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10章第一节 “阳光灼热之地”-非洲》word教案 (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2615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10章第一节 “阳光灼热之地”-非洲》word教案 (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2615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第一节 非洲概述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节 非洲概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阳光灼热之地”——非洲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 能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非洲和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通过对地形图及气候图的判读,说出非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特点及其分布特征。
(3)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4)学会运用资料说出并理解非洲人口特点及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了解非洲经济水平低的原因。
(5)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并理解尼罗河对埃及古文明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过程与 方 法
(1)鼓励、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学过的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和知识来探究解决新问题。
(2)充分运用每幅地图,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进一步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
价 值 观
通过非洲“高”“低”悬殊的人口和经济以及埃及古文明的发展两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并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教学重点
非洲的气候特点、人口——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非洲人口——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尼罗河对埃及发展的影响。
教学具器材
地图
批 注
[引入]欣赏一组有关非洲自然景观、人种、名胜古迹等方面的图片,让学生回忆黑种人的故乡在哪里,从而引入课题。
1、地理位置。
[活动一]一笔画非洲,并说出非洲周围的大洲和海洋。(青三个同学上黑板比赛看谁做得好,其他同学在自己作为完成。)
[活动二]点评同学们的作品,归纳非洲的海陆位置和非洲的纬度位置。
根据世界东西半球图,说出非洲所在的半球位置。
2、自然环境
①高原大陆。
[活动三]根据非洲地形图,判断非洲的地势特征并找出主要的地形区,归纳非洲的地形
[教师小结]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高原为主(包括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还有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由于高原面积广大,所以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
②东非大裂谷
[活动四]阅读课本P.70知识之窗,了解东非大裂谷的概况,思考这条裂谷带的形成原因。让学生回忆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分析东非大裂谷的成因。
③热带大陆。
[活动五]读“非洲气候类型图”,找出非洲主要的气候类型,说出非洲的气候特征和分布特点。
[活动六]读热带草原气候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该气候的特点和容易产生的自然灾害,并复习这种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异同。(出示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欣赏热带草原的风光图片,观看热带草原动物大迁徙视屏,思考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大迁移的原因。
[教师总结]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以热带气候为主,号称“热带大陆”。由于赤道穿过非洲中部,所以非洲气候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非洲分布世界最广的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所以容易发生旱灾。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赤道两旁的热带草原的干、湿季是交替出现的,从而造成了东非大草原上每年定期上野生动物大迁移的奇观。
④河流
欣赏尼罗河和刚果河的风光图片,然后根据下表扩充完成课本P.71活动3。比较尼罗河和刚果河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它们水量差异的原因。
尼罗河
刚果河
长度
6740千米
4370千米
流向
自南向北
自动向西
注入海洋
地中海
大西洋
水量
少
多
流经气候区
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
热带雨林气候区
[小结]非洲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大洲,被称为“高原大陆”、“热带大陆”,拥有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少摸——撒哈拉沙漠、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世界最大的热带草原等多项世界之最,而且还有非洲大草原上每年野生动物大迁徙的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但非洲的世界之最还没有介绍完呢。还有什么呢?
[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非洲的自然环境特征,了解到非洲有许多世界之最,同学们能说出多少个呢?今天我们再来看看非洲还有哪些世界之最,还有什么区域的特色?
3、“高”“低”悬殊的人口和经济。
[活动一]完成书本P.73活动1。(学生回答: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首位,说明了非洲人口增长快,而且是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老师补充:目前非洲人口约为8亿,在各大洲中居第二位。)
。(小组代表回答: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短缺、环境恶化、住房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老师点评:我们在上册书“世界人口”一节已学过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可见大家还有印象,但对于非洲来说,哪方面的问
题最为突出呢?从图10.7中可以看出粮食短缺最为突出,而由此又引发出环境恶化的问题,已为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他们会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来扩大耕地面积,但这就会导致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结果粮食还是不足,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这是不是类是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巴西掠夺性的迁移农业?)
[活动三]读表10-1“非洲土地、人口及部分产值占世界的比重”,并完成课本P.74活动1。(通过分析图表,比较非洲国家与亚洲、欧洲、美洲其他国家的人均GDP,体现非洲落后的经济水平,并简单介绍原因。)
4、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的代表——埃及
[活动四]让搜集到资料的同学介绍埃及一些有特色的旅游景点。
[活动五]完成课本P.75活动1、2,读图明确埃及的位置和范围以及复习苏伊士运河的意义。
欣赏一组埃及名胜古迹和尼罗河风光的图片,思考埃及怎样在茫茫的沙漠中发展为一个拥有60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尼罗河的赠礼)
[活动六]阅读课本P.76页图10.11至图10.14,思考为什么埃及人渴望尼罗河每年的定期泛滥,并尝试分析尼罗河为什么会泛滥,洪水来自哪里?
[观看视频]尼罗河泛滥之谜
[小结]由于尼罗河的上中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每年夏季是热带草原的湿季,降水多,汹涌的洪水从埃塞俄比亚高原山区流到下游的热带少摸地区,由于地势变得低平,所以就会泛滥淹没沿岸的农田和村落,但洪水退却后却留下一层厚厚的淤泥,为土地施加了天然肥料,勤劳的古埃及人民就在这肥沃的土地上栽培了棉花、小麦、水稻、枣椰等农作物。目前,埃及90%以上的人口均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埃及人称尼罗河是他们的生命之母。所以有人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了解到了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但由于沉重的人口负担,再加上历史上的一些原因使得它成为世界上最贫困落后的一个大洲。我们还到了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去游玩了一下,知道了尼罗河与埃及发展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到虽然埃及是一个沙漠国家,但由于埃及人民善于利用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最终也可以成为一个世界文明古国,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阳光灼热之地”——非洲
一、自然环境
1、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
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所处半球:东半球,南北半球
2、自然环境
①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三大高原+刚果盆地)
②东非大裂谷——世界陆地最长的裂谷带(成因:板块长列运动)
③热带大陆——以热带气候为主,南北对成分布
热带草原气候面积最大——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动物大迁移、旱灾)
④河流:尼罗河、刚果河
3、“高”“低”悬殊的人口和经济
“高”——人口居世界第二位,增长居世界第一位→粮食短缺→滥砍森林、开垦草原→环境恶化
“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4、埃及
①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
②尼罗河的赠礼
作业设计
练习册
小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湘教版第二节 非洲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总结梳理,归纳方法,练习题,亟待发展的经济,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亚洲第一节 亚洲概述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新课,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