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第二节 弹力第1课时导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形变和弹性形变.2.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3.知道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会判断弹力是否存在,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图示及示意图.
一、形变
1.定义:物体发生形状或体积的变化.
2.分类:
(1)按停止用力后的状态分:
①弹性形变:停止用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②范性形变:停止用力后,物体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2)按形式分:
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和扭曲形变等.
3.弹性与弹性限度
(1)弹性: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
(2)弹性限度:对于弹性形变,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形状不能完全恢复,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
二、认识弹力
1.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物体接触的点或表面上.
3.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总是指向使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1)支持力和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
(2)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①定义:用绳子吊着一个物体,绳子会产生形变,为了恢复原状,绳子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弹力,称为拉力.
②方向:沿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 )
(2)发生形变后的物体撤去外力后都能够恢复原状.( × )
(3)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 )
(4)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 )
2.一杆搁在矮墙上,请在图1中画出弹力的方向.
图1
答案
一、形变与弹力
导学探究
1.如图2所示,取一个扁玻璃瓶,里面盛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塞封口,使水面位于细管中,用手捏玻璃瓶,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图2
答案 用手捏玻璃瓶,细管中水面会上升(或下降).说明受到压力时玻璃瓶发生形变,体积变小(或变大)了.
2.用手压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脚踩在松软的泥土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形变),这两种形变与玻璃瓶的形变有什么不同?
答案 橡皮泥、泥土受力后发生的形变,在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范性形变),玻璃瓶的形变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弹性形变).
知识深化
1.弹力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两物体直接接触;
(2)两物体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性限度:弹性形变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该限度,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状不能完全恢复,此时的形变不再是弹性形变.
3.观察微小形变的方法——微小放大法
(1)利用光线显示桌面的微小形变.
(2)利用液注高度变化显示玻璃瓶的微小形变.
下列有关物体所受弹力及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弹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发生形变,撤去此力后,形变完全消失
B.有弹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发生形变
C.弹力作用在硬物体上,物体不发生形变;弹力作用在软物体上,物体才发生形变
D.一切物体受到弹力都要发生形变,撤去弹力后,形变不一定完全消失
答案 D
解析 如果物体在弹力的作用下发生范性形变,当撤去外力后,形变不能完全消失,有弹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发生形变,故A、B错误,D正确;不管是硬物体还是软物体,只要有弹力作用,物体都会发生形变,C项错误.
(多选)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3所示的跳水运动就是一个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 BC
解析 两个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时,一定都会发生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发生形变的物体是施力物体.B、C正确.
二、弹力的方向
导学探究 试作出图4中半圆柱体上A、B、C三点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
图4
答案
知识深化
弹力的方向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常见弹力方向:
注意:每个接触面最多只能产生一个弹力.
[深度思考] 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的方向吗?试分析图5中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
图5
答案 杆对物体的弹力可能沿杆方向,也可能不沿杆方向.杆对物体的弹力如图
在如图6所示的各图中画出杆或球P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已知杆或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图6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题图甲中P受到球面与球面之间的弹力,弹力应垂直于两球接触点沿球面的切线;绳的拉力沿绳斜向上,如图(a)所示.
题图乙中杆对C、D两处有挤压作用,因C处为曲面,D处为支撑点,所以C处弹力垂直于其切面指向圆弧所对应的圆心,D处弹力垂直于杆斜向上,如图(b)所示.
题图丙中球挤压墙壁且拉紧绳子,所以墙对球的弹力与墙面垂直;绳子对球的弹力沿绳子斜向上,如图(c)所示.
题图丁中球受到的弹力与棱和球面接触处的切面垂直,即沿着球半径的方向指向球心,如图(d)所示.
针对训练1 画出图7中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各图中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图②中右侧细线水平.
图7
答案
三、弹力有无的判断
导学探究 如图8所示,小球放于两个固定的平滑的木板之间,且与两木板接触.
图8
(1)试画出小球受到的作用力(重力和弹力)的示意图;
(2)两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吗?
答案 (1)如图所示
(2)两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例如A处无弹力.
知识深化 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多选)如图所示,各接触面是光滑的,A、B处于静止状态,则A、B间无弹力作用的是( )
答案 AC
解析 判断物体之间是否存在弹力,我们可以利用假设法:假设物体间存在弹力,看看物体是否能保持原来的状态;或者用消除法:假设拿走其中一个物体,如果另一个物体会发生运动,则说明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弹力作用.对于A、C来说,如果我们假设物体A和B之间存在弹力,A、C选项中的物体均无法保持静止,故物体之间无弹力;对于B、D选项来说,如果我们拿走B物体,A物体都会开始运动,故物体间存在弹力.
针对训练2 (多选)下列各图中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P、Q两球之间存在弹力的是( )
答案 ACD
考点一 形变和弹力
1.(2020·黑龙江伊春二中高一检测)图1是力学中的两个实验装置,由图可知这两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图1
A.放大的思想方法
B.极限的思想方法
C.控制变量的方法
D.猜想的思想方法
答案 A
解析 显示桌面受力形变实验中,通过光线在屏上光点的变化把桌面的微小形变放大展示出来,显示玻璃瓶受力形变的实验中,通过吸管中液面位置的变化把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放大展示出来,所以两个实验都用到了放大的思想方法,故A正确.
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B.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
C.相互挤压的物体间弹力方向总是跟接触面垂直
D.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答案 D
3.(多选)(2021·河北任丘高一检测)有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它的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 CD
解析 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由二力平衡分析得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到的重力,但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所受的重力的性质不同,故A错误;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而对桌面产生的,故B错误,C正确;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产生了向下的形变要向上恢复原状而产生的,故D正确.
4.(多选)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
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答案 AC
解析 汽车与桥面相互挤压,都发生了弹性形变,B错;由于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对汽车有向上的弹力,C对,D错;由于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对桥面产生向下的弹力,A对.
考点二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5.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3所示,则斜台对足球的弹力方向为( )
图3
A.沿v1的方向
B.垂直于斜台斜向左上方
C.沿v2的方向
D.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答案 B
6.关于图4四幅图中的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甲图中,由于书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F1
B.乙图中,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方向与弹簧收缩方向相反
C.丙图中,碗对筷子的弹力沿筷子斜向上,如图中箭头所示
D.丁图中,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拉伸的方向
答案 A
解析 F1为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书的形变,对桌面产生的向下的弹力,故A正确;弹簧被拉伸时弹力方向与弹簧收缩方向相同,故B错误;碗对筷子的弹力应垂直于该处碗的切面斜向上,即沿接触点与碗心的连线向上,故C错误;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故D错误.
7.下列选项中,物体A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题图A中重力方向应竖直向下,图B中弹力F2方向应指向半球形槽的球心,图D中小球还受墙壁的弹力作用,只有图C正确.
8.如图5所示,将一个钢球分别放在量杯、口大底小的普通茶杯和口小底大的茶杯中,钢球与各容器的底部和侧壁相接触,均处于静止状态.若钢球和各容器侧壁都是光滑的,各容器的底部均处于水平面内,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
B.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
C.量杯的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
D.口大底小的普通茶杯的侧壁对钢球有弹力作用,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
答案 A
解析 假设容器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则钢球受重力和容器底部对它的支持力作用,钢球仍将处于静止状态,故钢球与容器侧壁虽然接触但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容器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
我们也可以假设容器侧壁对钢球有弹力作用,作出各容器中钢球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可见三种情况均与钢球静止的题设条件相矛盾,所以原假设不成立,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
9.在下图中,a、b表面均光滑,且a、b均处于静止状态,天花板和地面均水平.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
答案 B
解析 题图A中a、b间无弹力,因为a、b无相互挤压,没有发生形变,故A错误.图B中a、b间有弹力,细绳偏离竖直方向,则a、b相互挤压,产生弹力,故B正确.假设图C中a、b间有弹力,a对b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b将向右运动,而题设条件b是静止的,所以a、b间不存在弹力,故C错误.假设图D中a、b间有弹力,a对b的弹力垂直于斜面向上,b球不可能静止,故D错误.
10.(2021·济南一中期中)足球运动是目前在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6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图甲中,静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
B.图乙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
C.图丙中,即将被踢起的足球受到脚给它的弹力是由于球发生了形变
D.图丁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
答案 D
解析 静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相平衡,但两力不是同一个力,A选项不正确;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虽然接触,但由于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没有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B选项不正确;即将被踢起的足球受到脚给它的弹力是由于脚发生了形变,C选项不正确;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D选项正确.
11.如图7所示,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 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
C.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
D.球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
答案 C
解析 由于球A对挡板和斜面接触挤压,挡板和斜面都发生弹性形变,它们对球A产生弹力,而且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所以挡板对球A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斜面对球A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
12.如图8所示,是我国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为满足破冰航行的要求,其船体结构经过特殊设计,船体下部与竖直方向成特殊角度.则船体对冰块的弹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图8
答案 C
解析 船体对冰块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故C正确,A、B、D错误.
13.(2020·山东师大附中高一月考)如图9所示,倾角为30°、重力为80 N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根弹性轻杆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9
A.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产生的
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80 N
C.弹性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2 N,方向竖直向上
D.弹性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2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答案 C
解析 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斜面体发生形变产生的,选项A错误;斜面体、小球和杆组成的整体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82 N,选项B错误;小球受到重力和杆的作用力,因为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大小为2 N,选项C正确,D错误.
14.如图10所示,叠放的物体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1 kg和2 kg,试分别求出A、B所受力的大小,并画出物体A、B的受力示意图.(g=10 m/s2)
图10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物体A的重力GA=mAg=10 N,受到的支持力FNA=GA=10 N
物体B的重力GB=mBg=20 N.
物体B受到A对B的压力FNA′=10 N
地面对B的支持力FNB=GA+GB=30 N.
物体A、B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条件法
方法
根据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举例
图中弹力带与手直接接触,弹力带发生形变,手与弹力带之间一定存在弹力
假设法
方法
无法确定是否发生形变的情况下,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举例
图中为用细线竖直悬挂的小球,斜面是光滑的,因去掉斜面,小球的状态不变,故小球只受细线的拉力和重力,不受斜面的支持力
状态法
方法
无法确定是否发生形变的情况下,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弹力的大小和方向(第四章会学到)
举例
图中各接触面均光滑,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知,地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和重力就可使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因此竖直墙面对小球不产生弹力作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2 弹力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2 弹力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分析,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三章 恒定电流本章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三章 恒定电流本章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三册第二节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学案: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三册第二节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学案,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