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642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642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642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第二节洋流同步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第二节洋流培优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基础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基础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培优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安徽九华山(30.5°N,118°E)地处长江南岸,最高峰1342米。科研人员对九华山北坡持续观测发现:在气温回升期间,气温随地形高度的垂直分布常出现“逆温”现象,“逆温”结束前后多成为山区天气转变的“前兆”,这种现象九华山北坡表现非常典型。下图示意九华山北坡四个测点高度及对应测点的气温随高度变化,甲、乙、丙、丁四曲线分别表示该地春季某日先后四个时段气温随高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个时段中,九华街—百岁宫一带逆温最明显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九华山成为通过“逆温”预报天气最典型地区,其原因最可能是( )
A.独特的地理位置 B.茂密的森林植被 C.较低的海拔高度 D.充沛的水汽来源
3.人们发现:在气温回升期间晴朗的夜晚,山顶附近日最低气温实际值比理论值(按垂直递减率计算值)偏高,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的强弱 B.云雾的保温作用 C.风力大小的差异 D.人类活动的影响
树木年轮简称树轮。下图是我国中部地区某地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而形成的树轮及该地的气候统计图。春夏季节,树木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秋冬季节,树木材质紧密,颜色较深,称为晚材。一个早材和晚材合称为一个年轮。完成下面小题。
4.若以一个完整年轮为研究单位,应该选择的时间段是( )
A.1月——12月 B.4月——次年3月 C.4月——10月 D.7月——次年6月
5.若要建立准确的该地区400多年的树轮宽度年表,下列研究方法不可取的是( )
A.从现有存活树干中钻一条细细的“芯” B.获取古墓中的木头
C.分析古建筑使用的木头 D.推测该地区降水变化特点
济南(37°N)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据图完成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有关林窗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林窗(左图)主要是指林冠乔木衰老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的死亡,从而在林地造成空隙的现象。它可以分为两类:①林冠林窗,指林冠层空隙下的林地;②扩展林窗,指除林冠林窗外,还包括其边缘到周围树木的树干基部所围成的林地。该小组选择晴天,到南部山区进行野外调查,调查时绘制了林窗示意图(右图),并获取林窗区域地理环境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6.调查当日正午时刻,兴趣小组成员测量获得结果SD=H。该日最接近( )
A.霜降(10月23日左右) B.小满(5月21日左右)
C.秋分(9月23日左右) D.冬至(12月22日左右)
7.右图中表示林冠林窗的是( )
A.SA B.SB C.SC D.SD
8.该小组研究表明,林窗变大会导致林窗区域( )
A.光照强度降低、温度降低 B.气温日较差缩小
C.土壤的湿度增加 D.土壤上层含水量季节变化增大
历史上,一次由地震诱发的滑坡切断了河流,形成堰塞湖(如图),该堰塞湖存续时间长达2万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孕育该滑坡事件的关键因素是( )
A.坡度 B.岩性 C.地层倾向 D.断裂构造
10.堰塞湖形成后,其上游、下游河流输沙量都下降了,主要是因为( )
①上游流速减慢②上游水位升高③下游水量减小④下游落差减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与大部分堰塞湖相比,该堰塞湖存续时间显著偏长,最可能是由于堰塞体( )
A.规模较小 B.透水性好 C.底部坚实 D.蓄水量大
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分的最低值.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气温高低 B.土质颗粒 C.基岩性质 D.降水多少
13.图中树种抗旱能力最弱的是( )
A.富士苹果 B.山丁子 C.久保桃 D.山桃
14.该地区最可能是( )
A.华北地区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风火山地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区,多年冻土活动层的夏季融化深度为0.8-1.5m,土壤发育缓慢。区域内植被群落类型有高寒沼泽草甸、高寒高草草甸、高山草原。下图表示2004-2017年风火山多年冻土区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的月平均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决定该区域夏季气温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拔 C.植被 D.土壤
16.该区域冬季相对湿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风力小,蒸发弱②土壤冻结,蒸发弱③气温低,蒸发弱④白昼短,蒸发弱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历代长城的布设都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走向与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气陵分界线基本一致。长城古代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分界线,该线以西以北为游牧民族聚居地,他们善骑射,耕作水平极低,衣食受自然灾害影响极大。
(1)简析长城以西以北的古代游牧民族善骑射、耕作水平低的地理原因。
(2)长城在东段主要以砖石砌成,西段主要用夯土筑成,分析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纳米布沙漠(下图)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
(1)简述该海区多雾的形成条件。
(2)简析该地适合火烈鸟集聚的自然条件。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鳀是栖息于东南太平洋近岸30海里50m水深内的海域的冷水性鱼类,其生命周期短、生长迅速、洄游和游泳的能力都较弱,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单鱼种,环境变化极大地影响鱼种的资源变动。甲图为秘鲁渔场渔汛前期(实线)和末期(虚线)水温分布,乙图为秘鲁北部、中部和南部渔场渔汛前期和末期捕鱼量的相对值(将渔汛前期中部和南部区域渔场的捕获量视为100%)。
(1)说明秘鲁鳀成为世界捕获量最大的单鱼种的原因。
(2)指出渔汛前期和末期捕获量变化的原因。
(3)秘鲁附近海域上升流过强或过弱均不利于秘鲁鳀的大量生长,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参考答案
1.C2.A3.B4.B5.D6.A7.A8.D9.D10.A11.B12.C13.C14.A15.B16.B
17.(1)长城以北以西,以内蒙古高原为主,地形较为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居民以游牧业为主。降水在400mm以下,草原面积辽阔,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且农业受干旱、风沙、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大。
(2)地形:东段山地多,地形起伏大,使用砖石依山势而建才稳固;西段以高原为主,地势较平,可以就地建设。气候:东段降水量较大,须使用砖石减少雨水侵蚀;西段降水量较小,可使用夯土。建筑材料的获取:东段山地多,基岩出露,可就近采石;西段黄土堆积层厚,可就地取土。
18.(1)海区广阔,水汽充足;离岸风(东南信风)使得海水离开陆地,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补偿流);有寒流(本格拉寒流)流经;水温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形成雾。
(2)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泛)将深层海水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相对充足,该地多浅滩,适合火烈鸟栖息。
19.(1)秘鲁沿海饵料丰富;秘鲁鳀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秘鲁鳀洄游和游泳的能力弱且生活于近岸水域易于捕捞。
(2)前期从北到南水温都较低,适宜秘鲁鳀生长,捕获量大;末期,北部和中部水温增高,秘鲁鳀南游,捕鱼量减少,南部水温适宜,捕鱼量仍较多。
(3)上升流过强则把营养物质带到远海,远海水温较高不适合秘鲁鳀大量生长;上升流过弱则又会使营养物质不足。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习题: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习题,共9页。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综合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甲代表的地理环境要素是,图示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干栏式民居分层的作用及其原因是,长江禁渔期间,为恢复长江生态,还迫切需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该示意图体现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