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案设计,共3页。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天气。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情况。
重点
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2、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对不同地形区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
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兴趣点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导入
( 2分钟)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PPT
展示中国的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的景观
讲述:常有人说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中国的骨架,复杂多样的地形填充了中国的血肉,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些丰富多样的地形
学生们欣赏图片
自助
(8分钟)
观察课本P24 图2-8
在填充图册P10~11 中填写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及我国主要的丘陵
学生阅读课本
完成问题
生助
(18分钟)
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请大家找一找,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山脉是哪些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
名称
内容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位
置
方位
西南部
北部
中部
西南
边界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
大兴安岭-祁连山-长城
祁连山-太行山-长城-秦岭
贵州全部、云南东部、广西西北部
特点
地高天寒、高原面起伏不大,冰川雪山广布,最大、最高
地势平坦,戈壁、沙漠广布,第二大
黄土深厚、沟壑纵横
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
名 称
塔里木盆地
准葛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外围山脉
天山、昆仑山
阿尔泰山、天山
祁连山、昆仑山
邛崃山、大巴山、巫山
所在省区
新疆南部
新疆北部
青海西北部
四川东部
特 点
平坦,沙漠分布最大
平坦,沙漠广布
高原荒漠盆地,多盐湖
底部多丘陵,低山广布,西部有成都平原
学生先独立读图完成表格填写。
然后小组内核对答案,订正互补
师助
(6分钟)
1、比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特点。请学生思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
大部分高原、盆地地区,或高寒,或沙漠广布,或地面崎岖、沟壑纵横。总之,它们的自然条件恶劣。所以,这些地区目前仍是我国经济相对贫穷落后有待发展的地区;但由于其自然条件独特,在这些年也充分展示了发展潜力,如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柴达木盆地的钾盐、青藏地区的牦牛、内蒙古的畜牧业、四川盆地的农业以及新疆、内蒙、云南等边境地区的边境贸易、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若能加大这些地区的经济、人力投入及交通建设,昔日偏僻、落后的地区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热点地区。让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东北平原有何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①地势低平,②河湖更多,③纬度位置更低,更热。
竞助
(10分钟)
探究训练P25
填一填
作业
探究训练P 25
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学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