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学键,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为什么一百多种元素可形成数千万种物质? 元素的原子是通过什么作用形成如此丰富多彩的物质呢?
NaCl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离子键: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从NaCl的形成过程知道,在Na+和Cl-之间存在着作用力
③核外电子与核外电子间的排斥作用。
①带正电的离子与带负电的离子间的吸引作用;
②原子核与原子核间的排斥作用;
⑵成键的主要原因:
⑸ 成键元素:
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6)哪些物质能形成离子键?
1.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之间的化合物。如:KCl、Na2O、Na2S、MgCl2等
3.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盐。NH4Cl (NH4)2SO4 (NH4)2S等
2 强碱、大部分金属氧化物 、大部分盐:如:NaOH、KOH、MgO、Na2O2、 K2SO4、Na2CO3、Mg(NO3)2
4 很活泼的金属如Na、K、Ca等于氢气反应生成固态氢化物,如:NaH、KH、CaH2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阳离子的电子式: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它的离子符号,复杂阳离子(NH4+)例外。
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要用中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所带电荷“n-”。
原子的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点“.”或小叉“×”来表示其最外层电子数。
[ 练习] 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硫原子, 硫离子, 溴原子, 溴离子
看到原子结构特点与键之间的关系。
也可以表示出原子或离子之间是怎样结合的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组成,但相同离子不能合并
用 电子式 表示 离子化合物 的 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溴化钙的形成过程
[ 练习] ⑴ 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镁的形成过程
⑵ 用电子式表示硫化钾的形成过程
箭头左方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箭头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区分: 用电子式表示微粒或物质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
作业: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 形成过程: CaCl2 、MgO 、NaF 、Na2O
用电子式表示粒子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
静电作用 静电吸引=静电排斥
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讨论] 氢气与氯气是如何形成氯化氢的?原子与原子是如何结合形成共价化合物的呢?
分开后,她们为什么不高兴?让我们听听她们说些什么?
我只有一个电子,太少了
二位好!我有一个好办法.你们每人拿出一个电子共用,就象共同分享快乐一样共同拥有.行吗?
H原子,你愿意拿出一个电子共用吗?
Cl原子,你愿意拿出一个电子共用吗?
我给你们点燃之后,你们要结合在一起,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H2+Cl2===2HCl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成键原子的原子核共同吸引共用电子对。
多数非金属单质,气态氢化物,酸分子,酸酐分子,某些离子化合物中,大多数有机物里都有共价键。
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和少数的金属。例如:AlCl3,BeCl2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或单质)
注意事项:1、相同原子不能合并在一起; 2、没有形成离子
结构式:H-HCl-ClH-ClH-O-H
说明:1)共价键可形成单质;可形成共价化合物;2)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不含离子键;
共用电子对无偏向(电荷分布均匀)
如:H2(H-H)
共用电子对有偏向(电荷分布不均匀)
如:HCl(H-Cl) H2O(H-O-H)
由一个原子单独提供一对电子为两个原子共用而形成的共价键,称为为配位键
例如:H2SO4,H3PO4,NH4+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涵义。 2、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 规律以及氢键对某些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重点: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涵义。难点: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规律。
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由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分子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呢?物质为什么会有三态变化?不同物质为什么熔、沸点不同?
不同温度下分子具有不同能量
定义: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也叫范德华力)。
(1)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是一种微弱的相互作用,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2)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存在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如:多数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非金属氧化物、酸、氢化物、有机物等。
(3)分子间作用力的范围很小(一般是300-500pm),只有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才有。
(4)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如卤素单质:
为什么HF、H2O和NH3的沸点会反常呢?
定义:由于氢原子的存在而使分子间产生的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氢键。
(1)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比化学键弱得多,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也属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范畴,
(2)形成条件:氢原子与得电子能力很强、原子半径很小的原子形成的分子之间。如HF、H2O、NH3等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3)特征:具有方向性。
(4)结果1:氢键的形成会使含有氢键的物质的熔、沸点大大升高。如:水的沸点高、氨易液化等。这是因为固体熔化或液体汽化时,必须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思考:为什么冰会浮在水面上? 雪花为什么是六角形的?
讨论 :如果水分子之间没有氢键存在, 地球上 将会是什么面貌?
(5)结果2:氢键的形成对物质的溶解性也有影响,如:NH3极易溶于水。
拓展点一: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小结
1. “10”电子微粒
2. “18”电子微粒
3. 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数均相同的离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Na+,Cl-,失去1e-,得到1e-,NaCl,MgCl2,H2Ol,100℃,H2Og,200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示范课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Na+,共价键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 化学键图片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1氯化钠的形成,概念要点,成键微粒,阴阳离子,键的实质,静电作用,成键范围,常见阳离子,常见阴离子,电子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