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4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5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6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8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图片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道佛的发展,文学与科技,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开拓性,多元性,“集大成”性,中外文化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吸收佛、道精神,有新发展
    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尊道”
    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
    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以儒为主
    “三教并行”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武则天时有很大发展,禅宗影响最大
    思想特点:思想活跃、多元共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天下多虞,王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狠滥之极。 ——《魏书·释老志》
    道教强调人生的哀乐、现实的纵情,且备有长生之方、登仙之术……人们可由此来超凡脱俗,逍遥神游,求得精神上的充实和超越。……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
    1、佛教、道教为什么会盛行?儒学为什么会受到挑战?
    (1)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人们缺乏精神寄托。
    (2)佛教和道教注重解决人生的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精神需求。
    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汉唐儒学简单的思想体系,已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3)儒学自身存在没有关注人生终极目标的缺陷
    (4)统治者借助佛教、道教巩固自身统治
    江南(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土木。 ——范缜《神灭论》
    2、佛教、道教的盛行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1)佛教兴盛,广修寺庙,耗费钱财;
    (2)与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严重威胁政府利益;
    (3)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3、如何应对佛教盛行问题?
    ①民间:南朝范缜抨击佛教
    ②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趋势:从三教鼎立到三教合一
    背景:经济: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政治:世代沿袭的门阀政治 思想:走向崩溃的两汉经学 社会:动荡不安的社会变局特点:崇尚老庄,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代表: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影响:形成了寄情山林、纵酒清谈的社会风气。
    不同时期的唐诗风格为何差异如此之大?
    《将进酒》节选李白(736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755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诉。
    《无题》 李商隐(晚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际遇(主观) 折射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变迁(客观)
    三国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繁荣领先的原因是什么?
    (1)经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2)政治: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官僚政治的成熟
    (3)社会:安定的社会环境
    (4)文化:民族交融及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
    三国至隋唐文化发展的整体性特质?
    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蕴含着不少历史信息。下列诗句能反映中外交往的是(  )A.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远别离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D.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商人、使节、留学生云集
    1、交流范围广泛、国家众多。2、交流领域全面、政经文教。3、交往渠道众多、贸易佛教。4、交流的双向性、兼收并蓄。5、交流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

    相关课件

    历史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ppt课件,共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等奖ppt课件,共1页。

    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备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道教道家,文学艺术,风格各异,中外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