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北师大版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北师大版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拓展提升(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1.通常情况下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约为( )A.0 B.25 C.40 D.602.小明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现象,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是汽化现象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瓶的外壁出现小水珠是熔化现象3.下列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山间的雾是水汽化形成的B.乙图中河里的冰逐渐化成水是液化现象C.丙图中草木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丁图中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温度保持不变4.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冰的熔化现象D.“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冰凌的形成B.冰雪消融C.雾凇的形成D.露珠的形成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 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瑞雪纷飞7.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 )A.冰川上的积雪汽化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B.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熔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固成小冰晶C.积雪液化后变成水,汇入江河D.清晨的露水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8.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凝固点/oC沸点/oC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 A.80℃的酒精是液态B.-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C.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来测量液体D.铅的凝固点是-328℃9.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的a图线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A.a B.b C.c D.d10.下列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滴水成冰 B.霜满枝头 C.冰雪消融 D.樟脑片变小1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蒸气引起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B.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薄雾”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汽化现象,“薄雾散去”是水的液化现象D.水沸腾时,在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 二、填空题13.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这三种物质中,_____可能是同种物质;那么这两个同种物质中,_____的质量比较大。14.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4℃,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的示数为96℃,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是27℃,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____℃。15.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在常温下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为气体,______热量,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16.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有一支没标刻度的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稳定时液柱的长度为10cm,当玻璃泡放入沸水中,稳定时液柱的长度为50cm,对于这支温度计而言,外界温度每升高1℃,液柱的长度增加_____cm;当液柱高度稳定在18cm时,外界温度为_____℃。 三、简答题17.解释“霜前冷,雪后寒”涉及到的物理知识18.寒冷的冬天,我国北方的公园里,艺人做些冰雕让游人观赏,但是这些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慢慢变小。这是为什么吗?冰雕变小的部分变成了什么?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19.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她向水中撒盐,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盐水的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图象,如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_____min;(2)凝固点为_____,实验证实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凝固点变_____(选填“高”或“低”);(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20.给自制温度计标刻度小雨和同学们正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但发现身边的一支水银温度计上面没有刻度了,其它均完好,如图所示。现给你冰水混合物、刻度尺、油性笔并借助现有条件,请你想办法重新标识此温度计的刻度。21.如图,在北方的冬天,为了防止菜冻坏,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1.B【详解】一般情况下,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比人的正常体温要低,约为25。故选B。2.A【详解】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故A正确;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是手上的水凝固成了冰,故B错误; 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瓶的外壁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附着在外壁上,故D错误。故选A。3.C【详解】A.甲图中山间的雾是水蒸气液化为小液滴形成的,故A错误;B.乙图中河里的冰逐渐化成水是熔化现象,故B错误;C.丙图中草木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C正确;D.丁图中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蜡烛不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故D错误。故选C。4.B【详解】A.雪是气态的水蒸气形成的固态小颗粒,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B.霜是气态的水蒸气形成的固态小颗粒,属于凝华现象,故B正确;C.雨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故C错误;D.露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5.C【详解】冰凌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B【详解】A.春天,冰雪融化,固态冰雪变成液态水,这是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夏天,露水晶莹,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露水,这是属于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C.秋天,霜打枝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霜,这是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瑞雪纷飞,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雪,这是属于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D【详解】A.冰川上的积雪升华成水蒸气升入空中,故A错误;B.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水冰晶,故B错误;C.积雪熔化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故C错误;D.清晨的露水是由于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故D正确。故选D。8.B【详解】A.由图表可知,酒精的沸点是78℃,所以80℃的酒精是气态,故A错误;B.水银的熔点是-39℃,水银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B正确;C.水银的熔点是-39℃,当气温接近-50℃时,水银已经凝固了,因此不能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故C错误;D.铅的熔点是328℃,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所以铅的凝固点也是328℃,故D错误。故选B。9.C【详解】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所以水的沸点是不变的,但由于水的质量增加,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温度升高的比较慢,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0.C【详解】A.滴水成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B.霜满枝头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霜,属于凝华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C.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 C符合题意;D.樟脑片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C。11.A【详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A正确;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错误;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植被表面,故C错误;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A。12.C【详解】A.水蒸气引起的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冰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薄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薄雾散去”是小水珠发生了汽化现象,故C错误,符合题意;D.沸腾时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水沸腾时,在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3.甲、乙 乙 【详解】[1][2]由甲、乙、丙三物质的熔化图像可知,甲、乙、丙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三物质都是晶体,又由甲、乙两物质的熔点相同可知甲、乙可能是同种物质;由可知,乙物质开始熔化时吸收的热量较多,则乙的质量比较大。14.25【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而此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4℃,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6℃,中间是92个小格,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温度计插入水中显示温度是27℃,距离4℃有(27-4)个小格,求出这些小格表示的温度,就是水的实际温度。【详解】由题可知,不准的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为用此温度计测得液体的温度是27℃,则这种液体的实际温度为15.凝华 升华 吸收 【详解】[1]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直接变为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2][3]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升华成为二氧化碳气体,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16.0.4 20 【详解】[1]当冰水混合物中,即温度为0℃时,液柱的长度是10cm;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即温度是100℃时,液柱的长度是50cm,两者之间的液柱长度为l=50cm-10cm=40cm所以外界温度每升高1℃时,玻璃管内的液柱伸长是[2]当液柱高度稳定在18cm时,相对于0℃上升了18cm-10cm=8cm所以外界温度为17.霜是初冬季节空气中的水蒸气到了夜晚遇强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的,霜前的温度必须足够低(0℃ 以下),故感到冷.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强冷凝华成小冰晶后下降到地面,下雪时气温本来就很低,而下雪后的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使地面上方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有雪后寒的感觉.【解析】解答:霜是初冬季节空气中的水蒸气到了夜晚遇强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的,霜前的温度必须足够低(0℃以下),故感到冷.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强冷凝华成小冰晶后下降到地面,下雪时气温本来就很低,而下雪后的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使地面上方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有雪后寒的感觉.18.见详解【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详解】寒冷的冬天,我国北方气温低于0°C,低于冰的熔点,组成冰雕的冰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水蒸气,因而变小。19.10 ﹣2℃ 低 变多 【解析】(1)根据图象知道:晶体凝固过程是温度保持不变的那一段,即盐水从第10分钟开始凝固,到第20分钟凝固完成,故凝固过程用了10分钟;(2)从图象知道,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是﹣2℃,故该盐水的凝固点是﹣2℃;又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低;(3)因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所以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凝固图象的分析,从中能够读取物质凝固时的温度点和时间点,并能分析出在不同时间段时它的变化情况。20.见解析【详解】设环境为一标准大气压,把温度计细玻璃管中水银柱底端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且平行系紧,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待温度计水银柱稳定后,此时水银柱与刻度尺对应的位置用油性笔在温度计上标注0℃,并记录刻度尺的刻度,加热冰水混合物直至水沸腾,标注水银柱的位置为100℃,并记录刻度尺的刻度,因为温度的变化与水银柱对应长度的变化成正比,则可计算出1℃对应的长度,即用油性笔在温度计的0℃至100℃之间进行标注。21.见解析【详解】因为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当气温下降时,在菜窖里放几桶水,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水降温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凝固结冰时也会放热,所以,菜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