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物态变化错题集(2)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700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物态变化错题集(2)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700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物态变化错题集(2)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7009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章物态变化错题集(2)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自然现象主要由于凝华产生的是( )A.雨 B.雪 C.露 D.雾2.冬天嘴里呼出“白气”。下列现象的吸放热与该“白气”形成中吸放热情况相同的是( )A.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B.盛夏,旷野里雾的散去C.深秋,小草上结满白霜 D.严冬,冰冻的衣服变干3.关于电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液化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食品在冷藏室里能保鲜,利用了制冷剂汽化吸热4.“冰城”哈尔滨的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在1月份平均气温约为零下19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B.用冰制成的雕塑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小,是汽化现象C.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D.冰放在手上熔化了,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所给的信息,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晶体,熔点是48℃B.该物质在第3分钟时是固态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12min6.关于节约用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B.节约用水要从我们身边做起,做到不浪费一滴水C.节约用水就是尽可能不用水D.利用洗衣水冲厕,利用洗菜水、淘米水浇花7.在抵抗新冠病毒的战役中,医护人员是“最美逆行者”。他们身穿厚厚的防护服长时间工作,眼罩的玻璃片内经常挂着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8.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 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瑞雪纷飞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 )A.露珠逐渐消失 B.蜡烛流出“烛泪”C.樟脑丸逐渐变小 D.树叶上的霜10.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表示熔化过程,其特点是吸热、温度不变B.该曲线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C.80℃的该物质一定为固液共存状态D.该物质的沸点为80℃11.如图是自然界中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其对应的条件,其中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 B.熔化 C.汽化 D.液化12.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R600 冰箱的制冷剂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如图所示的冰箱,在使用中包含多种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冰箱内侧壁会附有白色的“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打开冰箱门时,常常会出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从冰箱中取出的冰镇矿泉水,放置一会儿瓶壁上会出现水珠,这是熔化现象D.冰箱制冷是利用制冷剂在冷冻室升华吸热,在冷凝器凝华放热来工作的13.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 初春,冰雪消融 B. 盛夏,露珠凝结C. 深秋,绿叶凝霜 D. 严冬,大雪纷飞 二、填空题14.中华恐龙园库克苏克大峡谷的“湿谷”深处,工作人员借助超声波水雾机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________;人耳听不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大于________Hz;阳光下,白雾渐渐消失,属于________(填物态变化)15.如图所示,有三杯水甲、乙、丙放在室温为30℃的同一房间内,一杯是普通自来水,一杯是刚倒的开水,一杯是刚倒的冰水。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开水是______(选填“甲”/ “乙”/ “丙”),冰水是______(选填“甲”/ “乙”/ “丙”)。16.如图所示装置中,A为盛水的烧瓶,B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C为温度计,玻璃管由A容器通入B容器的冷水中,对烧瓶A加热并使其中的水沸腾:这个过程中,A容器中的水沸腾时产生大量_____,A容器中水面会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下同),B容器中的水面会逐渐______,温度计C的示数______。说明液化时放出热量。17.如图所示,将冰放入水壶,然后不断加热,用手拿着长柄勺子靠近壶嘴,可以看到有水滴从勺子上落下,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依次是______。18.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在常温下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为气体,______热量,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19.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______ ,同时伴随着 ______ 热过程;②中水蒸气有的 ______ 形成小冰晶,有的 ______ 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态的云,同时伴随着 ______ 热;过程③中温度较高时冰晶会 ______ 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 三、简答题20.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现象,好像金属表面有一层胶.这是为什么?21.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针对图片,请从物态变化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一个冬日的早晨,王刚的妈妈手持小镜子正梳妆打扮,突然她呼出的热气碰到镜面,镜子里的像没了.他赶紧叫来读初三的儿子小刚,让他说说其中的物理知识. (1)小刚发现镜面上有无数非常细小的水珠,这是因为________. (2)此时的镜子不能照人了,因为________. (3)要想恢复镜子照人,建议两种办法:①________②________.23.在我国南方的夏天,天气炎热。为了达到解暑的目的,人们就期盼下雨或到水里游泳。可一场大雨过后却感觉很闷热,从游泳池中出来后感觉很冷。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闷热”和“冷”这两种不同的现象。24.小龙在煮鸡蛋时发现:鸡蛋放入锅中煮一段时间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盖内壁布满了小水珠;将鸡蛋捞出,鸡蛋表面的水在一段时间后会变干.请你解释这两个现象.25.物理课上研究物态变化时,王老师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人易拉罐中,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气”,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白气”和霜的成因。
参考答案1.B【详解】A.雨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雪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固体小冰晶,故B符合题意;CD.露和雾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C【详解】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A.冰封的湖面解冻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B.雾散去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故B不符合题意;C.结霜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C符合题意。D.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D【详解】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凝固,故A错误;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故B错误;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D.食品在冷藏室里能保鲜,利用了制冷剂汽化吸热使冷藏室里温度降低,故D正确。故选D。4.C【详解】A.嘴中呼出的“白气”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B.用冰制成的雕塑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小,由固态冰直接变为气态发生升华,故B错误;C.雪是由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该过程是放热过程,故C正确;D.冰放在手上熔化了,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C。5.D【详解】A.从图像可以看出,在6~12min时,温度不变,因为熔化时温度不变,所以48℃即为熔点,故A选项正确,但是A选项不符合题意;B.在在0~6min时,物质处于固态,故在第三分钟时是固态,故B选项正确,B选项不符合题意;C.在6~12min时,温度不变,故熔化时温度不变,且不断在加热,故是熔化时吸热,且温度不变,故C 选项正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物质熔化从6~12min,故熔化过程时间为6min,故D选项错误,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6.C【详解】A.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正确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节约用水要从我们身边做起,做到不浪费一滴水,资源有限,充分利用能源,故B正确, 不符合题意;C.节约用水就是将水尽可能的物尽其用,不浪费,故并不是不用水,故C错误,C符合题意;D.利用洗衣水冲厕,利用洗菜水、淘米水浇花,可以将废水再次利用,故D正确,D符合题意。故选C。7.C【详解】医护人员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工作,眼罩的玻璃片内经常挂着小水珠,小水珠是呼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形成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8.B【详解】A.春天,冰雪融化,固态冰雪变成液态水,这是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夏天,露水晶莹,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露水,这是属于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C.秋天,霜打枝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霜,这是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瑞雪纷飞,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雪,这是属于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D【详解】A.露珠逐渐消失为蒸发现象,而蒸发是吸热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蜡烛流出“烛泪”为熔化现象,为吸热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樟脑丸逐渐变小为升华现象,为吸热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 D.树叶上的霜为凝华现象,为放热过程,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A【详解】A.由图可知,该物质是晶体,BC段表示其熔化过程,其特点是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正确;B.松香是非晶体,该曲线不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故B错误;C.该物质的熔点为80℃,在此温度下该物质可能为固态、固液共存状态或液态,故C错误;D.该物质的熔点为80℃,沸点更高,故D错误。故选A。11.B【详解】甲状态到乙状态需要放热,乙状态到丙状态需要吸收热量,而丙状态到甲状态又要吸热,可以判断甲状态气态水蒸气,乙状态是固态冰,丙状态是是液态水,乙状态到丙状态会发生熔化。故选B。12.A【详解】A.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固态的过程,故A正确;B.冰箱门附近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C.冰镇矿泉水瓶的瓶壁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壁液化而成的,故C错误;D.冰箱制冷剂在冷冻室里发生汽化,吸收热量,在冷凝器里发生液化,放出热量,而循环工作,故D错误。故选A。13.A【详解】A.初春,河流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此过程吸热,故A符合题意;B.盛夏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深秋,绿叶上挂满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寒冬,大雪纷飞,雪是空气中水蒸气迅速降温,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此过程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能量 20000 汽化 【分析】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详解】[1]超声波能将药液打散而形成白雾,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2]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3]白雾是小水珠,白雾消失是汽化现象,汽化要吸收热量。15.甲 丙 【详解】[1]开水的温度很高,有大量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空气,液化成白气,故开水是甲。[2]冰水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在杯外壁液化成小水珠,故冰水是丙。16.水蒸气 下降 上升 上升 【分析】本题结合汽化、液化及吸放热情况进行解答。【详解】[1]水沸腾时,大量的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所以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2] A容器中大量的水由液态变为了气态,所以A容器中的水面会下降。[3]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过导管进入B容器,遇冷液化,变为液态水,所以B容器中的水面会上升。[4]水蒸气在B容器中液化时,向外放热,使B容器中的水温度升高,所以温度计C的示数会上升。17.熔化→汽化→液化【详解】将冰放入水壶,然后不断加热,冰会熔化;持续加热,水会汽化为水蒸气;用手拿着长柄勺子靠近壶嘴,可以看到有水滴从勺子上落下,是水蒸气液化为水滴。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依次是熔化→汽化→液化。18.凝华 升华 吸收 【详解】[1]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直接变为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2][3]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升华成为二氧化碳气体,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19.汽化 吸 凝华 液化 放 熔化 【详解】[1][2]此过程为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此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3]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4]水蒸气变为小水滴,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5]凝华和液化过程中,都要向外界放热。[6]冰晶变为水滴,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20.在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温度很低,由于手上总沾有一些液态的水,这些水遇到温度很低的金属时,由于金属的导热性能非常好,所以会导致水的温度急剧下降,很快降至0℃而凝固,在手和金属之间形成一层薄冰,将手粘在金属上.【解析】解答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温度很低,由于手上总沾有一些液态的水,这些水遇到温度很低的金属时,由于金属的导热性能非常好,所以会导致水的温度急剧下降,很快降至0℃而凝固,在手和金属之间形成一层薄冰,将手粘在金属上.21. (1)管口“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酒精蒸气液化形成的【详解】试题分析:;⑵图片中,看到“白气”产生,可提出问题:管口“白气”是怎样形成的?“白气”酒精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22.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发生液化现象 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发生液化现象 将镜面放到火上烤一烤 用干毛巾将水擦干 【详解】(1)冬日的早晨,镜子的温度比较低,呼出的热气碰到镜面,即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发生液化现象,所以小刚会发现镜面上有无数非常细小的水珠;(2)镜子不能照人,是由于其镜面有小水珠,使照在它表面的光发生折射、反射,导致光路杂乱不能成像;(3)要想恢复镜子照人,只要将镜面上的水珠消失即可,建议两种办法:①将镜面放到火上烤一烤;②用干毛巾将水擦干.【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液化及液化现象,深入生活中的现象理解物态变化,以及平面镜成像原理.23.见解析【详解】大雨过后,空气湿度较大,人体汗液难以蒸发,所以会感到闷热。从游泳池中出来后,人体表面的水蒸气,蒸发过程中水蒸发从人体吸收热量,使得人体温度降低,所以会感到冷。24.液化和汽化【解析】试题分析:(1)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2)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解:(1)现象:锅盖内壁布满了小水珠儿;说明:水蒸气遇到较冷的锅盖,液化形成的小水滴;(2)现象:鸡蛋表面的水在一段时间后会变干;说明:从热水中刚捞出的鸡蛋,蛋壳表面的水会蒸发;答:(1)锅内的水蒸气在锅盖内壁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2)鸡蛋表面的水汽化(或蒸发).【点评】该题通过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情况.需要结合相关的物理知识大胆进行分析,要学以致用,是中学物理的重要目标之一.25.见解析【详解】易拉罐中的干冰发生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罐体和周围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当水蒸气碰到温度极低的罐体,水蒸气就会直接凝华为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