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小结及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识与技能:
①运用图表数据,说出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②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比重大小。
③知道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并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与我国地形、气候自然环境的关系,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数据图表,比较、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及构成特点。
②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③ 尝试从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知识的学习,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②通过学习认识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培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民族、地形、气候、河湖等基本国情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有助于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同时八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相当的生活体验,有助于学生对土地利用的理解;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初步掌握了相应的地理学习方法和基本技能,如利用资料提取信息能力、分析归纳综合能力等等,有助于对本节内容的学习。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数量、构成和分布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地区差异
四、教学过程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一环节
展示彭丽媛的照片。问:她是谁?
她是主席夫人,也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大家想不想听听她唱的歌曲
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欣赏歌曲的时候,请大家思考,“田野”指的是什么?我们对田野为什么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
活动2【活动】从数量看优劣。
1.播放PPT:我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口居世界第一位。
2.播放PPT:投影“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图,引导学生分析 “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图。观看幻灯片回答问题:说明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
3. 计算:人均草地、林地面积占世界的百分比。
指出:“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活动3【活动】知土地——看用途
根据刚才的视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土地有哪些用途?
习惯上,人们根据土地的用途和利用状况把土地资源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活动4【活动】析土地——辩优劣
过渡: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构成有什么特点呢?
从构成看优劣:
(课件展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读图分析其优劣。
优势: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不足:比例不合理
2.耕地、林地少
过渡:各类土地资源是怎么分布的呢?
从分布看优劣:
1.(课件展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我国地形分布图”和“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对照这三幅图,总结归纳出来。
设问1:玲玲说:要是全国都能绿树成荫,那该多好啊?可能吗?林地一般分布在山地,但在我国西部许多山地并没有林地存在,这是为什么?
设问2:(展示景观图片)南方和北方的耕地有什么差异?
小结:土地资源的利用会受到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不仅地区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也很明显。
五、小结及课堂练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种类多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