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高一必修二教案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课时)第五课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2749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鲁科版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展开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5 课 时 )
本节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饮用食品不仅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素、调节口味、满足人体营养需要,而且其中的某些成分还是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防御疾病发生、增进人体健康的作用。本节教材从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作为饮品、调味品的乙醇、乙酸这两种有机化合物入手将学生逐步带入维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油脂、糖类和蛋白质。即由简单有机物到复杂有机化合物、由单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乙醇、乙酸、酯、油脂)到多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糖类、蛋白质)、由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乙醇、乙酸、酯、油脂、葡萄糖、蔗糖、氨基酸)到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这样编写便于学生的学习、知识的积累及迁移应用。
烃的衍生物
单官能团
多官能团
乙醇
乙酸
酯
油脂
简单低分子
天然有机高分子
葡萄糖
氨基酸
淀粉
纤维素
蛋白质
知识框架
(二)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新教材不拘泥于以往的知识体系,单一的从官能团及其衍变进行展示,而是从生活中的营养物质切入具体有机物,按“结构——性质——重要应用——回归人体中的作用”这样的明线展示,将它们之间的衍变作为暗线隐含于教材或习题之中。这样的编写,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仅可以使他们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了一些重要的烃的衍生物的典型代表物,而且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常识,有利于他们自觉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对待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教材所涉及乙醇、乙酸、酯、油脂、糖类、蛋白质等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
2.引导学生常识性地了解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联想·质疑”引导关注学生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激发他们对相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通过“观察·思考”、“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乙醇、乙酸、酯、油脂、糖类、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对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本质的辨证认识。
难点:使学生能从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 收集各种含有酒精的饮料和调味品(图片或实物)2.预习
教师准备1. 教学媒体、课件;准备“活动·探究”实验用品。
2.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
四、教学方法:问题激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五、教学过程
第五课时
【导入】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油脂、葡萄糖、淀粉这些人类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将接着来研究在人类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而且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离不开的物质?
【设问】说到蛋白质,使我想起了一位同学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他说:蛋白质存在于生物体内,这一说法对不对呢,为什么?
【讲述】蛋白质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第一”,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毛、发、蹄、角等中、植物的种子中,以及酶、某些激素、血红蛋白、细菌、病毒、抗体等。在人体中,蛋白质约占人体除水分外剩余质量的一半,是一种对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可以调节水与电解质平衡,是抗体生成所必须的物质,还是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能量的物质之一,可见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生命的存在形式。
【设问】既然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那么,你知道蛋白质是由那些元素所组成的?是由什么物质构建而成的呢?
蛋白质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C、H、O、N、S等元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196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科学史上的一大成就,可以说是科学史上又一“丰碑”。在认识生命现象揭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讲述】蛋白质在酸、碱、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水解得到最终产物为α-氨基酸。
酸、碱或酶
蛋白质 + 水 α—氨基酸
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各种α-氨基酸;各种α-氨基酸在人体内重新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由此可见α-氨基酸是构建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的基石。
【设问】什么叫氨基酸?
概念: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你能写出下面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⑴α-氨基乙酸(甘氨酸)
⑵α-氨基丙酸(丙氨酸)
⑶α-氨基戊二酸
【讲述】与羧基相连的碳原子叫α碳原子,与α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叫β碳原子。羧酸分子里的α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生成物叫α-氨基酸。
【过渡】蛋白质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活动、探究1】学生分组实验:①取5支编号(1~5)试管,各加入2mL鸡蛋清溶液,向1号试管加入2mL蒸馏水振荡后留作对比。②向2~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 的饱和(NH4)2SO4溶液、醋酸铅(或硫酸铜)溶液、甲醛(或75%医用酒精)溶液,第5支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振荡试管并观察现象。③向2~5号试管中各加入2mL蒸馏水,振荡后再次与1号试管对照观察,填写实验记录。思考2号试管现象为什么和3、4、5不同,其实质是什么?
【活动、探究2】向盛有3mL 鸡蛋清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浓硝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活动、探究3】把洗净的鸡蛋壳晾干后,取少量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闻气味。
【交流、讨论】2号试管有蛋白质析出,加蒸馏水后蛋白质又溶解在水里;2~4号试管有蛋白质凝结,加水后不溶解;鸡蛋清溶液遇浓硝酸变黄;灼烧鸡蛋壳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讲述】少量的盐(如硫酸铵、硫酸钠)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但如果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盐溶液,反而会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使其从溶液中析出,这个过程叫盐析,这样析出的蛋白质在继续加水时仍能溶解,并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可见盐析是可逆的。但在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有机化合物、酸、碱、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汞盐等)的情况下,蛋白质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聚沉,,这种聚沉是不可逆的,这个过程叫变性。
3.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⑴盐析—可逆过程—可分离提纯蛋白质
⑵变性—不可逆过程
⑶颜色反应—可鉴别蛋白质
⑷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鉴别蛋白质
【过渡】由于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变性,丧失生理活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对这一性质的运用也是很多的。
【迁移、应用】1.误服重金属盐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
2.教材p87的迁移应用
【阅读总结】阅读蛋白质的用途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蛋白质的用途。
【作业】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第4节 塑料 橡胶 纤维第三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化学第4节 塑料 橡胶 纤维第三课时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鲁科版第2节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第2节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第四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