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电能的输送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知道采用高压输电的目的。
2.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物理现象,描述观察结果。
教学重点:
1.高压输送电能的原因。
2.高压触电的种类及其防护方法。
教材分析及相应的教法建议
1、对于电路上的功率损失,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己从已有的直流电路知识出发,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提及电路上的电压损失,目的是希望学生对输电问题有更全面、更深人和更接近实际的认识,知道影响输电损失的因素不只一个,分析问题应综合考虑,抓住主要方面。
3、学生常常容易将导线上的电压损失面 与输电电压混淆起来,甚至进而得出错误结论。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澄清认识.这里要注意,切不可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否则会事倍功半。
4、课本中讲了从减少损失考虑,要求提高输电电压;又讲了并不是输电电压越高越好。希望帮助学生科学地、全面地认识问题,逐步树立正确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葛洲坝电站通过发电机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功率可达271.5万千瓦。这么多的电能当然要输到用电的地方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输送电能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电能的输送
教师:从发电站到用电地区,通常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发电机发出的电怎样送到用电地区呢?
教师:导线有一定的电阻,电流通过导线时就会发生电流的热效应,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着部分内能白白地散失到空气中,浪费了电能。怎样才能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呢?
(一)、能量损失的原因
1.根据理论分析,有哪些办法可以减少输电线上能量的损失?其中哪种方法是最有效的?
2.归纳减少输电线上能量损失的思路,体会哪种方法最好。
全班讨论:
1、减小t可以吗?
E损=Q=I2Rt 2、减小R可以吗?
3、减小I可以吗?如何减小?
其中减少I方法最有效:有可行性,因为Q∝I2,电流对能量损失的影响最大。
(二)、减少能量损失的合理方法:采用高压输电
学生练习:输送10kw的电功率,采用400V的电压输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10Ω,求
(1)输电线中的电流?输电线中损失的电压?用户得到的电压? (2)输电线损失的功率?用户得到的功率? (3)如果采用4000V电压输电,输电线损失的功率?用户得到的功率?
学生做,教师指导,学生板演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输送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根据P=UI,电压提高为原来的几倍,电流将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由W=Q=I2Rt可得电能的损失将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的二次方,显然这种方法效果更好。
探究点二 高压触电及其防护
教师:高压触电有哪几种形式?
学生: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教师: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三、课堂小结
1、高压输电的原因
2、高压触电及其防护
四、板书设计
电能的输送
1.电能的输送。
(1)高压输送可以减少电能的损失。
(2)电能输送的途径:发电厂——升压变压器——高压线路——降压变压器——用电单位。
2.高压触电及其防护。
(1)高压触电的方式: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2)防护: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五、布置分层作业
1、基础题 学生用书P67 第3、5题
2、提高题 调查变电所高压输电并给出调查报告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电能的输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电能的输送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与学互动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电能的输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电能的输送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内燃机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内燃机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