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雨霖铃》word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雨霖铃》word教案第1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雨霖铃》word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二十二 宋词二首雨霖铃 柳 永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二十二 宋词二首雨霖铃 柳 永教学设计,共4页。
    《雨霖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2、理清思路,熟读成诵。[教学重点]:鉴赏词,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品位诗词意,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 去刺杀秦王时,荆轲高歌而去时所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友人送别时的情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在悼念亡妻王弗时所作;………人们常叹:“人生苦短,岁月蹉跎”,我们常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啊,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可这苦痛倒触发了诗人的诗情,他们用诗词歌赋来倾诉咏叹他们的离愁别绪。透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想见朋友分别时的悲楚,夫妻天各一方的哀怨,母亲呆望游子归家的泪眼愁眉,我们可以体悟到“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至理。今天我们再次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生命在演绎着悲欢与离合,一个个泪眼婆娑的丽姿和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长亭送别,执手相看,西口走送,挥手回眸,柴门扶杖,汽笛声催......我们学习过那么多宋词,应该明白宋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答: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别离诗,感受别离诗的千种风情,它就是柳永的《雨霖铃》 (板书)。 二、作者简介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熟悉民间乐曲。但为(人)放荡不羁,屡试不中。直到中年之后,改名为永,中过进士,只做过屯田员外郎一类的小官,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他的词,内容多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抒发离情别绪,表现妇女不幸的遭遇和自身沉沦的哀怨,曲折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但他一生穷困潦倒,以至最后寄食寺庙,在贫困交加中逝去僧舍。死后,一群红尘知己为他安葬。成为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精通音律,变旧声为新声,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所以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三、写作背景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四、整体感知1、听范读《雨霖铃》 (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问:能感受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吗?
    感情基调:哀婉、悲伤、凄清。 (板书)
    2、指导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请同学先自由朗读,再集体诵读。
    3 、疏通词句:(注释中有的不在讲解之列。)
    寒蝉:初秋乍寒时的蝉,偶尚自鸣,但短促无力,至深秋则噤。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无绪:古,没有心思。今,没有头绪。
    念去去:想到将来…… 应是:即便是。
    五、文本研习
    1、让学生自读,思考: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的层次应如何划分? 
    明确:别前、别后。(板书) 
    2、问:这首词的重要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板书)鉴赏时注意词中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哪些是情景和说?词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上阕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问: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是景?
    (写景)明确:对。写别时景。点明了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
    4、问:地点呢?(长亭);时间呢?(晚上); 季节(秋季); 事件(离别)
    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萧瑟)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起首句的词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
    5、“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问:这写什么?(写情) 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问:为什么?他的思绪正在想什么?)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留恋和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不想“别”而又不得不“离”。于是后面便迸出
    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问: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启发学生想象这副画面,把语言形象化进而图象化,以体会诗的意境。(提示:两人相对而立,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别有离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是“流泪眼对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啊!既然这么不舍得,那词人为什么要离开呢?(也许是统治者不欣赏,也许是迫与生计。总之是不得不离开。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问: 词人“竟无语凝噎。”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7、“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 
    问:这句写什么? (写景)
    这里的“念”字用得特别好。承上启下,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遥远。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曰“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 
    (提示学生想象这副画面:作者站在河边,放目远眺,面前所见:一望无际的海面,远处山色朦胧,海面上层层灰蒙蒙的雾气升腾,整副画面是灰色调。好象一副山水画。)这样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压抑、苦闷、茫然)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 
    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问:下阕换头写情,叹息古往今来离情之可悲。“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柳永把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诗中,又扩大了这种感受,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 
    9、问:“清秋节”一词,照应前面哪句? (起首一句“寒蝉凄切”) 前后照应再次点明离别时的凄清氛围。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词中有画,景中含情。(提示学生想象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联系特定情境。画面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诗人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烟波”,继续前行离爱人越来越远,可以想见他的心情。 
    结合全诗旨趣。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两句叙述全篇本意,是词的主要文句,“今宵酒醒何处”两句烘染本意,将诗人的立意渲染为—幅深秋羁旅图。“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这两句诗暗含旨趣,画面生动。 问:整个画面的基调如何?( 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 
    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缠绵,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比之上片结尾二句,虽同样是写景,写离愁,但前者仿佛是泼墨山水,一片苍茫;这里却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词人采用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上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渲染这种离别时的凄清。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意境完整,形象统一。 
    1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浯,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惆怅而已。 
    “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 其以问句做结,更留有无穷意味。伤感如歌曰:“长离别,离别就会在眼前;说再见,再见可是太遥远……”、“相见时难别亦难 ”。这些句子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归纳全词:
    我们再回头看整首词,情语在写情,景语也并非只写景,每句中都包含无限情思。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重点让大家把握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另外还让大家品位词中意象,体会作者感情。在此基础上了解婉约词的风格。
     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赏析了一千年前柳永和他恋人的缠绵离别;其实,离别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它会超越历史,跨过江河,不知不觉来到我们身旁;月假结束,要与父母告别;高中毕业,要与同学分别;出差在外,要与亲人离别……同学们,把你最美好的别离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好吗?板书设计:
    感情基调:哀婉、悲伤、凄清。
    别前——依依不舍     别后——想象相思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十七 边城(节选) 沈从文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十七 边城(节选) 沈从文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介绍作者及作品,阅读课文,阅读欣赏,深入探讨,明确《边城》之美,小结,拓展阅读,拓展讨论,作业迁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二十四 促织 蒲松龄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二十四 促织 蒲松龄教学设计,共4页。

    高中二 善良 王 蒙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二 善良 王 蒙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导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重点研读,合作探讨,加深理解,课堂讨论,拓展练习,课后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