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品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思品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说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内容,罪与罚,刑罚的含义,附加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没收财产,驱逐出境,杭州保姆纵火案判决书,重点概念区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附条件降低至12岁。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1. 刑法的内容及作用是什么?2. 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3. 刑罚的含义及分类?4.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清节的,从重处罚。
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1.刑法的作用及其内容?
刑法的内容: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刑法的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
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
(1)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赵强因仕途、家庭不顺而内心积怨,并伤及他人,蓄意伤害中小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持刀伤人,致22名中学生死伤,其中,10人致死,导致5人重伤、还有几人轻伤,其犯罪动机卑劣,情节特别严重,手段残忍,后果和罪行恶劣,社会影响极坏,社会危害极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被告人赵强因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依法判处赵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考考你:分析材料体现了犯罪的哪个特征?
(1)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5、刑罚的种类:主刑和附加刑
罚金:强制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整治活动的权利。没收财产:将犯罪分子所拥有的财产的部分或全部,强制无偿的收归国有。驱逐出境: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我国国境。
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无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迫劳动改造。死刑:剥夺犯罪分子生命。
对同一犯罪分子只能判处一种主刑;对同一犯罪行为既可以在主刑之后判处l个或2个以上的附加刑,也可以独立判处1个或2个以上的附加刑。
2018年2月9日9时30分,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本院第二法庭公开宣判被告人莫焕晶放火、盗窃一案,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莫焕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二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想一想:法院的判决中,哪些是主刑? 哪些是附加刑?
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犯罪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不良行为:违背社会公德,并未违法。严重不良行为:比不良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要大,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15岁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一些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处分。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打架
(不良行为)
当达到聚众斗殴,多次参与
致人重伤或死亡等严重情节时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刑罚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为违法犯罪
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犯罪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52预防犯罪教学课件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pptx、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docx、上海一初中两名13岁女生给全班同学投毒mp4、地震英雄变“社会败类”冒死连救7人的雷楚年为何被判刑12年mp4、广州一男子开车冲撞人群导致5死13伤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演示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学导航,第一目了解罪与罚,犯罪行为,附加刑,话题探讨,教师寄语,预防犯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获取新知,4刑罚的含义,5刑罚的种类,加强自我防范,随堂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