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材料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授课时间: 2021 年 月 日 星 期 星期
课 题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 型
讲授
第几课时
1
课时
三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识记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时间、建立政权、巨鹿之战、秦朝灭亡、楚汉之争、刘邦建汉。掌握秦朝灭亡的原因。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学会从插图和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学会搜集成语典故。能够正确评价秦始皇。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握秦末农民大起义的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和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和意义)。通过分析秦朝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关系,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灭亡的关系,培养分析战争爆发原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秦朝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光辉。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重点】
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意义。
【教学难点】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图片和视频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题变化
及效果处理
一、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品析、对比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诗句和“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秦始皇师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期望自己的统治能千秋万代,但秦朝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仅存在短短的15年,那为什么秦朝只是昙花一现,又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二、新目标导学一:秦的暴政
1.【材料展示】设问:这反映了秦朝的 什么现象?
2.观察图片“秦帝国的四大工程”,阅读“材料研读”,结合课文总结秦朝暴政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出示材料:秦代怪现象
思考:造成秦代这些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秦朝普通百姓,你的生活是怎样的?
目标导学二:陈胜、吴广起义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经过、政权、结果。
(2)是谁的起义军在哪次战役中击败了秦军主力?
(3)秦朝的残暴统治最终是被谁推翻的?
2.结合《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边演示边用简练的语言,叙述清楚整个农民战争的简单过程,使学生了解战争发展的基本脉络:(多媒体展示)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张楚政权→→天下响应→→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项羽、刘邦起义队伍壮大→→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向 刘邦投降→→推翻秦朝。强调说明,秦末农民战争分为两个阶段。
3.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如何?
4.教师讲解:陈胜吴广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首举义旗,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其“奋臂为天下倡始”的首义精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造反思想,“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的斗争气魄,鼓舞着后来千千万万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
目标导学三:楚汉之争
1.通过多媒体展示刘邦、项羽领导农民起义和参与楚汉之争的史实,教师设问:楚汉之争的参与者、目的、结果是什么?
2. 结合所学知识和下面的表格分析,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之争的区别?
项目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秦末农民起义
反抗秦的暴政
农民阶级
农民战争
楚汉
之争
帝位之争
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3.教师讲述: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赢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
4.结合资料研读,分析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
三、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了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其中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正因为秦的统治残暴,人民才起来反抗推翻残暴统治。陈胜、吴广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之后的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结束了秦的暴政。秦亡后,此时农民起义的性质转变了,战争由推翻暴政转变为争夺帝位,最终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取胜。
学生:反映了秦的暴政
学生回答:
(1)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经过略;张楚;失败。
(2)项羽。
(3)刘邦。
师生归纳:陈胜吴广发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永远闪耀着光辉。
学生回答:含义:前206年—前202年,项羽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进行的战争。目的:争夺帝位。结果:刘邦获胜。
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引入课题。
培养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的能力。
通过最真实的数字资料展示让学生体会秦暴政的最基本表现--奢华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
板
书
设
计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
赋税、徭役兵役沉重、法律严苛、秦二世残暴、焚书坑儒
二、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经过:政权:张楚;结果:失败
三、楚汉之争
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
1.导学案
2.背诵知识点
教
学
后
记
本课通过民谣的方式导入,激起学生对秦朝灭亡学习的欲望。对于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通过对材料的探究,得到结论,这样更能让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利用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