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某校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人教版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某校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人教版第1页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某校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人教版第2页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某校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人教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某校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某校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课内文言文知识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曹雪芹
    ①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
    ②宝玉留神看她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juān 同“涓”,择取)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③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她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体己茶呢!”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飺(cí)茶吃。这里并没你的。”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她嫌脏不要了。
    ④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瓣爮斝”(bān pá jiǎ)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盉(qiá)”。妙玉斟了一盉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⑤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她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语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这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笑道:“就剩下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得了。”妙玉笑道:“你虽吃得了,也没这些茶糟踏。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盏便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
    ⑥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她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她二人便是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
    ⑦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黛玉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⑧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她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她。你要给她,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宝玉笑道:“自然如此,你那里和她说话授受去,越发连你也脏了。只交与我就是了。”妙玉便命人拿来递与宝玉。
    ⑨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说着,便袖着那杯,递与贾母房中小丫头子拿着,说:“明日刘姥姥家去,给她带去罢。”交代明白,贾母已经出来要回去。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
    (选编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文写贾母一行到栊翠庵品茶,妙玉“忙接了进去”,“笑往里让”,“忙去烹了茶来”,用成窑的茶杯沏上老君眉捧上,可以看出妙玉是个热情周到的人。
    B.本回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她带着一双透视的眼睛,透视了贵族之家的恣意豪华,虚荣享乐,见证了荣国府的由盛而衰。
    C.选文善用简约传神的语言来表现人物个性,文中主要人物的对白描写,既鲜活地刻画了人物独特的性格,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选文中妙玉说黛玉是“大俗人”,一向性情孤傲的黛玉,默不作声,吃完茶约着宝钗离去,表现了黛玉的世故。

    (2)《红楼梦》的细节描写令人惊叹,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品茶?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

    (3)选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塑造妙玉这一形象,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二年,出为四川右参政,分守川南,抚定高、杨二氏。迁浙江按察使。大计,坐贬。久之,起四川副使,以十年秋抵成都。时秦贼已入蜀,巡抚王维章、总兵侯良柱悉众北拒,城中惟屯田军及蜀府护卫军,人情惬惧,捷春启门纳乡民避贼者。中尉奉鐕勾贼抵城下,捷春与御史陈廷谟擒击奉鐕,而募市人、起废将固守。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十二年五月,宗龙入掌中枢,即擢捷春右佥都御史代之。时张献忠、罗汝才已叛,捷春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道扼之。国安连破贼,贼遂还入秦、楚。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裹阳,檄蜀军受节度。嗣昌以楚地广衍,贼难制,驱使入蜀,蜀险阻,贼不得逞,蹙之可全胜,又虑蜀重兵扼险,贼将还毒楚,调蜀精锐万余为己用,蜀中卒自是益疲弱不足支矣。捷春愤曰:“令甲失一城,巡抚坐。今以蜀委贼,是督师杀我也。”争之,不能得。嗣昌以八月终率师入蜀,于是群贼尽萃蜀中。当是时,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秦良玉、张令军。于是捷春乃扼水寨观音岩为第一隘,以部将邵仲光守之。九月,献忠突败仲光军,破上马渡。十月,献忠突净壁,遂陷大昌。良玉、令两军皆覆。关隘侦候不明,防军或远离戍所,贼乘隙而过无人之境。嗣昌遂收斩仲光,上疏劾捷春失事。十一月,逮捷春使者至。捷春为人清谨,治蜀有惠政。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敕巡按御史遣官送京师,下狱论死。捷春知不可脱,明年八月仰药死狱中。福王时,复官,赠兵部右侍郎。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B.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C.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D.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计,明清考核外官的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经考核被贬黜者一律不复任用。
    B.屯田,汉朝以后历代政府为获取军饷和税粮利用戍卒、农民垦殖荒地的制度。
    C.擢,提拔之意。类似表示官职提升的词语还有很多,如升、拔、陟、迁、进、晋等。
    D.赠,又称“追赠”,指朝廷为表彰已死官员的功绩而赏赐死者官爵或荣誉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邵捷春任职四川,屡次建立功勋。他任四川右参政,平定安抚高、杨二氏;任四川副使,保卫成都,再立大功;后所部又连破贼寇。
    B.邵捷春临危不乱,行事冷静沉稳。在大敌当前、军力薄弱、内有叛徒的情况下,他铲除叛徒,招募百姓,起用废将,调度有方。
    C.邵捷春清廉谨慎,治政深得民心。他治理蜀地时,采取有利于百姓的政治措施,深受百姓爱戴,他被逮捕时众多士民悲伤痛哭。
    D.邵捷春兵弱难支,下狱含恨而死。在守卫重庆的战役中,他因兵力薄弱,连续失利,最终全军覆没,因此被弹劾入狱,服药而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襄阳,檄蜀军受节度。
    ②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越调】柳营曲•叹世
    马谦斋
    手自搓,剑频磨,古来丈夫天下多。青镜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
    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今日个,平地起风波。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首小令叙议结合,风格冷峭。作者记叙人生历程,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B.诗人隐去个人仕途的具体经历,抓住“青镜摩挲”这一细节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复杂情感。
    C.“忙忙的”“急急的”运用叠词,描写出了一种紧促急切的心情,用语通俗又富有形象感。
    D.“风波”一词运用借代交代“逃”“隐”的缘由,含蓄表现出官场的险恶难测,令人深思。

    (2)诗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名篇名句默写。
    (1)《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过去之事已无法挽回,但未来仍有希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列举事物,形象地表现了“小年”的短暂寿命。

    (4)《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李密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苦状况。
    三、课内文言文知识言文字运用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景翳翳以将入
    C.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此小大之辩也

    下列各句中的画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问征夫以前路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②③B.④⑥C.①⑤D.②④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他日趋庭,叨陪鲤对B.襟三江而带五湖
    C.水击三千里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策扶老以流憩②谨拜表以闻③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④而后乃今将图南⑤倚南窗以寄傲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⑦屈贾谊于长沙 ⑧宾主尽东南之美⑨腾蛟起凤
    A.①④⑨/②⑦/③⑥/⑤⑧B.①④/②⑦⑨/③⑤⑥/⑧
    C.①④/②/③⑥/⑤⑧/⑦⑨D.①④/②⑦⑨/③⑥/⑤⑧

    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之二虫又何知
    B.此虽免乎行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C.水浅而舟大也 泉涓涓而始流
    D.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奉宣室以何年B.既自以心为形役
    C.农人告余以春及D.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下列各句中,和“复驾言兮焉求”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①②⑤⑦B.③⑤⑥⑧C.③⑤⑥⑦D.②④⑤⑦

    用典,也就是用事,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下面诗句运用的典故理解恰当的是( )
    ①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③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④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⑤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A.杨得意、钟子期、周公、刘裕、五丁开山、曹操
    B.杨得意、钟子期、刘裕、周公、五丁开山、曹操
    C.杨得意、钟子期、刘裕、曹操、五丁开山、周公
    D.杨得意、钟子期、曹操、刘裕、五丁开山、周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陶渊明之后,痴迷于田园耕读的中国知识分子 。其中尤以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为代表。隐士陶弘景有一首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田园耕读成为早已挥之不去的一种理想情结。
    如今,随着历史的疾速发展,我们早已告别那个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充满着诗情和画意的传统的“乡土中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 、精神焦虑的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以及信息时代。如今我们行走于钢筋、水泥构成的“都市丛林”,却愈加 那个云淡风轻式的田园牧歌生活。田园耕读是对“乡土中国”的一种历史追忆,是对农耕时代田园牧歌生活的
    一种精神向往,是对抱朴守真心灵生活的一种自然回归:( )寄至味于淡泊,发隐忧于日常,如今,我们谈论田园耕读生活,并不是要大家回归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而是让大家能在喧嚣、浮躁的日常生活之外,有所淡然,有所超越,能够亲近我们之前 的风景,沐浴阳光雨露,赏味山水林泉,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进而达到身心两安。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比比皆是行色匆匆念念不忘熟视无睹
    B.俯拾皆是栉风沐雨耿耿于怀充耳不闻
    C.比比皆是栉风沐雨念念不忘充耳不闻
    D.俯拾皆是行色匆匆耿耿于怀熟视无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田园耕读早已成为挥之不去的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理想情结。
    B.田园耕读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一种挥之不去的理想情结。
    C.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田园耕读早已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理想情结。
    D.田园耕读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成为早已挥之不去的一种理想情结。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一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田园耕读生活方式。
    B.这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田园耕读生活方式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
    C.田园耕读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一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生活方式。
    D.由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田园耕读的生活方式是古典、智慧,闲适的。


    下面是我国“电影产业链及票房分成”示意图,请根据示意图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使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上游的投资、制片方,中游的发行方和下游的院线、影院与观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游制片方或中游发行方提供片源,下游用户付费观看,现金流自下而上流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净票房分成现状来看,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次是投资、制片方。这也是近年来影院投资“过热”的重要原因。
    四、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一种德行,奢侈是一种恶行。“俭以养德”,通过节俭的生活来培养道德品质,是自古至今都被倡导的人生之道。古人认为俭有四利:养德、养寿、养神、养气。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学不认同节俭生活,不愿意节俭。有的说:“过去中国穷,所以提倡节俭,现在国家富裕了,还节俭啥?”有的说:“我花自己家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碍别人啥事了?”也有的说:“根据经济学原理,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提倡节俭岂不是抑制经济?”而且,我们身边也确实不乏生活奢侈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国庆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新的时代,仍要节俭”,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某校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一、现代文阅读
    1.
    【答案】
    C
    (2)①茶叶,贾母与妙玉吃何种茶的对话;②茶具,都是格调高雅的古玩珍藏;③茶水,旧年蠲的雨水和藏了五年的梅花雪水;④议茶,关于茶冲泡次数的议论;⑤茶境,栊翠庵、妙玉的耳房。
    (3)环境对比,栊翠庵花木繁盛,比别处好看;妙玉对不同人物的对比,对待贾母与刘姥姥的不同,对待贾母与宝钗、黛玉的不同;妙玉与黛玉对比,“黛玉知她天性怪僻”,性情怪僻的黛玉衬托出性情绝怪的妙玉;妙玉与宝玉对比,妙玉不能一视同仁,宝玉能做到世法平等。
    【考点】
    理解内容,概括归纳要点(小说)
    表现手法(小说)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A项,“可以看出妙玉是个热情周到的人”错误,妙玉对贾母是热情的,但嫌弃刘姥姥,她对不同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B项,从荣国府的环境,所用器具等,均可见贵族之家的恣意豪华,虚荣享乐,此处刘姥姥见证了荣国府的鼎盛,而非“由盛而衰”。
    D项,由“黛玉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可知,此处是为了突出妙玉的怪僻,而非体现黛玉的圆滑世故。
    故选C。
    (2)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从文中找出有关品茶的语句,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最后根据题目要求整合信息。
    文章第②段,由“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可知,贾母与妙玉吃何种茶的对话说明文章从茶叶的方面来写品茶。
    文章第④段,由“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瓣爮斝’(bān pá jiǎ)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盉(qiá)’”可知,茶具都是格调高雅的古玩珍藏。
    文章第②段、第⑦段,由“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juān 同‘涓’,择取)的雨水。’”“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可知,茶水不仅有旧年蠲的雨水,还有藏了五年的梅花雪水。
    文章第⑤段,由“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可知,这是关于茶冲泡次数的议论。
    文章第①段、第③段,由“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只见妙玉让她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可知,文章还描写了栊翠庵、妙玉的耳房。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主要从茶叶、茶具、茶水、议茶和茶境等几方面来写品茶。
    (3)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要求是“选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塑造妙玉这一形象,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明确了题目要求,要认真阅读文本中对妙玉描写的语句,然后根据文本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对比的。如根据文章第①段中的“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可以看出环境对比,栊翠庵花木繁盛,比别处好看。其次是人物对比,根据文章第①段中的“忙接了进去”“笑往里让”“忙去烹了茶来”,第③段中的“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只见妙玉让她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第⑦段中的“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等内容可知,妙玉对不同人物的对比,对待贾母与刘姥姥的不同,对待贾母与宝钗、黛玉的不同。根据第⑦段的“黛玉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可知,妙玉与黛玉对比,性情怪僻的黛玉衬托出性情绝怪的妙玉。根据第⑧段的“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她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她”和第⑨段的“明日刘姥姥家去,给她带去罢”可知,妙玉与宝玉对比,妙玉不能一视同仁,宝玉能做到世法平等。根据以上分析,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
    【答案】
    C
    A
    D
    ①十月初一,杨嗣昌在襄阳誓师,发公文命令四川大军接受他节制调度。
    ②哭着送行的士人百姓堵满道路,船只无法开动。蜀王替(他)上书求救,(朝廷)没有听取。
    参考译文:
    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考中进士。崇祯二年,邵捷春出任四川右参政,负责把守川南,期间他招安、平定了高、杨二氏的叛乱。后来升任浙江按察使。在考核官员时,因故被贬官。过了很久,他被起用担任四川副使,在崇祯十年秋天抵达成都。当时陕西的贼寇已经攻入四川,巡抚王维章、总兵侯良柱率领全部川兵在北面抵抗贼兵,成都城中只有屯田的士兵和蜀王府的护卫军,人心惶惶,邵捷春打开城门接纳躲避贼兵的乡民。中尉奉鐕勾结贼兵抵达城下,邵捷春与御史陈廷谟捉拿了奉鐕,并且招募市民,起用被免职的旧将领固守成都。贼兵离去后,蜀王上书奏报他的功劳。正好这时王维章被罢官,傅宗龙接任其职位,朝廷命令邵捷春担任监军,偕同总兵罗尚文一起攻打贼兵。第二年,邵捷春被提升为右参政,仍然负责监军。十二年五月,傅宗龙入朝掌管中枢,就提拔邵捷春担任右佥都御史接替他。此时张献忠、罗汝才已经反叛,邵捷春派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路扼制。方国安连续打败贼兵,贼兵于是回到陕西、湖北。十月初一,杨嗣昌在襄阳誓师,发布檄文命令四川大军接受他的节制调度。杨嗣昌认为湖北土地广阔,贼兵难以制服,(如果)驱使他们进入四川,四川地势险要,贼兵无法施展,大军追逼就能大获全胜,又考虑四川有重兵把守险要之处,贼兵将返回荼毒湖北,就调出四川的精锐兵力一万多人由自己使用,四川的军队从此更加疲弱无力不足以支撑。邵捷春愤怒地说:“依照法令丢失一座城,巡抚就获罪。现在要把四川让给贼兵,这是督师要杀我啊。”跟杨嗣昌争辩,不被听取。杨嗣昌在八月底率军进入四川,这时各路贼兵全都集中在四川境内了。正当这个时候,邵捷春率领两万疲弱士卒防守重庆,能依靠的只有秦良玉、张令的部队。于是邵捷春就扼守水寨观音岩作为第一道关口,让部将邵仲光驻防。九月,张献忠突袭打败了邵仲光的部队,占领了上马渡。十月,张献忠突袭净壁,占领了大昌。秦良玉、张令的两支部队都覆没了。关隘驻军对贼兵的动向侦探不清楚,防军有时又远离防地,贼兵就钻空子通过了没人防守的地方。杨嗣昌于是收斩邵仲光,又上奏疏弹劾邵捷春作战失败。十一月,逮捕邵捷春的使者到来了。邵捷春为人清廉谨慎,治理四川实施惠民政策。(他被逮捕时)哭着送行的士人百姓堵满道路,船无法开动。蜀王替(他)上书求救,(朝廷)没有听取。皇帝命令巡按御史派官员把邵捷春押送到京师,打入监牢判处死刑。邵捷春自知难免一死,第二年八月就喝下毒药死在狱中。福王在位时,朝廷给邵捷春恢复了官职,追赠他为兵部右侍郎。
    【考点】
    文言文比较阅读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
    根据句意断句。根据前文内容可知,因为邵捷春得当的部署,军民固守城池,所以贼兵离去,蜀王为其上疏表功,所以“贼去”“蜀王疏其功”应断开,排除A、D两项;另外,我们需要理清人物、事件及主要行为,命令捷春监军,偕同总兵击贼是两个完整行为,应将“偕”字断后,排除B项;再联系前文“命令捷春监军”可知,“仍监军”主语应还是捷春,所以此处断开,答案是C项。这段话翻译为:贼兵离去后,蜀王上书奏报他的功劳。正好这时王维章被罢官,傅宗龙接任其职位,朝廷命令邵捷春担任监军,偕同总兵罗尚文一起攻打贼兵。第二年,邵捷春被提升为右参政,仍然负责监军。
    A.“经考核被贬黜者一律不复任用”错误,根据原文内容“久之,起四川副使”可知,邵捷春后来又被起用为四川副使。
    D.“最终全军覆没”分析有误,据原文“良玉、令两军皆覆”可知,原文是说秦良玉、张令的两支部队都覆没了,并未说到他全军覆没。
    ①“朔”,农历每个月初一;“檄”,作动词,发布公文;“节度”,节制调度。句子翻译为:十月初一,杨嗣昌在襄阳誓师,发公文命令四川大军接受他节制调度。
    ②“士民哭送者”,定语后置句,应是“哭送士民”,哭着送行的士人百姓;“载道”,堵满道路;“疏”,作动词,上书。句子翻译为:哭着送行的士人百姓堵满道路,船只无法开动。蜀王替(他)上书求救,(朝廷)没有听取。
    【答案】
    D
    ①胸怀抱负,积极进取。“手自搓、跃跃欲试的样子;②壮志销残。诗人揽镜自照已是两鬓斑白、萧何的才华也不得赏识,归隐山林,表达对官场黑暗。
    译文:
    搓着自己的手掌,自古以来世上的大丈夫实在太多,发现自己已是两鬓斑白,真是虚度光阴,困茅屋窝,有谁去用萧何的才学,隐居深山去吧,平地里也会生起风波。
    赏析:
    《柳营曲•叹世》流露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意。在元代,但结果只是“白首蹉跎,纵使才高如萧何,也得不到赏识重用,做一个快活渔樵,无端惹风波,抨击统治者不能任用人才。此作言词简短,风格苍劲奔放。
    此曲子以时间顺序先写青年时期摩拳擦掌,希望以后能出人头地,胸怀负的男儿比比皆是,到头来却落得抚摸铜镜、岁月蹉跎。又以廉颇和萧何的典故寄遇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有如萧何一样的博学却不得任用,都争先恐后地逃往了海滨,只因为仕途险恶。
    曲文的起首两句、意气风发的昂扬形象,自许男儿。然而紧接着的三句现实情状,“勋业频看镜”,这两句杜诗恰可作为此情此景的传神写照,便带出了全曲的怨意,也就为将一己的哀伤扩展到“叹世”的主题作了铺垫。
    七,慨叹入仕的艰难。廉颇是七国争雄时代赵国的名将,大破之,拜为上卿。晚年获罪奔魏,想重新起召,在赵王使者前“一饭斗米,被甲上马。却不料因使者“一饭三遗矢”的谗言。萧何则以广有才学著称于史。“有声名谁识廉颇,这正是贤愚不分。
    并未停留在怀才不遇的感慨上,“廉颇”,还要逃海滨,而且是“忙忙”兼“急急”。为什么呢,平地起风波”。这就暴露出官场倾轧。这三句从入仕的艰难直接跳入入仕的危机,但更多的是表现了进退失路的绝望。
    此曲子夹叙夹议,以及官场的险恶难测,把宦沉浮,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考点】
    古诗词比较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课内文言文知识言文字运用
    【答案】
    B
    【考点】
    通假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A
    【考点】
    古今异义
    逍遥游(庄周)
    陈情表(李密)
    滕王阁序(王勃)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生物:古今含义相同,指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总称。
    B项,逢迎:古义为“迎接”,今义为“说话或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C项,征夫:古义为“行人”,今义为“出征的人”。
    D项,告诉:古义为“申诉(苦衷)”,今义为“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故选A。
    【答案】
    C
    【考点】
    文言虚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C
    【考点】
    词类活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D
    【考点】
    词类活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D
    【考点】
    文言虚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B
    【考点】
    文言句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D
    【考点】
    文言句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D
    【考点】
    修辞手法的辨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A
    B
    C
    【考点】
    综合读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①共同构成了电影的产业链,②产业各环节按比例分成,③院线、影院的分成比例最大
    【考点】
    语境填句
    流程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给出了“电影产业链及票房分成”示意图,上游的投资、制片方,中游的发行方和下游的院线、影院与观众明显是电影产业链的部分,故第①空可填“共同构成了电影的产业链”等语意相同的句子;第②空上句说”现金流自下而上流动”,下句又提到“从净票房分成现状来看”,可见填入的和分成有关,结合前面提到产业链的运作方式,可填“产业各环节按比例分成”等语意相同的句子;第③空后面提到“其次是投资、制片方”,可见说的是各方分成比例,结合示意图可填“院线、影院的分成比例最大”等语意相同的句子。
    四、写作
    【答案】
    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
    敬爱的复兴中学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知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物质生活的充裕,我们很多人忘了“勤俭节约”的美德,甚至出现一些同学不理解勤俭,不屑于勤俭的现象。有的说:“现在提勤俭节约太过时了,都什么年代了,还做守财奴!”有的说:“不多消费怎么拉动经济,怎么为国家做贡献啊?”也有的说:“消费市场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便捷,不消费也对不住这个伟大的时代啊!”
    这些同学的理由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代代相传。正是厉行勤俭节约,我们个人得以积累一定的物质财富,我们的家庭得以充裕富足,我们的国家得以长远发展。同样,国家发展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追求生活的需要,而不是用来铺张浪费的。很多同学把铺张浪费等同于正常的消费,混淆了概念,这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要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勤俭节约的精神呢?
    以先进人物身上的勤俭节约品质为指引,传承勤俭节约美德。被评为“时代楷模”的中科院院士陈俊武外出开会讲课一直坚持能坐火车就不坐飞机,能坐汽车就不坐火车,坐火车时连40几块的盒饭都不舍得吃,吃住都是最便宜的酒店,生怕花公家的钱、生怕麻烦其他同事。无独有偶,人们眼中的“树先生”﹣﹣布衣院士李小文,追求节俭,每天一斤二锅头,穿布鞋上课,快意人生,但这阻挡不了他自身所散发出来的个人魅力。两位院士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他们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以满足基本生活为准则,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基本的消费、正常的生活是需要的,这也是社会能够满足我们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勤俭节约美德。2018感动中国人物马旭老人离休后放弃了部队安排的住房,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她和丈夫至今生活简朴,家中的沙发缝缝补补,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一双只有15块钱的鞋,是老人口中最好的鞋。马旭老人和丈夫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他们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把勤俭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也应向他们学习,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亲爱的同学们,传承勤俭节约美德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牢记勤俭节约,节约一粒粮食,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考点】
    材料作文
    【解析】
    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既着眼于勤俭思想和勤俭文化的传承,也关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呈现,意在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勤俭节约思想纠正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对勤俭节约的认识偏差和错位,引导同学们形成勤俭节约的思想,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而以自身行动为社会发展节约资源,为国家长远发展贡献力量。首先,要通读所给材料,明确材料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倾向﹣﹣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其次,揣摩命题提示,明确主要的写作要求:①“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注意是“演讲稿”,要有针对性、鼓动性和生动性,而不是写书信,或者写一般的议论文等;②“倡议‘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注意演讲的主题和任务;③“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注意另拟演讲题目,选好演讲角度,明确演讲立意;④此外,文章还有字数限制,“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
    ②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④节约是幸福之本,浪费是贫困之苗;
    ⑤有勤又有俭,生活甜又甜;
    ⑥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⑧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解答】
    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
    敬爱的复兴中学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知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物质生活的充裕,我们很多人忘了“勤俭节约”的美德,甚至出现一些同学不理解勤俭,不屑于勤俭的现象。有的说:“现在提勤俭节约太过时了,都什么年代了,还做守财奴!”有的说:“不多消费怎么拉动经济,怎么为国家做贡献啊?”也有的说:“消费市场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便捷,不消费也对不住这个伟大的时代啊!”
    这些同学的理由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代代相传。正是厉行勤俭节约,我们个人得以积累一定的物质财富,我们的家庭得以充裕富足,我们的国家得以长远发展。同样,国家发展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追求生活的需要,而不是用来铺张浪费的。很多同学把铺张浪费等同于正常的消费,混淆了概念,这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要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勤俭节约的精神呢?
    以先进人物身上的勤俭节约品质为指引,传承勤俭节约美德。被评为“时代楷模”的中科院院士陈俊武外出开会讲课一直坚持能坐火车就不坐飞机,能坐汽车就不坐火车,坐火车时连40几块的盒饭都不舍得吃,吃住都是最便宜的酒店,生怕花公家的钱、生怕麻烦其他同事。无独有偶,人们眼中的“树先生”﹣﹣布衣院士李小文,追求节俭,每天一斤二锅头,穿布鞋上课,快意人生,但这阻挡不了他自身所散发出来的个人魅力。两位院士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他们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以满足基本生活为准则,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基本的消费、正常的生活是需要的,这也是社会能够满足我们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勤俭节约美德。2018感动中国人物马旭老人离休后放弃了部队安排的住房,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她和丈夫至今生活简朴,家中的沙发缝缝补补,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一双只有15块钱的鞋,是老人口中最好的鞋。马旭老人和丈夫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他们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把勤俭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也应向他们学习,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亲爱的同学们,传承勤俭节约美德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牢记勤俭节约,节约一粒粮食,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①家叔以余贫苦
    ②臣具以表闻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④云无心以出岫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⑥处涸辙以犹欢
    ①遂见用于小邑
    ②童子何知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而莫之夭阏者
    ⑤之二虫又何知
    ⑥而刘夙婴疾病
    ⑦大王来何操
    ⑧宇文新州之懿范

    相关试卷

    2020-2021学年安徽省亳州某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安徽省亳州某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某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某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人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北京某校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北京某校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