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眼睛和眼镜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眼睛和眼镜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新课教学,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主备人: 审批: 课 题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课型 周次 序号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眼睛成像活动经历、体验和领悟眼睛成像的原理;(2)通过对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原因的了解,学会如何保护眼睛和矫正视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使学生具有眼睛保健意识;(2) 有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教学难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教学资源准备光具座,蜡烛,火柴,焦距不同的凸透镜2个,凹透镜1个,光屏1个,近视眼镜一架,远视眼镜一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札记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创设情景】:播放蛇年2013春晚 公益广告《美丽中国》视频。 【提出问题】:你们看到的场景美吗?我们用什么看到的?【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要感谢自己的眼睛,是它让我们看到如此美丽的画卷;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成像的吗?这节课就来学习《眼睛和眼镜》。学生:观察、欣赏视频中美丽的场景。 学生感知自己眼睛的重要性,并建立对自然的热爱。学生回答——美!眼睛。 学生听讲,形成“爱眼”的意识。 二、新课教学 眼睛的结构 眼睛如何看清物体() 近点、远点、明视距离【提出问题】: 1、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照相,照相机能成一个怎样的像? 2、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呢?引导学生认识眼睛的结构【出示眼球模型】: 教师演示模拟眼睛成像实验【演示实验】:利用凸透镜演示照相机原理实验:当 f=10cm,烛焰距透镜u较大时,调节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教师指出】:我们的眼球像是一架照相机。特别说明:晶状体、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一个光屏。 【继续实验】:保持光屏位置不变, f=5cm,调节烛焰的位置u,仍能在屏上成像,u= 。【总结】: 凸透镜焦距越短,凸透镜使光线偏折的程度越大,会聚本领越强;眼睛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改变“凸透镜”的焦距,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图片展示】: 【提出问题】:什么是近点?什么是远点?什么是明视距离?【总结思考】:人的眼睛成像与照相机成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回答:物体可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观察投影说出眼睛的主要组成部分:睫状体、晶状体、瞳孔、视网膜 认真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并记录成像的位置;加深对眼睛的认识晶状体、角膜等组织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它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交流分析:凸透镜越厚,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 学生讨论总结:眼睛看清物体的原理,同时理解睫状体的作用以及晶状体的调焦原理我们的眼睛有强大的自动调节能力,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成像在视网膜上 学生看书,常识性了解,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为25cm,为预防近视,读写时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这个距离。 小结:眼睛与照相机的比较 眼 睛照 相 机结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瞳孔光圈视网膜(有感光细胞)底片(有感光材料)成像倒立、缩小、实像调节作用像距不变,当物距改变时,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来改变焦距,使视网膜上成的像清晰。焦距不变,当物距改变时,通过改变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来改变像距,使底片上成的像清晰。 六、板书设计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1、眼睛结构
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底片。
2、近视眼
(1)成因: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前方。
(2)矫正:戴凹透镜
3、远视眼
(1)成因: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方。
(2)矫正:戴凸透镜 4.预防近视七、课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节 眼睛和眼镜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眼睛和眼镜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眼睛和眼镜教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