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秒的认识
备课人
学情分析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1分的长短,初步建立分和秒的时间观念。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 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知道1分=60秒。
2.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节数
1节
情景导入
1. 出示主题图:
放映课件(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
(新年的钟声敲响)
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说, 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秒)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秒。
板书:秒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
(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
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巩 固 深 化
一、巩固练习
1、轻松填空。
(1)1分等于( )秒,120秒等于( )分钟。
(2)秒针走一圈,分针走( )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 )大格。
(3)149秒是( )分( )秒
4分15秒是( )秒。
(4)正常脉搏跳一下,时间大约是
( )。
(5)小欣和小莉放学回家,小欣到家时是4时59分50秒,小莉到家时是4时59分57秒。( )先到家,小莉到家后再过( )秒是5时整。
2、判断。
(1)我一秒可以跑100米。( )
(2)电梯每秒上升5米,9秒上升35米。 ( )
(3)下午2时也就是14时,晚上7时也就是20时。 ( )
(4)分针走1小格是60秒。( )
3、看钟表填空。
开始 结束 回到家中
电影从( )时( )分开始,到( )时( )分结束。
小明在( )时( )分回到家中。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明每天睡眠约9( )
小兰玩跳绳跳20下大约用10( )
小刚吃一顿饭大约用20( )
5、谁先到校?
小红:我到校时是7时59分50秒。
小军:我到校时是7时59分57秒。
(1)、( )先到校,她比( )早( )秒钟。
(2)、小军到校的时间是( ),再过( )秒是8时整。
【活动形式】学生独立完成后,二人小组交流,如有疑问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学情预设及教学策略】学生重点展示1题的(5)小题,学生可能会认为5时59分57秒先到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给予纠正。
二、拓展练习
1、在50米赛跑中,小林比小芳快7秒,小芳比小丁慢5秒,他们三人的名次是: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2、小冬从2楼到4楼共用了20秒,用同样的速度,从3楼到8楼需多长时间?
【活动形式】学生独立完成后,二人小组交流,如有疑问四人小组讨论解决,最后全班展示。
板 书 设 计
秒的认识
1分=60秒
教 学 反 思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出学生数学的活动水平。而体验又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生身处学习环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1秒”时,我让学生通过反复看秒针走动,听、说秒针走动的声音,说一说,演一演1秒钟你会做些什么,体验“秒”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观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回头……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后面的环节中还有体验五秒、二十秒、体验1分=60秒,1分钟的体验活动等。这节课中,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在体验中,不知不觉他们对秒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高潮,也较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得以发挥出来。任何的学习都是一种主动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可见,让我们的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本课的另一特点是突显了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数学不仅仅只是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份,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数学的科学性,忽视了其作为文化功能的存在,以致在一般人眼中,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只是一些没有生机的数字和图形的堆砌。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强调作为科学的数学时,更要让学生感受到作为文化的数学的存在。本课通过让学生看一秒能做多少事,看刘翔夺冠的资料,充分地让学生感受了时间的宝贵,感受到了数学的文化性和教育性,是本课极具人文关怀的体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境激趣,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1 时、分、秒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活动体验,探索新知,拓展延伸,趣味练习,再次体验一分钟,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