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演练(共74份)
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演练:专题3 实验4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展开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演练:专题3 实验4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共4页。
1.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来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
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
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答案】A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分别是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对于这四个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未平衡摩擦力
B.乙平衡摩擦力过度
C.丙是小车质量太大了
D.丁是不满足m≪M的条件
【答案】D 【解析】甲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乙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小,丁图出现弯曲是由于砝码质量过大,不满足m≪M的条件.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测力计固定在一合适的木块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个光滑的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木块置于P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块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块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然后释放木块,并用秒表记下木块从P运动到Q处所用的时间t.
(1)木块的加速度可以用d和t表示为a=________.
(2)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示数F的关系.下图中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________.
A B C D
(3)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________.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更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更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答案】(1)eq \f(2d,t2) (2)C (3)BC
4.如图所示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沙和沙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沙和沙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沙和沙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沙和沙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
A.M=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
B.M=2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
C.M=4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
D.M=4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
(3)如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AB=4.22 cm,xBC=4.65 cm,xCD=5.08 cm,xDE=5.49 cm,xEF=5.91 cm,xFG=6.34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B (2)C (3)0.42
综合提升练
5.如图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ΔtA和ΔtB,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eq \x\t(a);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
回答下列问题:
(1) 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的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cm.
(2)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ΔtA和ΔtB表示为a=________________.
(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eq \x\t(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________(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答案】见解析
【解析】(1)d=0.9 cm+12×0.05 mm=0.9 cm+0.060 cm=0.960 cm .
(2)因为vA=eq \f(d,ΔtA),vB=eq \f(d,ΔtB),又由2as=veq \\al(2,B)-veq \\al(2,A),
解得a=eq \f(1,2s)eq \b\lc\[\rc\](\a\vs4\al\c1(\b\lc\(\rc\)(\a\vs4\al\c1(\f(d,ΔtB)))2-\b\lc\(\rc\)(\a\vs4\al\c1(\f(d,ΔtA)))2)).
(3)设细线上的拉力为FT,则
mg-FT=meq \x\t(a),FT-μMg=Meq \x\t(a),
两式联立,解得μ=eq \f(mg-M+m\x\t(a),Mg).
(4)由实验装置引起的误差为系统误差.
6.某实验小组应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实验步骤如下:
A.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
C.挂上砝码盘,接通电源后,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D.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C,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小车的加速度与砝码盘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实验过程中砝码盘处于超重状态
C.与小车相连的轻绳与长木板一定要平行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砝码和砝码盘总重力的一半
E.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由本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关系图像,与本实验相符合的是________.
A B C D
【答案】(1)C (2)0.16 (3)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练习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 mg-aM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3章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回扣练专题(14)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验证牛顿运动定律,eq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