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部编版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一、教学目标 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 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二、教学重点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 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 教师提问:这个地方你熟悉吗?是的,这是二十年前的家乡和现在的家乡。看着照片你有怎样的感受?预设:二十年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更高了,街道也变宽了。教师引导:景在变,人也在变,二十年的变化真大呀!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
又会变成什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展开大胆的想象,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主题,完成一篇习作。(板书“二十年后的家乡”)(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图片,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二十年间家乡的变化,从而唤起学生的思考,引出习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二、打开思路,大胆想象。 1. 展示资料,感受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变化。 教师引导:这次习作都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呢?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说的。预设:我们首先要大胆想象,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什么巨变。教师引导:二十年后的家乡我们谁都没有见过,需要我们去想象。但想象不是天马行空的,同学们要和童话区分开,不能脱离人类的能力。那我们人类的愿望可以借助什么来实现呢?预设:可以借助科学技术。 教师引导:是的,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科技日新月异变化的资料。谁来跟我们分享一下?预设 1:5G 技术是现在大家讨论最多的一项技术,5G 通俗的来讲就是一项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波传递交换数据,高速度是它的最大特点,比如下载一部 1G 的电影只要几秒钟,比现在我们使用 4G 的网络有着数十倍的差别。预设 2:磁悬浮技术是指利用磁力克服重力使物体悬浮的一种技术。磁悬浮列车是由无接触的磁力支承、磁力导向和线性驱动系统组成的新型交通工具,主要有超导电动型磁悬浮列车、常导电磁吸力型高速磁悬浮列车以及常导电磁吸力型中低速磁悬浮。教师出示资料进行补充。
教师过渡:如果这些科学技术未来能够造福于我们的生活,那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呀!同学们在想象时可以利用上我们查找的资料哦。教师组织活动:你最想看到家乡哪方面的变化呢?为什么希望它有变化?你希望它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围绕问题,展开交流。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谁来和我们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预设 1:我最想看到二十年后空气质量的变化,现在有很多雾霾,我希望二十年后可以有非常清新的空气,到时候人们可能会发明出一种新型的空气清新剂, 飞机在空中一喷,雾霾就可以消散了。(板书“空气质量”)预设 2:我想在二十年后看到家乡交通工具发生变化。如果能够把 5G 技术运用到生活中,发明无人驾驶汽车,那会更加方便。(板书“交通工具”)预设 3:我希望二十年后学校能有更多的变化,比如小学生上学时不用再背书包,可以把书和需要的资料放到一个类似于电脑的设备中。再比如发明出一种能够自动擦除粉笔字的黑板。(板书“校园设施”)预设 4:我希望二十年后家乡的环境能够有变化。多一些绿化,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卫生、优美。(板书“环境卫生”)学生进行充分交流,调动思维。 教师组织活动:通过讨论交流,同学们对二十年后的家乡,有着很多想象和盼望,同学们要先选择好写作的材料。接下来就请你在纸上列出 2-3 个你想要描写的方面。学生列出想要描写的方面。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交流,丰富了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知,调动了
学生思维,开拓了写作思路,为习作练习作好了铺垫。通过选择材料,初步整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后面列提纲作铺垫。)三、提供范例,学写提纲。 教师点拨:同学们列举出了自己想要写的几个方面,我们应该如何把构思好的材料按照文章结构和段落进行排列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习作方法——列提纲。(板书“列提纲”)什么是提纲呢?我们来看一看书上的示例。你都知道了什么?预设:提纲包括题目、开头、中间、结尾四个部分。(板书“题目、开头、中间、结尾”)教师提问:提纲中的内容和我们平时写的作文有什么不同? 预设:提纲内容比较简单,作文内容丰富。教师点拨:列提纲就是在写作前梳理写作思路的过程,按照“题目、开头、中间、结尾”几个部分,将每部分要写的主要内容梳理出来。比如主要通过写河水清澈、绿树成荫来表现环境变化,通过写机器人在照料着果园来写工作变化等, 做到每一段都围绕一个意思来写,这样各个段落合起来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了。接下来就请你结合刚刚的讨论,列出你本次习作的提纲吧。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教师组织活动:同学们都列出了自己的写作提纲,请小组内交流,互相提出修改建议。预设 1:我们小组的同学列的提纲缺少了题目部分。 预设 2:我们小组的同学提纲过于简单,没有写出每段的主要内容。预设 3:我们小组的同学提纲太详细,不用写出每段的具体内容。
教师组织活动:结合小组同学提出的建议,修改你的提纲吧! 学生修改提纲。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根据习作建议的要求,对“二十年后的家乡”这篇习作进行了初步构思,同学们列出了写作提纲,相信你们已经有了很多想法,下节课我们一起动笔写一写吧!(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观察示例、全班交流,帮助学生了解了列提纲的写作方法,有助于学生梳理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习作。 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实际应用,完成习作。 教师组织写作:上节课我们一起对“二十年后的家乡”进行了交流,同学们通过大胆的想象,对未来家乡的变化提出了自己的畅想。同学们还学会了列提纲来梳理思路的写作方法,相信你一定迫不及待了,这节课就让我们完成习作吧!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时间 30 分钟,教师出示习作建议。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作学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练习写,把课堂上习得的方法在实践上运用,才是关键。)二、交流评价,修改习作。 教师组织活动:同学们完成习作了吗?请你将自己的习作读一遍,看看语言
是否通顺,意思是否表达清楚了。 学生 3 分钟时间自己修改习作。教师组织活动:三人行,必有我师,其他同学的文章中一定有值得你借鉴、学习的地方,接下来请小组内互换文章,围绕本次的习作要求,互相提出修改建议。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作文,同学间交流,互评。 教师小结:相信通过刚刚的交流、点评,同学们都看到了其他同学文章中值得借鉴的地方,也发现了自己文章里的不足之处。课下同学们可以结合建议再次修改文章。(设计意图:小组内互相评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学习、借鉴到其他同学文章中的优点,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同时也是学生再次明确、巩固本次习作重点的一个过程。)三、交流感受,形成习惯。 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提纲,通过习作练习,谁来说说列提纲对习作有什么帮助?预设 1:列好提纲我就知道该写些什么了,思路更通顺了。 预设 2:原先我写作文,写着写着就跑题了,但现在列了提纲,我就能够始终围绕着一点来写,不会跑题了。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列提纲可以让我们心中有数,不会遗漏素材, 避免杂乱无章。同时,还防止了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的情况。同学们在今后的习作中要不断练习,养成列提纲的好习惯。(设计意图:通过在班级内分享优秀文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借鉴范例。学
习、点评后再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学生间的指导帮助,也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达到更好的指导效果。)师总结:这节课我们根据习作建议,完成了习作练习,并且学会了列提纲。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有太多的畅想,但这些都需要我们的努力才能实现。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读书、学习本领,长大为家乡做出你的贡献!四、板书设计 二十年后的家乡 空气质量 交通工具校园设施 环境卫生列提纲:题目、开头、中间、结尾 【课后反思】 本单元围绕着“二十年后的家乡”这一主题设计了习作练习。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孩子们掌握了查阅资料的学习方法,同时,五年级的孩子也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素养,所以课堂伊始,我借助相关科学技术的资料,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为习作打下了基础。“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充分给予学生交流的时间,在小组内和班级中表达想法,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同时,通过归纳不同的方面,帮助学生初步梳理思路,为后续的列提纲奠定基础。本单元的习作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习列提纲。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示例, 了解什么是提纲,提纲由哪些部分组成,通过教师的点拨讲解,让学生对提纲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出自己的写作提纲。接下来,我又通过小组交流
提建议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提纲,完善提纲内容。 在学生完成习作练习后,我让学生再次回顾自己的提纲,看看是否按照自己编写的习作提纲进行习作,再次强化习作提纲和习作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写作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 即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