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2.4 免疫调节课后作业(3)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2.4 免疫调节课后作业(3)第1页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2.4 免疫调节课后作业(3)第2页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2.4 免疫调节课后作业(3)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节 免疫调节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节 免疫调节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细胞和T细胞共有的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关于浆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
    B.吞噬细胞将抗原直接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
    C.T 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
    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
    2.下图表示某人两次感染同种病原体过程中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分析两次抗体产生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与哪种细胞的作用密切相关( )
    A.吞噬细胞 B.浆细胞
    C.效应T细胞 D.记忆B细胞
    3.B细胞和T细胞共有的特点是( )
    A.产生抗体 B.产生记忆细胞
    C.导致靶细胞裂解 D.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4.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B.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B细胞,不能分化成T细胞
    C.一个浆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相应的抗体
    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
    5.下列对处于不同免疫状态的小鼠分析合理的是( )
    A.吞噬细胞缺陷的小鼠特异性免疫无法产生
    B.胸腺被破坏的小鼠因无淋巴因子产生,无体液免疫
    C.骨髓被破坏的小鼠输入造血干细胞后能恢复体液免疫
    D.B细胞缺陷的小鼠无法合成抗体
    6.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I、细胞II和细胞Ⅲ均能识别抗原
    B.图中细胞I、细胞II、细胞Ⅲ代表的分别是B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D.图中的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
    7.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 )
    A.a B.b C.c D.d
    8.哮喘是世界性顽症,最新研究发现哮喘的生化接触点潜伏在淋巴细胞中。如图为人的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②为B细胞
    B.细胞⑤为靶细胞
    C.细胞⑤产生的物质为球蛋白
    D.细胞③为效应T细胞
    9.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是( )
    A.抗原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
    B.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
    C.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和少量记忆细胞
    D.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10.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
    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B.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病原体失去寄生基础,进而被吞噬、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干扰素消灭
    11.下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1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B.细胞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从而暴露出病原体
    C.合成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
    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b
    12.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免疫反应,而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B.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C.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以引起人体产生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D.当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的刺激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
    13.如图表示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细胞具有吞噬、传递抗原的作用
    B.b细胞增殖分化后产生抗体直接分解抗原
    C.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了变化
    D.d细胞通过和靶细胞密切接触发挥作用
    14.如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细胞A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起作用;细胞B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B.移植器官发生的排斥反应,主要与①②⑥⑦有关
    C.HIV通过攻击细胞C,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失引发艾滋病
    D.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内会发生⑦或⑧的过程,进而产生G或E,发挥特定的免疫效应
    15.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细胞Ⅰ表示吞噬细胞,其在吞噬病原体后能依靠吞噬泡中特有的水解酶杀灭病原体
    B.④过程表示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杀灭病原体
    C.当相同病毒再次入侵时,细胞Ⅱ也可以分化为细胞Ⅲ
    D.细胞Ⅶ膜表面无抗原受体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6.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HIV侵入人体对⑤、⑥尤其是⑤有破坏作用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该题解答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种类有几种?认真比较淋巴细胞的种类和功能。二是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该题中每个实验的条件和结果,找出其联系和不同点。
    2.【答案】D
    【解析】在第一次受到抗原刺激时,B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吞噬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
    3.【答案】B
    【解析】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会产生抗体,而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受到刺激后将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之裂解。
    4.【答案】A
    【解析】骨髓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可分化成T细胞,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是因为④过程可迅速完成。
    5.【答案】D
    【解析】有的抗原不需要吞噬细胞处理,可直接刺激B细胞完成体液免疫,A错误。胸腺被破坏的小鼠无T细胞,仍保留部分体液免疫,B错误。骨髓被破坏的小鼠,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不能分化为B细胞,因此不能恢复体液免疫,C错误。B细胞缺陷的小鼠不能分化出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D正确。
    6.【答案】D
    【解析】细胞Ⅲ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在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过程⑦是通过记忆细胞产生的免疫过程,速度快、免疫效应更强;细胞II、细胞Ⅲ是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7.【答案】D
    【解析】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8.【答案】C
    【解析】图中①为吞噬细胞,②为T细胞,③为B细胞,④为记忆B细胞,⑤为浆细胞,细胞⑤产生的物质为抗体(球蛋白)。
    9.【答案】D
    【解析】在细胞免疫中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之后,传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刺激后会增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并产生淋巴因子,效应T细胞会使靶细胞裂解,而不会产生抗体。
    10.【答案】C
    【解析】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引起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病原体失去寄生基础,进而被吞噬、消灭。
    11.【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细胞1是T细胞,当其接受相应的抗原刺激后可以增殖、分化为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样B细胞接受相应刺激后也可增殖、分化为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细胞2是效应T细胞,能够与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从而暴露出病原体或抗原。a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增殖后的子代病毒,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严格的胞内寄生,因此合成a所需要的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提供的。细胞3是浆细胞,对抗原不能进行识别,因此细胞3不能直接接受疫苗的刺激。
    12.【答案】B
    【解析】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需要细胞免疫的参与才能彻底消灭抗原,但并不是这个时候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13.【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a、b、c、d四种细胞分别为吞噬细胞、B细胞、靶细胞、效应T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由此可见,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不能直接分解抗原。
    14.【答案】C
    【解析】细胞A是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细胞B是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A正确;移植器官发生的排斥反应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正确;HIV通过攻击细胞B,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失引发艾滋病,C错误;⑦⑧过程是记忆细胞分化过程,在二次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使免疫能力更强大,D正确。
    15.【答案】D
    【解析】Ⅰ是吞噬细胞,Ⅱ是效应T细胞,Ⅲ是记忆T细胞,Ⅳ是T细胞,Ⅴ是B细胞,Ⅵ是记忆B细胞,Ⅶ是浆细胞。细胞Ⅰ表示吞噬细胞,其在吞噬病原体后能处理病原体,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A错误;④表示浆细胞释放抗体杀灭病原体,B错误;当相同病毒再次入侵时,细胞Ⅲ(记忆T细胞)也可以分化为细胞Ⅱ(效应T细胞),C错误;Ⅶ是浆细胞,其细胞膜表面无抗原受体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正确。
    16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细胞a为吞噬细胞、细胞b为T细胞、细胞c为B细胞、细胞d为效应T细胞、细胞e为记忆T细胞、细胞f为浆细胞、细胞g为记忆B细胞。其中对抗原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有b、c、d、e、g,⑤代表的是细胞免疫、⑥代表的是体液免疫,A、B错误;HIV主要破坏T细胞,没有T细胞,细胞免疫将不能进行,但还可保留部分体液免疫,C正确;记忆细胞发挥作用,至少是相同抗原第二次入侵机体,D错误。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节 群落的演替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节 群落的演替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1节 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1节 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节 群落的结构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节 群落的结构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