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高中物理(新教材)新沪科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解析版】
高中沪科版 (2019)3.7 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版 (2019)3.7 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导学案,共10页。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学习目标] 1.学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2.会利用列表法、图像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3.能根据F-x图像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一、实验器材弹簧、刻度尺、钩码、铁架台、铅笔、坐标纸.二、实验原理1.弹簧弹力F的确定:弹簧下端悬挂钩码,钩码处于静止状态,弹力大小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即F=mg.2.弹簧的伸长量x的确定:弹簧的原长l0与挂上钩码后弹簧的长度l可以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伸长量x=l-l0.3.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弹簧弹力F与形变量x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分析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三、实验步骤1.将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由下垂时的长度l0,即弹簧的原长.2.如图1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质量为m1的钩码,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1,记录m1和l1.图1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测出对应的弹簧长度,记录m2、m3、m4、m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2、l3、l4、l5….4.计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量x(x=l-l0)和弹簧的弹力F(F=mg),并将数据填入表格.实验序号12345F/N l/mm x/mm 四、数据处理1.建立如图2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以弹簧的弹力F为纵轴、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轴,根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F-x图像.图2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像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3.得出弹簧弹力和形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五、注意事项1.尽量选轻质弹簧以减小弹簧自身重力带来的影响.2.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避免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3.测量长度时,应区别弹簧原长l0、实际长度l及形变量x三者之间的不同,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减小弹簧自身重力带来的影响,测弹簧原长时应让弹簧在不挂钩码时保持自由下垂状态,而不是平放在水平面上处于自然伸长状态.4.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形变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5.描点作图时,应使尽量多的点落在画出的线上,可允许少数点均匀分布于线两侧,偏离太大的点应舍去,描出的线不应是折线,而应是平滑的曲线或直线.一、实验原理及操作(1)(多选)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静止状态C.用刻度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弹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2)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时,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 )答案 (1)AB (2)C解析 (1)本实验中应以需要研究的一根弹簧为实验对象,在弹性限度内通过增减钩码的数目,以改变对弹簧的拉力,实验时弹簧要处于竖直位置,且处于静止状态,故A、B正确;弹簧的伸长量为弹簧拉长后的长度与原长的差,故C错误;对于不同的弹簧,其所受拉力与伸长量之比是不同的,故D错误.(2)由于考虑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当不挂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x>0,所以选C.二、实验数据的处理及误差分析(2020·北京人大附中期中)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3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毫米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然后在弹簧下端依次挂1、2、3、4、5个钩码,测出弹簧相应的总长度.每只钩码的质量都是10 g.实验数据见下表.(g取10 N/kg)图3钩码质量m/g01020304050弹簧总长度l/cm3.003.504.004.505.005.50弹力大小F/N00.10.20.30.40.5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悬挂钩码时,应在钩码静止后再读数B.应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进行测量C.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竖直状态D.在测量弹簧原长时,应将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并测出其长度(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关系图像,并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 N/m.(3)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A.a的原长比b的短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答案 (1)ABC (2)见解析图 20 (3)AC解析 (2)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就能得到F-l图像,如图所示,图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解得k=20 N/m.(3)在F-l图像中,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故b的原长大于a的原长,故A正确;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故a的劲度系数大于b的劲度系数,故B错误,C正确;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错误.三、创新实验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图4 (1)有一个同学把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得到的6组数据描点在图5坐标系中,请作出F-L图线.图5(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 cm,劲度系数k=________ N/m.(3)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见解析解析 (1)F—L图线如图所示:(2)弹簧的原长L0即弹簧弹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由题图可知,L0=5×10-2 m=5 cm.劲度系数为图像直线部分的斜率,k=20 N/m.(3)优点:可以避免弹簧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缺点: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会造成实验误差.(2020·长沙一中高一期末)小明和小红同学对图6所示自制“橡皮筋测力计”进行标度(均在橡皮筋的弹性限度内).图6(1)小明测量了不挂钩码和挂1个钩码时指针指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分别为5.00 cm和5.60 cm,然后根据所学弹簧弹力知识,经过类比,按弹簧测力计的刻度规律在刻度尺上依次进行了标度,则小明应在刻度尺________ cm处标示挂5个钩码时指针的位置.(2)小红分别测量了不挂钩码、挂1个钩码、挂2个钩码……指针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并按实际测量进行标度,其数据如下表.所挂钩码的个数/个01234567指针在刻度尺上的位置x/cm5.005.606.307.208.309.6011.0012.50 图7请在图7中的坐标纸上画出指针在刻度尺上所指的刻度x与所挂钩码个数的关系图像,可知橡皮筋所受的拉力与其伸长长度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线性关系.(3)请你分析小明和小红的标度方法谁更科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8.00 (2)如图所示 不是 (3)小红的方法更科学.因为橡皮筋所受的拉力与其伸长量不一定成线性关系,所以不能与弹簧类比,要进行实验测量1.(多选)(2021·衡阳一中高一上月考)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测量原长”与“竖直悬挂”的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测量原长,后竖直悬挂B.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C.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答案 BD解析 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因为弹簧自重的影响,水平放置和竖直悬挂时,弹簧的长度不同,所以应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这样施力时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减去原长能准确反映弹簧伸长量,故A错误,B正确;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故C错误,D正确.2.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弹簧弹力的大小为F,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压缩量)为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劲度系数k的具体数值只能用逐个计算的方法求出来,而没有其他的方法B.如果没有测出弹簧原长,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也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C.利用F-x图线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D.实验时要把所有点连到线上,才能探索得到真实规律答案 C解析 通过该实验求劲度系数k时,可以采用图像法,也可以用逐个计算的方法,故A错误;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不过原点,故B错误;在F-x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故利用F-x图线可以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的值,故C正确;实验时并非把所有点都连到线上,而是让线穿过尽量多的点,不能穿过的点尽量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偏离太大的点应舍去,这样可以排除误差比较大的点,故D错误.3.(2020·太和第一中学期末)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时,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4.5 cm,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记下对应的弹簧长度L,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钩码个数12345弹力F/N1.02.03.04.05.0弹簧的长度L/cm7.09.011.013.015.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8中作出F-L图线;图8(2)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劲度系数k=________ N/m.(3)图线与L轴的交点坐标大于L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如图所示(2)50(3)图线与L轴的交点坐标表示弹簧不挂钩码时的长度,其数值大于弹簧原长,是因为受到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4.(2020·启东市期末)关于“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1)以下是小明同学准备完成的实验步骤,请你帮他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________.A.以弹力为横轴、形变量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用描点法作出实验图像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水平桌面上,并将弹簧的上端系于横杆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当钩码静止时,记下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E.以弹簧形变量为自变量,写出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式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2)小华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9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计算得到两个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甲=______ N/m,k乙=______ 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9(3)从图像上看,图像上端为曲线,说明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图像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_(选填“甲”或“乙”).答案 (1)CBDAEF (2)66.7 200(3)弹力过大,超过弹簧弹性限度 甲解析 (1)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应先组装器材,然后进行实验,最后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为CBDAEF.(2)根据胡克定律得两个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甲==≈66.7 N/m,k乙===200 N/m.(3)题图图像上端向上弯曲的原因是弹力过大,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从图像上可以看出甲的斜率大于乙的斜率,因为题图图像中纵轴为形变量,横轴为弹力,斜率的倒数表示劲度系数,所以甲弹簧的劲度系数较小,因此用其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精确度高.5.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把两根弹簧按如图10甲连接起来进行探究.图10(1)某次测量如图乙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 cm.(2)在弹性限度内,将质量均为50 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下表.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表中数据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钩码数1234LA/cm15.7119.7123.6627.76LB/cm29.9635.7641.5147.36 答案 (1)16.00(有效数字位数正确) (2)12.5(12.2~12.8) 能解析 (1)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到精确位的下一位,由题图可知指针示数为16.00 cm.(2)由胡克定律F=kx,结合题表中数据可知弹簧Ⅰ的劲度系数k1= N/m=12.5 N/m,考虑到误差范围,12.2~12.8 N/m均可;若要计算弹簧Ⅱ的劲度系数,只需再测出弹簧Ⅱ的形变量,结合两个指针的读数,可知指针B的变化量减去指针A的变化量,就是弹簧Ⅱ的形变量,所以能求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6.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这个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4 m,横截面积为0.8 cm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量不超过原长的,由于这一拉力很大,杆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就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表:长度/m 拉力F/N伸长量x/cm横截面积S/cm22505007501 00010.050.040.080.120.1620.050.080.160.240.3230.050.120.240.360.4810.100.020.040.060.0810.200.010.020.030.04 (1)根据测试结果,推导出材料伸长量x与材料的长度L、材料的横截面积S及拉力F的函数关系为x=________(用所给字母表示,比例系数用k表示).(2)在寻找上述关系时,运用了________的科学研究方法.答案 (1)k (2)控制变量解析 (1)根据第1行数据,伸长量x与拉力F成正比;根据第1、4、5行数据,伸长量x与材料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根据第1、2、3行数据,伸长量x与材料的长度L成正比.所以材料的伸长量x与材料的长度L、材料的横截面积S及拉力F的函数关系x=k.(2)在寻找上述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实验2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课时学案,共10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实验2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课时学案,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1 重力与弹力第2课时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误差分析,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