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11.2看不见的运动2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651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11.2看不见的运动2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651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教学设计
展开看不见的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了解固体、液体、气体中的分子状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概括出“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结束宏观现象,对宏观现象的微观机理有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现象,例如墙里开花墙外香;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到医院时闻到一股药味等,同学们还能举出其它的一些例子吗?这些现象为什么?
二、自主预习
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
1.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课本图的气体扩散实验中,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
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课本图的液体扩散实验中,经过30日后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此实验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很深。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
5.你认为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例支持你的结论吗?
6.你认为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例支持你的结论吗?
7.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8.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9.理解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存在形式
三、课堂探究
探究一:分子间有空隙
请同学们按课本中第一个实验探究做实验,要求将水倒入酒精中,倒入前,请各组猜想混合后的总体积并记录在课本的空白处。
比较实验结果,并与猜想的结果对照。
实验结果是总体积没有100mL,那么少掉的那些体积跑到哪里去了,请同学们猜想原因。如果猜不出,老师提示:往一堆鸡蛋里撒一把细沙子,你能看见细沙吗?为什么?直到同学们得出正确结论:分子间有空隙。
师问:组成物体的微粒都在原地不动吗?请猜想。
实验1
<第一次实验>出示事先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说明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气。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倾倒,这时看到红棕色气体流入空瓶,沉到瓶底
<第二次实验>另取一只“空”瓶,将其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 (温馨提示: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下,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气体不会流进空气瓶内。)
1.过了一会以后,第二次实验中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什么在第二次实验中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会上升到上方的空气中,而使空气的颜色发生了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来颜色较深的二氧化氮气体为什么颜色变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2: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稍等一会儿整杯水颜色变成均匀的淡红色。
实验3:在分别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
事例1:热水杯中加糖,整杯水很快变甜。
事例2:炒菜比腌菜咸的快。
1.请再举两个类似实例。
2.这些事例说明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结合扩散现象产生的示意图,你还能对分子的运动做出那些推测?
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4:教师按图自制一个教学准备,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类比法,让学生了解分子之间什么时候表现为引力,什么时候表现为斥力。
1.分子之间的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同时存在的。那么,何时表现为引力,何时又表现为斥力呢?
2.“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得 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了。
四、当堂训练
1.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 __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B.美酒飘香歌声飞
C.墙里开花墙外香D.亲戚远来香
3.“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
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
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
5.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
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6.把一块铅切成两段,然后在原处合上,加以一定的压力,两段铅又能合在一起,而打碎的玻璃也在原处合上,也加以一定的压力,为什么不能合在一起呢?
初中沪科版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子间有空隙吗,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课题,探究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探究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