑罚处罚。故排除④;故本题选B。
    7.D【解析】只有触犯刑法才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故①说法错误;高空抛物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故②说法错误;漫画《入刑》启示我们,高空抛物不仅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致人死伤可能涉嫌犯罪,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故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8.B【解析】题目内容说明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违反法律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表明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所以②④说法符合题意;①说法过于绝对化,①错误;个人隐私受法律的保护,③错误;故本题选B。
    9.C【解析】题干中王某就餐时殴打服务员,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受到行政处罚,说明了他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般违法行为。①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不属于犯罪行为,不受刑罚处罚,②判断错误;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王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③错误;王某应点餐时嫌服务员动作缓慢。便与服务员发生冲突,扇服务员两个耳光了扰乱社会公共秩序,④正确;故本题选C。
    10.D【解析】依据教材知识,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管理法规,受到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的行为。驾驶机动车闯红灯、谎报险情、殴打他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出故ABC符合题意;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D不符合题意;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故本题选D。
    11.(1)诚实守信。
    (2)道德角度:卖方的收货款后只发一半的行为是不讲信用,违反了诚信原则,是不道德行为;
    法律角度:卖方收款后故意克扣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我们要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自身行为。
    【解析】本题借助图片和文字描述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诚信的认识与理解,需要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善于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材知识作答。
    12.(1)行政违法行为。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解析】(1)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类别。联系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聂某受到行政拘留和罚款的处罚,属于行政处罚,可以判断其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据此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依据教材知识,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据此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依据教材知识,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据此作答即可。

    相关试卷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 法不可违 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 法不可违 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法不可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