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 济南的冬天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下列下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发髻(jì) 肌肤(fǔ) 安适(shì)
B. 伦敦(dūn) 着落(zhá) 镶嵌(xiāng)
C. 狭窄(zhǎi) 宽敞(chang) 贮蓄(chǔ)
D. 水藻(zǎ) 害羞(xiū) 济南(jǐ)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舍的纪念馆是位于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B. 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也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C. 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滑已不再是不争的事实。
D. 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
A. 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B.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C. 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_________;那清脆如弹拨者,_________;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_________;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_________。
①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②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③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④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A. ①②④③B. ②④①③C. ②④③①D. ④②①③
对下列句中下划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阳光和煦,不冷不热,温暖又晴朗。)
B.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
C.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照应上文“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出了村庄和雪的姿态。)
D.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的多情,说明济南的水到了冬天还充满春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体和喻体之间用“像”“好像”“仿佛”“……似的”等比喻词连接,是明喻。
B. “秋风阵阵,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一句运用了暗喻的手法。
C.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一句运用了比拟的手法。
D. “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现代文阅读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答:
(2)“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3)这是一段精美的写景片段,请你从“动词之美”“修辞之美”“色彩之美”“动静之美”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答:
(4)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秋山寻野
从维熙
那年秋天,在京郊的山区闲居。看窗外天高云淡,绿叶开始变黄,便走出乡院,信步朝村外走去,秋山的苍绿和天空当中的鸟鸣,让人流连忘返。一位出租车司机看见我说:“您老是不是想看看周围的风景?不远处有黑龙潭、云雾山,还有”
我说:“就这么办吧,哪儿景致最野,你就拉我到哪儿去。”
车子开了一个时辰,在一个名叫“桃园仙谷”的地方停了下来。他告诉我说,进山后舍弃大路,走小路, 保证会有发现。
进山后,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尽管这儿已是大山之腹,但仍有不少游客,如过江之鲫。景区示意牌上写明,前面山腰有个大瀑布,游客们自然趋之若鹜。我则像一只离了群的孤雁,沿山间小路缓缓而行。毕竟期望寻找山间的野趣呀。
环山小路非常难走,既没有石阶铺路,也没有示意路标,这正是我要探秘的地方。走了一段崎岖山路之后,我发现,在路旁林木的枝条上,一缕白布条在秋风中飘摇。我猜测,这是进山人怕归来时迷路,而拴系下的路标。这个发现使我非常得意,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里寻觅野趣的“情痴”,早已经有先于我者叩访此地了。
果不其然,小心翼翼走了一段山路之后,首先发现了几束开在山坡上的野花。继而,又看到了万绿丛中的红艳,那是枫叶在深秋绽露出它的身姿。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我听到了潺潺流水之声。寻声而去,一条山泉形成的小溪,流淌在我脚边。
远眺近望,大山空无一人,只有这条轻声唱歌的小小溪流和散落在绿林中间的阳光与我相伴了。静坐溪水边,想看看水中的鱼儿游弋之乐,可是“水至清则无鱼”,亮晶晶的清波中,却有五光十色的花斑石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小溪流中。我伸手捡出一块琥珀色的石子,对着太阳看了看,里边红色的纹络像是血丝。我爱不释手地看来看去,最后装进衣兜,留作进山寻野的纪念。然后,沿着溪边崎岖小路,继续向山的腹地进发。这时才发现,刚才看见的红色,不仅仅是枫叶之红,还有一片片的山楂树,早熟的红果已然坠落山坡,竟然没有人来采摘。一阵秋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母体,落到溪流之中,顺水漂泊而下。一叶知秋,这真是秋天山野的静物写生。
静——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久违了,天空的美神,在喧嚣的城市,无法找到你的身影,在这寂静无声的大山深处,你带给游人的是天籁声声。时光似乎倒流过去半个多世纪,我情不自禁地记起了儿时,每逢雁鸣长空,我和小伙伴们仰望雁阵时,呼喊出的童真:
南来的雁,
北来的雁,
在我篮里下窝蛋
此刻,我虽然没了儿时的梦幻,但在大山深处看长空雁过,仍然激起自己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目送着大雁们的身影一直消失在长天之角,眼里只剩下天空扎眼的瓦蓝。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一口好酒让我爽透心扉。
遥想当年的陶渊明,在桃花源的山中,常以巷巾——也就是古人头上的帽翅,过滤其自酿的白酒,以求其纯。时间跨越了一千多年,新时代的文人,虽然无法演绎陶翁的恬淡,只想摆脱开城市生活的喧嚣,在野山中享受一回独饮之乐, 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乐事了。
出山时,秋阳高悬。司机问我:“您老玩得开心吗?”我立刻向他表示了谢意,这真是一次沁人心脾的逍遥游呢
(选自《河北日报》2019年5月17日, 有改动)
(1)“秋山寻野”中的“野”包含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答:
(2)在进山寻野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每空四字)
受骗上当 沁人心脾
(3)品析语言。
静——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 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 最初无所发现, 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答:
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答:
(4)文中引用了童谣和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材料,有什么作用?
答:
(5)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对文章第④段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
答:
三、作文
《济南的冬天》一文,作者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描写了冬天的济南山青水绿、诗意盎然的美景,抒发了喜爱和赞美之情。请你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一写故乡的冬天吧。(100字左右)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肤”应读“fū”;
B项,“着”应读“zhuó”;
C项,“贮”应读“zhù”。
D正确。故选D。
2.【答案】B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一座”放在“普通”之前。C项,成分赘余。应删去“不再”。D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是否”。
3.【答案】A
【解析】例句把“山水”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把“天空”比作“蓝水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把“水藻”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把“这一圈小山”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把“薄雪”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A。
4.【答案】B
【解析】本题应根据具体语境,按照喻体的特点进行选择。“提琴”声音比较柔和,对应“草丛中淌过的小溪”;“弹拨”声音叮咚清脆,对应“石缝间漏下的滴泉”;“贝斯”轰响瞭亮,对应“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铜管齐鸣”声音高亢,对应“飞瀑落下深潭”。故B正确。
故选B。
5.【答案】D
【解析】D.“不忍得”是将水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D不正确。
ABC正确。故选D。
6.【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黄蝴蝶”是借喻,故B错误。故选B。
7.【答案】(1)济南的冬天薄雪覆盖下的山景。
(2)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示例:动词之——一个“顶”字准确地描述了树尖儿上白雪的位置和形状;一个“镶”字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与蓝天相接的景象。
(4)最后一句既是与苍天商量的语气,怕秀气的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又是一种赞许的口吻,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小山的爱怜、赞美之情。
8.【答案】(1)“野”在文中, 一是指山林中的“野景”, 二是指作者体悟到的“野趣”。
(2)非常得意 心旷神怡 爽透心扉
(3)①使用叠词,起到了强调(或:加深语意)的作用,读起来朗朗上口;“久久”写出了时间之长,表达了作者对山野的陶醉之情;“匆匆”写出了速度之快,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离去的不舍、遗憾之情。
②动作描写,富有动感地描绘了作者喝酒的情态,表达了作者远离喧嚣,获得野趣后惬意、舒适的心情。
(4)引用童谣和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材料,丰富了文章内涵,增强了趣味性与可读性(或: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生活的喧嚣, 回归童真、自然, 回归恬淡生活的原望。
(5)内容上,写出了游人之多,带给“我”上当受骗的感觉,于是决定独行寻野;写法上,与下文写野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我”心情的变化;结构上,为下文写野趣作铺垫,增强了文章的曲折性,避免了行文的平淡;语言上,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众多游客比作“过江之鲫”,将“我”比作“离了群的孤雁”, 生动形象。
9.【答案】示例:故乡的冬天来了!她戴着雪白的绒帽,穿着雪白的绒衣裤, 宛如一位纯净的小姑娘, 翩跹而至。她用胖嘟嘟的小手,指挥着雪花漫天飞舞。雪花们顺从地听从她的指挥,舞动着美丽的六角形花瓣, 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大地便白茫茫一片, 大树穿上了厚厚的棉袄, 麦苗盖上了暖暖的棉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B, A, 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