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 3远去的路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22598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 远去的路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 远去的路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远去的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的第3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近大远小这一视觉规律,来理解平行透视的基本原理。通过观察和理解生活当中的具体事务,让学生产生直观的了解和印象,并且用绘画的形式加以表现,实际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二、学情分析:本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初步的具备了立体空间观念,能够对远近前后的空间关系有概念上的理解。也能够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和体会在纸面上营造立体空间关系的过程。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体验给人的不同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尊重客观事实。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彩笔油画棒等绘画用具。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做互动的小游戏。说反义词:大——小、远——近、宽——窄、长——短。自己手里的彩笔跟老师手里的彩笔比较长短。2.实例分析:(1)播放课件,停在一起的两辆汽车,一个停在原地一个向远处开去,学生观察分析得出:近大远小。(2)铁轨下方的枕木,学生观察分析得出:近宽远窄。(3)原本一样高的路灯,学生观察分析得出:近高远低。(4)教师出示生活中的照片。学生观察讨论分析,汇报自己找到照片中近大远小的现象。感知视平线与消失点的概念。(5)播放课件,小路两旁的树。教师讲解学生观察不同的视角产生的视觉现象也不同。(6)板书课题——《远去的路》(二)实践发展 :1、教师范画:(1)首先画视平线,和近宽远窄逐渐消失的路。(2)与学生共同讨论路的两侧可以有什么?学生回答:路灯、树、电线杆等……。(3)道路上可以有什么?学生回答:汽车、行人等。(4)教师示范画一幅简单的构图。2、播放课件欣赏优秀范画。学生在视觉上感知作品,丰富自己的想法,初步完成构思。(三)指导练习:1、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一幅《远去的路》的美术作品。
2、注意构思道路两旁有什么,道路上有什么。
3、运用近大远小的知识。(四)展示互评: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并且对同学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小结本节课学生的作品,宣布下课。六、板书设计:远去的路近 远 大屏幕 范画 学生作品展示大 小宽 窄高 低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 远去的路精品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知,巡视辅导,课堂小结,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 远去的路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 远去的路获奖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