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人教版

    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人教版第1页
    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人教版第2页
    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人教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组,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工匠精神”,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千百年来,华夏“大国工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聚敛起来的“工匠精神”,也不断酝酿、发酵,直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亦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韩非子《五蠹》提到率先民“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均是因为拥有了独门技艺而得以“王天下”。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用了这样的文字来描述传统工匠:“工人者,艺士也,非隐非仕,不农不商……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对能工者、善工者的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诸如“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技多不压身”等说法不胜枚举,工匠文化渐成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出于这种朴素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愿意将手艺练得精益求精,潜移默化中也孕育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随着“工匠精神”的蔚然成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要义,也在历代人的推敲中逐渐显现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是《诗经》里描述工匠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字眼,至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述和提升,他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益求精,这在现代语境中,被认为是“工匠精神”核心和精髓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历史文丛中。再后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话•七言律》中时其做了进一步的引申和阐述﹣﹣“盖事之出于人为者,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待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将其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括提炼出“精益求精”精神,这成为当代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
            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古人们还将“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了“匠心独运”的说法。此外,文化创作中无论是“打磨”“勾画”,还是“描摹”“推敲”,都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文化创造中的对位呈现。
            《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语境下,从古老而朴素的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工匠精神”正成为新的时代热词,而热度的背后是一场新的出发,“工匠精神”正返本开新,开创着全新的天地。
            (摘编自公晓慧《“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扎根生长的“工匠精神”,至近现代已被淡化,时至今日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B.《二十五等人图并序》中对古代工匠进行了歌颂,把工匠放到了二十五等人的至高地位。
    C.民间文化很多,但工匠文化被广泛认同和尊重,成为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D.朱熹对“工匠精神”进行了阐述和提升,认为凡人为之事,皆应精益求精。

    (2)下列时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既谈了“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又谈了它的内涵,还谈了它的延伸。
    B.文章第一段概述“工匠精神”的形成发展,后文以时间为序,讲了“工匠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历程。
    C.第二段先总说“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然后从“王天下”的有巢氏、燧人氏和民间工匠两个角度分别阐释。
    D.第四段先讲了“工匠精神”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城,然后以文化领域为例进行阐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技多不压身”等朴素的认知是中国工匠形成敬业精神的一个先决条件。
    B.赵翼、孙中山对“工匠精神”的阐述引申都超越了原本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范畴。
    C.“精益求精”“匠心独运”这两个词既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又是“工匠精神”延伸到其他领域的证明。
    D.“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这一密码目前正在经历一场热潮。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多数消费者还比较狭隘地认为,新能源汽车就是纯电动汽车。那么究竟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呢?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的汽车,汽油、柴油和天然气、乙醇等均属于传统燃料。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统称为新能源汽车。这里需要特别指出,常规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就是行业所称的HEV,不属于新能源汽车,因为传统燃料仍是其动力唯一来源。
    近日,汽车行业一家知名咨询机构,发起了一项名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看法”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58%的消费者看好插电混动汽车;而正如火如茶的纯电动汽车,其发展趋势竟然不如还处在萌芽期的燃料电池汽车。其实,不管看好哪种动力系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不断提高是毋庸置疑的。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仅为1万辆,时隔6年后的2018年,成功突破120万辆,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当然,其快速发展不仅是需求所致,还受到国家政策和厂商产品供给的影响。其中,政策对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撇开补贴政策不谈,地方政府对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支持尤为明显。近日,昆明发布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昆明新增网约车必须是纯电动汽车,否则不予发放营运证。有这样规定的省市比比皆是,即使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是如此。
    (摘编自《畅所欲言: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谁将主导汽车的未来?》,易车网2019手2月20日)
    材料二:
    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等646项国家标准。《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是全球首个针对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提出要求的技术标准。此次发布的国家标准涉及道路交通、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将在促进纯电动汽车节能技术应用、推动电动汽车降低能耗、节约电力能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该标准规定,座椅三排以下且最高车速大于或等于120公里/小时的电动汽车车型,当整车整备质量在750公斤及以下时,能量消耗率限值应在13.1千瓦时/100公里。
    (摘编自《我国发布全球首个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技术标准》,人民网2019年2月20日)
    材料三: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四:
    德国财政部长奥拉夫·舒尔茨表示,计划延长对电动公务用车的税收优惠,旨在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
    奥拉夫·舒尔获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称:“德国汽车销售中,近半数都是公司公务用车。因此决定,到2021年不仅不会结束对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税收优惠,而且可能延长到整个10年。”他认为此举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实现气候目标。
    但他也表示,插电式混动汽车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会进一步收紧,只有在纯电动模式下,续航里程比现款有所提高的混动车才有资格获得税收优惠。
    不过,德国联邦汽车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政府的补贴计划提高了电动汽车销量,但去年电动汽车仅占新车注册率的1%。德国政府承认,到2020年100万辆电动汽车保有量的目标或无法完成。
    (摘编自《德国拟延长电动汽车税收优惠  提振新能源车需求》,英国路透社2019年2月1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能源汽车的“新”表现在其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而常规的混合动力汽车(HEV)仍采用传统燃料作为唯一动力来源,因此不属于新能源汽车。
    B.由调研结果可知,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认为插电混动汽车的发展趋势要好于纯电动汽车,而且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C.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等国家标准,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D.德国拟延长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税收优惠,但后者只有在纯电动模式下,且续航里程比现款有所提高的才有资格获得税收优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一方面源自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受到国家政策和厂商产品供给的影响,而地方政策对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助力较大。
    B.相关部门发布的《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是全球首个针对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提出要求的技术标准,这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位居世界前列。
    C.从材料三可以看出,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加,且实际增长率连年提升,这有力证明了材料一中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事实。
    D.中国和德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有政策上的倾向与扶持,其中对纯电动汽车的扶持力度更大,而对插电式混动汽车的优惠政策不尽相同。

    (3)请结合以上几则材料,简要概括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山地回忆
    孙   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对于那些改良的新农具特别感兴趣。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不知道该叫什么蓝,可是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这种颜色,我就叫它“阜平蓝”或是“山地蓝”吧。
    他这身衣服的颜色,在天津是很显得突出,也觉得土气。但是在阜平,这样一身衣服,织染既是不容易,穿上也就觉得鲜亮好看了。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
    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并且成了老交情。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
    “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的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女孩子说:“保你穿三年,能打败日本鬼子不?”“能够。”我说。
    女孩子的父亲是个生产的好手,现在地里没活了,他正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问我能不能帮他的忙。部队重视民运工作,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
    “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怎么沾了我的光?”
    “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我笑了。女孩子说:
    “沾他什么,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又说:
    “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
    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
    “够了。”
    “够干什么了?”大伯问。
    “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这一趟,你们在曲阳给我买架织布机子回来吧!”
    无论姥姥、母亲、父亲和我,都没人反对女孩子这个正义的要求。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买了一架机子。大伯不怕多花钱,一定要买一架好的,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得浑身流汗。
    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也该是女孩子最满意的一天。这像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这像制好了结婚前的陪送。
    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强盗,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地方,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开国典礼那天,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另外,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的。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
    “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干什么用?”我问。
    “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叫妞儿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
    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像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
    1949年12月
    (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想给农民代表买几匹布,是出于对他粗陋衣着的怜悯,更是对于当年给予自己慷慨帮助的感激。
    B.女孩子之所以反对“我”在河的上流洗脸,是因为她觉得“我”作为一名八路军战士,没能保护百姓,心存不满。
    C.小说写到买布做旗,戛然而止,读来余韵缭绕。从“送袜子”到“做国旗”,既透视了时代风云,也反映了浓浓的军民情、爱国情。
    D.小说的语言将通俗与优美、简练与细腻、清淡与浓烈等特色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了清新明净的风格。

    (2)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塑造妞儿的形象?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

    (3)孙犁的小说常被人称为“散文化小说”或“诗化小说”,请结合文本分析理由。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粟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1)下列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常得醉于酒足矣                             足:值得。
    B.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         致:招致,使……来。
    C.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造:到,拜访。
    D.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      耻:以……为耻。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B.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C.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D.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在生病、挨饿的情况下,拒绝了檀道济让他出来做官的建议,还把檀道济送给他的粮食和肉扔掉了。
    B.陶渊明担任彭泽令后,送给他儿子一个佣人,并写信告诫他,对待佣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C.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当喝酒喝到酣畅的时候,就弹拨一番寄托自己的心意。
    D.陶渊明聪颖洒脱,卓尔不群,天真直率,他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②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③,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后期词人。②貔虎,貔和虎,泛指猛兽。③曹瞒,指曹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片开头说“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头相比,苏词气势雄伟,而戴词叙述朴素,平实自然。
    B.“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而“今如许”将思绪由历史转到现实,表明作者对功名事业的淡漠。
    C.“形胜地,兴亡处”写赤壁矶附近的山川形胜,作者缅怀赤壁之战的遗迹,感慨看到这些历史遗迹,胜过读历史书籍。
    D.结尾词人问道旁杨柳在为谁生春,为谁摇动金色的柳条。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慨历史,感时伤世,面对春日美景,也无心观赏。

    (2)本词上片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六、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 ”,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七、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原本二十几集就能把故事讲清楚,非要抻到四十几集;原本几个镜头就能把情节交代明白,硬要加入大量空镜头或角色特写_______________时间……电视剧的“注水”,已经是令行业和观众不满多时的现象。“注水”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当下,国内电视剧的销售论集数计价,集数越多的电视剧,出品方获得的经济收入越高,播出平台广告招商的收益也越高。在这样的_______________模式下,不少出品方和播出平台为经济利益所驱动,人为拉长剧集长度。
    为了治理这种乱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倡电视剧拍摄制作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但应当注意的是,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也不应是_______________。电视剧作为文艺产品,思想和价值观念是其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其载体。我们判定一部电视剧“注水”,不应只依据集数多寡,还应本着提升整体品质为原则,依据艺术创作规律,看作品篇幅是否服从叙事需要。因此,遏制电视剧“注水”,根本上是要提高电视剧的内容品质。电视剧集数的多寡,要按照内容情节的需要_____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延误    盈利    一把抓    量体裁衣
    B.拖延    盈利    一刀切    量体裁衣
    C.拖延    营利    一把抓    量力而行
    D.延误    营利    一刀切    量力而行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注水”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厂长说一定要让那些挑战厂规的“勇士”们尝尝“就义”的滋味。
    B.艺术对于自然,是否应该持“依样画葫芦”的态度呢?
    C.老者的一席话,打通了他内心的“关节”,他瞬间释然了!
    D.青藏高原素有“亚洲水塔”“世界屋脊”的美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判定一部电视剧“注水”,不应只依据集数多寡,还应以提升整体品质为原则,依据艺术创作规律,看作品篇幅是否服从叙事需要。
    B.我们判定一部电视剧“注水”,不应只依据集数多寡,还应本着提升整体品质的原则,依据艺术创作规律,看作品篇幅是否服从叙事需要。
    C.我们判定一部电视剧是否“注水”,不应只依据集数多寡,还应本着提升整体品质的原则,依据艺术创作规律,看作品篇幅是否服从叙事需要。
    D.我们判定一部电视剧是否“注水”,不应只依据集数多寡,还应本着提升整体品质为原则,依据艺术创作规律,看作品篇幅是否服从叙事需要。
    八、语言表达
     

    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兹有我校高三(1)班阳光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优良。一直荣任我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文学院的垂爱。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为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按照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打造世界级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目前上海已累计建设5G基站近500个;2019年3月30日上午,首个5G手机对话在沪拨通,上海成为全国首个5G试商用城市。到2021年,将实现5G网络在全市的深度覆盖,在工业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健康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应用解决方案,把上海打造成为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九、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但前不久,某大学出版社搞了一个出版物“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结果令人瞠目结舌:《红楼梦》高居榜首;榜单前10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百年孤独》《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赫然其中。而同时,通俗文学作品以及通过网络阅读小说(文学)的方式则大受欢迎。是经典文学的影响力落后于通俗文学了,还是旧的阅读方式过时了?抑或是……?对此,引发了社会一片热议。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据此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文体明确,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1.
    【答案】
    C
    B
    C
    【考点】
    社会科学类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2)本题考查分析和推理文中重要论据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然后认真推理论据的作用,关注其前后议论性的看法。
    (3)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解答】
    A.“至近现代已被淡化”属于无中生有;B.“把工匠……放到至高地位”不符合文章,也不符合史实,第二段“这是对能工者、善工者的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D.张冠李戴,根据第三段,“朱熹”应为“赵翼”。
    B.“以时间为序,讲了‘工匠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历程”错误,既谈了发展历程,又谈了内涵和延伸,不完全以时间为序。
    C.“精益求精”是内涵,“匠心独运”是延伸。原文倒数第二段的说法是: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古人们还将“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了“匠心独运”的说法。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答案】
    B
    B
    (3)①政策方面,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可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在补贴、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鼓励其发展;②技术方面,科研部门、汽车厂家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提升其技术水平;③法律法规方面,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
    【考点】
    概括内容,归纳要点
    筛选并整合信息
    新闻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B项,曲解文意。“而且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并非从调查结果可知的内容,而是作者的评论。
    (2)B项,不合逻辑。《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的发布,不能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位居世界前列”。
    (3)从“政策对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一线城市也是如此”中可得出“政策方面,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可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在补贴、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鼓励其发展”;从“《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将在......13.1千瓦时/100公里”中可得出“技术方面,科研部门、汽车厂家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提升其技术水平”;从“德国财政部长奥拉夫·舒尔茨表示......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等可得出“法律法规方面,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答案】
    B
    (2)①语言描写。妞儿刚出场时,小说就通过对她语言的描写,如“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表现了其泼辣直率的性格。
    ②外貌描写。小说通过“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等外貌描写,表现了人物生活的贫困艰辛。
    ③侧面描写。小说通过描写大伯与“我”的对话“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侧面表现了妞儿对八路军战士的热情慷慨。
    (3)①情节上,《山地回忆》不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曲折和完整取胜,而是打破小说传统的艺术结构,小说前半段以一个日常生活的特写来写“我”与妞儿的初遇,后半段则撰写“我”与妞儿一家人的亲密关系,完全像写人记事的纪实散文,呈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散文式结构。
    ②环境上,《山地回忆》中关于乡村景象的记忆、战争年代的日常生活的真切表现以及自然流露的诗意,都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串通起来,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气氛,给读者以绵长的回味。
    ③叙述上,处处从“我”的视角和所见所闻出发,以情境的目击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叙事过程中抒情主体的融入,使所叙述的家常闲话、纺纱织布、运枣卖枣等极其普通的生活琐事饱含真情,具有强烈的抒情艺术感染力。
    【考点】
    语言风格(小说)
    表达方式(小说)
    理解内容,概括归纳要点(小说)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B项,对女孩子心理的解读不正确,反对“我”在上流洗脸,应该主要是源于对陌生人的戒备和性格里的泼辣。
    (2)解答本题,需要通读全文,找到与表现妞儿形象的相关情节、语句进行分析。如文中妞儿与“我”的对话“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表现出妞儿泼辣直率的性格,运用了语言描写。“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表现了妞儿生活的贫困艰辛,运用了外貌描写。大伯与“我”的对话,“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从侧面表现了妞儿对八路军战士的热情慷慨,运用了侧面描写。
    (3)孙犁的小说别开生面地采用散文的结构方法,以作家之意连缀章节,以主观情志敷衍全篇,再加上抒情言志的任意插入,故不讲究故事情节连贯、缜密和完整。由于这种随意、散漫的结构特征,孙犁的小说也常被人称为“散文化小说”或者“诗化小说”。《山地回忆》开头从“一位农民代表”身上的“山地蓝”粗布裤衫引起的回忆起笔,写“我”——一名普通的小战士,于抗战时期打游击来到一个小村庄,在小河边遇到女孩妞儿,并由洗脸而引发出一场“唇枪舌剑”;后半段重在写“我”与妞儿一家人的亲密关系,完全像写人记事的纪实散文。叙述过程中,“我”作为抒情主体,处处从“我”的视角和所见所闻出发,使所叙述的生活琐事饱含真情,楚楚动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小说不以故事情节取胜,而是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串通起来,以“争吵”和“做袜”为描写重点,写了洗脸、做饭、纺线、贩枣等家常琐事和片断,呈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散文式结构。
    四、文言文阅读
    【答案】
    A
    B
    B
    (4)①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
    ②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醉,就弹拨一番寄托心意。
    【考点】
    其他文言实词
    文言断句
    内容概括与分析
    文言翻译
    【解析】
    【参考译文】

    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他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境内)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五柳先生传》来自比,当时的人称这本书为实录。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自足,于是衰弱生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对他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美食佳肴,都被他扔掉了。
    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弹琴唱歌,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令。他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劳力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度,要自给自足有困难。现在派给你一个佣人,帮助你砍柴打水。这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供俸禄的田都让差役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粳稻,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粳稻。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朝廷征召他为著作郎,他没有接受。
    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田地间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儿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起身。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时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浔阳,每天都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走的时候,留下两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一来就能喝酒。曾经于九月九日在房子边的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把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醉,就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了这种地步。郡将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的酒酿好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同。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自己作为后代居在人下,自从宋高祖的基业渐渐兴盛,再不愿意做官。元嘉四年,陶渊明将要接受朝廷征召,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当时的人叫他“靖节先生”。
    【解答】
    (1)A项,句意为: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足:足够,满足。
    (2)画线句中,“篮舆”是“舁”的宾语,共同构成动宾结构,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两项;“弘至”为完整的主谓结构,“亦无忤也”前省略主语“渊明”,应在两者之间断开,排除C项。
    故选B。
    (3)B项,“对待佣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理解不准确,陶渊明告诫儿子“这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
    (4)①趣:志向。属:撰写。颖脱:聪颖洒脱。
    ②解:懂。辄:就。
    五、古代诗歌阅读
    【答案】
    B
    (2)①联想(虚写)。“想当时“几句,诗人遥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一心吞并环宇的风采,遥想赤壁之战万骑临江、鼓声
    震天的场景。②比喻。词人用貔虎比喻吴蜀联军,写出士兵的勇猛。③拟人。“怒”字将“鱼龙”拟人化,潜居江中的鱼龙,受到战
    火的威胁,如人一般怒不可当,写出战争的激烈。④夸张。”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只用一鼓,便围困曹操,用夸张的手法传
    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⑤对偶。“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句式工整,节奏铿锵有力,增强气势
    ,将战争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考点】

    鉴赏表达技巧(古诗词)
    材料作文
    文学常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B项,
    “表明作者对功名事业的淡漠“错。”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表现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对时世的感慨。
    故选B。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一心吞并环宇。运用联想手法。对赤壁大战场面的描绘,苏轼仅有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复古词则用浓墨重采,极力渲染气氛,艺术地再现这一惊心动魂的大战。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句,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
    昂士气,写出了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貔虎”本指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
    “千艘列炬鱼龙怒”,在千艘列炬的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因为受到战火的影响都变得怒不可遏。“怒”字将“鱼龙”拟人化
    ,“鱼龙”指潜蛰江中的水族动物,在千艘列炬的大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再也不会感到孤独,它们因为受到战火的威胁
    而感到怒不可当了。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用夸张的手法
    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六、情景默写
    【答案】
    (1)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蹴”“缤”“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七、选择题组
    【答案】
    B
    C
    C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词语辨析
    标点符号的辨析及使用
    病句辨析修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拖延:把时间延长,不迅速办理。延误:迟延耽误。此处说的是加入大量空镜头或角色特写使剧集时间延长,用“拖延”更合适。
    盈利:扣除成本后获得的利润,指客观上获得利润。营利:谋求利润,指主观上谋求利润。此处说的是出品方和播出平台的利润模式,用“盈利”更合适。
    一刀切:比喻不顾实际情况,用同一方式处理问题。一把抓:①指对一切事都不放手,都要自己管;②指做事不分轻重缓急,一齐下手。此处说的是不应该不根据实际情况就决定电视剧的集数,用“一刀切”更合适。
    量体裁衣:按照身材剪裁衣裳,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量力而行:衡量自己的能力或力量的大小去行事。此处说的是电视剧集数的多寡要根据内容情节的实际需要来安排,用“量体裁衣”更合适。
    故选B。
    (2)文中“注水”的引号表示比喻义。
    A项,“勇士”“就义”的引号表示反语。
    B项,“依样画葫芦”的引号表示引用和强调。
    C项,“关节”的引号表示比喻义。
    D项,“亚洲水塔”“世界屋脊”的引号表示专有名词的引用。
    故选C。
    (3)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一面对两面,可在“一部电视剧”后加“是否”;二是“本着……为原则”句式杂糅,应改为“本着……的原则”或“以……为原则”。故选C。
    八、语言表达
    【答案】
    ①“你校”改为“贵校”;
    ②“显著”改为“优秀”;
    ③“荣任”改为“担任”;
    ④“大作”改为“作品”;
    ⑤“垂爱”改为“垂青”。
    【考点】
    表达得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你校”用于此处不得体,应用敬辞,可改为“贵校”。
    ②“显著”,强调杰出、突出,影响性大,用在学生身上不恰当,可将“显著”改为“优秀”。
    ③“荣任”,称颂人光荣担任某一职位,不合语境,可改为“担任”。
    ④“大作”,敬辞,指别人的作品,用于此处不得体,可改为“作品”。
    ⑤“垂爱”,指上对下赏识爱护,也用作敬辞,指别人对自己赏识爱护,用于此处不得体,应改为“垂青”。
    【答案】
    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各大领域把上海打造成5G网络建设和应用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考点】
    一句话概括内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通读文段可知,第一句话是中心句,点明了中心事件“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目的“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第二、三句具体介绍了其标准之高以及现已取得的成果。第四句话明确了2021年的具体打造目标“在各大领域把上海打造成5G网络建设和应用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结合字数要求,将文段中最关键的信息中心事件、目的、打造目标整合为一句话即可,注意语言流畅。
    九、材料作文
    【答案】
    为什么经典不受欢迎?
    近日,某大学出版社搞了一个出版物“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中外名著赫然其中。而同时,通俗文学却大受欢迎。这结果令人瞠目结舌的同时,也引人深思:为什么经典不受欢迎?
    我想,原因有三。
    一为普通大众受阅读能力、阅读经验制约,对经典“敬而远之”。不可否认,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那么其思想内涵、语言表现必然不同或高于一般书籍。而优秀的书也需要优秀的人欣赏,读经典,固然需要老成深厚的阅读经验。而当代的人们,大多忙于工作或学习,阅读能力或许尚不高,阅读经验也或许尚少,倘若一本经典之作在桌前,读者也会顿觉难以理解而索然无味吧!如《红楼梦》,为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后的绝世之作,其中的悲欢离合、遣词造句之用心,又岂是一般人能轻易理解的?只有人们普遍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经典才更能流行于当代。
    二为人们往往追求功利性、实用性。阅读不仅仅是为了阅读。成功励志学、教学辅导书、网络小说等在生活中铺天盖地。是什么给这些书籍提供了滋养的土壤?是人们的讲求实用的阅读观。有用的书即为好书——这是大多数人们内心的想法。经典以精神取胜、以细节动人、以境界而成其经典,但经典能教员工如何成为职场达人吗?经典能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吗?经典能助商人赚得盆满钵满吗?我想,许多人心中的答案都是不能。正是人们受这种追求“有用性”观念的影响,才使得经典成了“死活读不下去”,也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品味经典。当人们打破只读有用书的观念,多读点看似“无用”的书,文化之精华才不至于丢失,文化血脉才不至于无继承者,我们的经典才更有可能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
    三为快节奏下人们无时间、无精力。通俗文学因为通俗易懂、老少皆宜,而大受欢迎。试想,快节奏下,你是愿意读易懂之作,还是愿意品读高深、难懂之作。答案不言而喻。我想,快节奏中,我们更应该平境内心,走进经典,以提升自身境界,享受精神的饕餮盛宴。
    经典如幽兰,空谷自芳菲,让我们走进经典!
    【考点】
    材料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这是一道材料在作文,材料的内容是调查报告,结果是“经典”读不下去。实际是分析读不下去的原因,注意从时代的特征,读者的现状等角度进行分析。

    相关试卷

    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