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章节同步练习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12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12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 1 科学探究的基础
1.探究性实验一般步骤:
提 出 问 题(确定研究对象和方向) 表达与交流
↓ ↑
猜想与假设(查阅资料) 反思与评价
↓ ↑
制 定 计 划(设计实验) 解释与结论(结论要针对假设)
↓ ↑
进 行 实 验(观察并记录) 搜 集 证 据(对记录的搜集、归纳和整理)
2.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及变化时伴随着的现象;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3.观察实验的方法:
变化前物质的状态、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以及变化时所发生的现象。
注意:观察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和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及时记录;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的名称,观察不到现象的一般描述为“无明显现象”。
【典例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方法是( )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举一反三】
1.科学探究活动中观察现象是指( )
A.随意观察
B.应从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三方面进行
C.观察变化后所存在的现象
D.观察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2.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技巧与方法】
1.明确实验目的(即弄清楚实验原理)
2.根据要求正确选择仪器和药品
3.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4.分析得出结论。
【针对训练】
1. 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B.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C.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
D.科学探究始于问题
2. 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
3. 进行科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因素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 )
① 提出合理假设和猜想 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 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 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⑤形成总结性报告
A.①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4. 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知识点 2 蜡烛及其燃烧实验及过程
1.点燃前
(1)蜡烛的颜色、状态、气味;
(2)用小刀切割观察硬度;
(3)将蜡烛放入水中,观察蜡烛的密度、水溶性。
现象:白色圆柱状固体、略有气味、可用小刀切割、浮在水面上。
结论:硬度较小,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点燃时
(1)蜡烛燃烧发生了哪些变化?
现象:石蜡熔化并发光放热。
(2)火焰分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
现象: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最明亮,焰心最暗
(3)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 s后取出观察。
现象:在外焰部分的火柴梗被烧焦;
结论: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4)用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现象:烧杯内壁有小水珠;
结论: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5)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有什么现象?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总结论: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熄灭后
(1)观察蜡烛熄灭时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有白烟生成
(2)白烟是什么物质?
石蜡的小颗粒。
(3)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能否点燃?
能重新点燃。
注意:白烟能被点燃只能证明白烟具有可燃性,不能说白烟的成分是石蜡固体的小颗粒。
【典例1】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的蜡烛,蜡烛不能重新燃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放热、有黑烟
D.蜡烛燃烧的同时也发生了熔化
【举一反三】
1.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2 s后取出,能观察到火柴梗( )
A.均匀地变黑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
2. 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雾,片刻后取下,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由此你认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蜡烛中含有水
C.蜡烛有含有二氧化碳
D.蜡烛中既有水又含有二氧化碳
3. 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
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
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含有炭黑
【技巧与方法】
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雾”: 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现象;如水雾、打开浓盐酸瓶口出现白雾。
“烟”: 固体的小颗粒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现象;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火焰”:可燃性气体或者可燃性气态物质燃烧产生的现象。
“光”: 固态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如铁丝燃烧火星四射;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等。
【针对训练】
1. (多选)(2020·山东烟台市·八年级期中)下列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C.蜡烛被吹灭有白烟,说明蜡烛燃烧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2. (2020·哈尔滨市松雷中学校九年级月考)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蜡烛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_____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的产物为_____、_____。(填名称)
知识点 3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知识准备】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液,在下述实验中,白色浑浊物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2)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4)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步骤1: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这样两瓶空气样品就收集好了。
(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是毛玻璃,使用时应将玻璃片的毛面向下盖好集气瓶)
步骤2:取另外两个集气瓶,将它们分别盛满水,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如图1-14)。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如图1-15,注意:换气时不要倒吸集气瓶内的水),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如图1-16)。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
步骤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如图1-17),观察现象并记录。
步骤4: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如图1-18),观察现象并记录。
步骤5: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如图1-19),对比观察两块玻璃片或镜片上发生的现象。
【典例1】(2021·河北石家庄市·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月考)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人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先熄灭,由此说明( )
A.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多
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少
C.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多
D.呼出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举一反三】
1. (2020·河北秦皇岛市·九年级期中)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明是:呼出气体在玻璃片上结成水雾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
2. (2021·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根据“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请回答:
(1)探究“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
(2)所得结论对应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
【技巧与方法】
如何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1)实验现象是用感觉器官感觉到的影像(如颜色变化、物体形状等)、声音(如爆炸声等)、气味(如氨气的刺激性气味)等;实验结论是根据在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现象,经过整理、分析、推导等思维过程得到的观点、论断,二者不能混淆。
(2)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要指出生成物。
(3)烟和雾不是一回事。
“烟”是固体小颗粒扩散而成的,“雾”是液体小液滴扩散形成的。
【针对训练】
1.(2021·东莞市横沥崇德学校九年级期末)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哈气”,再擦会使玻璃擦得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A.CO2B.N2C.H2OD.O2
2.(2016·广西贺州市·九年级期中)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D.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3.(2020·石家庄市第二十一中学九年级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人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表所示:
①请你判断:表中X是_______,Y是_______;
②欲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
考点达标
1.(2021·东莞市横沥崇德学校九年级期末)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哈气”,再擦会使玻璃擦得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A.CO2B.N2C.H2OD.O2
2. 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提出: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猜想与假设 B. 反思与评价 C. 设计实验 D. 获得结论
3. 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 模仿 B. 假设 C. 对比 D. 推理
4.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蜡烛燃烧产生三层火焰,温度最高的是焰心
B. 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 蜡烛熄灭后产生白烟
D. 点燃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重新复燃
5.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母子火焰”实验。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A. 导管的一端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很充足
B. 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
C. 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的石蜡沸点较低,受热易成气态
D. 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6. 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熄灭( )
A. ①②③ B. ③ C. ②③ D. ①③
7. 在探究“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的实验中,将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如图两个集气瓶中(集气瓶Ⅰ盛有空气,集气瓶Ⅱ盛有人体呼出的气体),振荡后,观察实验现象。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集气瓶Ⅰ盛放的是空气,因此集气瓶Ⅰ没有必要盖玻璃片
B.现象是集气瓶Ⅰ中无明显变化,集气瓶Ⅱ中产生白色浑浊
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先熄灭的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多,没必要做这个实验
D.因为集气瓶Ⅰ中会无明显变化,所以集气瓶Ⅰ中应该稍微多加一些澄清石灰水
8. 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几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火柴迅速平放人火焰中,约 1 秒后取出,目的是研究火柴梗能否燃烧
B. 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
C. 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D. 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复燃,因为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9. 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和要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实验 1 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直至熄灭
B. 实验 2 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 实验 3 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D. 实验 4 成功的关键是导管不宜过长
10. 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已知:二氧化碳可以被使澄清的石灰水吸收,并使之变浑浊)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 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 (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 。
得出结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是 。
巩固提升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医务人员也有被感染的现象。据新华网报道,2020年1月30日,经过治疗,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首批3名医护人员,两次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经专家评估后出院。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病毒核酸检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制订计划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
12. 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
C. 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
13. 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几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火柴迅速平放人火焰中,约 1 秒后取出,目的是研究火柴梗能否燃烧
B. 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
C. 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D. 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复燃,因为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14. 用下图实验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实验2中观察到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先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1中现象可说明呼出气体中是否全部为CO2
B. 由实验1可推测出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O2含量的高低
C. 实验2中现象可证明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CO2
D. 由实验2可得出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
15. 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符的是( )
16. 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一次探究。
(1)蜡烛有以下性质:①固态 ②白色 ③硬度小 ④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⑤难溶于水 ⑥受热易熔化 ⑦能燃烧。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下列关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B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
C蜡烛燃烧时,部分蜡烛受热熔化
D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3)(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4)几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
①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外焰的温度________。
②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③猜想和验证
17. 化学小组用排水法收集了呼出气体,通过(实验1)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实验1)
(1)实验①的现象为________,证明呼吸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物理”或“化学”)变化。
(2)实验③的目的是________。
(3)小明指出实验①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二氧化碳)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小芳对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2)进行验证。
(4)(猜想与假设)
猜想1: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CO2(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猜想2: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O2(氧气)的含量低。
(实验2)(资料:N2为氮气,空气中氮气含量为79%。)
由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猜想1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5)(实验2)中,能证明猜想2成立的实验序号是________。
(6)(实验反思)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氧气)和CO2(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
B将燃着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没有O2(氧气)
C(实验1)的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还可能与水蒸气含量增多有关
D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1:1的O2(氧气)和CO2(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会观察到无明显变化
18.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
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______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这是为了验证假设①______(填序号下同),但这样做②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③_______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①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②________。
19. 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
(1)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2)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3)通常条件下,氢氧化钠溶液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以溶于水的碳酸钠和水。
【实验操作、记录、分折】
(1)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__,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 mL气体,连接装置。
(2)打开弹簧夹K1、K2,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出。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V1 mL,锥形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弹簧夹K1、K2,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2 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__________之外的气体总体积。
实验二:
(4)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三,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_________(填“X”、“Y”、“Z”)。
【数据处理】
(5)实验一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下同),氧气的体积分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
(6)实验二中,200 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评价与反思】
(7)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由实验二判断此说法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燃着木条熄灭
结论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少
现象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
现象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另一块上有水雾出现
结论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
气体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X
78%
75%
Y
21%
15%
(二氧化碳)
0.03%
3.68%
水
0.02%
5.44%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较空气中多
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互相转化
序号
实验图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外焰的铁纱网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网无明显变化
________
2
左:________
右:________
蜡烛燃烧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
④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焰心气体含二氧化碳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罩一个沾
有________的烧杯
________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________
假设②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________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向呼出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②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
③
取两块干燥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无色液滴;另一块无明显变化
序号
1
2
3
4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熄灭
燃着的木条熄灭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考点04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学案,文件包含考点04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docx、考点04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06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导学案,文件包含131化学实验常见仪器-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131化学实验常见仪器-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