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物理(新教材)新沪科版同步学案第2章 专题强化 竖直上抛运动 追及和相遇问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2598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物理(新教材)新沪科版同步学案第2章 专题强化 竖直上抛运动 追及和相遇问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2598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物理(新教材)新沪科版同步学案第2章 专题强化 竖直上抛运动 追及和相遇问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2598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高中物理(新教材)新沪科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解析版】
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共15页。
[学习目标] 1.知道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会利用分段法或全程法求解竖直上抛的有关问题.2.会分析追及相遇问题,会根据两者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列方程解决追及相遇问题.
一、竖直上抛运动
1.竖直上抛运动
将一个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这种运动就是竖直上抛运动.
2.运动性质
先做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上升到最高点后,又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整个过程中加速度始终为g,全段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3.运动规律
通常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g.
(1)速度公式:vt=v0-gt.
(2)位移公式:h=v0t-eq \f(1,2)gt2.
(3)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vt2-v02=-2gh.
(4)上升的最大高度(即vt=0时):H=eq \f(v02,2g).
(5)上升到最高点(即vt=0时)所需的时间:t=eq \f(v0,g).
4.运动的对称性
(1)时间对称
物体从某点上升到最高点和从最高点回到该点的时间相等,即t上=t下.
(2)速率对称
物体上升和下降通过同一位置时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面高175 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再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
答案 7 s 60 m/s
解析 解法一 分段法
绳子断裂后,重物先匀减速上升,速度减为零后,再匀加速下降.
重物上升阶段,时间t1=eq \f(v0,g)=1 s,
由v02=2gh1知,h1=eq \f(v02,2g)=5 m
重物下降阶段,下降距离H=h1+175 m=180 m
设下落时间为t2,则H=eq \f(1,2)gt22,故t2=eq \r(\f(2H,g))=6 s
重物落地总时间t=t1+t2=7 s,落地前瞬间的速度v=gt2=60 m/s.
解法二 全程法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重物全程位移h=v0t-eq \f(1,2)gt2=-175 m
可解得t=7 s(t=-5 s舍去)
由vt=v0-gt,得vt=-60 m/s,负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下.
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1.分段法
(1)上升过程:v0≠0、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2)下降过程:自由落体运动.
2.全程法
(1)整个过程:初速度v0方向向上、加速度g竖直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规律vt=v0-gt,h=v0t-eq \f(1,2)gt2.
(2)正负号的含义(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①vt>0表示物体上升,vt<0表示物体下降.
②h>0表示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0表示物体在抛出点下方.
(2019·天津益中学校高一月考)在某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g取10 m/s2)
(1)物体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为多少?
(2)物体位移大小为10 m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多少?
(3)若塔高H=60 m,求物体从抛出到落到地面的时间和落地速度大小.
答案 (1)20 m/s (2)10 m,30 m,50 m (3)6 s 40 m/s
解析 (1)设初速度为v0,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有-2gh=0-v02,故v0=20 m/s.
(2)位移大小为10 m,有三种可能:向上运动时在出发点上方10 m,返回时在出发点上方10 m,返回时在出发点下方10 m,对应的路程分别为s1=10 m,s2=(20+10) m=30 m,s3=(40+10) m=50 m.
(3)落到地面时的位移s=-60 m,设从抛出到落到地面用时为t,有s=v0t-eq \f(1,2)gt2,
解得t=6 s(t=-2 s舍去)
落地速度v=v0-gt=(20-10×6) m/s=-40 m/s,则落地速度大小为40 m/s.
二、追及、相遇问题
1.追及相遇问题是一类常见的运动学问题,分析时,一定要抓住:
(1)位移关系:s2=s0+s1.
其中s0为开始追赶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s1表示前面被追赶物体的位移,s2表示后面物体的位移.
(2)临界状态:v1=v2.
当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时,可能出现恰好追上、恰好避免相撞、相距最远、相距最近等临界、最值问题.
2.处理追及相遇问题的三种方法
(1)物理方法: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2)数学方法: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表达式是时间t的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利用判别式进行讨论:在追及问题的位移关系式中,若Δs>0,即有两个解,并且两个解都符合题意,说明相遇两次;Δs=0,有一个解,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Δs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0讲 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问题和竖直上抛运动 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0讲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问题和竖直上抛运动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0讲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问题和竖直上抛运动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4 抛体运动的规律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竖直上抛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与测试学案,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