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练习题
展开1.对饱和,溶液(有固体存在)进行下列操作后,发生变化的是
A.加少量水稀释B.加热
C.加入少量D.加入少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与共1ml的溶液中,
B.25℃时,溶液的大于溶液的
C.受热分解为和,
D.误将钡盐当作食盐食用后,常用0.5%的溶液解毒
3.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
A.AB.BC.CD.D
4.溴酸银(AgBr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X、Y点是图中所对应的质量的溴酸银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分散系)
A.溴酸银的溶解是一个熵增、焓减过程
B.60℃时溴酸银饱和溶液中c()0.025ml/L
C.Y点的分散系中,c(Ag+)c()>6.2510-4
D.对应温度下,X点的分散系中, v(溶解)> v(沉淀)
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AB.BC.CD.D
6.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已知如表所示数据:
关于含等物质的量的、、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B.该溶液中
C.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至3~4后过滤,可获得纯净的溶液
D.在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7.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时AgCl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
B.在t℃时,AgBr的为
C.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到b点
D.在t℃时,的平衡常数
8.已知25℃时,的溶度积,的溶度积,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5℃时,当溶液中时,此溶液为的饱和溶液
B.因为,所以无法将转化为
C.25℃时,在含有固体的饱和溶液中滴入少量溶液后有沉淀析出,此时溶液中
D.在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可使减小,的溶度积不变
9.向5mL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 )
A.AgCl>AgI>Ag2SB.AgCl<AgI<Ag2S
C.AgCl=AgI=Ag2SD.AgI>AgCl>Ag2S
10.不同温度(T1和T2)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BaSO4在水中溶解时吸收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T1>T2
B.a点的Ksp大于b点的Ksp
C.向b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组成由b沿ab线向a方向移动
D.c点时,在T1、T2两个温度下均有固体析出
11.实验室以活性炭为催化剂,由CCl2·6H2O制备的流程如下。
已知:在时完全沉淀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①中“研磨”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晶体的表面积,加快溶解速率
B.步骤②中应先加入浓氨水,再加入溶液
C.步骤③中发生的反应为
D.步骤④中加入浓盐酸,有利于析出
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AB.BC.CD.D
13.下列现象不能用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锅炉水垢中含有CaSO4,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再用酸除去
B.浓FeCl3溶液滴入沸水加热形成红褐色液体
C.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矿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
D.医院里不用碳酸钡,而用硫酸钡作为“钡餐”
14.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蒸干AlCl3溶液,无法得到无水AlCl3
B.用稀H2SO4洗涤BaSO4沉淀,可减少沉淀损失量
C.氯水中加入少量CaCO3粉末,可以提高漂白能力
D.滴加CuSO4溶液可以加快Zn与稀H2SO4反应的速率
15.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金属阳离子的浓度随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Ksp(Fe(OH)3)
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相等
D.b、c两点分别表示Fe(OH)3、Cu(OH)2、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
二、解答题
16.乳酸亚铁晶体{[CH3CH(OH)COO]2Fe·3H2O(Mr=288g/ml)}几乎不溶于乙醇﹐易被氧化,以赤铁矿渣(主要成分Fe2O3,含少量Al2O3,SiO2杂质)和乳酸[CH3CH(OH)COOH]为原料制取乳酸亚铁晶体的工艺如图所示:
已知:
碳酸亚铁和氢氧化亚铁颜色不同;乳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填化学式,下同)。“固体A”是____。
(2)常温下,调pH=3.5~4.1的目的是____。
(3)“转化”具体过程为在45~50℃和pH=2.5~3.0条件下反应40 min左右,指出pH=2.5~3.0的原因___。“操作2”为隔绝空气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乙醇洗涤﹐干燥,密封储存。隔绝空气的目的是_____。
(4)写出“沉铁”过程中生成FeCO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1 t赤铁矿渣中主要成分含量为40%,实际得到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为0.288 t,则生产的产率为______。
17.以菱锰矿(主要成分 MnCO3,主要杂质为Fe2+、Ca2+)为原料,采用氯化铵焙烧工艺,可由菱锰矿制备高纯碳酸锰。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菱锰矿粉与氯化铵混合物焙烧温度约为 500℃,菱锰矿粉与氯化铵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比约为n(MnCO3)∶n(NH4Cl)=1∶2.4。选用 n(NH4Cl)∶n(MnCO3)>2∶1 的原因是______。
(2)一种除去水浸出液中 Fe2+的方法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MnO2 粉末,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调节溶液的 pH=4.5, 趁热过滤。在除杂工艺中,MnO2 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 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
(3)一种除去水浸出液中 Ca2+的方法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NH4F,反应生成 CaF2 沉淀除去。已知Ksp(CaF2)=2.7×10-11 , 若生成 CaF2 沉淀的清液中 c(F-)= 1.0×10-3ml/L,则清液中c(Ca2+)=_____ml/L。
(4)焙烧产生的尾气和过滤Ⅱ得到的滤液都可以回收使用。焙烧尾气中可利用的气体为 ________(填化学式),滤液中主要溶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18.碱性锌锰电池是日常生活中消耗量最大的电池,其构造如图所示。
放电时总反应为Zn+2H2O+2MnO2=Zn(OH)2+2MnOOH。从废旧碱性锌锰电池中回收Zn和MnO2的工艺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焙烧”过程中,高价金属化合物被还原为低价氧化物或金属单质(其中MnOOH、MnO2被还原成MnO),主要原因是“粉料”中含有________。
(2)“净化”是为了除去浸出液中的Fe2+,方法是: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将Fe2+氧化为Fe3+,再调节pH使Fe3+完全沉淀。已知浸出液中Mn2+、Zn2+的浓度约为0.1 ml·L-1,根据下列数据计算,调节pH的合理范围是________至________。
(离子浓度小于1×10-5 ml·L-1即为沉淀完全)
(3)“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本工艺中应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若将“粉料”直接与盐酸共热反应后过滤,滤液的主要成分是ZnCl2和MnCl2。“粉料”中的MnO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某碱性锌锰电池维持电流强度0.5A(相当于每秒通过5×10-6 ml电子),连续工作80min即接近失效。如果制造一节电池所需的锌粉为6 g,则电池失效时仍有________%的金属锌未参加反应。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证明该溶液中存在Na+,不含K+
B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
得到蓝色溶液
蔗糖水解的产物
没有还原性
C
向一定体积的饱和AgI和AgCl
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0.1 ml/L
的AgNO3溶液
溶液中出现黄色沉淀与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的质量远大于黄色沉淀
相同温度下:
Ksp(AgCl) > Ksp(AgI)
D
将HI溶液加入Fe(NO3)3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CCl4混合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
下层液体显紫红色
氧化性:Fe3+ > I2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取室温下少量0.5 ml·L-1 CH3COONa溶液,加热至60 ℃,并测定溶液的pH,pH减小
CH3COONa的水解是放热反应
B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Fe(NO3)2样品溶于酸前已氧化变质
C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NaF 溶液的pH约为8,NaNO2 溶液的pH约为9
结合H+的能力比F-的强
D
将0.1 ml·L-1 MgSO4溶液滴入0.1 ml·L-1 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l·L-1CuSO4溶液白色沉淀逐渐变为蓝色沉淀
Ksp[Cu(OH)2]<Ksp[Mg(OH)2]
物质
(单位略)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3~4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NaHSO3溶液,溶液变浑浊
苯酚酸性弱于H2SO3酸性
B
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均为0.05ml·L-1的NaI、NaCl混合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Cl)>Ksp(AgI)
C
向5mL0.1ml·L-1KI溶液中加入0.1ml·L-1的FeCl3溶液1mL,振荡,用苯萃取2~3次后,取下层溶液滴加5滴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
反应2Fe3++2I-2Fe2++I2是有一定限度的
D
取CH3CH2Br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并充分振荡,冷却后滴加AgNO3溶液,出现棕黑色沉淀
CH3CH2Br变质了
金属氢氧化物
溶度积
开始沉淀时的pH
沉淀完全时的pH
Al(OH)3
2×10-32
4.1
5.4
Fe(OH)3
3.5×10-38
2.2
3.5
化合物
Mn(OH)2
Zn(OH)2
Fe(OH)3
Ksp近似值
10-13
10-17
10-38
参考答案
1.B2.B3.C4.B5.D6.C7.C8.B9.A10.C11.B12.D13.B14.D15.B
16.SiO2 Fe 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同时避免Al3+沉淀 pH过低,抑制乳酸的电离,溶液中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不利于生成乳酸亚铁, pH过高,会促进Fe2+水解生成Fe(OH)2 防止Fe2+被氧化 Fe2++2HCO = FeCO3↓+CO2↑+H2O 13.3%
17.氯化铵高温下会分解,导致与MnCO3反应不彻底 MnO2+2Fe2++4H+=Mn2++2Fe3++2H2O 减少氯化锰晶体析出带来的损失 2.7×10-5 NH3 NH4Cl
18.碳或C H2O2 3 6 Mn2+-2e-+2H2O=MnO2+4H+ H2SO4 2MnOOH+6HClCl2↑+2MnCl2+4H2O 87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