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庐江县第三中学2020届九年级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庐江县第三中学2020届九年级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第1页
    安徽省庐江县第三中学2020届九年级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第2页
    安徽省庐江县第三中学2020届九年级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庐江县第三中学2020届九年级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庐江县第三中学2020届九年级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
    安徽省庐江县2020年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北冥有鱼》)2)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3__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5)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从侧面极力渲染山峰之险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出沙漠中冰雪坚硬、乌云密布的景象。7一场大雪过后,天地间变成了白色,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呈现出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难怪我会那么害怕、那么憎恶里德太太了,因为残酷地伤害我,已经成了她的本性。我在她面前,从来不曾快活过。不管我怎么小心听话,不管我怎么使劲讨她欢心,我的种种努力总还是白费,她还是要用上面这样的一些话来报答我。现在当着一个陌生人的面,她说出这样的责难话,简直把我的心伤透了。我隐隐感觉到,在她指定要我去过的那种新生活中,她已经先把我的一切希望都给消灭了。尽管我不能公开说出来,但是我心里明白,她这是在我未来的道路上播下嫌恶和刻薄的种子。眼看自己在勃洛克赫斯特先生的心目中成了一个狡诈邪恶的孩子,我又能有什么办法来补救这个伤害呢?1以上文段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选段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2分)2加点词报答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请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文段中的“她指定要我去过的那种新生活”具体指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文段中的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校团委开展致敬战疫前线最美丽的人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31)下面是小静为这次活动写的开场语,请你帮助修改。2020年春节注定刻骨铭心。【A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待中的团聚变成了隔离。无声无息,祖国大地卷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有这样一群人,还来不及却下疲惫,就转身一无反顾投入战役。你们留给家人的是背影,带给人们的是希冀和信心。你是那一个个被白色防护服密密包裹着身躯的战士,你是那一张张被护目镜和口罩遮住了容颜的脸庞;你是在阻隔病毒的战场上昂扬伫立的雄姿,你是在寻常陌巷间用炽热生命守护人民家园的坚强堡垒……【B幸得有你,山河无恙,幸得有你,人民和祥①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2分)②【A】处划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③【B】处划线句子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防控疫情人人有责,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学校官微为此设置“抗击疫情”专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防范疫情,请你仿照栏目一,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4分)栏目一:开展“勤洗手·戴口罩”的线上主题班会。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栏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医生逆行海外,守望相助。中国医疗专家组携物资硬核驰援。下列诗句不适合作为救援物资外包装标签的一项是   3A.山川异域,风月同天B.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无衣,与子同二、阅读(55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21分)一棵树长在村口。其实,离村不远长着好多好多树,但因为那棵树不跟它们在一起,所以,那棵树看起来孤零零的。一个老人,也是孤零零的。老人总来树下,累了,在树下歇着;热了,在树下乘凉。树在风里哗哗作响,那是树在说话,说又来啦。老人听得懂树的声音。老人说我们都很孤单,我来跟你做伴。树也听懂了老人的话,树在风里摇曳着,那是树在向老人点头。老人也点头,笑着。这天,老人又在树下待了好久,天晚了才回家。老人在家里也看得见树,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但这晚,老人发现树动了,准确地说,树会走了,树走到了老人跟前。老人惊呆了,老人说:“你是谁?”树说:“我是树呀,你天天在树下乘凉,还不知道我是谁?”老人说:“你也会走?”树说:“不可以吗?我才不愿意永远待在一个地方哩,我想像你们人一样,到处走。”老人说:“你们树也想走呀?我还以为你们只愿一动不动地待在一个地方。”树说:“谁愿意那样,动不了,你们人类想砍就砍想伐就伐!”老人说:“那是,会走动,就可以躲。”老人说着,看着树走动,树走起来像风一样,往前面去。老人见了,又喊:“你去哪里呀?”树说:“我想去你家里看看。”老人说:“我带你去。”老人就带树去了他家。树很聪明,很快就发现老人一个人生活。树问老人:“你家里只有你一个人?”老人点点头。树说:“我记得你以前有儿有女,他们也往我跟前走过,他们呢?”老人说:“他们都生活在城里。”树说:“你为什么不愿去?”老人说:“我去过,但住了几天又回来了,我还是觉得在乡下好,空气好,也自在,不像城里,到处是房子,一棵树都没有。”说到城里,树一脸的美慕,树说:“我从没去过城里,你能带我去城里看看吗?”老人说:“可以呀。”老人说着,带树往城里去。树走得很快,一会儿,他们就来到城里。果然,城里一幢房子挤着一幢房子,没什么树。即使有树,也是一些很小的树。树在城里走着,惹得很多人惊奇,他们都说:“看,那树怎么会走呢?”树有些得意,树跟老人说:“会走动真好,可以到处走。”老人说:“你慢点儿,城市不比乡下那么空旷,不要撞到人。”树慢下来。后来,在一条大街上,树不愿走了,站下来。立刻有人站在树下,还说:“这棵树真大。”有风吹来,树叶哗哗作响,站在树下的人又说:“真凉爽。”老人当然在树下,老人说:“凉爽就多栽些树呀!”一个人说:“哪里有地方,有栽树的地方可以多盖一幢房子。”树听了,就说:“那我们不能待在这儿,影响他们盖房子。”说着,树风一样走了。老人跟着树走,在一个地方,老人跟树说:“这地方原来叫枫树湾,以前有一大片森林,后来,所有的树都被砍了,盖了几十幢大房子。”树叹了一声。在另一个地方,老人说:“这个地方叫樟树下,有好多好多大樟树,也砍了,盖了房子。”树又叹气,树说:“我的同伴越来越少了。”树后来又停下来,那儿风景好,树不想动。但不一会儿,他们看着一伙人拿着电锯在那儿锯树。树吓坏了,跟老人说:“赶快走,不然,会被他们砍了。”说着,树跟老人一起走了。但奇怪的是,他们找不到原来的地方,他们像迷路的人,到处找,也不知道原来的地方在哪儿。老人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事,老人一急,醒了。原来老人在做梦。老人急急忙忙爬起来,去看那棵树。很快,老人看到那棵树了,但树歪在一边,被人砍倒了。老人跑过去,问几个砍树的人:“为什么把树砍了?”几个人不睬老人,只有树,倒在风里飒飒作响。那是树在哭泣。4.这篇小说以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老人做了一个怎样的”?“中树游城里一节的情感变化:羡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吓坏了。(46.树人相应,树人相合是这篇小说构思的巧妙之处,树与老人这两个形象有哪些共同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的妙处。6分)1树也听懂了老人的话,树在风里摇曳着,那是树在向老人点头。从修辞角度品味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几个人不睬老人,只有树,倒在风里飒飒作响。(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品味加点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意在引发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9分)材料一: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①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重演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提升,由此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我们在儿童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环节的淬炼。②《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同时,儿童在动手过程中还可以发展智力及其他能力。孩子缺少劳动教育,并不能让他们在学业上有更多的提升,反而会在人格和非智力因素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其他劳动,其本意是爱孩子,却在无意中害了孩子,让孩子失去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反而可能成为片面的、不太完整的人。由此我们必须谨记:尽管我们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③劳动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基础,因而对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教育而言,劳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强化劳动教育,一是要让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和照料他人,通过自己的劳作将自然存在或物质资料转化成为所用的对象,让其体验到满足自我需要的快乐,实现最为基础的自我价值的肯定;二是要学习创造社会价值的劳作,以便了解劳动对社会的意义,实现个人对社会的价值贡献,体验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三是学会创造性的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学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与途径,体验人生的创造性价值;四是通过劳动教育让孩子懂得合作的意义,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价值;五是人类往往是在劳动创造中赋予客观世界以美的意义,因此通过劳动活动可以创造具有审美意义的对象,这可以真实地提升孩子的审美情趣。劳动教育本身牵涉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必须加以重视且系统科学合理地加以推进。④当然,在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是一味地进行重体力劳动,而是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基础性和系统性的影响。⑤劳动教育如此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把劳动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我们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在青少年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让他们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为人格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材料二:“家长怎么舍得让孩子为杂事分心?”①“孩子能上目标校,考到实验班是我们家的头等大事,他的时间都很宝贵,除了学习还需要高质量的放松休息,做家长的怎么舍得孩子为杂事分心?”②家长刘琳将劳动称为“杂事”。刘琳的儿子今年面临小升初,刚刚通过了北京海淀区一所被称为“六小强”的重点中学的大海选考试选拔,下一个目标是考上该校二四制直升班(实验班)。她给记者看儿子的一周时间表,时间精确到小时,填充表格的除了语数外补习班以及作业,还有网球、长笛练习,表格上画着天使翅膀的是休息时间。“早晨让孩子多睡会,鸡蛋提前给他剥好,牛奶我拿风扇给凉到适合的温度;孩子洗完头发我打扫卫生间,给他洗衣服。孩子学习很忙了,当家长的再怎么心疼都不过分。至于家务活,不是该他操心的。”③刘琳的观点得到不少家长的赞同。他们认为,孩子小小年纪就背负着过重的课业负担、升学压力,没时间劳动,家长也不舍得再让孩子辛苦,“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哪里还有时间做家务活”?④对于孩子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李平平也曾抱着和刘琳类似的看法。然而,女儿上大学以后,每周末都带着大包不曾洗过的外衣以及内衣裤回家,对于母亲忙碌的身影视而不见,让李平平为之前的劳动教育缺失感到深深的懊悔。“20岁的年轻人,自理能力几乎为零,特别娇气,吃不得一点苦,以后会摔跟头的。”⑤记者采访发现,在一些家长和学生眼里,劳动无足轻重,孩子缺失劳动机会,劳动能力难以提升,主要的障碍是过重的学业负担以及家长过度包办替代。小学生上学书包长辈来背、不会拿扫帚扫地,中学生不会自己洗袜子、从不沾手洗碗筷,大学生宿舍脏乱让人不忍直视……做家务本来是人保证自己生存能力和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家长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然而,这却在无意中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9.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A.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环节的淬炼,B.材料一第③段主要从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创造性价值、交往价值、审美情趣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强化劳动教育的意义。C.在一些学生眼里,劳动教育的缺失,主要的障碍是过重的学业负担。D.材料二中李平平教育女儿的经历就是材料一观点的一个例证。10.材料一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简述材料一第②段的论证思路。(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刘琳的观点得到不少家长的赞同,如果你是李平平,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你是如何反驳刘琳的?(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联系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在学校的劳动经历,谈谈劳动带给你的好处。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5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选自《欧阳永叔集》,有删改【注】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③: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④里:乡里。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1余幼时即嗜学   嗜:_________________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_________________3弗之怠     怠:_________________4欧阳公四岁而孤   孤:_________________5)或因而抄录    或:_________________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甲】文段中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乙】文段中欧阳公昼夜忘寝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的语句填空)(217.【甲】【乙】两文段中的人物幼年时的人生经历相似,其中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请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55分)1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材料一:必须确信,人人心中都具有善良天性。孟子把它说成是“侧隐之心”,王阳明把它说成是“良知”,西方哲学家把它说成是“先天的道德本能”。(余秋雨《你比你更精彩》)材料二: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杨《老王》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而》读了上述材料,你对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与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庐江县2020年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35分)1.10分)1去以六月息者也 2)草色入帘青 3)塞下秋来风景异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7)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共10分。每空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空不得分)2.12分)(1)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共2分。每空1分)     2报复或打击批评                     (共2分。意思对即可)       3)我没有任何办法来补救这个伤害。 (或我没有办法来补救这个伤害。)     2分)     4)①被里德太太送进洛伍德孤儿院         3分)②有极强的自尊心,是一位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精神的人,是一位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有不懈追求、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                                   3分。意思对即可                        3.13分)(1)①一无反顾   义无反顾  (共2分。每空1分) 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期待中的团聚变成了隔离。(或改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使期待中的团聚变成了隔离。”)2分) ③应将“无恙”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2分) 2示例:开展每日健康打卡行动        组织防疫健康教学测试                                        (共4分。每空2分)3  C                                3分)二、阅 读(55分)【一】 21分)4.(4)题目“树”作为小说的叙事线索,贯穿全文;是小说中老人形象的象征,含蓄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题目简洁新颖,富有悬念,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答两点即可)5.(4)梦见树像风一样地走起来,来到自己的家里,并且让自己带它到城里转了一圈。(2)(意对即可)    得意  叹气  (2)6. (4)共同点:生活孤单,依恋故土,执着坚守,有奉献精神。(意对即可)7. (6)(1) (3) 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树对老人十分亲近,愿与老人相伴的心理,突出了树的孤单,为下文写老人和树的经历做铺垫。(2) (3)运用叠词,形象地表达出树被砍后,见到老人时的委屈与痛苦。8.(3)示例:城乡住房建设应注意与绿化相配套,不能为了多建几间房屋而滥砍树木,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二】 (19)9.3分)C10.(3)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共3分。意思对即可)11.(4)首先引用《朱子家训》中的语句指出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接着指出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其他劳动会让孩子失去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最后提出“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的中心论点。(共4分。意思对即可)12.5分)示例:做家务不是“杂事”,是人保证自己生存能力和生活乐趣的一部分。(1分)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其他劳动,其本意是爱孩子,却在无意中害了孩子,让孩子失去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反而可能成为片面的、不太完整的人。我以前也像你一样对孩子,然而,孩子上大学以后,自理能力几乎为零,特别娇气,吃不得一点苦。(2分)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2分)(要求有理有据)13.4分)示例:今年春天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植树造林义务劳动。在植树劳动中我学到了生物学知识和劳动技能,还学会了如何与老师、同学沟通与合作。这次活动美化了我们的校园,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共4分。可从劳动教育的意义入手,意思对即可)【三】(15分)14.5分)1)喜欢(2)借 3懈怠,放松4幼年丧父     5)有时              (共5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15.4分)1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2到了他稍稍长大些,家里没有书可读       (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16.2分)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惟读书是务   (共2分。每空1分)17.4分)家境贫寒;读书勤奋刻苦             (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三、写 55分)18.略  

    相关试卷

    安徽省庐江县2023届初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庐江县2023届初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共4页。

    安徽省六安市2023届初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2023届初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共6页。

    安徽省庐江县2023届初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庐江县2023届初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文件包含语文答案解析pdf、安徽省庐江县2023届初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