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6单元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选考)(B卷 滚动提升检测)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6单元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选考)(B卷 滚动提升检测)试卷01
    第16单元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选考)(B卷 滚动提升检测)试卷02
    第16单元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选考)(B卷 滚动提升检测)试卷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6单元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选考)(B卷 滚动提升检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第16单元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选考)(B卷 滚动提升检测)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六单元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选考)
    B卷 滚动提升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B.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离子键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D.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1.B
    【解析】
    A.还可能有共价键,比如NH4Cl,错误;
    B.如氯化铵,铵根离子与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正确;
    C.还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比如H2O2,错误;
    D.HMnO4中就没有离子键,错误。
    2.X、Y是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①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②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③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④X在暗处可与H2反应,Y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H2反应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D
    【解析】
    ①X原子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X在Y的下方,则非金属性X比Y弱,①错误;
    ②卤族元素氢化物越稳定,其非金属性越强,②正确;
    ③Y能置换NaX中的X,则非金属性X比Y弱,③不正确;
    ④单质与H2化合越容易,其非金属性越强,④正确;
    综上所述,②④正确,故选D。
    3.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氢元素与其他元素既可形成共价化合物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 > NH3 > SiH4
    C.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D.下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 > C > Si

    3.D
    【解析】
    A.H与F、Cl等可形成共价化合物,与Na等可形成离子化合物,故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A正确;
    B.非金属性O>N>Si,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 > NH3 > SiH4,B正确;
    C.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C正确;
    D.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故不能比较Cl、C的非金属性,D错误;
    故选D。
    4.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点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B.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C.A、B、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
    D.A、B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4.B
    【解析】
    O点代表氢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由里往外延伸,由图可以知道O、B连线的三元素为第IA族,A为S元素,B为Na元素,C为Al元素。
    A.由原子序数可以知道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A正确;
    B.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增大,若电子层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B错误;
    C.A、B、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H2SO4、NaOH、Al(OH)3,Al(OH)3具有两性可与强酸强碱反应,C正确;
    D.S与Na可形成Na2S2,与Na2O2相似,过硫根里的S与S之间为共价键,D正确;
    故选B。
    5.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X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化合生成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W>X>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C.H4ZO4和H3WO4是弱酸
    D.元素X、Z、W、Y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5.D
    【解析】
    X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化合生成盐,盐为硝酸铵,则X为N元素,结合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可知Y为O,W为P,Z为Si。
    A.原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在同周期,电子层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不同周期,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则Z>W>X>Y,A正确;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较的是元素的非金属性,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非金属性越强,则X>W>Z,B正确;
    C. Z为Si ,W为P,H4SiO4和H3PO4是弱酸,C正确;
    D.元素Y为O,没有+6价,D错误;
    故答案选:D。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与Z同主族且二者可形成离子化合物,W最外是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X C.元素W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减
    6.B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Y为O元素。X与Z同主族且二者可形成离子化合物,所以X为H元素,Z为Na元素,W最外是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所以W为S元素。据此解答此题。
    A.根据上述分析:X为H元素,Y为O元素,W为S元素,其非金属性:O B.根据上述分析:Y为O元素,Z为Na元素,W为S元素,其原子半径: Na>S>O,故B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W为S元素,它形成的H2SO3为弱酸,故C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Z为Na元素,Z的氧化物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氧化钠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属于强减,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故D错误;
    故答案:B。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5 g甲基(-14CH3)所含的电子数为9NA
    B.100 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氧原子数为4NA
    C.22.4 L Cl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NA
    D.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7.B
    【解析】
    A. 常温常压下,15 g甲基(-14CH3)物质的量为mol,所含的电子数小于9NA,A错误;
    B. 100 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质量为46g,即乙醇物质的量为1mol,乙醇中氧原子数为NA,同理可知,水的质量为54g,物质的量为3mol,即水中氧原子数为3NA,即溶液中氧原子共4NA,B正确;
    C. 22.4 L Cl2未指明环境状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C错误;
    D. 浓硫酸随反应进行浓度变稀后不与铜继续反应,50mL 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小于0.46NA,D错误。
    答案为B。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越大,该元素的电负性就越大
    B.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C.原子失去电子越多,说明其还原性越强
    D.同一原子的能层越高,S电子云的半径越大
    8.D
    【解析】
    A.同一周期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大,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有增大趋势,但第IIIA族第一电离能小于第IIA,第VA族第一电离能大于第VIA,所以第一电离能递变规律与金属性递变规律不完全相同,故A错误;
    B.原子半径由电子层数、核电荷数等因素共同决定,故B错误;
    C.还原性的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失电子多少无关,故C错误;
    D.不同能层的s原子轨道的形状相同,但能层序数越大,电子距离原子核越远,半径越大,故D正确。
    答案选D。
    9.关于CS2,SO2,NH3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极性分子
    B.SO2和NH3均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
    C.CS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在三种物质中熔、沸点最低
    D.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是由于NH3分子有极性
    9.B
    【解析】
    A.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水是极性分子,CS2是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
    B.由于SO2和NH3都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二者均易溶于水,故B正确;
    C.由于CS2常温下是液体,SO2和NH3常温下是气体,CS2熔沸点最高,故C错误;
    D.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除了由于NH3分子有极性外,还因为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故D错误。
    答案选B。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Z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W原子最外层比Y原子最外层少1个电子,W的单质制得的金属容器常温下可盛装浓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 与X可以分别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1:2、1:3、1:4的化合物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Y>Z>W
    C.原子半径:X D.简单离子半径:W>Z
    10.A
    【解析】
    Z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Z为N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X为第一周期的H元素;W单质制得的金属容器常温下可盛装浓硫酸,W为Al元素;W原子最外层比Y原子最外层少1个电子,Y为C元素。
    A项,Y与X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如C2H2、苯等)、1:2(如C2H4等单烯烃)、1:3(CH3CH3)、1:4(CH4)的化合物,A项正确;
    B项,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W,B项错误;
    C项,根据“层多径大,序大径小”,原子半径:XZYW,C项错误;
    D项,W和Z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根据“序大径小”,简单离子半径:ZW,D项错误;
    答案选A。
    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不正确的是
    A.溶解度:Na2CO3>NaHCO3 B.热稳定性:HCl>PH3
    C.沸点:C2H5SH>C2H5OH D.碱性:Be(OH)2 11.C
    【解析】
    A.碳酸钠的溶解度应该大于碳酸氢钠,实际碳酸氢钠在含钠化合物中属于溶解度相对很小的物质,选项A正确;
    B.同周期由左向右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所以稳定性应该是:HCl>PH3,选项B正确;
    C.C2H5OH分子中有羟基,可以形成分子间的氢键,从而提高物质的沸点,沸点:C2H5SH D.同周期由左向右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所以碱性应该是:LiOH>Be(OH)2,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与X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Y2X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r(X)
    C.X和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WX2为直线型分子
    D.Y、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
    12.D
    【解析】
    Y+与X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为Na;X为O;X、W同主族,则W为S;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Z为Al,以此分析。
    Y+与X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为Na;X为O;X、W同主族,则W为S;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Z为Al。
    A Y2X2为Na2O2,属于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为Na+和,个数比为2:1,故A错误;
    B. 同周期原子半径递减,同主族原子半径递增,则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r(X),故B错误;
    C. X和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SO2,其中S原子为sp2杂化,呈“V”型结构,故C错误;
    D. Y、Z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NaOH、Al(OH)3,二者混合可以发生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3.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W+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R与Y可形成RY2、RY3型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与氢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
    B.W2Y、W2Y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强
    D.XY2通入W的硅酸盐溶液中,溶液先变浑浊再变澄清
    13.B
    【解析】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其为C元素;W+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由离子带电荷,可确定Y为O元素,W为Na元素;R与Y可形成RY2、RY3型化合物,则R为S元素;Z的原子序数介于O与Na之间,且为主族元素,从而得出Z为F元素。
    A.Y为O元素,与氢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H2O2分子中含有-O-O-非极性键,A不正确;
    B.W2Y、W2Y2分别为Na2O、Na2O2,二者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B正确;
    C.Z为氟元素,没有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C不正确;
    D.XY2为CO2,通入钠的硅酸盐溶液中,生成硅酸沉淀,溶液变浑浊,但不溶于过量的碳酸溶液,D不正确;
    故选B。
    14.X、Y均为短周期元素,且X为第ⅠA族元素,Y为第ⅥA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由X、Y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C.X2Y既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D.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中,X、Y的原子个数比不可能是1∶1
    14.C
    【解析】
    X、Y为短周期元素,X为第ⅠA族元素,Y为ⅥA族元素,则X可能为H、Li、Na三种元素,Y可能为O、S两种元素,据此分析判断。
    X、Y为短周期元素,X为第ⅠA族元素,Y为ⅥA族元素,则X可能为H、Li、Na三种元素,Y可能为O、S两种元素。
    A.当X为H,Y为O、S时,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故A错误;
    B.当X为H时,由X、Y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所有原子不可能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H原子满足最外层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B错误;
    C.化学式为X2Y的有H2O或Na2O或Li2O,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
    D.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为1∶1的有H2O2或Na2O2,故D错误;
    故选C。
    15.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X的质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W形成的化合物易溶于水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Z
    C.Y单质的表面会形成氧化物保护膜
    D.原子半径:X>Y>Z>W
    15.C
    【解析】
    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说明Z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Y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又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X的质子数相同,可以推知X、Y、Z、W分别是C、Mg、S、Cl,据此回答。
    A.X、W形成的化合物是四氯化碳,难溶于水,故A错误;
    B.C和S的非金属性S>C,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X,故B错误;
    C.Y是镁,单质的表面会形成氧化物保护膜,故C正确;
    D.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Y>Z>W>X,故D错误;
    故选C。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分子(HOCH2−CHOH−CHOH−CHOH−CHOH−CHO)中的手性碳原子数为4
    B.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C.[Co(NH3)4Cl2]+的中心离子配位数为6
    D.AB2是V形,其A可能为sp2杂化
    16.B
    【解析】
    A.葡萄糖分子(HOCH2−CHOH−CHOH−CHOH−CHOH−CHO)中,4个-CHOH-上的碳原子都是手性碳原子,A正确;
    B.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应为,B不正确;
    C.[Co(NH3)4Cl2]+的中心离子分别与4个NH3分子中的N原子、2个Cl-形成6个配位键,C正确;
    D.AB2是V形,表明A原子的最外层至少有1对孤对电子,则A的价层电子对数可能为3,其A可能为sp2杂化,D正确;
    故选B。
    17.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N能层中有4s、4p、4d、4f四个能级,共16个轨道,可容纳32种运动状态的电子
    B.在K能层中,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
    C.s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为球面,而p电子在纺锤形曲面上运动
    D.电子云通常是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
    17.A
    【解析】
    A.N能层中有4s、4p、4d、4f四个能级,各具有1、3、5、7个轨道,每个轨道最多可容纳2个子,故可容纳32个电子,所以有32种运动状态,A正确;
    B.在K能层中,只有1条轨道,能容纳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B不正确;
    C.s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主要是球面,而p电子主要在纺锤形曲面上运动,不过核外其它区域也会出现电子的运动轨迹,只是出现的机会相对较少,C不正确;
    D.电子云通常是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出现的机会多少,但小黑点不表示电子,D不正确;
    故选A。
    18.大气中存在一种潜在的温室气体SF5-CF3,关于SF5-CF3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B.分子中有σ键无π键
    C.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1molSF5-CF3分子中含9个共价键
    18.B
    【解析】
    A.SF5-CF3分子中所有C原子最外层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无孤对电子,C原子为sp3杂化,分子中S原子与六个原子成键,形成八面体结构,S原子在八面体的中心,C原子结合四个原子,为四面体结构,则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故A错误;
    B.SF5-CF3分子中只有共价单键,则分子中只有σ键,没有π键,故B正确;
    C.根据A项分析,分子中S原子与六个原子成键,S外围是六对电子对,12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一个SF5-CF3中只有含5个S−F、1个S−C、3个C−F键,则1molSF5-CF3分子中含9NA个共价键,故D错误;
    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
    19.如图所示,直线交点处的圆圈为NaCl晶体中Na+或Cl-所处的位置。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排列的。

    (1)在晶体中,每个Na+的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___个。
    (2)晶体中每一个重复的结构单元叫晶胞。在NaCl晶胞中正六面体的顶角上、面上、棱上的Na+或Cl-为该晶胞与其相邻的晶胞所共有,一个晶胞中Cl-的个数等于___,即___(填计算式);Na+的个数等于___,即____(填计算式)。
    19.(1)12 (2) 4 8×+6×=4 4 12×+1=4
    【解析】
    (1)在NaCl晶胞中,Na+或Cl-所处的位置是顶点面心和棱边的中点,钠离子、氯离子的配位数都是6,所以与Na+最接近的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12个,故答案为:12;
    (2)根据均摊法:①处于顶点的离子,同时为8个晶胞共有,每个离子有属于晶胞.②处于棱上的离子,同时为4个晶胞共有,每个离子有属于晶胞。③处于面上的离子,同时为2个晶胞共有,每个离子有属于晶胞,④处于晶胞内部(体心)的离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由此可知,在NaCl晶胞中,含Cl-:8×+6×=4;含Na+:12×+1=4;
    故答案为:4;8×+6×=4;4;12×+1=4。
    20.氮元素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可形成卤化氮、氮化物、叠氮化物及配合物等多种化合物。
    (1)NF3、NBr3、NCl3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原因是__。
    (2)Mg3N2遇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叠氮酸(HN3)是一种弱酸,可部分电离出H+和N。请写出两种与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___。
    (4)NaN3与KN3相比,NaN3的晶格能___(填“>”、“=”或“<”)KN3的晶格能。
    (5)某元素X形成的离子X+中K、L、M三个电子层均充满了电子。它与N3-形成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X+的符号是___,晶体中距离每个N3-最近的X+有___个。

    20.(1)NBr3>NCl3>NF3 三种物质的晶体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大则分子间的作用力大,沸点高,因此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NBr3>NCl3>NF3 (2) Mg3N2+6H2O=3Mg(OH)2↓+2NH3↑ (3) N2O、CO2 (4) > (5)Cu+ 6
    【解析】
    (1)NF3,NBr3、NCl3都是分子晶体,且结构相似,它们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为:NBr3>NCl3>NF3,相对分子质量大则分子间的作用力大,沸点高,所以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NBr3>NCl3>NF3;
    (2)Mg2N2遇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氨气,根据元素守恒,可写出化学方程式:Mg3N2+6H2O=3Mg(OH)2↓+2NH3↑;
    (3)N3-中有三个原子,价电子数为16,根据等电子原理可知,与它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CO2、CS2、BeCl2等;
    (4)因为钠离子的半径比钾离子的半径小,所以NaN3的晶格比KN3的晶格能大;
    (5)X+中K、L、M三个电子层均充满了电子,所以X+核外有28个电子,即X的核电荷数为29,所以X为铜元素,X+为Cu+,根据晶体结构图可知,每个与其距离最近的Cu+有6个;
    21.A、B、C、D、E、F为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核电荷数依次递增。已知:B原子有3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等;D原子最外能层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E是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F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是非金属元素,且A、C、F可形成离子化合物。请回答:
    (1)A、D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______,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
    (2)B、C、D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同),B、C、F最高价含氧酸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B、C、D、E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
    (3)元素A、D、E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为_________,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
    (4)C的氢化物极易溶于D的常见氢化物,列出所有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sp3 V形 (2) H2O>NH3>CH4 HClO4>HNO3>H2CO3 Na 【解析】
    A、B、C、D、E、F为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核电荷数依次递增,B原子有3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等,则B为C元素;E是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且E的原子序数大于B,所以E是Na元素;F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F是Cl元素;D原子最外能层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D的原子序数大于C而小于E,则D是O元素,C为N元素,A是非金属元素,且A、C、F可形成离子化合物,且A在原子序数最小,所以A是H元素,结合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B为C,C为N,D为O,E为Na,F为Cl,
    (1)H、O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为H2O,O原子成键δ数目为2,孤电子对数为=2,因此O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2=4,O原子杂化类型是sp3;H2O分子VSEPR构型为正四面体,其分子结构中含有2对孤电子对,因此空间构型为V型;
    (2)C、N、O元素为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越强,因此非金属性:CNH3>CH4;因非金属性CHNO3>H2CO3;因N原子核外2p轨道电子半充满,难以失去电子,因此第一电离能:N>O,Na原子核外3s轨道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故第一电离能:Na (3)H、O、Na形成的化合物为NaOH,其中Na+与OH-通过离子键连接,O与H通过共价键连接,因此NaOH电子式为,故答案为:;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4)NH3与H2O都是极性分子,二者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且二者之间能够形成氢键,综上使得氨气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大,故答案为:①氨分子与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②氨分子和水分子都是极性分子,③氨气与水可发生化学反应。
    22.碳、铜、锡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元素周期表里,锡和碳同族,锡在第五周期。基态锡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据此推测,锡的常见正价是__________。
    (2)磷化铜(Cu3P2)用于制造磷青铜,磷青铜是含少量锡、磷的铜合金。磷化铜与水反应产生有毒的磷化氢(PH3)气体,PH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P、S的第一电离能(I1)的大小为I1(P) __________I1(S)(填“>”“<”或“=”)
    (3)CO32-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乙烯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
    (4)NH3的沸点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PH3的沸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磷青铜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中P原子位于由铜原子形成的__________的空隙中。若晶体密度为ag·cm-3,P与最近的Cu原子的核间距为__________nm(用含NA的代数式表示)。

    22.(1)5s25p2 +2、+4 (2)三角锥形 > (3)sp2 5:1 (4)高于 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PH3不能 (5) 正八面体
    【解析】
    (1)锡在第五周期ⅣA族元素,其价电子为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p2,第四主族常见价态为+2、+4价;
    (2)N、P为同主族元素,和NH3的分子构型相同,NH3为三角锥型,则PH3为三角锥型;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随原子序数的递增,有增大的趋势,但核外电子拍布满足充满或半充满状态时,第一电离能大于其后面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I1(P)>I1(S);
    (3)CO32-中C原子孤对电子数=(a-所带电荷-xb)=(4+2-3×2)=0,杂化轨道类型为sp2;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则σ键5条,π键1条,比值为:5:1;
    (4)氢键为分子间的作用力,对物质的熔沸点影响较大,氢键存在于,氨分子间存在氢键,磷化氢无氢键,则氨的沸点高于磷化氢;
    (5)观察磷青铜晶体的晶胞结构,Cu原子位于正方体的六个面的中心位置,形成正八面体的结构;P原子与最近的Cu原子之间的距离为:棱长,Sn原子:8×=1,Cu原子:6×=3,P为1,化学式为:SnCu3P,摩尔质量为:342g/mol,1mol时的体积为:342g/ ag/cm3,由NA个晶胞组成,晶胞的体积为:342 cm3/aNA,棱长=cm,P与最近的Cu原子的核间距为;
    (1)锡在第五周期ⅣA族元素,其价电子为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p2,第四主族常见价态为+2、+4价;
    (2)N、P为同主族元素,和NH3的分子构型相同,NH3为三角锥型,则PH3为三角锥型;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随原子序数的递增,有增大的趋势,但核外电子拍布满足充满或半充满状态时,第一电离能大于其后面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I1(P)>I1(S),答案为:三角锥型;>;
    (3)CO32-中C原子孤对电子数=(a-所带电荷-xb)=(4+2-3×2)=0,杂化轨道类型为sp2;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则σ键5条,π键1条,比值为:5:1;
    (4)氢键为分子间的作用力,对物质的熔沸点影响较大,氢键存在于,氨分子间存在氢键,磷化氢无氢键,则氨的沸点高于磷化氢,答案为:高于;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PH3不能;
    (5)观察磷青铜晶体的晶胞结构,Cu原子位于正方体的六个面的中心位置,形成正八面体的结构;P原子与最近的Cu原子之间的距离为:棱长,Sn原子:8×=1,Cu原子:6×=3,P为1,化学式为:SnCu3P,摩尔质量为:342g/mol,1mol时的体积为:342g/ ag/cm3,由NA个晶胞组成,晶胞的体积为:342 cm3/aNA,棱长=cm,P与最近的Cu原子的核间距为;
    【点睛】
    本题为原子结构综合考查题,其中氢键为较强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对物质的熔沸点影响较大,可以存在于分子之间,也可存在于分子内不相邻的N、O、F与H原子之间。

    相关试卷

    第17单元 有机化学基础(选考)(B卷 滚动提升检测)(学生版): 这是一份第17单元 有机化学基础(选考)(B卷 滚动提升检测)(学生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6单元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选考)(B卷 滚动提升检测)(学生版): 这是一份第16单元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选考)(B卷 滚动提升检测)(学生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6单元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选考)(A卷 基础过关检测)(学生版): 这是一份第16单元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选考)(A卷 基础过关检测)(学生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