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高中物理(新教材)新教科版同步学案第四章 6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高中物理(新教材)新教科版同步学案第四章 6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第1页
    2022年高中物理(新教材)新教科版同步学案第四章 6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第2页
    2022年高中物理(新教材)新教科版同步学案第四章 6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及答案,共17页。

    一、动力学方法测质量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如果已知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可以求出它的加速度,进一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它的质量.
    二、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运动学的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三、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结合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力.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根据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可以判断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 √ )
    (2)根据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可以判断物体受到的每个力的方向.( × )
    (3)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由它的受力决定的.( √ )
    (4)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由它对其他物体的施力情况决定的.( × )
    2.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8 kg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用一水平拉力F=20 N拉物体由A点开始运动,经过8 s后撤去拉力F,再经过一段时间物体到达B点停止.则:(g=10 m/s2)
    图1
    (1)在拉力F作用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2)撤去拉力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1=________m/s;
    (3)撤去拉力F后物体运动的距离x=________m.
    答案 (1)0.5 (2)4 (3)4
    解析 (1)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竖直方向mg=N
    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N=ma1
    解得a1=eq \f(F-μN,m)=0.5 m/s2
    (2)撤去拉力时物体的速度v=a1t
    解得v=4 m/s
    (3)撤去拉力F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2
    解得a2=-μg=-2 m/s2,由0-v2=2a2x
    解得x=eq \f(0-v2,2a2)=4 m.
    一、动力学方法测质量
    1.基本思路
    由运动学公式及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加速度,再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F=ma求出物体的质量.
    2.动力学方法测质量的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2)选择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质量.
    (2020·潍坊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2所示,木箱在100 N的拉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以5 m/s的速度匀速前进,已知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拉力F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7°,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F,求:
    图2
    (1)木箱的质量;
    (2)撤去拉力后木箱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答案 (1)22 kg (2)1 s
    解析 (1)对木箱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Fsin 37°+N=mg,Fcs 37°=f,f=μN
    联立解得:m=22 kg
    (2)木箱匀减速运动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μmg=ma,0=v0-at,联立解得:t=1 s.
    二、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1.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的基本思路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及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流程图如下:
    eq \x(已知物体受力情况)eq \(―――→,\s\up7(由F=ma))eq \x(求得a)eq \(――――――――――――――→,\s\up30(由\b\lc\{\rc\ (\a\vs4\al\c1(vt=v0+at,x=v0t+\f(1,2)at2,vt2-v\\al(,02)=2ax))))eq \x(求得x、v0、vt、t)
    2.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的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分析图.
    (2)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加速度.
    (4)结合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选择运动学公式,求运动学物理量——任意时刻的位移和速度,以及运动时间等.
    (2020·合肥六校联考)如图3所示,有一光滑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其倾角为30°,物体从斜面底端以10 m/s速度冲上斜面.求:
    图3
    (1)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斜面足够长);
    (2)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时间.
    答案 (1)10 m (2)5 s
    解析 (1)对物体受力分析
    F1=mgsin θ=ma
    a=gsin θ=5 m/s2
    由vt2-v02=-2ax得:
    x=eq \f(vt2-v02,-2a)=eq \f(-102,-2×5) m=10 m
    (2)由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时间t=eq \f(vt-v0,-a)=eq \f(0-10,-5) s=2 s
    质量为m=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在对物体施加如图4所示的力F,F=10 N,θ=37°,经t1=10 s后撤去力F,再经一段时间,物体又静止,则:(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
    图4
    (1)说明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经历的运动状态.
    (2)物体运动过程中最大速度是多少?
    (3)物体运动的总位移是多少?
    答案 (1)见解析 (2)5 m/s (3)27.5 m
    解析 (1)当力F作用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撤去F的瞬间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撤去F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
    (2)撤去F前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甲,有:
    Fsin θ+N1=mg,Fcs θ-f=ma1
    f=μN1
    x1=eq \f(1,2)a1t12
    vt=a1t1,
    联立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x1=25 m,vt=5 m/s
    (3)撤去F后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有:
    f′=μN2=ma2,N2=mg,2a2x2=vt2,
    联立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x2=2.5 m
    物体运动的总位移:x=x1+x2,解得x=27.5 m
    三、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1.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的基本思路
    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再分析物体的受力,求出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流程图如下:
    2.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的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2)选择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
    (4)选择合适的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由合力和已知力求出待求的力.
    质量为200 t的机车从停车场出发,匀加速行驶225 m后,速度达到54 km/h,此时,司机关闭发动机让机车进站,机车又行驶了125 m才停在站上.设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求:
    (1)机车所受的阻力的大小;
    (2)机车关闭发动机前所受到的牵引力的大小.
    答案 (1)1.8×105 N (2)2.8×105 N
    解析 (1)v1=54 km/h=15 m/s
    减速阶段:初速度v1=15 m/s,末速度v2=0,位移x2=125 m
    由v22-v12=2a2x2得
    加速度a2=-eq \f(v12,2x2)=-eq \f(152,2×125) m/s2=-0.9 m/s2,
    负号表示a2方向与v1方向相反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阻=ma2=2×105×(-0.9) N=-1.8×105 N
    负号表示F阻方向与v1方向相反.
    (2)初速度v0=0,末速度v1=15 m/s,位移x1=225 m
    由v12-v02=2a1x1得
    加速度a1=eq \f(v12,2x1)=eq \f(152,2×225) m/s2=0.5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引-|F阻|=ma1=2×105×0.5 N=1×105 N
    解得机车的牵引力为F引=2.8×105 N.
    四、多过程问题分析
    1.当题目给出的物理过程较复杂,由多个过程组成时,要明确整个过程由几个子过程组成.将复杂的过程拆分为几个子过程,分析每一个子过程的受力情况、运动性质,用相应的规律解决问题.
    2.注意分析两个子过程交接的位置,该交接点速度是上一过程的末速度,也是下一过程的初速度,它起到“桥梁”的作用,对解决问题有重要作用.
    如图5所示,ACD是一滑雪场示意图,其中AC是长L=8 m、倾角θ=37°的斜坡,CD段是与斜坡平滑连接的水平面.人从A点由静止下滑,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不变,又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人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sin 37°=0.6,cs 37°=0.8)求:
    图5
    (1)人从斜坡顶端A滑至底端C所用的时间;
    (2)人在离C点多远处停下?
    答案 (1)2 s (2)12.8 m
    解析 (1)人在斜坡上下滑时,对人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设人沿斜坡下滑的加速度为a,沿斜坡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θ-f=ma
    f=μN
    垂直于斜坡方向有N-mgcs θ=0
    联立以上各式得a=gsin θ-μgcs θ=4 m/s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L=eq \f(1,2)at2
    解得:t=2 s.
    (2)人在水平面上滑行时,水平方向只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作用.设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设人到达C处的速度为v,则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
    人在斜坡上下滑的过程:v2=2aL
    人在水平面上滑行时:0-v2=-2a′x
    联立解得x=12.8 m.
    1.(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多选)如图6所示,质量为m=1 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v0=10 m/s时,给物体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为2 N的恒力F,在此恒力F作用下(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图6
    A.物体经10 s速度减为零
    B.物体经2 s速度减为零
    C.物体的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
    D.物体的速度减为零后将向右运动
    答案 BC
    解析 物体向左运动时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μN=μmg=3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eq \f(F+f,m)=eq \f(2+3,1) m/s2=5 m/s2,方向向右,物体的速度减为零所需的时间t=eq \f(v0,a)=eq \f(10,5) s=2 s,A错误,B正确.物体的速度减为零后,由于F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将保持静止,C正确,D错误.
    2.(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如图7所示,质量为m=3 kg的木块放在倾角θ=30°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木块可以沿斜面匀速下滑.若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木块上,使其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经过t=2 s 时间木块沿斜面上滑4 m的距离,则推力F的大小为(g取10 m/s2)( )
    图7
    A.42 N B.6 N C.21 N D.36 N
    答案 D
    解析 木块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由平衡条件知:mgsin θ=μmgcs θ;当在推力作用下加速上滑时,由运动学公式x=eq \f(1,2)at2得a=2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 θ-μmgcs θ=ma,得F=36 N,D正确.
    3.(动力学方法测质量)大家知道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可是在宇宙空间怎样测量物体的质量呢?如图8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双子星号”宇宙飞船的质量为3 200 kg,其尾部推进器提供的平均推力为900 N,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8 s测出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是1.0 m/s.则:
    图8
    (1)空间站的质量为多大?
    (2)在8 s内飞船对空间站的作用力为多大?
    答案 (1)4 000 kg (2)500 N
    解析 (1)飞船和空间站的加速度a=eq \f(Δv,Δt)=0.125 m/s2,以空间站和飞船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得M=eq \f(F,a)=7 200 kg.
    故空间站的质量m=7 200 kg-3 200 kg=4 000 kg.
    (2)以空间站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500 N.
    4.(多过程问题分析)如图9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粗糙斜面与水平面夹角θ=30°.一个质量m=1 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F=10 N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eq \f(\r(3),6).g取10 m/s2.
    图9
    (1)求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拉力F作用1.2 s后撤去,求物体在上滑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
    答案 (1)2.5 m/s2 (2)2.4 m
    解析 (1)对物体受力分析,
    物体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N=mgcs θ=5eq \r(3)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的加速度a1=eq \f(F-mgsin θ-f,m)=eq \f(F-mgsin θ-μN,m)=2.5 m/s2
    (2)当拉力F作用t0=1.2 s时,速度大小为v=a1t0=3 m/s,物体向上滑动的距离x1=eq \f(1,2)a1t02=1.8 m.
    此后它将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
    a2=eq \f(mgsin θ+μN,m)=7.5 m/s2.
    这一过程物体向上滑动的距离x2=eq \f(v2,2a2)=0.6 m.
    整个上滑过程物体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
    x=x1+x2=2.4 m.
    考点一 由动力学方法测质量
    1.一艘在太空飞行的宇宙飞船,开动推进器后受到的推力是800 N,开动5 s的时间,速度的改变为2 m/s,则宇宙飞船的质量为( )
    A.1 000 kg B.2 000 kg C.3 000 kg D.4 000 kg
    答案 B
    解析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得,飞船的加速度为a=eq \f(Δv,Δt)=eq \f(2,5) m/s2=0.4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飞船的质量为m=eq \f(F,a)=eq \f(800,0.4) kg=2 000 kg,B项正确.
    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甲所示,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这两个图像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
    图1
    A.0.5 kg,0.4 B.1.5 kg,eq \f(2,15)
    C.0.5 kg,0.2 D.1 kg,0.2
    答案 A
    解析 由F-t图像和v-t图像可得,物块在2~4 s内所受推力F1=3 N,物块做匀加速运动,a=eq \f(Δv,Δt)=eq \f(4,2) m/s2=2 m/s2,F1-f=ma,
    物块在4 s到6 s所受推力F2=2 N,
    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f,f=μmg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
    m=0.5 kg,μ=0.4,故A选项正确.
    考点二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3.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划痕.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 m/s2,则汽车刹车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
    A.7 m/s B.14 m/s C.10 m/s D.20 m/s
    答案 B
    解析 设汽车刹车后滑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解得:a=μg.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式得v02=2ax,可得汽车刹车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0=eq \r(2ax)=eq \r(2μgx)=eq \r(2×0.7×10×14) m/s=14 m/s,因此B正确.
    4.用30 N的水平外力F,拉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20 kg的物体,外力F作用
    3 s后撤去.则第5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分别是( )
    A.4.5 m/s,1.5 m/s2 B.7.5 m/s,1.5 m/s2
    C.4.5 m/s,0 D.7.5 m/s,0
    答案 C
    解析 在外力F作用下a=eq \f(F,m)=eq \f(30,20) m/s2=1.5 m/s2,3 s末的速度v=at=4.5 m/s,3 s后撤去外力,此后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a′=0,物体做匀速运动,v′=v=4.5 m/s,故C正确.
    5.如图2所示为某小球所受的合力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各段的合力大小相同,作用时间相同,且一直作用下去,设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F水平向右为正,由此可判定( )
    图2
    A.小球向右运动,再返回停止
    B.小球向右运动,再返回不会停止
    C.小球始终向右运动
    D.小球向右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
    答案 C
    解析 作出相应的小球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小球始终向右运动,选项C正确.
    考点三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6.如图3所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如果车距不够,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及安全气囊.假定乘客质量为70 kg,汽车车速为108 km/h(即30 m/s),从踩下刹车到车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 s,安全带及安全气囊对乘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
    图3
    A.420 N B.600 N
    C.800 N D.1 000 N
    答案 A
    解析 从踩下刹车到车完全停止的5 s内,乘客的速度由30 m/s减小到0,视为匀减速运动,则有a=eq \f(vt-v0,t)=-eq \f(30,5) m/s2=-6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安全带及安全气囊对乘客的平均作用力F=ma=70×(-6) N=-420 N,负号表示力的方向跟初速度方向相反.所以选项A正确.
    7.质量为0.8 kg的物体在一水平面上运动,图4中图线a、b分别表示该物体不受拉力作用和受到水平拉力作用时的v-t图像,则拉力和摩擦力之比为( )
    图4
    A.9∶8 B.3∶2
    C.2∶1 D.4∶3
    答案 B
    解析 由v-t图像可知,图线a为水平方向仅受摩擦力的运动,加速度大小a1=1.5 m/s2,图线b为受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0.75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得ma1=f,ma2=F-f,联立解得F∶f=3∶2,选项B正确.
    8.在欢庆节日的时候,人们会在夜晚燃放美丽的焰火.按照设计,某种型号装有焰火的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在4 s末到达距地面100 m的最高点时炸开,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假设礼花弹从炮筒中竖直射出时的初速度是v0,上升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始终是自身重力的k倍,那么v0和k分别等于(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25 m/s,1.25 B.40 m/s,0.25
    C.50 m/s,0.25 D.80 m/s,1.25
    答案 C
    解析 根据h=eq \f(1,2)at2,解得a=12.5 m/s2,所以v0=at=50 m/s;上升过程中礼花弹所受的阻力大小f=kmg,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联立解得k=0.25,故选项C正确.
    9.(多选)如图5所示,质量为m=1.0 kg的物体在水平力F=5 N的作用下,以v0=10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与水平面在A点用极小的光滑圆弧相连.物体与水平面、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到达A点后撤去水平力F,再经过一段时间物体到达最高点B.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则( )
    图5
    A.A、B两点间的距离为5 m
    B.A、B两点间的距离为6 m
    C.从A点算起,经1 s物体到达最高点
    D.从A点算起,经2 s物体到达最高点
    答案 AC
    解析 物体匀速运动时,F=μmg
    解得μ=0.5
    在斜面上上滑的加速度大小:
    a=eq \f(mgsin 37°+μmgcs 37°,m)=gsin 37°+μgcs 37°
    =10 m/s2
    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xAB=eq \f(v02,2a)=eq \f(102,2×10) m=5 m
    选项A正确,B错误;从A点算起,经t=eq \f(v0,a)=eq \f(10,10) s=1 s,物体到达最高点,选项C正确,D错误.
    10.(2020·本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6所示,一个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分别沿三条光滑轨道到达C1、C2、C3,则( )
    图6
    A.物体到达C1时的速度最大
    B.物体分别在三条轨道上的运动时间相同
    C.物体在与C3连接的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最小
    D.物体到达C3的时间最短
    答案 D
    解析 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a=gsin θ,在与C3连接的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最大,C错误;斜面长L=eq \f(h,sin θ),由v2=2aL得:v=eq \r(2gh),故到C1、C2、C3时物体速度大小相等,A错误;由L=eq \f(1,2)at2即eq \f(h,sin θ)=eq \f(1,2)gsin θ·t2知,沿AC3运动的时间最短,B错误,D正确.
    11.(2020·连云港市期末)如图7所示,一质量m=75 kg的滑雪者,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从坡顶沿足够长的斜坡匀加速下滑,在5 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50 m.已知斜坡的倾角θ=37°,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求:
    图7
    (1)滑雪者沿斜坡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
    (2)滑雪者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f;
    (3)雪橇与坡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 (1)4 m/s2 (2)150 N (3)0.25
    解析 (1)由x=v0t+eq \f(1,2)at2可得
    a=eq \f(2x,t2)=eq \f(2×50,52) m/s2=4 m/s2
    (2)对滑雪者受力分析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θ-f=ma
    代入数据解得f=150 N
    (3)f=μN
    N=mgcs θ
    代入数据解得:μ=0.25.
    12.(2020·张家口市高一上期末)如图8所示,一根足够长的水平杆固定不动,一个质量m=
    2 kg的圆环套在杆上,圆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圆环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对圆环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53°角斜向上、大小为F=25 N的拉力,使圆环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sin 53°=0.8,cs 53°=0.6,g取10 m/s2).求:
    图8
    (1)圆环对杆的弹力大小;
    (2)圆环加速度的大小;
    (3)若拉力F作用2 s后撤去,圆环在杆上滑行的总距离.
    答案 (1)0 (2)7.5 m/s2 (3)30 m
    解析 (1)分析圆环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
    将拉力F正交分解,F1=Fcs θ=15 N,F2=Fsin θ=20 N
    因G=20 N与F2大小相等,故圆环对杆的弹力为0.
    (2)由(1)可知,在拉力F作用下,环不受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合=F1=ma1,代入数据得a1=7.5 m/s2.
    (3)由(2)可知,撤去拉力F时圆环的速度v0=a1t1=15 m/s
    拉力F作用2 s的位移x1=eq \f(1,2)a1t12=15 m
    撤去拉力F后圆环受力如图乙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μmg=ma2得a2=7.5 m/s2
    圆环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取v0方向为正方向,则v0=
    15 m/s,a=-7.5 m/s2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撤去拉力F后圆环滑行的位移
    x2=eq \f(v2-v02,2a)=15 m
    故总位移x=x1+x2=30 m.
    13.总质量为m=75 kg的滑雪者以初速度v0=8 m/s沿倾角为θ=37°的斜面向上自由滑行,已知雪橇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假设斜面足够长.sin 37°=0.6,cs 37°=0.8,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试求:
    (1)滑雪者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2)若滑雪者滑行至最高点后掉转方向向下自由滑行,求他滑到起点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 (1)4 m (2)4eq \r(2) m/s
    解析 (1)上滑过程中,对滑雪者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滑雪者受重力mg、支持力N、摩擦力f作用,设滑雪者的加速度大小为a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f=ma1,a1方向沿斜面向下.
    在垂直于斜面方向有:N=mgcs θ,
    又摩擦力f=μN,
    由以上各式解得a1=g(sin θ+μcs θ)=8 m/s2,
    滑雪者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时的位移x=eq \f(v02,2a1)=4 m,即滑雪者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为4 m.
    (2)滑雪者沿斜面下滑时,对其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滑雪者受到重力mg、支持力N′及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设加速度大小为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f′=ma2,a2方向沿斜面向下.
    在垂直于斜面方向有N′=mgcs θ,
    又摩擦力f′=μN′,
    由以上各式解得:a2=g(sin θ-μcs θ)=4 m/s2,
    滑雪者沿斜面向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滑到出发点时的位移大小为4 m,速度大小为v=eq \r(2a2x)=4eq \r(2) m/s.
    14.(2021·泰安一中高一上月考)如图9所示,质量为1 kg的小球套在一根足够长的固定直杆上,杆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小球在大小为20 N,方向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从距杆的底端0.24 m处由静止开始沿杆斜向上运动,经过1 s后撤去拉力F(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求:
    图9
    (1)撤去拉力F前,小球沿杆上滑的加速度大小;
    (2)小球从开始运动直至滑到杆的底端所需的时间.
    答案 (1)2 m/s2 (2)2.4 s
    解析 (1)小球在拉力F作用下上滑时,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沿杆方向有Fsin θ-mgsin θ-f1=ma1,
    沿垂直于杆方向有Fcs θ=mgcs θ+N1,
    且f1=μN1,
    联立解得a1=2 m/s2.
    (2)小球在F作用下上滑1 s,则v1=a1t1=2×1 m/s=2 m/s,
    x1=eq \f(1,2)a1t12=eq \f(1,2)×2×12 m=1 m,
    撤去拉力F后,小球继续向上运动,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沿杆方向有mgsin θ+f2=ma2,
    沿垂直于杆方向有N2=mgcs θ,
    且f2=μN2,
    联立解得a2=10 m/s2,
    此过程x2=eq \f(v12,2a2)=eq \f(22,2×10) m=0.2 m,
    t2=eq \f(v1,a2)=0.2 s,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后开始下滑,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
    沿杆方向有mgsin θ-f3=ma3,
    垂直于杆方向有mgcs θ=N3,
    且f3=μN3,
    联立解得a3=2 m/s2,
    球从最高点下滑到杆的底端,通过的位移x=x0+x1+x2=1.44 m,
    由x=eq \f(1,2)a3t32,可得t3=1.2 s,
    所需总时间t=t1+t2+t3=2.4 s.

    相关学案

    人教版 (2019)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共4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学案设计,共17页。

    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及答案,共1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