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基础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642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基础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642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基础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642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基础同步+基础+强化+培优练习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第二节洋流同步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第二节洋流培优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基础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培优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基础练习一、单选题1.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读“某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序号表示的各自然地理要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河流有夏汛 ②植被遭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荒漠③高温多雨——土壤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④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该图反映了( )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差异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③红壤的改良是促使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6.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潟湖,是指被沙嘴或沙坝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河北省的七里海为潟湖,七里海曾是一个淡水湖,后由于滦河洪水侵入,在东北部冲开一条水道注入渤海,即新开口。20世纪70年代,当地对注入七里海的赵家沟等河流进行治理,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并发育了湖口三角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沙丘,沙主要来源于( )A.河流所携带来的泥沙 B.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C.枯水期湖底淤积的泥沙 D.海水侵蚀海岸带来的海沙8.与20世纪70年代以前相比,湖口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湖水的顶托作用 B.河流注入湖口的地势低平C.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入湖泥沙增加 D.入湖河流流速变慢,搬运能力下降 南海诸岛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岛上的岩石主要是珊瑚、贝壳碎屑砂,质地疏松。诸岛面积小,海拔低,鸟类多,植被有200余种。除滨海地区外,土壤含盐量大部分较低。南海诸岛是一个独特的富磷生态系统,土壤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纽带。下图示意海岛生态系统与富磷土壤间的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南海诸岛除滨海地区外,其他地区土壤含盐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蒸发弱 B.降水多,淋溶作用强C.植物多,吸收盐分 D.距海远,海水影响小10.南海诸岛土壤中富磷,磷的最主要来源是( )A.鱼类死亡分解B.植物死亡分解C.鸟粪、鸟类残体 D.珊瑚、贝壳碎屑2018年7月以来,北斗三号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进入高密度组网发射任务期,以每月一次发射双星的速度加速实施组网,年底前建成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下图为中亚地区“咸海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利用北斗三号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可以直接测量咸海的( )A.岸线长度 B.湖面海拔 C.水体盐度 D.面积大小12.“咸海面积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稳定性 B.层次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13.造成“咸海面积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全球变暖 C.过度引水 D.水质恶化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高原,冬季水量稳定。下图为呼伦湖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呼伦湖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森林 B.灌丛 C.草原 D.荒漠15.导致呼伦湖在冬季水量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气温 C.风力 D.降水16.历史时期呼伦湖曾为微咸水湖,该时段内( )A.大气降水较多 B.湖泊面积缩小 C.太阳辐射增强 D.蒸发量减少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风化壳型稀土资源的形成,最主要的富集条件是丰富的大气降水、大气水中的氧气和以大气水及水中氧气而生存繁衍的微生物,离了这三个基本条件,稀土元素就不会富集成矿。我国南方风化壳型稀土资源在未深埋的构造地块上,沉积层覆盖较薄而保存下来。材料二 我国南方风化壳型稀土属于重稀土,一般采用先进的原地浸矿工艺,即采一吨稀土氧化物要向地下注入7吨硫酸铵。材料三 中国南岭风化壳型稀土资源地理分布特征示意图。
(l)从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的角度,描述我国南岭地区风化壳型稀土资源空间分布特征。(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稀土成矿环境中各自然要素的地理联系。(3)分析南岭地区稀土开采和提炼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18.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19.(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塔里木河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河流,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水循环河流,下图为该河不同河段在20世纪流量变化图。据图文材料分析塔里木河流量的变化可能会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1.A2.C3.D4.A5.D6.C7.D8.C9.B10.C11.B12.D13.C14.C15.B16.B17.(1)水平方向:中国南岭风化壳型稀土资源主要产出在赣南、粤北、湘南和闽西,分布广泛;其中,花岗岩类分布呈面状且不连续、火山岩类分布呈带状且不连续、碱性岩类分布呈线状且不连续;火山岩类分布于东部,花岗岩类和碱性岩类分布于中西部。垂直方向:埋藏浅;集中分布于中上部岩层。(2)①大量岩浆岩抬升为风化提供物质条件;②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促进岩体的风化(氧化),形成深厚的风化壳;③降水丰沛,表径流下渗、流动有助于岩层的风化和稀土矿的富集;④高温多雨植被繁茂,微生物活跃并促进稀土的富集成矿。(任答3点即可)(3)①山地地形,埋藏浅露天开采破坏地表覆盖的土壤、风化物,导致植被破坏、水上流失加剧,生态问题严重;②提炼过程中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环境污染严重;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超强度开采,中国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及保障年限不断下降,主要矿区资源加速衰减,原有矿产资源大多枯竭;④一些地方因为稀土的过度开采,还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灾难,给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损失。(任答2点即可,言之合理即可)18.(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乙地气温高于甲地;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即西北风。(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盛行的西(北)风(或答“与谷地走向一致的气流”)速度在谷地加快,导致风大。19.塔里木河水质盐化(矿化度变高);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被衰败(或湖泊相继干涸,部分绿洲消失,绿色走廊濒临毁灭),沙漠化进程加快(或土地沙化严重);河流供给来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灾害性天气大幅增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该示意图体现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