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期中检测卷带答案第1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期中检测卷带答案第2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期中检测卷带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期中检测卷带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语文七年级上期中检测卷带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默写,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名著阅读,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积累与运用(28分)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共8分)
    着( )落 蝉蜕( ) 诅( )咒 粗犷( )
    zhù( )蓄 lìn( )啬 lì( )临 静mì( )
    2、古诗文默写。(10分)
    (1)水何澹澹, 。《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
    (4)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
    (5) ,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6)遥怜故园菊,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不知何处吹芦管, 。《夜上受降城闻笛》
    (8)兄女曰: 。《咏雪》
    (9)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10)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4分)
    回眸过去,我们曾走过多少个百花争艳的春天,烈日炎炎的酷暑,硕果累累的金秋,寒风刺骨的严冬,这其中有道不尽的辛酸苦辣。通过一次次刻骨铭心的亲身体验,使我们读懂了生活的起伏多变、阴晴无常。而自我 ① (调整、调和)心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坦荡地面对人生是尤为重要的。即使是枯燥乏味的人生,也会因此变得妙趣横生。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在浩渺无垠的大海上航行,我们勇敢地接受阳光的抚摸、风雨的 ② (洗刷、洗礼),让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坚信: 。
    (1)请为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① ②
    (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写出正确的句子。(1分)

    (3)请你根据语境,为文末补写一个句子。(1分)

    4、下列对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他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中老舍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天净沙·秋思》生动的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之情,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散步》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莫怀戚。本文写了一家人在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5、名著阅读。(3分)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 ,全书共收10篇回忆性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 》、《藤野先生》和《阿长与〈山海经〉》,请再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一篇《 》。
    古诗文阅读 (1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6—9题。(13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尊君在不:
    (3)太丘舍去: (4)下车引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B.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人不知而不愠
    C. ①元方时年七岁 ②学而时习之
    D.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阅读上文,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二)古诗词赏析。(3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0、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诗人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以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诗人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三、 现代文阅读 (23分)
    (一)阅读《秋天的怀念》选段,完成11—14题。(10分)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分)


    12、第一段中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2分)

    13、文中作者两次写到母亲要推着儿子到北海看花,母亲的用意是什么?结尾又着重描写了“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用意:
    作用:

    14、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哪种记叙的顺序?请具体说说它的作用。(2分)


    15、如果将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13分)
    妈妈的树
    ①春雨如丝,万物复苏,又是一个栽树的好时节。
    ②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老家的那些树。老家的院子很大,正好适合栽树。每到春天,妈妈在劳作之余都会偷闲栽树,栽过榆钱树、桑树、桐树,还有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我不知道妈妈到底栽过多少棵树,只知道妈妈对每一棵树都精心栽培,像呵护孩子似的呵护每一棵树。我们把这些树叫做妈妈的树。
    ③离开老家多年,许多树都在记忆中渐渐淡去,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
    ④在我的记忆里,白杨树的叶子是我童年最好的玩具。过家家的时候,我们把叶子做成佳肴,用草茎把叶子串成项链。夏日寂寞的午后,白杨树银白色的树皮微微泛出淡青色的光圈。一阵风过,树叶唱起了轻柔的摇篮曲,让我安然入眠。秋天寂静的清晨,白杨树叶随风起舞,飘飘悠悠落了一地,脚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音,我一圈一圈绕着树走,乐此不疲。
    ⑤弟弟最喜欢香椿树。香椿树长得很高,每年春天发芽的时候,采摘它就很费事,要爬得很高才够得着。而香椿树的树干又很光滑,爬树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弟弟喜欢爬树,每到做饭的时候,不等妈妈采摘,他就小猴子似的哧溜哧溜上去了。这时,妈妈总要急急地从灶台边跑过来,站在树下大声叮嘱:“小心啊!可要踩实啦!”夜晚的饭桌上,在妈妈“不能上树啦”的絮絮叨叨中,我们快乐地吃着香椿炒鸡蛋,那滋味,太美啦!
    ⑥柿子树是我和弟弟都喜欢的一棵树。秋天来临的时候,满树金黄色的柿子挂在树上,黄灿灿的柿子在绿叶的掩映下是那样的美,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家院子咽口水。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可是,有一年秋末,后邻的孩子为了摘我家的柿子,从院墙上摔了下去,送进了医院。那天晚上,妈妈 。第二天早上,柿子树倒在了院墙边,金黄的柿子滚落一地。
    ⑦如今,妈妈老了,可妈妈依然栽树,家里的院子栽不下就往外栽。院子前的池塘边,院子后的斜坡上,村子边的小山上,都有妈妈的树的身影。妈妈在小山上栽的柿子树已经成林,每年秋天,那里就成了全村孩子的乐园。
    ⑧每次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总是爱和我们说她的树。我一边接着电话,一边望着窗外都市狭小的天空,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苍翠。在许多年前的春雨里,妈妈已经把她的树栽进了我们的心里。无论我们走了多久,走得多远,那些树,它们总在那里。
    16、第③段中“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一句里的“故事”在文中有哪些?(3分)


    17、品味第⑥段“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一句,请说说“美”的含义。(2分)


    18、请在第⑥段横线处添加一段符合语境的细节描写。(50字左右)(3分)


    19、文章第⑧段写到了“春雨”,其作用是什么?(2分)


    20、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妈妈”的形象。(3分)


    作文(53分,含书写分3分)
    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
    请以“ 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2)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4)书写工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字数不少于600字。
    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28分)
    1、(8分,每空1分;其中汉字书写过于潦草者,可酌情扣分)略
    2、(10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该空不得分)略
    3、(4分)(2分,每空1分)⑴调整、洗礼
    ⑵(1分)“通过一次次刻骨铭心的亲身体验,我们读懂了生活的起伏多变,阴晴无常。”或“一次次刻骨铭心的亲身体验,使我们读懂了生活的起伏多变,阴晴无常。”
    ⑶(1分,能结合上文语境,言之成理即可)如:雨后见彩虹,顽强的生命之舟将驶向成功的彼岸。
    4、(3分)C
    5、(3分,每空1分,最后一空写出其中一篇即可)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范爱农》、《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父亲的病》。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6、(4分,每空1分)约定,通“否”,离开,拉。
    7、(4分,每句2分)⑴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
    ⑵到了中午你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当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8、(3分)D
    9、(2分,能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提示:做人要明礼诚信;做人要有宽容别人的胸怀。
    10、(3分)D
    三、 现代文阅读(23分)
    11、(2分,大意对即可)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帮助双腿瘫痪的儿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故事。
    12、(2分)“悄悄地躲起来”是为了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痛苦心情的充分体谅;(1分)“偷偷地听”是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爱。(1分)
    13、(2分)用意:调节儿子的情绪,激发“我”战胜疾病的勇气。(1分)作用:借景写人,表现“我”摆脱了痛苦的心境,变得坚强起来,照应上文。(1分)
    14、(2分)插叙,(1分)交代了母亲的病严重到了那种程度,突出了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和她对孩子的无私的爱。(突出了母爱的伟大)(1分)
    15、(2分)不好,“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叙事、写景、记人,都与“秋天”有关,“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1分)“秋天”也具有象征性,是“我”走出人生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1分)
    16、(3分)白杨树伴“我”成长;(1分)弟弟爬香椿树采摘香椿芽;(1分)受大家喜爱的柿子树被砍了。(1分)
    17、(2分)“美”指满树柿子的美景,(1分)也指“我”看到“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家院子咽口水”时的得意。(1分)
    18、(3分)示例:(妈妈)紧锁眉头,在树下徘徊良久,憋出一句“砍树”,转身回到屋子,不顾我们姐弟俩的哭喊恳求,拎了一把斧子冲了出去。
    19、(2分)照应开头,(1分)表现了妈妈对我们的教育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1分)
    20、(3分,不结合内容扣1分)示例:文章刻画了一位勤劳、善良、无私奉献的妈妈。
    四、作文 (53分,含书写3分)
    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综合评价,参照下列标准评分。(不包括书写分)
    一类卷: 45-50分(90—100)(以47分为基准分)
    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生动。(内容有新意,构思有创意,语言美感强的,可以得满分。)
    二类卷:38—44分(75—89)(以41分为基准分)
    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三类卷:30—37分(60—74)(以35分为基准分)
    内容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30分以下(60分以下)
    或内容空泛;或结构残缺;或思路混乱;或语言极不通顺;或确属抄袭之作。
    注意:作文的切入分为35分。(不包括书写)
    书写(3分)卷面整洁,书写美观得3分;卷面工整,书写认真得2分;卷面一般,字迹清楚得1分;卷面较乱,书写潦草不得分。总分
    题号
    一[来源:Z#xx#k.Cm]


    作文
    得分

    相关试卷

    部编版语文八上 期末检测卷B(含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上 期末检测卷B(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八上 期末检测卷A(含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上 期末检测卷A(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积累与运用,四组,阅读与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八上 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上 期中检测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