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云南部分名校-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试题(含答案)
云南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地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地理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必修二、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至第二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北半球近地面与高空之间形成的大气环流,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甲乙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km。据此完成1~3题。
1.甲、乙、丙、丁之间产生大气环流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自转偏向力B.地球自转运动C.大气密度的差异D.地面温度的高低差异
2.图中甲与乙、丙与丁之间的大致风向分别为
A.南风,东南风B.北风,西南风C.西风,西南风D.东风,西北风
3.甲、乙两地的天气
A.甲地一定为雨天B.甲地一定为晴天C.乙地一定为雨天D.乙地一定为晴天
2021年7月20日起,郑州由于连降暴雨,形成了特大洪涝灾害,这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据此完成4~5题。
4.与郑州特大洪涝灾害的形成关联性最小的是
A.地势平坦,排水不畅B.降水集中,强度大C.海水倒灌,河流排水慢D.路面硬化多,下渗慢
5.当个人面对洪水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在室内要紧闭门窗,躲在地下室B.在山里要迅速向山下安全的地方逃生
C.被洪水包围时留在原地等待救援D.落入洪水时抓住漂浮物体向高处逃生
2020年1~7月,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和安徽省黄山市的人口呈明显下降趋势。下图示意阿拉善盟和黄山市的位置,下表示意2020年1~7月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和安徽省黄山市出生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完成6~7题。
6.2020年1~7月安徽省黄山市出生人口明显下降是因为
A.收入水平低,居民生育意愿低B.人口老龄化,育龄妇女少
C.老年人口多,养老负担重D.抚育成本高,居民生育意愿低
7.下列关于阿拉善盟遏制人口减少的措施,合理的有
①治理和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②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 ③鼓励人口迁移 ④提高城市化水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即墨市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东临黄海。即墨市北部的灵山镇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研发培育特大食药兼用型蒲公英新品种,改变了蒲公英性寒、味苦的特性,开发出蒲公英酒、蒲公英茶、蒲公英挂面等多款产品。蒲公英喜沙性土壤和半湿润环境,在即墨市一年可收获6~7茬。目前,即墨市灵山镇蒲公英产品开发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向周边镇区的农户推广种植蒲公英,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不起眼的蒲公英种植在当地成为农民致富的大产业。据此完成8~10题。
8.即墨市灵山镇蒲公英基地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降水量大 ②技术有保障 ③劳动力充足 ④交通便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促使即墨市灵山镇蒲公英基地长足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A.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意B.产品创意和市场营销C.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D.交通发达和市场需求
10.即墨市灵山镇蒲公英基地规模扩大,有利于
①提高社会效益 ②增加经济收入 ③获得规模效益 ④保护当地环境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指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36000km,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布设3颗通信卫星(如图),即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信。据此完成11~13题。
11.与赤道上的物体相比,地球同步卫星
A.线速度大B.线速度小C.角速度大D.角速度小
12.若在三亚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则发射方向是
A.东南B.东北C.正东D.正南
13.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A.1个月B.1恒年C.1太阳日D.1恒星日
北京时间2021年7月20日8时至7月21日6时,河南省部分地区普降暴雨、特大暴雨,暴雨级别达5000年一遇,7月21日2时降雨开始减弱。据此完成14~15题。
14.下列城市中,河南省暴雨开始时和开始减弱时均与河南省处于同一天的城市是
A.悉尼B.伦敦C.莫斯科D.巴西利亚
15.暴雨开始减弱时,全球新旧一天分布范围图正确的为
A.B.C.D.
下图为30°N沿线某地区某日天气晴朗状况下的太阳辐射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该日所在的月份可能为
A.1月B.3月C.6月D.9月
17.春分日时,该地标准旗杆高16m,则其正午影长约为(tan30°≈0.58;tan60°≈1.732)
A.8mC.16mD.27m
下图示意2021年我国某太阳能援建项目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拍摄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照片,地面黑色部分为光伏板的影子。据此完成18~19题。
18.拍摄该照片时,拍摄者面向
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
19.该图拍摄的时间可能为当地
A.5时B.10时C.15时D.20时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及地形分布图,图中数字表示等高线(单位:m)。据此完成20~21题。
20.图示中心区的地质地貌类型为
A.背斜山B.背斜盆地C.向斜山D.向斜盆地
21.该地地形地貌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A.侵蚀→岩浆侵入→沉积B.沉积→侵蚀→岩浆喷发C.沉积→岩浆侵入→侵蚀D.岩浆侵入→侵蚀→沉积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下图为某黄土塬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22~23题。
①②③④
22.该黄土塬地貌演变的顺序是
A.②③①④B.④①③②C.①③②④D.④①②③
23.影响该黄土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沉积D.风力侵蚀
2020年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坐着高铁看中国》中提到了四川西部大凉山深处的“小慢车”。平日里很多彝族老乡不仅搭乘“小慢车”走亲访友,还通过“小慢车”将自家种植的农作物、饲养的家禽、采摘的土特产带到县城里出售,换取日常生活用品,或是采购日用品、副食品带回乡里,开起了小商店,“小慢车”成为当地群众的“赶集车”“致富车”。下图为“小慢车”景观图及该地区盘山公路景观图。据此完成24~25题。
24.大凉山深处铁路运行密度小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稀少B.地表崎岖C.冻土广布D.技术落后
25.图中的公路呈蛇形弯曲状,这样建路的目的是
A.方便居民出行B.减小建路工程量C.方便采伐森林D.减缓线路的坡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大气通过反射、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降低了白天的温度。下图示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三种作用。
①②③
(1)指出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形式。(3分)
(2)概括从低空到大气上界,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强弱变化,并说明原因。(9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迄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km。该铁路桥隧众多,部分路段的路基、桥梁和隧道地基土质为淤泥、流沙,沿线许多地区荒无人烟,有野兽出没。坦赞铁路于1976年7月建成通车(如下图),成为赞比亚当时唯一的出海通道,打破了当时南部非洲种族主义政权的封锁,保证了赞比亚的主要收入来源(铜矿石的出口)。当今赞比亚的出海口,不再局限于达累斯萨拉姆。1986年,在完成了四期技术合作后,该项目的中国专家人数逐渐减少,坦赞铁路逐渐衰落。目前坦、赞、中三国政府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就由中方再次援建坦赞铁路的计划达成共识。
(1)指出中国再次建设坦赞铁路选线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4分)
(2)推测中国再次援建坦赞铁路的原因。(4分)
(3)简述1976年坦赞铁路的建成通车对赞比亚的积极意义。(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有一箭头标错),①②③④代表岩浆及三大类岩石,a、b、c……代表作用过程。
(1)指出①②③④中代表岩浆岩的序号,并说出判断依据。(4分)
(2)说出b代表的地质过程,并简述其形成的岩石类型的主要特征。(4分)
(3)图中方向错误的箭头是 ▲ ,并说明理由。(4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沙丘地貌是风沙堆积的产物,由于有悖对传统风积地貌的理解,侵蚀型沙丘被长期忽视。研究表明,侵蚀型沙丘常处于沙源供应不充分的发育环境,对已有的沙丘形态进行侵蚀改造,单一风况环境下常发育新月形沙丘。在风况、沙源供应、沙土黏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柴达木盆地发育多种类似于火星表面的侵蚀型沙丘,备受学者关注。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某侵蚀型新月形沙丘景观。
(1)分析图中侵蚀型沙丘的形成过程。(6分) (2)推测新月形侵蚀沙丘形态的演化趋势。(4分)
(3)同在风力强劲、物理风化强的干旱区,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却形成了茫茫戈壁而非侵蚀型沙丘,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4分)
高二地理月考卷参考答案
1. D 2.B 3.B 4.C 5.D 6.D 7.A 8.B 9.A 10.D 11.A 12.C 13.D
14. A 15.D 16.A 17.B 18.A 19.B 20.B 21.C 22.B 23.A 24.B 25.D
26.(1)作用形式:①反射作用;②吸收作用;③散射作用。(3分)
(2)变化:从低空到高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先减弱再增强,最后减弱。(3分)
原因:对流层低空大气的密度大,水汽、二氧化碳、固体杂质含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吸收作用强,随着高度增加,对流层大气密度减小,水汽、二氧化碳、固体杂质含量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吸收作用减弱;平流层中臭氧和氧原子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高层大气的外层接近真空状态,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6分)
27.(1)选线中尽量避开生态环境敏感区:选线中应减少对耕地、林地和湿地的占用;建设过程中以桥代路,减轻对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建设过程中预留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并设置护栏。(答出两点,4分)
(2)利于我国进口铜矿资源,促进铜产业的发展;可以为我国企业出口产品提供便利条件,开拓国际市场;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答出两点,4分)
(3)有利于铁路沿线资源开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增加出海通道,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打破种族主义政权的封锁;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答出两点,4分)
28.(1)序号:②。依据:三大类岩石都可形成岩浆,三个箭头都指向④,说明是④岩浆,由此可知,②是岩浆岩。(4分)
(2)过程: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主要特征:有层理结构,可能有化石。(4分)
(3)a箭头 理由:①为沉积岩,②为岩浆岩,沉积岩不可能转变为岩浆岩。(4分)
29.(1)风力强劲,挟带大量沙源在盆地沉积(形成堆积型沙丘);沙土逐渐胶结、硬化,黏性强,沙丘流动性差;沙源供应不足,风向稳定,沙丘接受风蚀改造,胶结层不易被风蚀,残留形成侵蚀型沙丘。(6分)
(2)整体趋于圆滑、扁平化;迎风坡变缓,背风坡(落沙坡)萎缩退化。(4分)
(3)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面组成物以粗大砾石、基岩为主,风蚀堆积物少,不利于侵蚀型沙丘的前期形态(堆积型沙丘)发育;风力强劲,且当地沙土(不易胶结、硬化)黏性差,(已形成的小规模堆积型沙丘不会残留,而胶结层会全部以风沙流形式飘散),流动性强,不易形成侵蚀型沙丘。(4分)地区
出生人口/人
同比减少人数/人
减少比例/%
阿拉善盟
1658
375
16.88
黄山市
6766
1374
22.6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5万光年,图示时刻,世界标准时间为,该日,图示时刻,太阳位于,图示时刻,当地的地方时约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10月)地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地理试卷pdf、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10月)地理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