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A卷 基础过关检测)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2618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0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A卷 基础过关检测)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2618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0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A卷 基础过关检测)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2618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0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A卷 基础过关检测)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第10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A卷 基础过关检测)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恒容的容器中发生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密闭容器中充人1ml N2和3m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2NH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B.当符合3u正(N2)=u正(H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单位时间消耗amlN2,同时生成3amlH2
D.当N2、H2、NH3的分子数比为1∶3∶2,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C
【解析】A.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A不正确;
B.选项B中3v正(N2)=v正(H2)时,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B中的关系始终是成立,不能判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B不正确;
C.单位时间消耗amlN2,同时生成3amlH2,二者的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
D.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N2、H2、NH3的分子数比不一定为1:3:2,D不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考查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试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平衡状态的特点、特征,然后结合具体的可逆反应灵活运用即可。
2.在可逆反应m A(s)+n B(g)⇌e C(g)+fD(g)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用φ(C)表示)在不同温度(T)和不同压强(P)的条件下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方程式中,n>e+f
B.反应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百分含量将增大
C.反应达到平衡后,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C
【解析】由第一个图可知,T2时速率大,先达到平衡,说明温度高,则T2>T1,温度高C的百分含量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同理据第二个图可以看出,增大压强,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有n
C. 由第一个图可知,温度升高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选项正确;
D. A为固体,增加A,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平衡都不发生改变,D选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分析可逆反应的平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各物质的状态,压强只影响气体的浓度,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和量的多少无关。
3.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取决于化学反应本身,与其他外界条件无关
B.相同温度下,反应与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相同
C.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反应的平衡常数达式为
3.D
【解析】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比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且平衡常数只与反应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平衡如果正向移动,K变大,平衡如果逆向移动,K值变小。
A. 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取决于化学反应本身,并且只与温度有关,A项错误;
B. 相同温度下,反应与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互为倒数,B项错误;
C. 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项错误;
D. 反应的平衡常数达式为 ,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比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平衡常数只与反应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平衡如果正向移动,K变大,平衡如果逆向移动,K值变小。并且方程式如果颠倒,其对应电离平衡常数K值应该互为倒数。
4.在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中,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加入催化剂C.增加反应物D.增大压强
4.A
分析:一般来说,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固体的表面加等都可增大反应速率,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升高温度,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
B、如使用正催化剂,可降低反应需要能量,反应速率加快,但负催化剂减小反应速率,B错误;
C、增加反应物,其浓度不一定增大,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C错误;
D、增大压强,必须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且浓度增大时反应速率才能加快,D错误;答案选A。
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
B.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某一时刻,某种反应物的瞬时速率
C.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少,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
D.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5.D
【解析】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量来表示。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为常数,不用来表示速率,A选项错误;
B.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不是瞬时速率,B选项错误;
C.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量,都为正值,所以反应速率都为正值,C选项错误;
D.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D选项正确;
答案选D。
6.重庆一中化学组郑淇文老师,笑着拍着你的肩膀说:“这道题要是做错了,要被打板子”。在恒容条件下,能使NO2(g)+CO(g)CO2(g)+NO(g)正反应速率增大且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也增加的措施是( )
A.增大NO2或CO的浓度B.减小CO2或NO的浓度
C.通入Ne使气体的压强增大D.升高反应的温度
6.D
【解析】A.增大NO2或CO的浓度,可增大反应速率,但不改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A错误;
B.减小CO2或NO的浓度,可降低反应速率,且不改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B错误;
C.通入Ne使气体的压强增大,不改变参加反应气体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且不改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C错误;
D.升高温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且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重庆一中化学组洪朝刚老师看了这道题,说:“容我仔细品一下”。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g)+N(g)E(g) ΔH=-100 kJ·ml-1,若开始时只充入1 ml 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只充入1 ml M和1 ml N混合气体,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
A.20 kJB.50 kJC.80 kJD.信息不足无法计算
7.C
【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M(g)+N(g)E(g) ΔH=-100 kJ·ml-1,可知:每有1 ml M和1 ml N反应变为1 ml E,会放出热量100 kJ。若开始时只充入1 ml 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 ml,则反应的E的物质的量是0.2 ml,平衡时M、N的物质的量是0.2 ml,E的物质的量是0.8 ml,该反应的等效起始状态是加入1 ml M和1 ml N,故若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反应的M、N的物质的量是0.8 ml,则反应放出热量Q=100 kJ/ml×0.8 ml=80 kJ,故合理选项是C。
8.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汽车尾气的合理排放: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及时地分离出N2或CO2,正反应速率加快
C.升高温度(其它条件不变),逆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
D.在相同时间内,若消耗等物质的量NO和CO2,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8.D
【解析】A.该反应是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恒容密闭容器中,在到达平衡之前,容器内压强减小,到达平衡后,压强不变,A错误;
B.及时地分离出N2或CO2,平衡正向移动,NO、CO浓度减小,正反应速率减慢,B错误;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错误;
D.在相同时间内,若消耗等物质的量NO和CO2,则v正=v逆,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D正确。
答案选D。
9.在一绝热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v逆(X)=v正(Y)
C.X、Y的浓度比为1:1D.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9.C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该反应未达到平衡时,气体质量会改变,而容器体积不变,故气体密度在反应未达到平衡时会发生改变,当气体密度不变时,可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v逆(X)= v逆(Y),当v逆(Y)= v正(Y)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当X、Y的浓度比为1:1时,因缺少相关数据,不能说明浓度不再改变,所以反应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故C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容器为绝热容器,在反应未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温度一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压强也会随之变化,当体系内压强不发生变化时,即体系温度不变,由此可知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
对于平衡状态的判断,主要从“变量不变则平衡”判断,因此需要注意结合题干信息分析相关物理量是变量还是定量,认真审题是关键。
10.在恒容的容器中发生反应。则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①升高温度 ②增大的浓度 ③将粉碎研细 ④充入“惰性气体”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A
【解析】一般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有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用催化剂、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等。而在恒容的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并没有增大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①②③可以达到目的,④不能达到目的。
答案选A。
1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将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11.C
【解析】温度保持不变,容器的体积增加一倍,假设平衡不移动,判断B的浓度,然后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因素进行分析;
增大容器的体积相当于降低压强,温度保持不变,容器的体积增加一倍,假设平衡不移动,此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50%<60%,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即aA、根据上述分析,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故B错误;
C、根据上述分析,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故C正确;
D、根据上述分析,a答案选C。
12.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v(H2)=0.1ml/(L·min)B.v(N2)=0.2ml/(L·min)
C.v(NH3)=0.15ml/(L·min)D.v(H2)=0.005ml/(L·s)
12.B
【解析】比较生成氨的速率快慢,应该用同种物质比较,且单位统一,A中v(H2)=0.1ml/(L·min),B中v(N2)=0.2ml/(L·min),由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H2)=3v(N2)=0.2ml/(L·min) ×3=0.6ml/(L•min),C中v(NH3)=0.15ml/(L·min),由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H2)=v(NH3)= 0.15ml/(L·min) ×=0.225 ml/(L·min),D中v(H2)=0.005ml/(L·s)×60min/s=0.3 ml/(L·min),则B反应速率最快,故选B。
13.化学反应C(s)+H2O(g)CO(g)+H2(g)△H>0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水蒸气使容器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
D.加入固体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3.A
【解析】A.反应物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生成物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选项A正确;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选项B错误;
C.加入水蒸气使容器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选项C错误;
D.加入固体碳,正、逆反应速率仍然相等,平衡不移动,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4.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v正(A2)= v逆(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l AB的同时,生成n ml的B2
D.A2、B2、AB的反应速率比为2:2:1的状态
14.C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A.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但不满足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该反应是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始终是不变的,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种的浓度之间不一定满足某种关系,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选C。
15.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①NaOH固体②H2O③NH4Cl固体 ④CH3COONa固体 ⑤NaNO3固体 ⑥KCl溶液
②④⑥ B.①② C.②③⑤ D.②④⑤⑥
15.A
【解析】①加入NaOH固体,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及浓度均减小,故①错误;②加入H2O 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②正确;③加入NH4Cl固体,水解显酸性,导致氢离子的浓度、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稍增大,速率稍加快,故③错误;④加入CH3COONa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弱酸,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④正确;⑤加入NaNO3固体,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与铁反应得不到氢气,故⑤错误;⑥加入KCl溶液,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⑥正确;故②④⑥符合题意。答案:A。
【点睛】
根据Fe与盐酸反应的实质为Fe+2H+=Fe2++H2↑,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则可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进行分析解答。
16.在相同的温度下,已知反应:①N2(g)+O2(g)2NO(g)的平衡常数K=3.84×10-31;②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K=3.10×1024。则在该温度下,两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为
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
16.B
【解析】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平衡常数越大,表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已知反应:①N2(g)+O2(g)2NO(g)的平衡常数K=3.84×10-31;②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K=3.10×1024,因为3.84×10-31<3.10×1024,所以反应②进行的程度大,故选B。
17.在容积不变的某2L密闭容器中,充入H2和N2各5ml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是反应前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用H2表示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l/(L·min)
B.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l/L
C.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5min内H2与N2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1
17.D
【解析】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的压强是反应前的,由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可以知道,平衡时物质的量为10ml×=8ml,设转化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题意得:
,所以5-3x+5-x+2x=8,解得x=1ml。
A.开始到平衡时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错误;
B.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B错误;
C.反应达到平衡时,H2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x):(5-x)=1:2,C错误;
D.H2与N2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D正确;
故选D。
18.可逆反应:2A(s)+3B(g)C(g)+2D(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③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④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均增大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①④B.②⑤C.②④D.只有④
18.C
【解析】①A是固体,增加A的量,平衡不移动,故①错误;
②增大B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v(正)>v(逆),故②正确;
③2A(s)+3B(g) C(g)+2D(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均增大,故③错误;
④2A(s)+3B(g) C(g)+2D(g),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变,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均增大,故④正确;
⑤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故⑤错误;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
19.I.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aA(?)+bB(?)cC(s)+dD(?),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A减少nml,B减少ml,C增加ml,D增加nml。
(1)该反应的各系数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移动,该反应中物质的聚集状是A_____________态、B_____________态、D_____________态。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四种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ΔH__________0。(填“>”、“<”)
II.在一定条件下,xA+yB⇌zC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
(4)已知A、B、C均为气体,在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z的关系是__________.
(5)已知C是气体且x+y=z,在加压时如果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6)已知B、C是气体,现增加A的物质的量(其他条件不变),平衡不移动,则A是__________态.
19.(1)2 1 3 2 (2)气体 液体或固体 气体 (3)< (4) x+y>z (5) 逆反应 (6)固体或纯液体
【解析】根据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解答。
I.(1)同一化学反应的同一时间段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a:b:c:d=nml: ml: ml: nml=2:1:3:2,则该反应的各系数a=2,b=1,c=3,d=2;
(2)压强对化学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无影响,根据题意知,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2A+B⇌3C(s)+2D,已知生成物C是固体,要使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即化学计量数不变,那么只能是A、D是气体,B是液体或固体;
(3)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根据题意知,开始反应时A、B、C、D物质的量相等,达平衡时A、B的物质的量减少,C、D的物质的量增加,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这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
II.(4)A、B、C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降低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x+y>z;
(5)C是气体且x+y=z,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说明X、Y至少有1种不是气体,逆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6)B、C是气体,增加A物质的量(其他条件不变),平衡不移动,说明A是固体或纯液体,即A为非气态。
20.氨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可用于制取化肥和硝酸等。已知H-H键、N-H键、N≡N键的键能分别是436kJ/ml、391kJ/ml、946kJ/ml。
(1)写出合成氨的热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生成1 ml NH3需要吸收或放出_______ kJ的热量。
(2)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1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________。
(3)温度为T0C时,将2a mlH2和a mlN2放入0.5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
(4)已知373K时,可逆反应平衡常数为K=0.12,若某时刻时,测得c(N2)=1 ml/L,c(H2)=3 ml/L,c(NH3)=2 ml/L,此时可逆反应_________。
A.向正方向进行 B.向逆方向进行 C处于平衡状态
20.(1)N2(g)+3H2(g)=2NH3(g)△H=-92kJ/ml 46 (2) 加压 t2-t3 (3) 4/a2 (4) B
【解析】(1)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根据氨气和反应热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2)根据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结合图像分析解答;
(3)根据化学平衡常数k=计算;
(4)根据浓度商和平衡常数之间的大小比较,确定反应进行的方向。
(1)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946kJ/ml+3×436kJ/ml-6×391kJ/ml=-92kJ/ml,据此书写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92kJ/ml;生成1ml氨气放出92kJ热量,则生成1ml氨气放出46kJ热量;
(2)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根据图像可知改变条件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改变的条件是加压;t3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5时平衡不移动,所以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t2-t3;
(3)氮气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c(N2)==aml/L,c(NH3)==2aml/L,c(H2)==aml/L;化学平衡常数K==;
(4)浓度商=≈0.15>0.12,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
易错小题(3)(4),根据三行式计算平衡常数,根据Qc与K之间的关系,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21.回答下列问题:
(1)某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和,二者存在平衡:2(黄色)+2H+(橙色)+2H2O
①若平衡体系滴加少量浓H2SO4(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溶液显_______色。
②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
a.和 的浓度相同 b.2v()=v() c.溶液的颜色不变
(2)H2O2 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
a.MnO2 b.FeCl3 c.Na2S2O3 d.KMnO4
(3)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3B(g)2C(g) ΔH<0,根据下列速率—时间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时刻所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t1________;t3________;t4________;
②产物C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
③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
21.(1)①橙 ② c (2) ab (3)①升高温度 加入催化剂 减小压强 ② t0~t1段 ③ t3~t4段
【解析】分析速率-时间图象时,先看新平衡与原平衡的相对位置,若新平衡在原平衡的上方,则表明改变的反应条件是“增大”,若新平衡在原平衡的下方,则改变的条件是“减小”;若v(正) >v(逆),则平衡正向移动;若v(正)<v(逆),则平衡逆向移动;若v(正)=v(逆),则平衡不移动。
(1)①若平衡体系滴加少量浓H2SO4,平衡正向移动,c()增大,则溶液显橙色。
②a.和的浓度相同,可能是反应进行的某个阶段,不一定是平衡状态,a不合题意;
b.2v()=v(),在反应过程中的任何阶段,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状态,b不合题意;
c.溶液的颜色不变,表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为:橙;c;
(2)H2O2 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MnO2、FeCl3都可加快分解速率,都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ab。答案为:ab;
(3)从图中可以看出,t1~t2段,v(正)<v(逆),则平衡逆向移动,且新平衡在原平衡的上方;t3~t4段,v(正)=v(逆),则平衡不移动,且新平衡在原平衡的上方;t4~t5段,v(正)<v(逆),则平衡逆向移动,且新平衡在原平衡的下方。
①分析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可得出下列时刻所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t1为升高温度;t3为加入催化剂;t4为减小压强;
②从图中看,改变条件后,除去t3~t4段平衡不移动外,另两段平衡都逆向移动,所以产物C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时间段是t0~t1段;
③t1~t2段、t3~t4段,反应速率都是加快,t4~t5段,反应速率减慢,所以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t3~t4段。
答案为: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减小压强;t0~t1段;t3~t4段。
【点睛】
判断影响平衡的条件时,应从新、旧平衡中的速率大小关系,确定改变的条件是“增大”还是“减小”;从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确定平衡移动的方向;两方面结合,可确定改变的条件。
22.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平衡状态。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根据图,升高温度,K值将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00℃时,从反应开始到化学平衡状态,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用nB、tB表示)。
(3)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填字母,下同)。
a.υ生成(CH3OH)=υ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4)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___。
a.c(H2)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减小
22.(1) 减小 (2) ml·L-1·min-1 (3)cd (4) cd
【解析】由方程式可得反应平衡常数K=,根据所给图像判断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为吸热反应,由于υ(CH3OH)∶υ(H2)=1∶2,因此可先求出υ(CH3OH),再推算出υ(H2)。根据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行解答。
(1)由方程式可得反应平衡常数K=,根据所给图像判断,500℃时CH3OH的物质的量比300 ℃时CH3OH的量少,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
故答案为 减小
(2)根据图像υ(CH3OH)= ml·L-1·min-1,由于υ(CH3OH)∶υ(H2)=1∶2,则υ(H2) =ml·L-1·min-1 。
故答案为ml·L-1·min-1
(3)a项,均为正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故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项,由于气体的总质量为定值,且容器的体积保持不变,故密度一直不变,密度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项,由于气体的总质量为定值,建立平衡过程中混合气的物质的量变化,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项,CO、H2、CH3OH的浓度不再变化是平衡状态的特征标志。
故答案为cd;
(4)体积压缩,即增大压强,平衡右移;a项,由于体积减小,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增加,c(H2)增大;b项,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c项,增大压强,平衡右移,CH3OH物质的量增大;d项,增大压强,平衡右移,H2物质的量减小,CH3OH物质的量增大,由于=,故减小。
故答案为c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0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B卷 滚动提升检测)(学生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0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A卷 基础过关检测)(学生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恒容的容器中发生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2单元 电化学基础(A卷 基础过关检测)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