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实验,34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准备阶段,在小车不挂小桶时,先将木板的一端垫起一定髙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测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B.平衡摩擦力
C.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D.测量木板倾斜的角度
2.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小车的质量,m为钩码的质量,为了保证力传感器的读数为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关于实验操作需要进行的是( )
A.在未挂钩码时,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B.在悬挂钩码后,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所挂钩码的质量尽量大一些
D.所挂钩码的质量尽量小一些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当作用力一定时(悬挂的重物或者沙桶重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沙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从天平测出装沙小桶和沙的质量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求出
4.如图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方案之一,通过位移的测量来代替加速度的测量,即,这种替代成立的操作要求是( )
A.实验前必须先平衡摩擦力
B.必须保证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等
C.两小车都必须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大小可以认为是砝码(包括小盘)的重力大小
5.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关于实验的思路和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B.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保持物体所受力相同,测量质量不同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C.在处理实验数据时,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若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F成正比
D.在处理实验数据时,以a为纵坐标,m为横坐标,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若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m成正比
6.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__________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力F,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2)本实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转换法B.类比法C.控制变量法D.等效替换法
7.某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关系,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用游标卡尺测量垫块厚度h,示数如图(b)所示,______cm。
(2)接通气泵,将滑块轻放在气垫导轨上,调节导轨至水平。
(3)在右支点下放一垫块,改变气垫导轨的倾斜角度。
(4)在气垫导轨合适位置释放滑块,记录垫块个数n和滑块对应的加速度a。
(5)在右支点下增加垫块个数(垫块完全相同),重复步骤(4),记录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c)上描点,绘制图线。
如果表中缺少的第4组数据是正确的,其应该是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
8.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次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当m一定时,a与F的关系如表一所示;
当F一定时,a与的关系如表二所示。
表一
表二
(1)在如图所示的相应坐标系中,根据表一、表二所给数据作出图像。
(2)由图像可以判定:当m一定时,a与F的关系成__________;当F一定时,a与m的关系成_________。
(3)在研究a与m的关系时,作了图像,而没作图像,那么作图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将木板垫高,是为了平衡摩擦力,保证小车受到的合力等于绳的拉力,故B正确。
2.答案:A
解析:为了保证力传感器的读数为小车所受到的合外力,在未挂钩码时,需要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悬挂后,不需要再次平衡摩擦力,故A正确,B错误;平衡摩擦力后,由于力传感器能直接读出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则对于所挂钩码的质量没有要求,故C、D错误。
3.答案:B
解析:平衡摩擦力时,不能有牵引力,应将绳从小车上拿去,轻轻推动小车,使小车沿木板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故A错误;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和摩擦力仍能抵消,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实验时,如果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所以应该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放开小车,故C错误;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得到的,并且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不能直接用求加速度,故D错误。
4.答案:BC
解析: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整理可得,当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时间t相同时,,故选B、C。
5.答案:ABC
解析:本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到三者的关系,选项A、B、C所述符合实验的思路和要求,故A、B、C正确。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应以a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得到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a与m成反比,故D错误。
6.答案:(1)质量
(2)C
解析:(1)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质量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力F,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从而找到a与F的关系。
(2)本实验中采取了控制一个变量找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7.答案:(1)1.02
(5)如图所示
0.343
解析:本题考查游标卡尺的读数以及对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的实验探究。
(1)主尺为10 mm,游标尺为,所以。
(5)将表格中的数据在图(c)上进行描点,找到对应的纵坐标,即为表格中应该填的数据。
8.答案:(1)如图所示
(2)正比;反比
(3)见解析
解析:(1)根据题表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如答案图所示。
(2)由得到的图像知,当m一定时,a与F成正比;当F一定时,a与m成反比。
(3)图像是曲线,难以找出a与m的关系;图像是直线,容易找出a与m的关系。
n
1
2
3
4
5
6
0.087
0.180
0.260
0.425
0.519
1.00
2.00
3.00
4.00
1.90
3.95
5.85
7.62
0.52
0.67
0.80
1.00
1.53
2.10
2.49
3.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2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实验,8m/s2),00 D,30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必修12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巩固练习,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实验,10cm,sDG=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必修12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同步训练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实验,S-2,4 A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