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三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三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课时作业,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物质的密度实验题练习(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实验题1.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金属块的密度。(1)小明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他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的横梁水平平衡,则被测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g;(2)小明测量金属块体积的过程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cm3;(3)根据小明测得的数据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2.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小军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A所示,请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2)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杯测小石块的密度,步骤如下:a、调节天平。b、测质量时,小明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取出最小砝码,然后___________,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小石块质量为___________g;c、在图C所示量杯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1;把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2,则待测固体的体积V= V2–V1①小红认为用图C量杯测小石块体积存在不足,理由是:___________。②小明将小石块沉没水中时一部分水溅在了容器内壁上,同组同学提示小明,这样测得的小石块密度要比真实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③听了同学的建议后,小明重新用正确方法测得了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ρ=___________kg/m33.兰兰的妈妈有一只金手镯,兰兰在学习密度知识后,想通过实验来鉴别该手镯的真伪。下面是她进行测量的实验步骤。(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兰兰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则她应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保持平衡。(2)天平调节至平衡后,天平右盘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及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金手镯的质量是_____g。(3)图丙是测金手镯体积方法的示意图,则金手镯的密度为_____kg/m3。4.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a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2)小明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g。(3)小明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则矿石的密度=_______g/cm3=_______kg/m3。(4)若小明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这样测出的密度比上述结果偏_______(选填“大”或“小”)。
5.小刚使用一种医用免洗洗手液对手部进行消毒时,闻到浓浓的酒精味。瓶上商标显示这种洗手液主要成分是浓度为75%的酒精。于是,小刚对其密度进行测量。(1)实验前,将天平放在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0”刻度处,指针静止在如图甲位置,小刚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若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没有调到“0”刻度处,测量结果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 将盛有适量洗手液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烧杯和洗手液总质量为______g;将部分洗手液倒入量筒后,测得烧杯和剩余洗手液总质量为42.4g;若量筒内液面如图丙,则量筒内洗手液体积为______mL,其密度为______g/cm3。6.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①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________,塑料的密度为________kg/m3;②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___g。7.小李在测量某液体密度是采用如下方法:①测量空烧杯质量m0,②将适量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质量m1,③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则液体密度表达式为______,如果按这种方法测量,密度值将偏______(大/小),通过调整顺序可以避免这个问题,调整后的顺序为______。8.测量液体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调节好天平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1=101g;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为V,如图乙所示,则V=________cm3;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m2,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m2=_________g;④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kg/m3。9.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时,小明将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下表。实验次数测量对象质量m/g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1铁块146.867.802铁块2①② 3铁块3156207.804塑料块17.561.255塑料块212.5101.256塑料块325201.25(1)记录数据时,小明漏填了第二次测量的质量和体积,其质量和体积的读数如图所示,请你帮他完成表中的数据填写: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_________,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3)分析比较上表中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4)由上述实验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可见,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__________(填“无关”或“有关”)。10.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浦楼牌”陈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三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B.将烧杯中一部分陈醋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C.将待测陈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3)由图可得陈醋的体积为______,陈醋的密度是______。11.小红利用托盘天平(最大测量值200g,分度值0.2g)、量筒、水()、食盐,烧杯、白纸、滴管、勺子等器材配置盐水,步骤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为称量出2g盐,小红先将一张白纸放在天平左盘上,仅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游码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白纸的质量为______g; 接下来,应该先将游码移至______g处,再用勺子向左盘的白纸上逐渐加盐,直至天平再次平衡;(2)用量筒量取50mL的水,并全部倒入烧杯中,再将2g盐全部倒入烧杯中(假设加盐后烧杯中水的体积不变),则小红所配置的盐水密度为______g/cm3;(3)小红发现可以用实验中的天平和烧杯制作“密度计”。她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0g。然后在烧杯中加水,使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0g,并在水面位置处做好标记,如图乙所示。测量液体密度时,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用天平称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为方便使用该“密度计”,图丙中横坐标表示m,纵坐标表示待测液体密度。请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m图像,并在坐标轴上标出的最大值______ ;(4)理论上,该“密度计”可以鉴别密度差异不小于______g/cm3的液体。12.同学们在实验室里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采取了如下的实验操作:(1)如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2)调节好天平后,在称量过程中,小明按照正确的顺序添加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图乙所示的位置,此时应__________。(3)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_g;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丁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_________kg/m3。(4)小红想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的矿石的密度。她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则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c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A.加水到标记(矿石浸没水中)B.取出矿石(准备补充水)C.将量筒中水倒入杯中至标记
参考答案1.53.4 6 8.9
【详解】(1)[1]由图甲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物体的质量m=20g+20g+10g+3.4g=53.4g(2)[2]由图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水的体积为20mL,水和物体的体积为26mL,所以物体的体积为V=26mL-20mL=6mL=6cm 3(3)[3]金属块的密度2.用手拿砝码 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移动游码 47.4 分度值太大测量结果不准确 偏大 【详解】(1)[1][2]甲图中的错误有用手拿砝码,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还在加砝码时游码不在零刻度线处。(2)[3]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最小砝码还是大,所以应取出最小砝码,然后调游码。[4]小石块质量为m=20g+20g+5g+2.4g=47.4g[5]由图可知,小明所用的量杯的分度值值为25mL,分度值太大,会造成测量误差大。[6]石块沉入水中时一部分水溅在量筒内壁,则测得石块的体积偏小,质量的测量是准确的,根据,测量的密度偏大。[7]石块的密度3.右 76.6 19.15×103 【详解】(1)[1]兰兰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说明天平右侧偏轻,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2]由图乙知,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金手镯的质量为m=50g+20g+5g+1g+0.6g=76.6g(3)[3]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此手镯的体积等于其排出水的体积为V排=4mL,所以手镯的体积为V=V排=4mL=4cm3手镯的密度为ρ===19.15g/cm3=19.15×103kg/m34.左 46.8 2.6 2.6×103 大 【详解】(1)[1]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因为指针偏右,所以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横梁平衡。(2)[2]由图b可知,矿石的质量为m=20g+20g+5g+1.8g=46.8g(3)[3][4]矿石的体积为V=38cm3-20cm3=18cm3矿石的密度为ρ=(4)[5]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时,有水残留在矿石上,矿石质量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其体积不变,根据可得所测矿石密度偏大。5.水平 右 偏大 72.4 30 1 【详解】(1)[1][2][3]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把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0”刻度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没有调到“0”刻度线处,相当于提前在右盘添加了小砝码,在读数时,加上这部分质量,则测量结果会偏大。(2)[4]烧杯和洗手液的总质量为m1=50g+20g+2.4g=72.4g[5]根据题意,量筒里洗手液的质量是m=m1﹣m2=72.4g﹣42.4g=30g由图知,量筒中洗手液的体积是V=30mL=30cm3[6]则洗手液的密度为ρ==1g∕cm36.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相同 密度 1.2×103 37.4 45.4 【详解】(1)[1]天平正确的调节方法: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上,调节横梁左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小明的错误是在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2)①[2]由题图乙可知,塑料(或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说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3]根据密度的定义,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密度。[4]塑料的质量为30g时,对应的体积为25cm3,其密度为②[5]由题图丙可知,烧杯和10cm3液体的总质量由题图乙可知,液体质量为20g时,体积为25cm3,液体的密度为10cm3液体的质量为则烧杯的质量同种液体密度相同,20cm3液体的质量故烧杯和20cm3液体的总质量7. 大 ②③① 【详解】[1]某液体的质量液体密度表达式为[2]如果按这种方法测量,由于液体倒入量筒时烧杯中会残留液体,使测得的体积偏小,根据 可知:密度值将偏大。[3]②将适量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质量m1,③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①测量空烧杯质量m0,通过这样调整顺序可以避免液体倒入量筒时烧杯中会残留液体,调整后的顺序为②、③、①。8.将游码调至左端零刻线处 60 38 【详解】(1)[1]天平使用前应将游码调至左端零刻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2]图乙量筒读数为视线对准凹液面底端,则读数为60ml,即60 cm3。[3]天平读数为游码加砝码的总质量,即m2=20g+10g+5g+3g=38g[4]则液体密度为=9.78 10 ①②③(或④⑤⑥) 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等 无关 【详解】(1)[1]砝码质量读数为75g,游码质量读数为3g,铁块质量为78g。[2]放入铁块前量筒内水的体积读数为21cm3,放入铁块后量筒内水和铁块的读数为31 cm3,则铁块的体积为10 cm3。(2)[3]为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应选取同种物质的物体进行分析,故可选择序号铁块①②③或塑料块④⑤⑥。(3)[4]上表中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为7.80 g/cm3,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为1.25 g/cm3,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等。(4)[5]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10.游码 CBA 40 1.125×103 【详解】(1)[1]使用天平测量时,因游码向右的移动相当于增加右盘的质量,所以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2]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将烧杯中陈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V;再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m1,故正确的顺序是:CBA。(3)[3]图中量筒中陈醋的体积为V=40mL=40cm3[4]图中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为m2=50g+20g+10g+2.2g=82.2g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为m1=20g+10g+5g+2.2g=37.2g量筒中陈醋的质量为m=m2﹣m1=82.2g﹣37.2g=45g陈醋的密度为11.0.4 2.4 1.04 【详解】(1)[1]因为托盘天平的分度值为0.2g,根据天平游码的位置可知,白纸的质量为0.4g。[2]需要称量的盐质量为2g,而托盘上已经放置了一张白纸为0.4g,所以要使称量的盐质量为2g,则需将游码移动到2.4g的位置,然后往左盘中加盐至天平平衡。(2)[3]水的体积
水的质量
盐水的密度故盐水的密度为。(3)[4]由题意可知,烧杯质量为50g,总质量为100g,所以烧杯中水的质量为50g,则水的体积为即标记处对应的液体体积为,所以当烧杯中倒入其它液体至标记处时,液体质量为液体密度为据此可对应取值并绘图,如图所示:因为天平的最大称量质量为200g,所以代入计算可知,最大的测量密度为。(4)[5]因为天平的分度值为0.2g,所以测量的质量最小差异为0.2g,而标记的体积是,所以最小的密度差异为故可以鉴别密度差异不小于的液体。12.游码未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 取出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18.6 1.86×103 70 偏小 【详解】(1)[1]调节平衡前,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图中游码未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就调平衡螺母。(2)[2]添加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图乙所示的位置,说明左边重,需要取出最小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3)[3][4]矿石的质量为m=10g+5g+3.6g=18.6g矿石的体积V=70cm3-60cm3=10cm3矿石密度(4)[5]矿石的体积等于补充水体积,为V1=200cm3-130cm3=70cm3[6]当将矿石从烧杯中取出时,矿石上会不可避免地沾有一定量的水,使再次补充水时需要的量偏大,根据,会造成最终密度的测量值偏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三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随堂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三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三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课时作业,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